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一本探究未来食品科技的书。

内容简介

食品技术初创公司正在创造全新的食品————无需牛的奶、无需鸡的蛋、无需动物的肉。它们大多是植物性的,还声称有助于解决气候变化和动物权利等难题,因而能受到消费者和投资者的欢迎。但它们更健康吗?

本书各章详细调查了海藻蛋白、真菌蛋白、人造奶和蛋、细胞培养肉等新型食品的生产和运营,研究了用技术制造的类似物取代真实食物的过程及其背后的利益关系。作者还与业界人士谈论了他们对20年后人类食物的设想。

目录

  • 版权信息
  • 序言 为何是我
  • 为何是现在
  • 第1章 藻类
  • 史前的绿色
  • 苹果绿
  • 藻类:规则变革者
  • 螺旋藻的前景
  • 从海藻中获取蛋白质
  • 海藻饮食
  • 第2章 真菌
  • 从电池到鸡胸肉
  • 用菌丝体改良食品
  • 汉堡大赛
  • 我们能吃霉菌
  • 第3章 豌豆蛋白
  • 天然食物的迪士尼乐园
  • 分离蛋白的历史
  • 用粉末制造肉
  • 当世界转向豆类
  • 当今的“It”原料
  • 第4章 奶和蛋
  • 无牛之奶
  • 微生物发酵的历史
  • 无鸡之蛋
  • 不可替代的鸡蛋
  • 从零制造乳清蛋白和酪蛋白
  • 让消费者接受的最快途径:冰激凌
  • 第5章 升级再造
  • 遗失的食品
  • 吃掉啤酒
  • 升级再造的早期岁月
  • 榨取果汁
  • 展望未来
  • 第6章 植物肉汉堡
  • 只咬一口
  • 汉堡为王
  • 改造出更好的汉堡
  • 别样的布朗
  • 味道怎样
  • 第7章 垂直农场
  • 算法创造的蔬菜
  • 回到过去的机器
  • 是气培法,不是水培法
  • 主厨的诱惑
  • 植物魔笛手
  • 抛弃土壤
  • 第8章 细胞培养肉
  • 太空中的牛排
  • 味道怎样
  • 什么动机
  • 如何生产
  • 对气候有好处吗
  • 足够安全吗
  • 结论是什么
  • 第9章 我们是否购买他们销售的东西
  • 利润还是健康
  • 发酵叙事
  • 蛋黄酱的故事
  • 真与假
  • 大佬的营销剧本
  • 第10章 20年后我们吃什么
  • 丹·巴伯,《第三餐盘》作者,石谷仓蓝山餐厅主厨兼联合所有人,51岁
  • 金·西弗森(Kim Severson),《纽约时报》食品记者,59岁
  • J.健治·洛佩斯-阿尔特(J. Kenji López-Alt),《料理实验室:科学创造美味》(The Food Lab: Better Home Cooking Through Science)的作者,40岁
  • 艾力·保扎瑞(Ali Bouzari),作家,Render公司联合创始人,33岁
  • 玛丽昂·内斯特莱,《问问玛丽昂:你应该知道的关于食物、营养和健康的事》(Let's Ask Marion: What You Need to Know About Food, Nutrition, and Health)的作者,84岁
  • 蔡明昊,Hodo公司老板,50岁
  • 萨拉·马索尼,俄勒冈州立大学食品创新专家,56岁
  • 普瑞蒂·米斯特里(Preeti Mistry),主厨、活动家,44岁
  • 戴维·内菲德,旧金山Che Fico餐厅主厨兼老板,37岁
  • 纳迪娅·贝伦斯坦,博士,食品技术史学家,41岁
  • 本·乌尔加夫特,历史学家,《肉食星球》作者,42岁
  • 塔马·哈斯佩尔,《华盛顿邮报》专栏作家,57岁
  • 索莱伊·胡(Soleil Ho),《旧金山纪事报》餐厅评论家,33岁
  • 乔纳森·多伊奇,德雷克塞尔大学烹饪艺术与科学教授,44岁
  • 沃恩·陈(Vaughn Tan),《不确定性思维:来自食品前沿的创新洞见》(The Uncertainty Mindset: Innovation Insights from the Frontiers of Food)的作者,41岁
  • 索菲娅·伊根,《如何成为有意识的食客》(How to Be a Conscious Eater)的作者,34岁
  • 肖恩·舍曼,苏族主厨创始人,45岁
  • 莉萨·费里亚(Lisa Feria),流浪狗资本公司(Stray Dog Capital)首席执行官兼总裁,44岁
  • 保罗·夏比洛,《洁净肉》(Clean Meat)的作者,更佳肉类公司首席执行官,41岁
  • JJ·约翰逊,哈勒姆郊游餐厅主厨兼老板,36岁
  • 马克·库班(Mark Cuban),企业家、《创智赢家》演员、达拉斯小牛队老板,62岁
  • 资料来源
  • 致谢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0
3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还有啥是能吃的?

    一提到关于食品安全这个话题,我头脑里首先浮现出来的,就是地沟油、毒奶粉,或是某学校食堂中毒…… 等的事件。可天下之大,在食品领域还有很多在我个人认知之外的事物,其中就包括《炫技的食品》这本书中所介绍的新型食品。这些新型的食品,包括无需动物的肉 —— 海藻蛋白、真菌蛋白、细胞培养肉,无鸡之蛋 —— 用合成生物技术生产的蛋清蛋白,还有无牛之奶 —— 通过微生物来发酵的乳蛋白,更有把食品废弃物升级再造成包装产品,如啤酒糟制作的 “仿肉”。这些看似科幻小说里才会出现的食品,许多都是正在研发中,甚至有的已经出现在商品货架上。如同人工智能技术,新型食品的技术早已出现,且在不断研究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数款现象级的产品,这些新型的食品也越来越多地进入我们的视野中,引发热议。本书的作者拉丽莎・津贝洛夫(Larissa Zimberoff)是一名美国调查记者,主要针对报道食物、技术和商业的交叉领域。让她从事新闻调查的,有一个重要的契机 —— 她在 12 岁时确诊糖尿病,终生需要对吃进去的食物 “斤斤计较”,靠注射胰岛素来分解食物。因此,她迫切地想从微观层面去理解自己的食物。她从 2015 年开始报道食品和科技的交叉领域,跟进食品行业的飞速发展。她发现这些食品技术初创公司,虽然抱着利用 “负责任的科学” 重塑我们的食物系统,打着 “拯救地球”“为了我们的身体和未来” 这样的口号,却依然没有打破这样一个怪圈 ——“一小撮人为了少数人的利益,控制着一个最浪费又低效的食物系统。” 在这本书里,除了告诉我们那些令人炫目的人造食品如何取代真实的食物外,还有值得深思的是食品加工业中各方的利益关系。书里告诉我们,以下这些食品加工领域的重要参与者,之间有着怎样的利益纠葛。如同好莱坞大片中常见的主题 —— 技术本身无对错,问题是由谁掌握,这决定了它的属性 ——to be or not to be (服务人类还是毁灭人类)。当食品品类越来越多,选择越来越复杂。更令人头晕的是食品商各种炫目的营销手段,如社交媒体上发布的精心设计的照片或视频,配以动人的故事。有人读了开头几个字,就会迫不及待转发到朋友圈,去介绍这款植物肉口感多么像真实的肉,并且还对环境特别好。之后,又会看到营养学专家批评这些充满科技与狠货的植物肉并不健康,只不过是另外一种超加工快餐…… 营销手段的花样繁多、舆论风向的骤变,也常常让普通消费者感到目 “炫” 神迷。

      转发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在食品工业中,这项通过调整基因来生成所需产品的技术,被简称为 “微生物发酵”。我们很容易就能在食品中找到应用这项技术的案例。生产奶酪需要一种原料凝乳酶,用来使牛奶凝块。在传统奶酪中,例如在欧洲制作的那些美味却难闻的品种,制作者使用的凝乳酶来自牛犊的胃黏膜。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后浪出版公司

      后浪出版咨询(北京)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后浪出版公司),成立于2006年,经过十余年持续稳定的发展,逐步建成了完整的包含编辑、设计、制作、印制、仓储、推广、销售的出版机构组织架构。迄今策划出版图书千余种,在历史、哲学、政治学、人类学、古典语言学、地理学、医学、文学、电影、艺术、摄影、音乐、漫画、大众、生活、经管、童书和少儿英语等所有涉猎的图书品类中均不乏读者口碑上佳的代表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