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广西少数民族互助习惯在农村社会保障中的重要性。

内容简介

人类社会不仅是相互竞争的,也是相互帮助的。长期以来,广西各族群众在其社会内部形成了一整套互帮互助、自力救济的习惯,并将其制度化、规范化和成文化。这些制度极大地履行了社会保障的职能,弥补了官方社会救济的缺位。

广西少数民族互助习惯具有自发性、广泛性、血缘性等特点,并具有社会救济和民族发展功能。它们使得广西各族群众在极端艰苦的自然条件之中,依然保持了良好的社会秩序和生机勃勃的生产方式。在新的历史时期,重新发掘和还原这些制度,使它们在构建新农村及和谐社会的政策框架下发挥作用,对于利用多重法治资源在民族地区营建友好、繁荣、民主、互助的基层社区,无疑具有重大意义。

目录

  • 版权信息
  •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出版说明
  • 前言
  • 引言
  • 第一章 总论
  • 第一节 广西少数民族互助习惯的形成
  • 第二节 广西少数民族互助习惯的内容
  • 第三节 广西少数民族互助习惯的特点
  • 第四节 广西少数民族互助习惯的功能
  • 第二章 广西少数民族互助组织习惯
  • 第一节 血缘性互助组织
  • 第二节 非血缘性互助组织
  • 第三节 救济性金融互助组织
  • 第三章 广西少数民族生产互助习惯
  • 第一节 共耕制度
  • 第二节 集体帮工制度
  • 第三节 对等换工制度
  • 第四节 其他生产互助习惯
  • 第四章 广西少数民族生活互助习惯
  • 第一节 救济性借贷习惯
  • 第二节 婚丧互助习惯
  • 第三节 打老庚制度
  • 第四节 待客互助习惯
  • 第五章 广西少数民族建房互助习惯
  • 第一节 总论
  • 第二节 壮族建房互助习惯
  • 第三节 瑶族建房互助习惯
  • 第四节 侗族建房互助习惯
  • 第五节 苗族建房互助习惯
  • 第六节 其他民族建房互助习惯
  • 第六章 广西少数民族扶助弱势群体习惯
  • 第一节 扶助孤寡老人习惯
  • 第二节 扶助孤儿习惯
  • 第三节 扶助其他弱势群体习惯
  • 第七章 广西少数民族灾害互助习惯
  • 第一节 产生原因
  • 第二节 预防灾害互助习惯
  • 第三节 救灾互助习惯
  • 第四节 灾后重建互助习惯
  • 第八章 广西少数民族互助习惯的历史作用及现代变迁
  • 第一节 在红军长征中的历史作用
  • 第二节 在土地改革时期的历史作用
  • 第三节 在农业互助合作化时期的历史作用
  • 第四节 人民公社至“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历史作用
  • 第五节 改革开放以来互助习惯的作用
  • 第六节 传统互助习惯的现代变迁
  • 第九章 广西少数民族互助习惯与社会保障机制的内在联系
  • 第一节 目标上的一致性
  • 第二节 内容上的重合性
  • 第三节 实施方式上的相通性
  • 第四节 功能上的互补性
  • 第十章 广西农村社会保障机制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立法不完善
  • 第二节 执法不合理
  • 第三节 监管不到位
  • 第四节 法制宣传力度不够
  • 第五节 机构不健全
  • 第六节 资金严重短缺
  • 第十一章 广西少数民族互助习惯在农村社会保障机制中的运用途径
  • 第一节 在立法上的吸收
  • 第二节 在执法和监管上的加强
  • 第三节 在政策宣传上的互动
  • 第四节 在机构上的互补
  • 第五节 在资金上的补充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是在1979年,经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同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恢复了北京大学出版社建制。北京大学出版社依靠北大雄厚的教学、科研力量,同时积极争取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合作支持,出版了大量高水平、高质量、适应多层次需要的优秀高等教育教材。 北大出版社注意对教材进行全面追踪,捕捉信息,及时修订,以跟上各学科的最新发展,反映该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保持北大版教材的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