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86千字
字数
2023-12-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文学审美与历史,叙事话语及批评角度的深入论述。审美与历史的关系,现代叙事与科技挑战,阐释学的开放与边界。
内容简介
文学在当前新型的文化结构内部占有何种位置?本书从文学的“审美”与“历史”、叙事话语及文学批评的角度出发,进行了深入的论述。具体内容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文学:审美与历史视域》,主要围绕文学的“审美”与“历史”展开论述,文学之所以未曾被哲学、历史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各个学科覆盖,“审美”的存在无疑是一个重要理由。而强烈的审美愉悦诉诸感性,但审美经验不仅是几件艺术作品带来的心理潮汐,而且可能转换为另一种历史认知。当然,所谓的历史认知包含不同的视角与观念。审美的介入就是与这些视角与观念形成积极的对话,这个对话过程就是一个“博弈”的过程。第二部分是《古典与现代:叙事及其虚拟空间》,相对于古典文学的典雅内敛、“温柔敦厚”,当前社会大众更乐于享受叙事文类提供的传奇、悬念、曲折跌宕,现代“叙事学”也远远超出结构主义的理论视域而拥有更为丰富的内涵。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如此强劲地介入当代叙事,互联网正在制造各种新型的叙事话语,因此,当前文学面临着极大的挑战。第三部分是《阐释:开放与边界》,阐释学的现代转折涉及的核心问题即“开放/边界”,文学批评又是阐释之中一个特殊的分支,并且因为阐释获得进入历史纵深的路径。这部分主要从文学批评的视角出发,围绕“开放/边界”反复论辩,因为如何阐释终将涉及精神的塑造形式。
目录
- 版权信息
- 第一部分 文学:审美与历史视域
- 第一章 文化结构、现代性:文学的位置
- 第二章 文学:概念建构与大众娱乐
- 第三章 挑战与博弈:文化研究之后
- 第四章 审美主义及其历史视域
- 第五章 文学批评与“历史”概念
- 第六章 “历史化”的构想与矛盾
- 第七章 文学理论:若干命题的内涵、联系与延展
- 第二部分 古典与现代:叙事及其虚拟空间
- 第八章 雅、俗之辩
- 第九章 “趣”:跨越古典与现代
- 第十章 讲个故事吧:情节的叙事与解读
- 第十一章 摇摆的叙事学:人物还是语言?
- 第十二章 乐观的前提:袪魅与复魅
- 第十三章 虚拟、文学虚构与元宇宙
- 第十四章 网络加持与文学批评谱系
- 第三部分 阐释:开放与边界
- 第十五章 文学批评:八个问题与一种方案
- 第十六章 开放的解读及其边界
- 第十七章 作者、读者与阐释
- 第十八章 阐释的共识
- 第十九章 阐释的辩证平衡
- 第二十章 文学批评、阐释与意义空间
- 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商务印书馆
商务印书馆是中国出版业中历史最悠久的出版机构。1897年创办于上海,1954年迁北京。与北京大学同时被誉为“中国近代文化的双子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