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系统性讨论征税行为的理论构成基础。

内容简介

随着中国这些年税收治理经验的积累,税法的研究逐渐步入了寻求方法论突破和自主理论建构的新阶段。目前来看,无论是行政行为理论、民事法律行为理论还是经济法行为理论,都无法为税法上的行为提供合理的解释框架与适切的理论工具。

将征税行为理论予以独立研究,以中国当下财税治理的自主发展实践为基础,提炼征税行为的理论要素,澄清征税行为的独立价值与功能定位,不仅有利于建立和完善税法学基础理论,而且可为传统征税行政方式的整合提供平台,为解释和规范新型征税行为模式提供指引,为税法学脱离宏观调控法的定位,发挥其组织收入、分配与配置的功能提供依据,进而持续拓展中国财税民主的想象空间,推动税法基础理论的研究。

本书系统性讨论征税行为的概念要素、历史脉络、分类类型、范畴边界、分析范式与效力评价体系等理论构成基础,厘定征税行为主体、意思表示等相关制度的基本内涵,明晰征税行为理论在税法整体秩序中的定位与理论建制的价值目标。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 导论
  • 一、文献综述
  • 二、理论脉络与内容结构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难点与创新点
  • 第一章 征税行为的界定:立论前提与基本观点
  • 一、作为规范命题的征税行为
  • 二、征税行为理论的传统观点及其解释力的局限性
  • 三、征税行为理论补正的基本进路
  • 四、征税行为的体系性关联
  • 五、征税行为的理论界定与解析
  • 六、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征税行为法治国功能的实现机理与约束原则
  • 一、影响征税行为建制的理论要素变迁
  • 二、征税行为所欲达成之税法秩序目标
  • 三、征税行为价值目标的实现机理
  • 四、征税行为的约束原则
  • 五、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征税行为的基本范畴与内涵要素辨析
  • 一、征税行为的基本范畴
  • 二、征税规定
  • 三、常规征税决定
  • 四、特殊征税决定
  • 五、征税行为的主体要素
  • 六、征税行为中的意思表示
  • 七、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征税行为的类型化建构及其实定法呈现
  • 一、征税行为的分类与类型
  • 二、征税行为分类模型之理念基础
  • 三、分类模型的二维建构:作为自变量的“合意”与“强制”
  • 四、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征税行为的效力评价基准与效力来源
  • 一、征税规定效力体系
  • 二、常规征税决定的效力结构:以存续力为核心
  • 三、特殊征税决定的效力规则
  • 四、征税行为的效力来源:基于程序主义法范式的思考
  • 五、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一、著作类
  • 二、论文类
  • 三、论文集类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法律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成立于1954年,由司法部领导和管理。法律出版社每年出版新书品种逾600种,产品包括法律法规、法学教材、学术专著、法律 实务、案例、法律词典、司法考试等,出版形式包括图书、活页、刊物、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及网络产品,是中国政法院校师生、法律研究机构、法律职业者汲取法律知识、查询法律信息的首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