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掌握Oracle 18c新特性,高效学习数据库管理。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涵盖最新的Oracle 18c,重点介绍了12c 以后Oracle 新特性的概念和管理。通过本书可以让我们快速掌握Oracle 12c 和18c,节省学习的时间成本。本书重点介绍了以下内容:1.Oracle 软件版本和补丁的变化规则;2.Oracle 多租户架构的概念,以及如何管理CDB和PDB;3.Oracle In-Memory 特性的概念和使用;4.Oracle Sharding 分片环境的搭建和维护;5.在Oracle 18c中如何管理和配置ASMFD和Flex ASM;6.Oracle 18c RAC在管理上与之前版本的区别,如何管理18c中的GIMR和CHM。

目录

  • 封面
  • 书名页
  • 内容简介
  • 版权页
  • 序1
  • 序2
  • 目录
  • 第1章 多租户架构
  • 1.1 CDB中的容器
  • 1.2 CDB架构的优点
  • 1.2.1 利于数据库整合
  • 1.2.2 利于数据库管理
  • 1.3 多租户存储的物理结构
  • 1.3.1 数据文件的存放位置
  • 1.3.2 查看CDB数据文件目录
  • 1.4 创建CDB
  • 第2章 PDB
  • 2.1 创建PDB的常用方法
  • 2.2 创建PDB的参数说明
  • 2.3 创建PDB必须满足的条件
  • 2.4 利用Seed模板创建PDB
  • 2.5 复制PDB
  • 2.5.1 复制本地PDB
  • 2.5.2 复制远端PDB
  • 2.5.3 可刷新的PDB
  • 2.6 迁移PDB
  • 2.6.1 迁移PDB的前提条件
  • 2.6.2 迁移PDB的实现方式
  • 2.6.3 具体操作示例
  • 2.7 插入PDB
  • 2.7.1 数据文件存储目录
  • 2.7.2 操作示例:将PDB拔出并插到另一个CDB中
  • 2.8 移除PDB
  • 第3章 管理多租户环境
  • 3.1 CDB字符集
  • 3.2 管理CDB
  • 3.2.1 当前容器
  • 3.2.2 CDB中的管理任务
  • 3.2.3 修改CDB参数
  • 3.2.4 修改PDB参数
  • 3.2.5 CDB和PDB参数保存位置说明
  • 3.3 CDB Fleet特性
  • 3.3.1 配置CDB Fleet环境
  • 3.3.2 查看CDB Fleet中的信息
  • 3.4 管理PDB
  • 3.4.1 连接PDB
  • 3.4.2 在系统级别修改PDB
  • 3.4.3 在数据库级别修改PDB
  • 3.4.4 启动/关闭PDB
  • 3.5 PDB快照
  • 3.5.1 修改快照个数
  • 3.5.2 创建PDB快照
  • 3.5.3 删除快照
  • 3.6 监控CDB和PDB
  • 3.6.1 查看CDB中容器的信息
  • 3.6.2 查看PDB的信息
  • 3.6.3 查看PDB的打开状态和打开时间
  • 3.6.4 查看PDB中的表
  • 3.6.5 查看PDB的数据文件
  • 3.6.6 使用CONTAINERS命令跨PDB查询
  • 3.7 CDB用户、PDB用户及角色管理
  • 3.7.1 用户
  • 3.7.2 角色
  • 3.8 管理CDB和PDB的表空间
  • 3.8.1 管理CDB表空间
  • 3.8.2 管理PDB表空间
  • 3.8.3 查看表空间的使用情况
  • 3.9 PDB资源管理
  • 3.9.1 启用实例化限制
  • 3.9.2 多租户环境下的资源管理器
  • 3.9.3 管理CDB资源计划
  • 3.9.4 管理PDB资源计划
  • 3.9.5 监控PDB
  • 第4章 In-Memory概念
  • 4.1 Oracle IM解决方案
  • 4.1.1 IM列式存储
  • 4.1.2 高级查询优化
  • 4.1.3 支持高可用
  • 4.1.4 提高分析查询的性能
  • 4.1.5 启用IM的条件
  • 4.2 IM列式存储架构
  • 第5章 配置In-Memory列式存储
  • 5.1 启用IM列式存储并指定大小
  • 5.1.1 预估IM列式存储所需的大小
  • 5.1.2 启用IM列式存储的具体步骤
  • 5.1.3 动态修改IM列式存储的大小
  • 5.2 禁用IM列式存储
  • 5.3 将对象存储到IM列式存储中
  • 5.3.1 IM列式存储的优先级
  • 5.3.2 IM列式存储的压缩方法
  • 5.3.3 Oralce压缩顾问
  • 5.3.4 后台进程填充 IMCU
  • 5.3.5 具体操作示例
  • 5.3.6 强制存储数据到IM中
  • 5.4 自动管理IM列式存储中的对象
  • 5.4.1 IM列式存储启用ADO
  • 5.4.2 ADO和IM结合的优点
  • 5.4.3 配置自动IM
  • 第6章 优化IM查询
  • 6.1 优化IM表达式
  • 6.1.1 表达式的捕获间隔
  • 6.1.2 SYS_IME虚拟列
  • 6.1.3 管理IM表达式
  • 6.1.4 捕获IM表达式
  • 6.2 使用连接组优化连接
  • 6.2.1 创建连接组
  • 6.2.2 查看连接组的使用情况
  • 6.3 优化聚合操作
  • 6.4 优化IM列式存储的重新填充
  • 6.4.1 IM列式存储的重新填充
  • 6.4.2 重新填充IM列式存储的时间
  • 6.4.3 影响重新填充的因素
  • 第7章 高可用和IM列式存储
  • 7.1 IM FastStart
  • 7.1.1 IM FastStart原理
  • 7.1.2 启用IM FastStart
  • 7.1.3 迁移FastStart区域到其他表空间
  • 7.1.4 禁用FastStart
  • 7.2 在RAC中部署IM列式存储
  • 7.2.1 RAC中的IM列式存储
  • 7.2.2 RAC中的FastStart
  • 7.3 在ADG中部署IM列式存储
  • 第8章 Oracle ASM 概述
  • 8.1 ASM实例
  • 8.2 ASM磁盘组
  • 8.3 镜像和故障组
  • 8.4 AU和ASM文件
  • 8.5 ASM 扩展区
  • 8.6 ASM条带化
  • 第9章 Oracle ASM实例和磁盘组
  • 9.1 ASM实例管理
  • 9.1.1 参数文件的维护
  • 9.1.2 常用的ASM参数
  • 9.2 磁盘组管理
  • 9.2.1 磁盘组属性
  • 9.2.2 创建磁盘组
  • 9.2.3 删除磁盘组
  • 9.2.4 磁盘组的再平衡
  • 9.2.5 管理磁盘组容量
  • 9.2.6 磁盘组的性能和可伸缩性
  • 9.2.7 磁盘组的兼容性
  • 9.3 查看ASM信息
  • 第10章 ASM Filter Driver (ASMFD)
  • 10.1 ASMFD的概念
  • 10.2 配置ASMFD
  • 10.2.1 在安装Grid时配置ASMFD
  • 10.2.2 在安装Grid后配置ASMFD
  • 10.3 ASM的I/O Filter功能
  • 10.4 卸载ASMFD
  • 第11章 Oracle Flex ASM
  • 11.1 Flex ASM高可用测试
  • 11.2 Oracle Flex集群
  • 11.3 ASM Flex磁盘组和Extent 磁盘组
  • 11.3.1 ASM文件组
  • 11.3.2 Oracle ASM配额组
  • 11.3.3 Flex磁盘组
  • 11.3.4 Extent磁盘组
  • 11.3.5 相关操作示例
  • 11.4 使用Flex磁盘组创建基于时间点的数据库备份
  • 第12章 Oracle RAC
  • 12.1 Oracle RAC 概述
  • 12.2 Oracle 集群软件
  • 12.3 Oracle RAC后台进程
  • 12.4 Oracle 18c中的新CRS资源
  • 12.5 RAC数据库的配置类型
  • 12.6 Hang管理器概述
  • 第13章 管理集群数据库和实例
  • 13.1 RAC中的初始化参数
  • 13.1.1 在RAC中设置SPFILE文件参数值
  • 13.1.2 数据库被打开时搜索参数文件的位置
  • 13.1.3 初始化参数在RAC中的使用
  • 13.2 启动/关闭数据库和实例
  • 13.2.1 使用SRVCTL命令启动数据库和实例
  • 13.2.2 使用SRVCTL命令关闭数据库和实例
  • 13.2.3 使用CRSCTL命令启动/关闭所有数据库和实例
  • 13.2.4 使用SQLPLUS命令启动/关闭实例
  • 13.3 Oracle日志结构
  • 13.3.1 Oracle 11g 日志结构
  • 13.3.2 Oracle 18c 日志结构
  • 13.4 RAC中的Kill会话
  • 13.5 管理OCR和OLR
  • 13.5.1 迁移OCR到ASM
  • 13.5.2 添加和删除一个OCR存储
  • 13.5.3 备份OCR
  • 13.5.4 利用OCR备份恢复OCR
  • 13.5.5 使用导出和导入恢复OCR
  • 13.5.6 Oracle本地注册表(OLR)
  • 13.6 管理Voting File
  • 13.6.1 备份Voting File
  • 13.6.2 恢复Voting File
  • 第14章 RAC的负载均衡
  • 14.1 客户端均衡
  • 14.2 服务端均衡(通过监听器)
  • 14.3 服务端均衡(通过服务)
  • 第15章 RAC的故障转移
  • 15.1 客户端连接时故障转移
  • 15.2 客户端TAF
  • 15.3 服务端TAF
  • 15.4 服务端TAF配置示例
  • 第16章 RAC中的GIMR
  • 16.1 GIMR 概述
  • 16.2 MGMT数据库
  • 16.3 MGMT数据库的管理
  • 16.3.1 关闭、启动MGMT数据库
  • 16.3.2 查看MIGR的资源
  • 16.3.3 查看MGMT数据库的告警日志和Trace文件
  • 第17章 数据库中的CHM
  • 17.1 CHM所需的磁盘大小
  • 17.2 分析CHM数据
  • 17.2.1 分析所有之前收集的数据
  • 17.2.2 分析特定时间段的数据
  • 17.2.3 CHMOSG工具
  • 17.3 管理CHM
  • 17.4 重建、移动MGMT数据库
  • 17.4.1 停止并禁用ora.crf 资源
  • 17.4.2 使用DBCA命令删除MGMT数据库
  • 17.4.3 重建MGMT数据库的CDB
  • 17.4.4 使用DBCA 命令创建PDB
  • 17.4.5 验证MGMT数据库
  • 17.4.6 启动ora.crf 资源
  • 附录A Oracle 软件版本和生命周期
  • 封底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1个评分

出版方

电子工业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成立于1982年10月,是国务院独资、工信部直属的中央级科技与教育出版社,是专业的信息技术知识集成和服务提供商。经过三十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已成为一家以科技和教育出版、期刊、网络、行业支撑服务、数字出版、软件研发、软科学研究、职业培训和教育为核心业务的现代知识服务集团。出版物内容涵盖了电子信息技术的各个分支及工业技术、经济管理、科普与少儿、社科人文等领域,综合出版能力位居全国出版行业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