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通过密札,还原十八世纪法国民众真正的生活。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由十八世纪法国大革命前巴黎市民写给国王及其代理人要求秘密监禁自己家人的密札构成。这些密札大致按照主题分类,围绕不睦的夫妻关系和亲子关系等,诉说了琐碎且难堪的家庭丑闻。

这些密札被上呈给当权者,以期绕过正规的司法程序,在隐秘的情况下监禁自己的家人,并改正他/她的恶习。通过这种隐秘的监禁,家庭的名声便不会被败坏,同时也展现了请愿人对于国家权力的遵从和支持。

但在这种非正规的程序下,密札制度的滥用是必然的,人们为了私欲或私愤肆意写信,而国王的代理人——警察,握有对密札及其后续监禁制度的最终解释权,他们也会通过对于监禁请求的同意、拒绝或更改彰显自己的行政权力。

出于种种原因,密札制度在十八世纪晚期便销声匿迹了。本书通过对大量十八世纪巴黎警方留档密札的展示,提醒读者思考公权力对私人领域的介入所带来的混乱与失序。

目录

  • 版权信息
  • 引言
  • 国王的命令
  • 家庭的请求
  • 1728—1758年:一次探测
  • 第一章 家事纠纷
  • 摆脱不幸
  • 被打破的盟约
  • 放荡:男性的空间,女性的空间
  • 他人的目光
  • 获准的监禁或一段故事的开始
  • 不清楚的“警方澄清”
  • 奇特的悔过原则
  • 破裂的婚姻
  • 亚历山大·布鲁诺
  • 阿涅斯·杜雅尔丹
  • 热内维耶芙·勒·迈特
  • 玛丽·伊丽莎白·皮耶
  • 吉尔贝尔·多拉
  • 玛丽·卡特琳娜·杜阿迈勒
  • 玛丽·安娜·拉维耶
  • 尼古拉·马丁
  • 特蕾兹·皮夏尔
  • 关押妻子
  • 让娜·勒蒙纳
  • 热内维耶芙·马塞
  • 安娜·多瓦斯托
  • 杜切斯纳
  • 雷蒙·拉封
  • 弗朗索瓦兹·勒·鲁瓦
  • 安娜·马洛特
  • 玛丽·帕热
  • 卡特琳娜·罗比什
  • 丈夫的放荡
  • 安托瓦内·夏瓦利耶
  • 德菲
  • 迪普莱西
  • 亨利·佩蒂
  • 日尔曼·瓦里庸
  • 让·特拉森·戴·爱萨尔
  • 皮埃尔·布洛
  • 路易·古约
  • 弗朗索瓦·迪布瓦
  • 一次请愿的历史
  • 文森·克罗瓦索
  • 玛丽·安娜·古拉尔
  • 弗朗索瓦兹·玛格丽特·格吕约
  • 弗朗索瓦·芒索
  • 玛丽·特鲁维
  • 让·巴蒂斯特·布瓦西埃
  • 马德莱娜·蒂盖
  • 第二章 父母和孩子
  • 利益冲突
  • 混乱
  • “门槛上的冲突”
  • 动身去岛上
  • 家庭的名誉
  • 父母的伦理
  • 家事混乱
  • 让·阿里斯
  • 路易·贝拉弗瓦讷
  • 文森·贝拉尔
  • 克洛德·乌斯
  • 弗朗索瓦·鲁瓦
  • 让·巴蒂斯特·卡尔纳维耶
  • 可耻的姘居
  • 玛格德莱娜·布朗歇
  • 特雷兹·布瓦瑟莱
  • 玛德莱娜·夏佩
  • 玛丽·乔瑟夫·柯克雷尔
  • 安娜·于贝尔
  • 安娜·卡特琳娜·塞莱
  • 流浪之耻
  • 巴尔布·布隆代尔·迪彭谢尔
  • 马尔克·勒内·卡伊
  • 安托瓦讷·孔贝尔
  • 玛丽·安娜·勒菲比尔
  • 玛丽·弗朗索瓦兹·勒·诺尔芒
  • 洛朗·米歇尔·勒瓦瑟尔
  • 路易兹·玛格丽特·帕仁
  • 让娜·塞西尔·佩赞
  • 埃德姆·乔瑟夫·埃利
  • 玛丽·玛德莱娜·埃贝尔
  • 玛丽·诺埃尔·勒布尔
  • 玛丽·图西讷·勒·布朗
  • 弗朗索瓦兹·维莱特
  • 家庭暴力
  • 皮埃尔·贝雄
  • 叙尔比斯·安托瓦讷·丹维尔
  • 皮埃尔·迪考鲁瓦
  • 让·迪克鲁
  • 安托瓦讷·迪鲁埃
  • 路易·亨利
  • 纪尧姆·索瓦日
  • 克洛德·卡尔博奈
  • 玛丽·安托瓦奈特·吉夏尔
  • 糟糕的学徒
  • 保罗·罗贝尔·夏尔邦提耶
  • 尼古拉·迪布伊松
  • 路易·富盖
  • 尼古拉·菲费
  • 米歇尔·于萨尔
  • 路易·罗莱
  • 驱逐
  • 雅克·巴尔比庸
  • 皮埃尔·日尔曼·贝朗杰
  • 皮埃尔·帕斯基尔
  • 雅克·安德烈·佩勒兰
  • 西蒙·森佛里安·巴尔博
  • 让·安托万·拉库尔
  • 家族名誉
  • 埃蒂安纳·迪普伊
  • 让娜·勒·佩里耶
  • 玛格丽特·马塞
  • 玛丽·安娜·菲力西岱·马尔丹
  • 菲力西岱·默尼耶
  • 父母的伦理1728年:情感原因
  • 勒克莱尔
  • 佩蒂兄弟
  • 莫里斯·维耶
  • 父母的伦理1758年:教育之责
  • 尼古拉·伯努瓦斯特·夏普伊
  • 弗朗索瓦·福库尔
  • 玛丽·弗迈
  • 皮埃尔·拉朗德
  • 路易兹·马尔尚
  • 第三章 当人们写信给国王……
  • 从行使到滥用
  • 表达和秘密
  • 密札的终结
  • 参考书目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2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每日一书:《家庭的失序:十八世纪巴士底狱档案中的密札》。作为政府行为的密札制度,目的在于无需任何其他形式的程序就能消灭权力的敌人。因为成为巴士底狱被攻占的象征,这一部分被永久地载入历史…… 而无数用作国家事务以外的所有其他用途的国王信件则消失在记忆中。原来 “巴士底狱” 这个词所承载的历史远远超出印象中的,大到作为法国大革命的象征,细小到大名鼎鼎的 “犯人” 萨德侯爵,一批曾经收藏在这里的档案文献,又揭示出一段中间性质的社会史,1720-1750 年代,档案的时间还正好契合托克维尔作品中 “旧制度” 的年月。“密札”,各阶层人士写信给国王或警察总监,要求对家庭成员施以监禁的一种绕过正式司法程序、但却又在国王命令的背书下有着 “合理性” 的行政制度。虽然作者栏赫然有福柯的大名,但这是一本无需担心过于晦涩的充满趣味的社会微观史,非常喜欢 “理论 —— 案例文献 —— 理论 —— 案例文献 —— 理论总结” 这样的叙述结构,通过档案文件对当时社会观念的梳理也细致而精彩。中国有句老话 “清官难断家务事”,没想到法国曾经以国王所象征的公权、神权甚至是家长权威的命令形式插手 “家务事”,而这种 “插手” 经历了作为家庭成员的私人从 “求助” 到拒绝的过程,并且在改革之后被纳入了真正的常规的司法体系之中,并且在观念上改变了法律的意义:从惩罚到教化。密札大致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夫妻之间,一种是父母对子女。在写信要求关押妻子和丈夫,或者子女的时候,请愿人(或由人代笔)一般都需要指责对方的行为失当,比如酗酒、赌博,女性则多是不顾家、挥霍和放荡,放荡这个词包含了相当多的性意味和道德谴责 —— 严重影响到家庭正常的生活;而父母对子女的控诉不像读者以为的那样都是争对不服从管教的未成年人,看案例多数早已成年甚至已婚…… 不管请愿人对家人行为的指控有多少,其中最长被提及的就是经济问题:丈夫或妻子变卖家产只为挥霍,儿子和女儿偷取家财在外游荡等等…… 请愿人会在修辞上一在表示自己对家庭尽到的责任、被告对家庭的伤害尤其是名誉上的伤害,而文件中呈现的被告则多数选择叙述自己已改过并祈求原谅,反驳的情况相对较少。双方还会寻找周围的领居、堂区神甫、行会的同僚或者其他具有一定社会声名的人士作证或自己所言非虚,或确实以改过自新或完全是被请愿人冤枉的…… 虽然作者说密札的诉求由国王命令或者警察总监签发,但实际上在文件中很少看到国王 “本人” 的身影,他更多的是一种可以倾诉和倚靠的对象的象征,无论是请愿人还是被告人都寄望于这个公正严肃又不失慈爱的 “大家长” 对自己在家庭中遭遇的 “不幸” 有公平的判断,并用实际作为拯救这种不幸,重回正常的家庭秩序。18 世纪的警察制度建立的初衷、家庭作为社会最小单位秩序和社会秩序的一致性、司法程序所需要的经济和名誉扫地的考虑、当然还有情感上的不忍,甚至国王乐于作为 “父亲” 的形象而由此对百姓家庭产生的权力和责任等等,共同构成了如今看来颇为奇葩的密札制度在当时情境下的 “合理性”。客观上,国王的命令确实保护了家庭内部成员之中对 “弱者” 的伤害,比如保护了被丈夫家暴的妻子,或者以权威性震慑 “荒唐不听劝” 的子女…… 但 “公家” 对 “私事” 的干涉和密札本身绕过司法而对程序正义的无法确保,最终导致了这一制度被摒弃。最有趣的是,之后的 1803 年《民法典》中,家庭对其成员的要求被限制在父母对(未成年)孩子这唯一的权力上,也限制了监禁把它与单纯的惩罚区分开,转而以对子女的教化为目的,赋予它们法律上有效的形式。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2.0
      2024.6.6

      真假?福柯就这水平儿吗?其实很一般情况。《家庭的失序》三分之二的篇幅都是引用书信,到了后面的结论,我觉得没有什么太多尖叫的观点,也是一些马路牙子上的观点。但是,对于密札制度我还是第一次听说竟然有这么一段故事。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上海人民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成立于1951年,全国著名综合出版社之一,主要出版哲学、社会科学、政治、法律、财经、管理、历史等学术专著和大众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