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09千字
字数
2016-09-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从以社会学和社会政策视角,结合中国的城乡关系,提出了研究问题和分析框架,并由此展开对城乡关系一体化的田野调查和研究,最后提出城乡综合改革的建议。
内容简介
从理论上来说,本书梳理了国内外城乡一体化的研究成果,并针对中国的城乡关、城乡一体化提出了自己的见解,针对中国特定的城乡关系提出了改革的建议,对相关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借鉴意义。从现实来说,我国要消除城乡差距,实现全面小康,必须实现城乡一体会,这不仅关系农村的发展,更关系城市的发展。
目录
- 版权信息
- 当代中国社会变迁研究文库编委会
- 总序 推进中国社会学的新成长
- 自序
- 第一章 城乡的纠结:国家现代化绕不开的一道门槛
- 第一节 国外对城乡关系的探索
- 一 经济结构与城乡结构相伴变化的理论
- 二 人口迁移与城乡关系理论
- 三 经济集聚与城市化理论
- 四 城乡关系理论
- 第二节 中国对城乡关系的探索
- 一 工业下乡与小城镇发展
- 二 农村流动人口(“民工潮”)
- 三 城乡体制改革
- 四 城乡互动空间网络
- 五 小结
- 第三节 城乡一体化的本质界定和分析命题
- 一 城乡一体化——一个独特的中国概念
- 二 政策意义上的城乡一体化
- 三 城乡一体化与城乡差别
- 四 城乡一体化的实质
- 五 资源和机会概念及分析思路
- 第四节 本书的章节安排和研究方法
- 一 章节安排
- 二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城乡机会的多面向
- 第一节 城乡机会的立面格局
- 一 何谓机会
- 二 多样的、立面的机会格局
- 三 机会平等和不平等
- 四 用机会平等的视角审视中国城乡一体化
- 第二节 城乡机会的横截面
- 一 四个不同的案例
- 二 城乡的机会链
- 第三章 经济发展机会与城乡一体化
- 第一节 经济发展与机会平等的关系
- 一 经济发展本身是一种机会
- 二 经济发展与机会平等
- 三 经济发展中的城乡机会平等问题
- 第二节 城乡经济发展的一体化进程
- 一 经济体制改革、经济发展与非农就业、流动就业机会
- 二 城乡产权关系与经济发展机会
- 三 金融制度与城乡经济发展机会不均衡问题
- 四 劳动力市场制度
- 第三节 经济发展机会城乡一体化的影响因素和可能路径
- 一 影响经济发展机会城乡一体化的因素
- 二 迈向经济发展机会城乡一体化的可能路径
- 第四章 社会福利机会的城乡一体化
- 第一节 社会福利与社会权利:中国农民的渴望
- 一 社会福利和社会权利的含义
- 二 中国农民对社会福利和社会权利的长期渴望
- 第二节 城乡二元结构与社会福利差距
- 一 城乡二元结构是一种社会地位结构
- 二 社会福利差距是城乡社会地位的主要表征
- 第三节 改革开放与城乡社会福利:变动与重组
- 一 改革开放与城乡社会福利
- 二 城乡社会福利资源的重组与再配置:城乡一体化进程
- 三 小结:地方实践与城乡社会福利一体化
- 第五章 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 第一节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对城乡一体化所具有的价值
- 一 公共服务与基本公共服务
- 二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城乡一体化的最主要内涵之一
- 第二节 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历史路径
- 一 城乡公共服务制度的三个阶段变迁
- 二 影响城乡公共服务的因素
- 第三节 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
- 一 城乡公共服务投入的均等化问题
- 二 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中的传递问题
- 第四节 小结
- 第六章 城乡一体化与农村流动人口的再城市化
- 第一节 机会不平等与农村流动人口
- 一 半城市化
- 二 半城市化的呈现形式:机会不平等
- 三 机会不平等与城市化能力
- 第二节 农村流动人口的再城市化与城乡一体化
- 一 再城市化的含义
- 二 城乡一体化与农村流动人口的再城市化
- 三 农村流动人口再城市化对社会融合的要求
- 第七章 城乡社会管理和服务体制改革与一体化
- 第一节 城乡社会管理和服务体制的内涵与变迁
- 一 社会管理和服务体制的内涵
- 二 从“总体性社会”向市场社会和行政社会的转变:社会管理和服务体制的演变
- 第二节 城乡社会管理和服务体制一体化的实践
- 一 社会自治与政府职能转型
- 二 中央与地方党政的实践行动
- 结语 超越城乡的机制和制度创新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出版方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是专业的人文社科学术出版机构,以“创社科经典,出传世文献”为己任,出版经管、社会学、历史、文化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