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以法哲学的视角、语言学的方法,对法制定、法研究、法实践中的专业语言现象进行全面的分析和定位。

内容简介

本书以法哲学的视角、语言学的方法,对法制定、法研究、法实践中的专业语言现象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定位,总结了专业语言符号系统的生成、运用及徨的规律及规则,阐述了这个语言系统存在的实用意义和文化价值。作者通过系统挖掘、把握法律语言的性质、功能及在不同语境下的应用特点,归纳了它们的法定规则和习惯规则,并适度分析了应用中的得与失。

全书内容由法律语言学的基本理论和法律语言的应用体系两大部分组成,共分15章,将相关内容有序地分层次进行了诠释。贯穿全书的基本态度是:注重法律语言自的运作规律,并尊重其存在的事实合理性和学术合理性,力求体系完整、理念创新。

目录

  • 版权信息
  • 作者简介
  • 内容简介
  • 第一章 法律语言:法律领域的“共同语言”
  • 第一节 法律表达
  • 第二节 语境
  • 第三节 语词、语句与语序
  • 第四节 语篇和语体
  • 第二章 法律语言学的基本范畴
  • 第一节 法律语言现象
  • 第二节 法律语言的概念
  • 第三节 法律语言学的研究对象及体系
  • 第四节 法律语言学的研究方法
  • 第三章 法律语言学的理论依据
  • 第一节 语言学依据
  • 第二节 法学依据
  • 第三节 综合理论依据
  • 第四节 语言哲学的特别视角
  • 第四章 法律语言的衍化与创造机制
  • 第一节 法律语言衍化形成的渊源
  • 第二节 法律语言的创造机制
  • 第三节 法律语言的符号系统
  • 第五章 法律语言的内部结构形态
  • 第一节 法律语言内部结构形态的内容
  • 第二节 法律语词及法律基本用语
  • 第三节 领域语言中的句法规律
  • 第六章 法律术语
  • 第一节 法律术语及其构成方法
  • 第二节 法律术语的类别
  • 第三节 法律术语中的传统因素
  • 第四节 法律术语中的外来因素
  • 第五节 法律术语的语言活力
  • 第六节 法律术语的应用原则
  • 第七节 法律术语的研究方法
  • 第七章 法律语言的实用形态
  • 第一节 学科运作的语言形态
  • 第二节 物质终结形态
  • 第八章 法律语言的特性与功能
  • 第一节 法律语言的特性及语体特征
  • 第二节 法律语言的实用功能
  • 第三节 法律语言的文化价值
  • 第九章 立法语言概述
  • 第一节 法律语言体系中的立法语言及其性质
  • 第二节 立法技术中的语言
  • 第三节 立法语言中的语词
  • 第四节 立法语言中的语句及立法文本风格
  • 第十章 立法表述中的特定语句模式
  • 第一节 立法表述特定语句模式概述
  • 第二节 “的”字短语
  • 第三节 但书
  • 第四节 “或者”句
  • 第五节 “对于”句
  • 第六节 “是”字句
  • 第七节 “以下”句
  • 第八节 反义表述“非……不……”模式
  • 第十一章 立法表述中的特殊语言现象
  • 第一节 立法表述中的弹性语言
  • 第二节 “法学家法”现象
  • 第十二章 现行法律中的语言问题
  • 第一节 语言冲突
  • 第二节 语言逻辑问题
  • 第三节 语言结构问题
  • 第四节 语体风格问题
  • 第五节 修正语言的规则
  • 第十三章 学术法律语言
  • 第一节 学术法律语言的概念与特点
  • 第二节 学术法律语言的作用
  • 第三节 学术法律语言的应用特色
  • 第十四章 执法与司法语言
  • 第一节 执法与司法语言的含义与特点
  • 第二节 执法与司法语言的分类
  • 第三节 执法与司法语言的表达
  • 第四节 执法与司法的语言误区
  • 第十五章 法律口语
  • 第一节 法律口语的范畴与要求
  • 第二节 学术口语
  • 第三节 执法与司法口语概述
  • 第四节 执法与司法口语的情态及样式
  • 第五节 法庭口语功力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第二版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1个评分

出版方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是在1979年,经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同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恢复了北京大学出版社建制。北京大学出版社依靠北大雄厚的教学、科研力量,同时积极争取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合作支持,出版了大量高水平、高质量、适应多层次需要的优秀高等教育教材。 北大出版社注意对教材进行全面追踪,捕捉信息,及时修订,以跟上各学科的最新发展,反映该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保持北大版教材的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