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生动诙谐的案例,你熟悉的日常话题和社会问题,带你了解生活中的经济学。

内容简介

经济学广为人知而且时时刻刻包围着我们,但为什么经济学会被贴上“沉闷的科学”的标签?原因在于经济学家往往不善写作,没有几个经济学家能传达出经济分析的精彩之处,或把经济学分析的成果应用在日常生活上。

查尔斯·韦兰有高人一等的本事,他彻底“剥光了经济学沉闷的外衣”。去掉所有艰涩难懂的图形、方程式和术语,代之以生动的故事、平实的语言和诙谐的笔调,把经济学这门高居象牙塔的学科带给我们,引领我们在周围的经济世界进行一次轻松愉快的旅行。

这是一本不会让你昏昏入睡的经济学著作,是写给没有学过经济学的聪明人看的。对于我们这些需要实用的经济学常识的人来说,这本书是再适合不过了。在剥光外衣后,赤裸裸的经济学会呈现出惊人之美,让你觉得趣味盎然。更棒的是,你会因此成为自己的经济学顾问。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 第1章 市场的力量:谁养活了巴黎?
  • 可口可乐如何越过了柏林墙?
  • 麦卡迪女士的行为是不是推翻了经济学?
  • 人口出生率为什么会下降?
  • 为什么汤姆·克鲁斯不去推销汽车保险?
  • 同乘一架飞机,为什么你和邻座的机票价格会不同?
  • 第2章 激励在起作用:为什么你愿意为了保住脸而割掉鼻子?
  • 如何保护濒危的黑犀牛?
  • 为什么最有天赋做教师的人却离开了教育行业?
  • 为什么快餐店不是积极地为顾客提供发票?
  • 龙虾捕捞许可证可以更好地保护龙虾!
  • 沃尔玛的存在是好事还是坏事?
  • 高税率会减少收入吗?
  • 第3章 政府和经济:政府是你的朋友
  • 你买SUV的决定对别人来说意味着什么?
  • 征税是完美的措施吗?
  • 为什么不用担心银行的工作人员会将我们的钱据为己有?
  • 谁在出钱拦截恐怖分子的导弹?
  • 来应聘的3个人,谁应该得到这份工作呢?
  • 第4章 政府和经济:军队有幸以500美元获得那把螺丝刀
  • 到底是谁的错?
  • “帮助之手”还是“索取之手”?
  • “金发姑娘”的困惑
  • 第5章 信息经济学:麦当劳并没有做出更美味的汉堡包
  • 公司为什么更喜欢雇用男性员工?
  • “柠檬市场”大行其道!
  • 同样是苏打水,为什么你只选择可口可乐?
  • 我们必须以貌取人!
  • 第6章 生产率和人力资本:为什么比尔·盖茨比你富得多?
  • 世界上只有一个比尔·盖茨!
  • 增大的经济蛋糕带来了更多的工作机会
  • 比钱更重要的东西
  • 5亿个头脑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 谁的蛋糕更大?你的还是你邻居的?
  • 摘掉贫穷的帽子
  • 第7章 金融市场:关于迅速致富,经济学能告诉我们什么?
  • 荒谬的柚子和冰激凌减肥法
  • 把鸡蛋带在身上是有风险的!
  • 找到你的那只“会扔湿毛巾的猴子”
  • 打消一夜暴富的念头!
  • 第8章 组织化利益的力量:关于政治,经济学能告诉我们什么?
  • 乙醇补贴:谁是受益者?
  • 圣诞树上的装饰品是谁挂上去的?
  • 嘘声与掌声:你选择哪一个?
  • 第9章 保持纪录:我的经济规模比你的更大吗?
  • 哪个国家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
  • 更富裕并不一定更幸福
  • 别人的危机很快就会变成你的问题
  • 我们的生活是否更好了?
  • “跷跷板上的沙袋”和“锁在盒子里的钱”
  • 第10章 联邦储备:为什么你口袋里的美元不仅仅是一张纸?
  • 谁在掌控盛大的“经济晚会”?
  • 保持“速度极限”到底有多难?
  • 我们手中的钞票是一种怎样的信心游戏?
  • 有超强繁殖能力的“兔宝宝”
  • 用直升机去撒银行券
  • 第11章 贸易和全球化:亚洲血汗工厂传来的好消息
  • 贸易:机器猫的万能口袋
  • 把肯德基开到世界上最偏僻的地方去!
  • 为什么不自己养牛?
  • 禁止密西西比河东西部贸易往来,会让美国人的生活更美好?
  • 有14亿人摆脱了绝对贫困!
  • 开在故宫的星巴克
  • 全球变暖是你最关心的问题吗?
  • 第12章 发展经济学:国家的富裕与贫穷
  • “津巴先生”们的贫穷生活
  • 让穷国变富的秘方
  • 如何解决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
  • 尾声 2050年的生活:7个问题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7
10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当我们决定,共同保护某种特别的生活方式,或某些给人以美感的事物的时候,即使它们意味着更高的税收、更昂贵的食物、相对缓慢的经济增长,却并不意味着不划算、不经济。因为,经济学的永恒追求,是让幸福最大化,而不是财富最大化。长久以来,人们对经济学的感觉,大多是冷色调的,认为经济学思维,是一种冷酷、理性的思维。但事实上,跟其他学科一样,经济学只是帮助我们理解世界运转、追求更好生活的一套工具。工具本身都是中性的,它最终折射出什么样的色彩,取决于,我们希望通过这套工具,达成什么样的追求、实现什么样的幸福。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赤裸裸的经济学》

      经济学广为人知而且时时刻刻包围着我们,但却时常被人们称为 “沉闷的科学”。本书去掉了所有艰涩难懂的图形、方程式和术语,代之以生动的故事、平实的语言和诙谐的笔调,把经济学这门高居象牙塔的学科带给我们,引领我们在周围的经济世界进行一次轻松愉快的旅行。本书核心内容:1. 从微观经济学视角,如何理解个体之间的财富差距?个人财富积累的关键是什么?2. 从宏观经济学视角,如何看待国家之间的财富差距?富国为什么富裕?穷国怎么变富? 第一部分,如何用微观经济学理解个体之间的财富差距。其中理解微观个体经济行为的关键是 “最大化”,理解市场运行机制的关键是 “稀缺性”。经济学家们认为,在人力资本稀缺性上的差异,是形成个体财富差距的最重要原因;此外,不管是在劳动力市场,还是在资本市场中,任何财富策略都必须遵循经济的基本规律。而那些令人垂涎的 “一夜暴富”,在经济学的审视中,只是不合逻辑的 “异常值”。第二部分,从宏观经济学视角,如何看待国家之间的财富差距。首先我们探讨了,如何衡量一个国家的经济水平。这里主要围绕的是一个关键指标 ——GDP。我们发现,尽管 GDP 有一些缺陷,但它对于描述一国经济状况,起到的是 "从一滴水看大海" 的作用;我们之所以看重 GDP 这个指标,不仅是因为对增长的追求,更是出于对衰退的警惕。最后,我们讲了经济学家对于 “穷国如何变富” 这个问题的探索。在这里,作者指出,相比于让经济学家们提建议,直接为穷国提供国际援助是更有效的选择。这不仅是出于人道主义,也是为了全人类的共同福祉。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罗伯特・福格尔说过:在我们获得 “好生活” 之前,我们首先必须对 “好生活” 进行定义。意思是,如果我们想要使用经济学思维来探讨,如何实现更好的生活,我们首先要想清楚,我们所追求的、更好的生活究竟是什么。书中有一个例子,说的是,《纽约时报》的专栏作家安东尼・刘易斯,曾经大为赞叹意大利一家小农场的美丽。这个农场里有 “银光闪闪的橄榄树、种着向日葵的田园、葡萄园、大理石的房子和建筑。” 刘易斯哀叹,这么小的农场,在企业化农业的世界中,看起来很不经济,但是它们却应该保留。因为,“生活 —— 文明的生活 —— 比无节制的市场要丰富得多”。当我们决定,共同保护某种特别的生活方式,或某些给人以美感的事物的时候,即使它们意味着更高的税收、更昂贵的食物、相对缓慢的经济增长,却并不意味着不划算、不经济。因为,经济学的永恒追求,是让幸福最大化,而不是财富最大化。长久以来,人们对经济学的感觉,大多是冷色调的,认为经济学思维,是一种冷酷、理性的思维。但事实上,跟其他学科一样,经济学只是帮助我们理解世界运转、追求更好生活的一套工具。工具本身都是中性的,它最终折射出什么样的色彩,取决于,我们希望通过这套工具,达成什么样的追求、实现什么样的幸福。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简单明了,可读性强,经济学背后的原理你也可以看见!

        经济学其实就在生活中,专业的知识,阻碍了大部分人了解经济学的积极性,而作者抛开了各种深奥的词汇以及难懂的公式,从身边的现象说起,让经济学没有了距离感。我们也会发现自己能理解财富,政策,环境及其中运行的一些原理。比如我们可以根据农业补贴与否可看作是国家经济发达的标志,就像我们把美国与印度作对比验证一样,美国和欧洲,政府为农业提供大量补贴。但是在农业人口所占比例相对较大的国家,例如印度,补贴情况则相反。其中核心原理就是大集团补贴小集团,在美国经济发达,农业是小集团,而在印度,经济落后,吃饭是第一大问题,则是大集团。由此可以看出,保护性政策的出台,背后都是由大集团在补贴小集团,而为什么出现此种现象,而我们大多数没有什么感觉,而小部分被保护的集团则为此欢呼雀跃,关于这个大家可以从书中找到精彩的解释。正如书中说的,关于经济学最令人难忘的事情是,一旦你接触到伟大的思想,它们就开始在每个地方闪现。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中信出版集团

        中信出版社,成立于1988年,隶属于中国中信集团公司,是全国中央级出版社。2008年改制为中信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中信出版集团满怀激情,关注思想、关注理念、关注人物、关注资讯、关注时尚,为读者提供最前沿的思想与最优秀的学习实践,通过有价值的、有享受的阅读,倡导与展示新的文化主流,启动一个“大众阅读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