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数字化时代,《纽约时报》如何做新闻?

内容简介

互联网普及,社交媒体大行其道,使得《纽约时报》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动荡。一方面,纸质版的竞争变成了电子版的竞争,不仅是同行之间,在《纽约时报》内部,纸电亦是敌友难辨;另一方面,受众不仅要求新闻的获取及时、方便,甚而要求与之互动并参与新闻生产;而社交媒体在成为新闻记者信息源的同时,也冲击了记者和媒体的传统工作方式以及权威性。

作为全球媒体的标杆,《纽约时报》上至企业管理制度,下至新闻工作流程和记者的个人技能、岗位,都不再能够满足当下新闻工作的需求,不得不大量引入编程、网页设计人才并与众多博主、网络极客合作,进行各种探索和实践。这些方方面面的转变值得新闻从业者和研究者思考、借鉴,对于有志从事新闻工作者或者关注时事的网民也未尝不是有趣的读物。

目录

  • 版权信息
  • 导论 数字时代的《纽约时报》
  • 为何选择《纽约时报》?
  • 即时:《纽约时报》及其他
  • 互动:《纽约时报》及其他
  • 参与:《纽约时报》及其他
  • 新闻惯例和价值观:从模拟时代到数字时代
  • 本书的提纲
  • 第一章 背景:关于新闻业的新闻——2010年的《纽约时报》
  • 新闻的黑暗时代和创新契机
  • 《纽约时报》的现状
  • 《纽约时报》网络版简史
  • 第二章 《纽约时报》记者的三天
  • 2010年1月21日 格雷厄姆·鲍利,财经记者
  • 2010年2月11日 安德鲁·马丁,财经新闻记者
  • 2010年1月27日 尼克·比尔顿,Bits的首席技术博主
  • 总结:《纽约时报》记者的三天
  • 第三章 即时的讽刺意味
  • 对报纸的执迷
  • 揭开纸质版之谜
  • 理解头版的即时性
  • 商业新闻与报纸的生产周期
  • 为版面位置而奋斗
  • 首页背后:在线工作节奏
  • 首页的工作节奏:白天
  • 纸质版与网络版在网络新闻生产中的交会
  • 商业版的线上工作节奏
  • 纸质版和网络版的工作流程
  • 第四章 即时:到何种程度?
  • 《纽约时报》的新口号?
  • “第二天的新闻”
  • 频繁更新中的流失
  • 数字时代的竞争
  • 网络优先,独家新闻怎么做?
  • 数字世界的即时性、网络版和纸质版
  • 第五章 互动:定义、涉及对象和原因
  • 采取互动的现实原因
  • 关于互动
  • 《纽约时报》的视频制作
  • 互动新闻、多媒体团队与网页制作人
  • 有互动意愿的人
  • TimesCast,一个小实验
  • 多媒体是病毒?
  • 多媒体会议:力争控制好进度
  • 赞赏
  • 让互动进入传统媒体
  • 互动在网络新闻中的出现
  • 第六章 参与、品牌推广及《纽约时报》的新面貌
  • 赚谁的钱?
  • 让记者去处理?
  • 新闻编辑室在参与方面的新实践
  • 让参与成为日常工作的一部分
  • 不花时间,就不能发声?
  • 道德顾虑
  • 对参与做个综述
  • 第七章 未来会怎样?
  • 拥抱变化:《纽约时报》的优势
  • 这些价值观为什么重要
  • 什么没变?
  • 什么变了?
  • 预测未来
  • 第八章 研究方法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0
6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网络开始加速时没有一个通道能够幸免#每天解读一本书

    一句话总结 “什么样的信息更有价值” 背后反应出 “庞大的组织变革之下的矛盾与可能”。


    整本书读下来,我一直不断有 “这不就说我吗?” 的感受,甚至是谈到《纽约时报》主动开始放弃追逐新闻的快,而引发了一些已经适应的记者不满时,我发现我甚至也有相似的感受,不由得感叹,作为个体沉浸在时代的图景中是多么容易迷失于眼前。
    这是一本非常有趣的书,作者在 2010 年在《纽约时报》待了近半年时间,深度解读了在网络时代的冲击下,《纽约时报》在纸媒与网站间的犹豫,有宏观上两种新闻生产模式,甚至是价值观的冲突,也有微观上每个人,受到立场、利益影响的不同选择。
    作者从这种 “田野调查” 中看到了在新媒体时代即时、互动和参与三个属性对新闻业价值观和生产流程的重新塑造,可以看到《纽约时报》中不同人物拒绝、接受背后的动力和原因,也指出了沉沦于网络会对报业造成的 “同质化” 和 “指标化” 的风险。
    从今天来看 (查阅了一些资料),《纽约时报》选择了一条领头者才能走上的道路,树起了 “收费墙”,主动隔绝了网络对其新闻价值的稀释,这本质上是选择了信用变现的道路,2011 年 3 月,《纽约时报》推出数字付费订阅,8 年后已坐拥 300 多万数字内容订阅用户 (在纸媒巅峰时期也只有 180 万订阅),营收与利润达到五年最高。
    这也就可以理解《纽约时报》的一些 “精分” 报道模式,在抨击完别人后又报道别人的反怼,因为把 “truth” 作为口号它们,时刻都要维护自身的信用,“可信” 成为其与用户间最重要的契约,这种契约不会改变它报道中的立场和色差,但至少可以保障它的价值不受动摇。
    而回到本书去看这场变革,会发现 “大而不倒” 已经不成立了,“生态不倒” 可能才是新时代组织的样貌。
    以下是我的解读。
    一、我的收获
    作为从事相似工作的人,我一直在自己是新闻记者还是分析师之间不断的摇晃,而读完本书以后我没有了这些浮浅的身份问题,看到了更深一层的拷问 “信息的价值是什么?”。
    这背后实际上是整个媒体行业不断拓展,使得身处其中的每个人、每个组织都必须经历的重新定位的过程。当媒体从单纯的报纸、电视台等新闻机构泛化到了整个社会网络时,每个局部的价值和意义是什么?抱着过去那种大而全的想法的人无异于用局部对抗整体,那他们有胜算吗,如果有胜算在哪?
    对于第一个问题我还没有找到答案,但这其实是每个从业人都该好好思考的,因为我们已经看到面临 “信息真空” 时,社会网络自发生产信息的力量,它没有像书中很多研究者 “乌托邦” 式的众人参与的美好景象,充满的是谣言、利益、恐慌和愚蠢,就像爬虫脑的反应一般,情绪、极端、稀缺感爆棚,或许这也证明了人类社会作为一个整体,尚处于原始阶段的事实。
    以上的结论为我找到了第二个问题的答案,局部有可能战胜整体,前提是这个局部必须是 “前额叶”,而这种战胜也不是驯服,是一种帮助。
    这让我觉得自己的尝试和坚持可能是对的,提供更有深度的,分析预测的信息本身是局部在信息处理上胜过整体的机会,把速度让出去,用视野赢在未来,因为整个社会网络虽然算力无穷,但生存算法让它把太多资源投入了不同的可能中去,而为了稳定自身也会有大量算力的消耗,使得时效的快永远都是暂时的,它能随时看到每件事的发生,但它永远只看得到现在。
    不过当开始这么想时,我的习惯又开始发作,“这会不会是我的自证偏误”,但不知道为何,越是有这种意识我越是安心,我开始找到自己的定位了吗?
    二、本书解读
    这本书实际上是从网络时代即时、互动 (这里是指信息媒介的多样化) 以及参与度的不断增加,对传统报业造成的冲击,但换个视角来看就是一个组织在遭遇不可逆的趋势下转型的范例,从书中我们会看到多元化的价值,权威的本质以及变与不变的思考,它们成为了一个组织想要变化的根基。
    一是多元化的价值。多元化是什么,很多作品里都有轻松的说法,“包容”“创新” 不胜枚举,而在本书中我们会看到,多元化的本质是冲突、矛盾甚至危机,而要能真正创造多元化,必须要一个超越以上动力的凝聚力。《纽约时报》无疑是幸运的,因为商业利益想要推动新媒体化的管理层,尝试建立个人品牌的一部分人,以及担忧和拒绝的另一部分人,他们有的稳固了其报道专业性的根基,有的提供了社交网络运营的成功经验,有的提供了媒体形态变化的土壤,这让他们果断跟进了实时更新的报道模式,也能主动放缓自己的更新效率。
    作为个体,如何保持这种状态,除了持续学习以外,我们还需要深度的思考和对自我的质疑,我想这就是组织更容易做到的原因吧,组织可以换一群人,就更换一套新的逻辑,而个体很难动摇世界观的中心拼图,除非 ta 的中心就有深刻的怀疑与合理的信任。
    二是权威的本质。从信息流的变化我们会发现,报业过去的权威性来自于 “垄断”,而如今的权威性来自于 “信用”,后者比前者脆弱百倍,却也坚韧百倍,前者会被技术快速摧毁,后者只要 “说真话” 就永垂不朽,但这一基础却也无比脆弱,只要有一次信任危机就可能永不复还。
    但这背后也有矛盾,那就是 “真话” 究竟是什么?是先有的信任还是先有的真话?
    三是变与不变的思考。身处变化中的人或许最该好好看待这个问题,我们常常看到变化,看到飞速的革新,却既没有真正看到变化的是什么,也没有看到哪些东西没有变。新闻业里,人们对增量信息的需求没有变,B 站各种行业经验分享最近火起来也是一个佐证;而分发的模式在变化,这种变化不是从 A B,而是由一生二,时效开始和深度逐渐走远,第一个报道新冠会受到关注,回形针滞后但简单清晰的分析也能火。
    这是一个分工重新兴起的时代,从来没有什么所谓的 “U 盘生存”,有的是更强的价值创造能力。
    三、我想说的
    今天还稍微想谈一谈我的一些脱离开本书的内容,因为谈到新闻就必然面对无穷尽的观点。
    很多时候我们总认为有好坏、对错,就像以前我一直认为世界有最优解,就像博弈里有占优选择,有纳什均衡,可真正深入了解博弈论和世界之后会发现,它们都只能算作一种时间上的趋势。
    而真正决定我们选择的是信念,谁选的数字小谁就获胜,所有人都会选 0,而谁的数字更接近平均数的三分之二,就会体现出两个因素一个人的聪明程度,和他对周围人聪明程度的预估,他非常聪明也可能选 66 以上的数字,因为他认为周围的都是蠢货,或者它可以确保其他人选 100。
    而我们在谈多元化的时候本质是什么呢?这不禁让我思考。

      3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这是一本非常有趣的书,作者在 2010 年在《纽约时报》待了近半年时间,深度解读了在网络时代的冲击下,《纽约时报》在纸媒与网站间的犹豫,有宏观上两种新闻生产模式,甚至是价值观的冲突,也有微观上每个人,受到立场、利益影响的不同选择。作者从这种 “田野调查” 中看到了在新媒体时代即时、互动和参与三个属性对新闻业价值观和生产流程的重新塑造,可以看到《纽约时报》中不同人物拒绝、接受背后的动力和原因,也指出了沉沦于网络会对报业造成的 “同质化” 和 “指标化” 的风险。从今天来看 (查阅了一些资料),《纽约时报》选择了一条领头者才能走上的道路,树起了 “收费墙”,主动隔绝了网络对其新闻价值的稀释,这本质上是选择了信用变现的道路,2011 年 3 月,《纽约时报》推出数字付费订阅,8 年后已坐拥 300 多万数字内容订阅用户 (在纸媒巅峰时期也只有 180 万订阅),营收与利润达到五年最高。这也就可以理解《纽约时报》的一些 “精分” 报道模式,在抨击完别人后又报道别人的反怼,因为把 “truth” 作为口号它们,时刻都要维护自身的信用,“可信” 成为其与用户间最重要的契约,这种契约不会改变它报道中的立场和色差,但至少可以保障它的价值不受动摇。而回到本书去看这场变革,会发现 “大而不倒” 已经不成立了,“生态不倒” 可能才是新时代组织的样貌。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2.0
        不知所云

        看了百分之十五都不知道在表达什么,根本不是在研究,更像是一种叙述报道。有点像在看新闻报道,特别枯燥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上海译文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是中国最大的综合性翻译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1月,系世纪出版集团的成员。上海译文出版社以译介和传播世界各民族优秀文化为主要任务,拥有众多精通英、法、俄、德、日、西班牙、阿拉伯等主要语种并具备学科专业知识的资深编辑;其强大的译作者队伍中多为在外语和中文方面学有专长、造诣精湛的专家学者;该社同各国主要的出版社和版权代理机构有着广泛、持久的联系,在国际图书版权贸易领域信誉卓著。三十多年来,上海译文出版社一直致力于翻译、编纂和出版外国文学作品、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以及各种双语词典和外语教学参考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