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全面展现工业1.0到4.0的发展进程,阐明工业4.0时代的智能制造。

内容简介

所谓工业4.0,是基于工业发展的不同阶段作出的划分。按照目前的共识,工业1.0是蒸汽机时代,工业2.0是电气化时代,工业3.0是信息化时代,工业4.0则是利用信息化技术促进产业变革的时代,也就是智能化时代。本书主要分为上中下三篇,上篇主要阐述工业1.0到4.0时期的机器革命与大国兴衰(历史变迁),中篇主要阐明工业4.0时代的智能制造(现实内涵),下篇主要分析工业4.0时代对政府、组织、社会、个人的影响及其应对(外延发展)。

目录

  • 版权信息
  • 作者简介
  • 内容简介
  • 总序
  • 前言
  • 拐点上的“Madein China”
  • 迈向制造强国的顶层设计
  • 迈向制造强国的行动策略
  • 上篇
  • 第一章 工业1.0:蒸汽化与不列颠辉煌
  • 一 机器革命时期的英格兰前夜
  • 二 拿来主义、煤炭与高工资模式
  • 三 被蒸汽机驱动的“日不落帝国”
  • 第二章 工业2.0:电气化与美利坚逆袭
  • 一 美国工业革命的技术基础
  • 二 铁路、软实力与工业化
  • 三 “落后之国”的全面逆袭
  • 第三章 工业3.0:信息化与美利坚复兴
  • 一 美国经济黄金时代的大国危机
  • 二 计算机产业:拯救美国的“功夫熊猫”
  • 三 工业3.0:美国持续主导下的工业革命
  • 第四章 工业4.0:智能化与德意志战略
  • 一 工业发展史上的德意志
  • 二 战争的重创与战后的崛起
  • 三 德国的工业4.0战略
  • 中篇
  • 第五章 集成化的智能平台
  • 一 大数据
  • 二 云计算
  • 三 物联网
  • 第六章 数字化的智能工厂
  • 一 信息化的物理系统
  • 二 网络化的智能工厂
  • 三 集成化的智能生产
  • 第七章 个性化的智能产品
  • 一 智能家居
  • 二 智能交通
  • 三 智能通信
  • 第八章 便捷化的智能服务
  • 一 智慧政务
  • 二 智能商务
  • 三 智慧医疗
  • 下篇
  • 第九章 智能化时代的企业革命
  • 一 生产技术的机器化
  • 二 组织结构的扁平化
  • 三 产品设计的个性化
  • 四 企业管理的柔性化
  • 第十章 智能化时代的政府再造
  • 一 政府生态的权变
  • 二 政府角色的重塑
  • 三 政府治理的再造
  • 第十一章 智能化时代的教育变革
  • 一 智能化时代的教育挑战
  • 二 智能化时代的教育理念
  • 三 智能化时代的教育升级
  • 四 教育变革:从愿景到现实
  • 第十二章 智能化时代的中国制造
  • 一 从“哭泣曲线”到“微笑曲线”
  • 二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
  • 三《中国制造2025》与制造强国战略
  • 附录1 《中国制造2025》
  • 一 发展形势和环境
  • (一)全球制造业格局面临重大调整
  • (二)我国经济发展环境发生重大变化
  • (三)建设制造强国任务艰巨而紧迫
  • 二 战略方针和目标
  • (一)指导思想
  • (二)基本原则
  • (三)战略目标
  • 三 战略任务和重点
  • (一)提高国家制造业创新能力
  • (二)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
  • (三)强化工业基础能力
  • (四)加强质量品牌建设
  • (五)全面推行绿色制造
  • (六)大力推动重点领域突破发展
  • (七)深入推进制造业结构调整
  • (八)积极发展服务型制造和生产性服务业
  • (九)提高制造业国际化发展水平
  • 四 战略支撑与保障
  • (一)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 (二)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
  • (三)完善金融扶持政策
  • (四)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
  • (五)健全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
  • (六)完善中小微企业政策
  • (七)进一步扩大制造业对外开放
  • (八)健全组织实施机制
  • 附录2 国务院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
  • 一 总体要求
  • 二 主要任务
  • 三 保障措施
  • 参考文献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3.0
4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虽然第四次工业革命下的工业 4.0 在许多国家正发展得如火如荼,但事实上,世界上还有好多国家和地区,前面的工业革命之路都还没有走完。比如,全球仍然有 13 亿人没法获得电力,也就是还停留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门口。全球有超过 40 亿的人,还没有接入互联网,其中大部分人都生活在发展中国家。工业 4.0 在给一部分人带来机会的同时,也会加剧另一部分人的危机。但是,工业 4.0 带来的颠覆正在发生,我们没办法回避,也根本不必回避。甚至可以说,国家与个人都有责任推动工业 4.0 大革命,让它成为更多人追求美好生活的机遇。

      2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1.0
      智能制造概念堆积

      让一个法学博士撰写关于智能制造等技术性内容的社会科学文章,实在是颇具挑战性,甚至可以说是不切实际的要求。法学和智能制造两个领域在本质上有着根本差异,需要的知识、技能和思维模式迥然不同。这种交叉领域的要求将无疑对作者提出了极大的挑战,可能导致内容的质量和准确性受到影响。首先,法学博士的专业背景侧重于法律体系、案例分析和法规理解等领域,对于高度技术性或工程学方面的知识了解相对有限。智能制造作为一个涉及到工程、计算机科学和制造业等领域的专业领域,要求对技术细节和行业知识有深入了解。因此,将一个法学博士置入这样的领域,可能导致文章内容的深度和准确性出现难以弥补的不足。其次,社会科学和技术领域虽然有交叉之处,但要深度剖析智能制造等技术问题,需要掌握熟练的技术术语、行业背景和相关工程知识。法学博士未必具备这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术素养,因此在撰写技术性个内容时,可能难以做到准确解析和深入分析。综上所述,期望法学博士撰写关于智能制造等技术性强的内容,无疑是一种过于苛刻和不现实的期待。这样的要求可能不仅对作者而言是一种不公平,还会影响到文章内容的可信度和专业性。在撰写科学技术领域的内容时,应该尊重不同领域专家的专业知识与经验,以确保文章内容的准确性和权威性。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6月,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创办并主管的以出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为主的国家级出版社。1993年和1998年先后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1993年第一批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