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用学理解码中国共产党的成功之道。

内容简介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历经千难万险、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伟大历史,对中国共产党的制胜之道进行理论上的解码,既是中国共产党一次关键的自我总结、自我思考,也是面向下一个百年、走好新征程之路的内在必然,更是回应国际社会期待、向世界宣介中国共产党历史使命与行动价值的外在要求。

本书从中华五千年文明进程、近代以来求索民族复兴的历程、世界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人类现代化探索等角度剖析了中国共产党的成功之道,以深入浅出的语言阐述了中华文明是中国共产党成功的基因密码、民族复兴是中国共产党成功的核心主题、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成功的制度优势、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成功的正确方向、全面小康是中国共产党成功的人民维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共产党成功的理论保障、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成功的精神密钥。

目录

  • 版权信息
  • 绪论
  • 一、 何以制胜:一个不断引发思考的热题
  • 二、 多维透视:百年奋斗的历史意义
  • (一)人民维度:前途命运的根本改变
  • (二)民族维度:正确复兴道路的开辟
  • (三)理论维度:马克思主义强大生命力的展示
  • (四)世界维度:历史进程的深刻改写
  • (五)主体维度:走在时代前列伟大政党的锻造
  • 三、 民族复兴:百年奋斗的核心主题
  • 四、 中华文明:百年奋斗的文明基因
  • 五、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文明叙事的新逻辑
  • (一)中国道路从中国现代化历史中汲取摆脱“现代化即西化”思维定式的智慧
  • (二)中国道路从马克思主义资本现代性批判中获取超越西方现代化的信念
  • (三)中国道路以中国式现代化新方案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 第一章 中华文明是中国共产党成功的基因密码
  • 一、 中华文明是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视角
  • 二、 从中华文明把握中国共产党百年成就的密钥
  • 三、 新时代伟大实践与人类文明范式的重新书写
  • (一)坚持文明之间互学互鉴,共同构建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机制
  • (二)立足和而不同文明观的价值规范,为世界历史叙事构筑了全新的表达方式
  • (三)基于中华文明逻辑理路的中国道路,开启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全新探索
  • 第二章 民族复兴是中国共产党成功的核心主题
  • 一、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历史的偶然,还是必然?
  • (一)近代中国面临共时性与历时性矛盾并存的复杂矛盾结构体
  • (二)对近代中国社会结构性矛盾诊断失灵是以往救亡图存走向失败的根本原因
  • (三)中国共产党是近代中国社会结构性矛盾发展所催生的历史必然产物
  • 二、 “站起来”与中华民族主体性身份的重塑
  • (一)西方殖民主义侵略对近代中国产生全方位复合式冲击
  • (二)“睁眼看世界”与近代中国关于自身世界秩序的重新测绘
  • (三)中国共产党伟大探索与中华民族主体性身份的重新书写
  • 三、 从“富起来”到“强起来”:世界历史叙事逻辑变革
  • (一)世界历史叙事规则与殖民主义现代性的霸权密不可分
  • (二)西方社会所描绘的世界历史本质上是意识形态的幻象
  • (三)近代中国饱受西方世界历史模式困扰与历史叙事主体性缺失
  • (四)中国共产党通过最广泛政治革命重塑了民族性叙事的主体性
  • (五)新时代“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使世界历史叙事的民族性参与真正具备可能性空间
  • 第三章 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成功的制度优势
  • 一、 “社会主义1.0”:新中国艰辛探索与社会主义奠基
  • (一)走出了一条非暴力的社会主义和平改造道路
  • (二)推进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构架的奠基性创建
  • (三)初步探索在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规律
  • 二、 “社会主义2.0”: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探索的特色彰显
  • (一)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的逻辑基座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二)从“和平发展主题论”出发把握中国的世界历史方位
  • (三)以“改革开放论”重塑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机制
  • (四)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推进经济建设
  • (五)关于“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功能型阐释
  • 三、 “社会主义3.0”:新时代与社会主义探索的顶层设计
  • (一)“新的历史方位论”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多元坐标
  • (二)“新矛盾论”与社会主义矛盾学说的新发展
  • (三)“新发展阶段论”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丰富发展
  • (四)“两大布局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系统规划
  • (五)“制度定型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顶层构建
  • 第四章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成功的正确方向
  • 一、 追寻现代化与中国共产党百年复兴探索的主题
  • (一)近代中国现代化艰辛探索失败呼唤中国共产党的“出场”
  •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现代化政治障碍的历史性廓清
  • (三)社会主义革命、建设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路径选择
  • (四)改革开放新时期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突破性发展
  • (五)新时代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顶层设计
  • 二、 超越西方和后发民族国家现代化困境的新道路
  • (一)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为后发民族国家探索符合自身实际的现代化道路提供重要借鉴
  • (二)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为西方发达国家克服自身现代化发展困境提供多样参考
  • 三、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与人类文明新形态
  • 第五章 全面小康是中国共产党成功的人民维度
  • 一、 摆脱贫困:中国人民千年历史性夙愿的完成
  • 二、 全面小康:社会主义人民至上本质属性的集中展现
  •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集中彰显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集中凸显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
  • (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集中展现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
  • 三、 中国方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世界效应
  • (一)通过“中国故事”为人类社会战胜贫困树立典范
  • (二)通过“中国实践”为人类社会摆脱贫困提供“中国方案”
  • (三)通过“中国声音”为人类社会最终跨越贫困门槛提供“中国精神”
  • 第六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共产党成功的理论保障
  • 一、 核心主题:正确处理经典理论与中国实际的关系
  • (一)从照搬“苏联模式”到提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的艰辛探索
  • (二)基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最大实际,以“摸着石头过河”方式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
  • (三)在继承发展以往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从系统化顶层设计的高度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 二、 外部条件:正确处理中国与世界的关系
  • (一)深刻把握时代主题的变化,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从世界历史发展潮流中定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二)突破以往社会主义模式中与资本主义绝对对立的关系,恰当处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问题
  • (三)对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逐步实现从特殊性向普遍性的转变
  • 三、 动力机制:正确处理实践创新与理论创新的关系
  • (一)基于实践创新不断推动理论创新步伐
  • (二)正确处理坚持马克思主义与发展马克思主义之间的辩证关系
  • (三)结合中国实际经验,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新形态
  • 第七章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成功的精神密钥
  • 一、 从百年党史透视伟大建党精神的核心要义
  • (一)科学性: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的历史与逻辑
  • (二)道义性: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历史与逻辑
  • (三)奉献性: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历史与逻辑
  • (四)价值性: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历史与逻辑
  • 二、 从多重维度把握伟大建党精神的理论内涵
  • (一)从广义与狭义两个维度出发把握伟大建党精神
  • (二)从三重理论参照系出发把握伟大建党精神
  • 三、 伟大建党精神与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的关系
  • (一)伟大建党精神与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之间不是简单的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
  • (二)伟大建党精神与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并不是同一逻辑层面的理论表达
  • (三)伟大建党精神在不同历史时期所具象化的不同精神,共同构成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1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党的领导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55年,是新中国建立后成立的第一家大学出版社。时光在文字与光阴中驻足,我们在积聚书香与赓续文脉之时,也有一点小小的向往,在徜徉中拢住自我与他者的目光,给天下读书人一点点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