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期是《百科知识》杂志2018年第17期。

内容简介

本期封面文章《走进我们生活的F1》。

目录

  • 版权信息
  • 本期文章
  • 电动车:抓住先机,不必踟蹰
  • 人脸识别,且行且改善
  • 笛卡尔——苍蝇与坐标系
  • 大自然中的“最小作用量”
  • 铼:航天工业的“闪耀明珠”
  • 走进我们生活的F1
  • 10个“发明之父”之八缝纫机发明者埃利阿斯·哈威
  • 画说科技史之三寄情敦煌
  • 大美敦煌
  • “火星地下疑现液态水湖”等6则
  • 我国的11颗“金钉子”(上)
  • 科学历程
  • 有袋类动物大观
  • 你知道吗
  • 粤剧:“红船”泊晚沙,万人看“琼花”
  • 亨利八世与宗教改革那些事儿(上)
  • 中国人为何没有发明面包
  • 中国超市:由追赶世界到引领世界
  • ‘方便面’为何又叫‘伊面’”等6则
  • 襄阳古城墙铸就华夏第一城池
  • 亚得里亚海的明珠——杜布罗夫尼克
  • 五颜六色的中外地名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7
6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不知不觉,人脸识别就走进了我们的生活。前不久,北京师范大学全部宿舍楼安装了人脸识别门禁系统,无论何人进门,都得刷脸才能放行;杭州一家餐厅也推出了刷脸支付,整个过程不超过 10 秒…… 那么,人脸识别可以应用到哪些场合,其原理是什么,真正的功效如何呢?人脸识别的应用人脸识别首先可以应用于安全监控。随着 “平安城市建设” 的推进,越来越多的高清摄像头部署在各种公共场所,如机场、地铁、火车站、汽车站,这些摄像头中就可以安装人脸识别软件,可以自动侦测视频画面中的人脸,并与数据库中的人脸数据进行一一比对,从而发现和追捕犯罪潜逃者。除此之外,人脸识别还可以应用到从门禁、设备登录到个体识别等广泛领域。对于个体身份辨认,人脸识别可以用于验证身份证、驾照、护照、签证、选票等;可以用于控制设备存取、车辆访问、智能 ATM、电脑接入、程序接入、网络接入等;也能用于智能卡用户验证、人脸数据库人脸检索、人脸标记、人脸分类、多媒体管理人脸搜索、人脸视频分割和拼接,以及人机交互式游戏、主动计算等。这些情况既是人脸识别技术将要或已经广泛应用于人们生活和工作的现实,也是生物信息技术飞跃发展的一个标志。说到底,人脸识别不过是生物个体识别技术的一种,判断它能否全面取代其他生物识别技术,如指纹识别、虹膜识别等,还为时过早,有待于实践的检验。不过,现在的人脸识别技术主要应用于三种范畴。一是 1∶1 认证,证明人与证件信息是统一的,主要用于实名制验证。二是 1∶N 认证,即判断某个人是否为特定群体中的一员,用于人员出入管理和城市安防等。三是活体检测,以确保是真人在操作业务,进而做账户许可授权。显然,与公众生活相关的人脸生物识别主要是第一和第三种,第二种主要用于刑事鉴识和反恐等。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一本杂志一点收获传说某一日,少年笛卡尔躺在床上,任思绪在抽象的世界里飘荡。忘了介绍了,笛卡尔因为体弱,有上午 11 点才肯起床的习惯。这时,一只苍蝇,一只如果有姓名肯定会被载入科学史的苍蝇在嗡嗡乱舞,不停地在天花板上变换着歇脚的位置。笛卡尔盯着这个苍蝇看了一会儿,也许有了要把这讨厌的苍蝇赶走的想法。但是,笛卡尔是数学家兼哲学家呀,他没有把这个想法变成行动而是变成了一个数学问题:如何精确地给这只苍蝇定位呢?如果选择某点(比如屋角)作为参考点,那么只要数清楚沿东西向经过几格天花板,沿南北向经过几格天花板,就能给苍蝇定位。也就是说,你只要选定一个参考点和两个方向(不一定非要是垂直的,不重叠的就行),那么用两个数就能给平面上的点定位。这就是笛卡尔坐标系的概念。有了笛卡尔坐标系,几何和代数有了联结,从此有了解析几何这个数学领域。有了用代数分析几何的基础,几何才能向高维、抽象、弯曲空间的方向上发展。解析几何把代数的分析工具和几何的直观结合起来,提供了视觉化代数方程的途径。中国有句古话,“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想象一下,如果没有直角坐标系,今天人类的自然科学会是什么样子?

        1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电动车:抓住先机,不必踟蹰

        自从 2017 年秋天首批电动公交车(新能源汽车)投入北京长安街上的 1 路公交线运营以来,北京现有超过 4000 辆电动和混合动力公交车上路。到 2020 年,将有 1 万辆这样的公交车上路。中国其他一些地方,如山东临沂早在 2010 年就采用电动公交车了,深圳则在 2018 年初把所有公交车都换成了纯电动车。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中国在电动车领域可以说是抓住了先机。目前全球约有 38.5 万辆电动公交车上路,其中 99% 在中国。在新能源时代,选择电动车的主要原因当然是节能减排环保。而且,中国采取的是抓主要矛盾:燃油公交车的耗油量比普通燃油轿车耗油量最多高达 30 倍,抓住这个大头,就能降低让城市人窒息的空气污染,摆脱雾霾,同时也可以大量节省能源。虽然中国在公交车的电动化上领跑,但与欧美等国面对新能源汽车时一样,有不少人对电动汽车是否真能节能减排心存疑虑。首先,电动车尚无法实现零排放(二氧化碳)。其次,对电动车相对于燃油车的节能减排环保效果有多大,不少人还持观望态度。或许,这正是世界上其他国家并未在电动车上面下功夫的主要原因,并且这个原因也让中国的一些城市驻足观望。对电动车节能减排的最大怀疑依据是,电动车采用的能量来自电,电不会凭空产生,需要其他能源来生产。在中国的能源结构中,总发电量的 79% 来自火力发电,其中主要是燃煤。考虑全生命周期因素,电动汽车是否比燃油车更节能低碳就让人疑虑重重。决策当然要以科学结果为依据。根据清华大学最新的一项研究结果换算,纯电动乘用车不仅能耗水平低于汽油车,而且使用阶段的二氧化碳排放也低于汽油车,并且,从全生命周期分析,其节能减排效果更具优势和更全面。尽管清华大学的这项研究结果还需要更多的研究来补充和支持,但是,结合其他情况,如发电并非只有用化石燃料(火电),还可以用水能、风能、太阳能发电,以及考虑到发动机的效率比较(燃油内燃机的做功普遍效率为 30%~40%,目前电动机理论做功最高效率 88%,实际使用效率不低于 60%),显然电动车更具优势和可持续发展势头。因此,除了抓住电动车的先机外,不必犹豫不决,而是应当继续推进,以此作为突破口,并结合其他途径,最终解决能源危机。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经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于1978年11月18日正式成立。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是以出版百科全书和其他工具书为主,同时出版各种学术著作和普及读物的国家级大型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