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没有哪个历史时期比大清帝国的后十八年更耐人寻味、值得反思。看晚清高层如何误判世界局势,造成政权崩溃。

内容简介

本书为青年历史学者徐飞的史学新著。本书将梳理和剖析晚清自救运动中诸多重要人物对于现代化的种种误解,以及这种种误解最终推动大清王朝走向灭亡的历史进程。任何思想都不是凭空产生的,本书也将追根溯源,探究种种误解的由来。

鸦片战争叩开了中国的大门,封闭落后的中国从此劫难不断。从甲午战争到辛亥革命,大清帝国垂死挣扎,试图自救,在中央,有李鸿章、奕䜣这样开明的洋务领袖,在地方,有张之洞、刘坤一这样务实的革新力量,在民间,有康有为、谭嗣同这样热血救国的知识分子,然而,他们的种种努力,最终没能挽救这个奄奄一息的帝国。

大清帝国的自救过程,也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努力。而清政府的最终覆灭,其实与当时中国人对现代化的理解有误有关,清政府在危急关头缺少参照的坐标,迷失了前进的方向。一个显著的例子,就是康有为对于西方议会制度的误解,他的改革方案不伦不类。即使没有慈禧发动政变,维新变法也没有前途。

目录

  • 版权信息
  • 清朝从哪一年开始倒计时?
  • 第一章 甲午前奏
  • 第一节 甲申易枢:清政府新领导班子的建立
  • 第二节 长崎事件:暗藏北洋海军覆灭的线索
  • 第三节 光绪亲政:被处处掣肘的最高统治者
  • 第四节 高下立判:战前中日财政系统的比较
  • 第五节 朝鲜事变:中华宗藩体系行将崩塌
  • 第二章 梦断神州
  • 第一节 战和不定:清政府决策体制的缺陷
  • 第二节 不堪一击:陆军溃败激起日本侵华野心
  • 第三节 全军覆没:北洋水师被“猪队友”坑惨
  • 第四节 忍痛求和:光绪皇帝为什么不迁都再战?
  • 第三章 康党崛起
  • 第一节 路在何方:甲午战后三年的清朝政局
  • 第二节 国政为民:康有为思想的真正价值
  • 第三节 南海圣人:康有为引起朝廷关注
  • 第四节 帝师被逐:翁同龢究竟犯了什么错
  • 第五节 明定国是:光绪皇帝开启维新变法
  • 第四章 百日维新
  • 第一节 紧锣密鼓:康党的夺权野心
  • 第二节 血雨腥风:慈禧发动戊戌政变
  • 第三节 托古改制:葬送变法统一战线
  • 第四节 步履维艰:变法面临的现实困境
  • 第五章 日暮穷途
  • 第一节 扶清灭洋:义和团运动的兴起
  • 第二节 民、教纷争:传教士自吞苦果
  • 第三节 空前国难:谁才是罪魁祸首?
  • 第四节 清末新政:一场虚有其表的骗局
  • 第五节 废除科举:一步最惊险的棋
  • 第六章 王朝覆灭
  • 第一节 革命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 第二节 民国成立:导火索竟是一场金融暴雷
  • 第三节 清帝退位:2000多年帝制的终结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 加载中...

出版方

浙江人民出版社

浙江人民出版社成立于1951年,是一家综合性社科类出版社,主要出版哲学、政治、法律、经济、文化、历史类图书。 作为一家优秀的地方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出版理念,坚持以多出优秀作品为中心任务,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2006年,被授予全国新闻出版系统先进集体称号。2013年,荣获第三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先进出版单位奖。 近年来,浙江人民出版社以服务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为引领,出版了《之江新语》《红船精神问答》《心无百姓莫为官》《读懂“八八战略”》《中国模范生》《东方启动点》《人民公开课》《中华传世藏书》等一大批具有社会广泛影响力的作品。其中,5种图书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7种图书荣获中国出版政府奖(国家图书奖),12种图书荣获中华优秀出版物奖(中国图书奖)。2010年至今,共15种图书获得国家出版基金资助。《之江新语》多语种翻译工程取得初步成效,多种图书入选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丝路书香工程。 在“思想引领时代、知识服务用户”价值观引领下,浙江人民出版社坚持专业立社,突出专业特色,加强产品线建设,着力打造时政、财经、文史三大板块特色品牌,出版了《之江新语》《大数据时代》等发行量超过百万册的超级畅销书,《5G时代:生活方式和商业模式的大变革》《以色列:一个民族的重生》《无规则游戏:阿富汗屡被中断的历史》《最好的告别》《上帝的手术刀》《星际穿越》等图书在全国市场上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