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一部丰富全面的元曲“宝典”。

内容简介

元曲与唐诗、宋词自古并称,是一代文学的光辉典范。她作为世界文化宝库中一枚璀璨的明珠,名家辈出,琳琅满目,或流丽悠远、委婉细腻,或生动活泼、直白泼辣,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本书是关于元曲的入门读物,也是当代第一本讲习制曲技术的著作。主要分为元曲基础知识、元曲名篇赏读与制曲写作三个部分,全面展现了元曲这一文学形式的艺术魅力。

书中系统而全面地介绍元曲基础知识,兼顾最新研究成果,使读者轻松掌握元曲的知识全貌和发展脉络。名家名篇的选择按照“真、新、精、深、趣”的审美标准。赏析简明,文笔上佳,使读者在咀嚼品评的过程中能真切体验元曲作为“一代之绝作”的独特魅力,感受元人的丰沛情感和烂漫生活。

尤为难得的是,本书系统介绍了制曲的相关知识,精心筛选出30个曲牌的格律谱,并提供了简明直观的格律模板,帮助读者在经典名作的引领下,扫清创作的障碍,轻松完成曲作的创作。

目录

  • 版权信息
  • “丹曾人文通识丛书”总序
  • 编写与使用说明
  • 一、元曲基础知识
  • (一)元曲名实与体式
  • (二)散曲的名义与子类
  • (三)元曲分类之树
  • (四)元曲的音乐
  • (五)元曲格律
  • (六)元杂剧
  • (七)南戏
  • (八)元曲的分期与分派
  • 二、青铜时代
  • (一)董解元(生卒年不详)
  • (二)佚名氏(生卒年不详)【越调·天净沙】秋思
  • (三)元好问(1190—1257)
  • (四)商道(1194—1269后)
  • (五)杨果(1197—1269)
  • (六)杜仁杰(生卒年不详)
  • (七)商挺(1209—1289)
  • (八)刘秉忠(1216—1274)
  • (九)王和卿(生卒年不详)
  • (十)盍西村
  • (十一)胡紫山(1227—1295)
  • (十二)王恽(1227—1304)
  • (十三)奥敦周卿(生卒年不详)
  • (十四)赵岩(生卒年不详)
  • (十五)王嘉甫
  • (十六)王修甫(?—1275)
  • (十七)严忠济(?—1293)
  • 三、黄金时代
  • (一)邓玉宾(生卒年不详)
  • (二)徐琰(?—1310)
  • (三)侯克中(1230—1325前后)
  • (四)庾天锡(生卒年不详)
  • (五)姚燧(1238—1313)
  • (六)卢挚(1241?—1318?)
  • (七)珠帘秀(生卒年不详)
  • (八)陈草庵(约1247—1330后)
  • (九)不忽木(1255—1300)
  • (十)鲜于枢(1256—1302)
  • (十一)白无咎(约1270—1330)
  • (十二)冯子振(1251—约1328)
  • (十三)王廷秀(生卒年不详)
  • (十四)姚守中(生卒年不详)
  • (十五)曾瑞(1260—1325)
  • (十六)真氏(生卒年不详)
  • (十七)孛罗(生卒年不详)
  • (十八)睢景臣(生卒年不详)
  • 四、元曲四大家
  • (一)关汉卿(1220前后—1300后)
  • (二)马致远(1250?—1324)
  • (三)白朴(1226—1306后)
  • (四)郑光祖(1240前—1320前后)
  • (五)附:王实甫(生卒年不详)
  • 五、白银时代
  • (一)孔文卿(1260—1341)
  • (二)赵禹圭(生卒年不详)
  • (三)王伯成(1265—?)
  • (四)张养浩(1270—1329)
  • (五)沈和(约1270—1329)
  • (六)张可久(1280—1355?)
  • (七)虞集(1272—1348)
  • (八)薛昂夫(生卒年不详)
  • (九)李泂(1274—1332)
  • (十)鲜于必仁(约1276—1330)
  • (十一)阿鲁威(生卒年不详)
  • (十二)王元鼎(生卒年不详)
  • (十三)邓学可(生卒年不详)
  • (十四)乔吉(1280—1345)
  • (十五)阿里西瑛(生卒年不详)
  • (十六)刘致(生卒年不详)
  • (十七)苏彦文(生卒年不详)
  • (十八)周德清(1277—1365)
  • (十九)徐再思(1280?—1330?)
  • (二十)石子章(生卒年不详)
  • (二十一)狄君厚(生卒年不详)
  • (二十二)范康(生卒年不详)
  • (二十三)孙周卿(生卒年不详)
  • (二十四)周文质(约1290—1334)
  • (二十五)钟嗣成(1279?—1360?)
  • (二十六)任昱(生卒年不详)
  • (二十七)吴弘道(?—1345)
  • (二十八)赵善庆(生卒年不详)
  • (二十九)杨朝英(生卒年不详)
  • (三十)贯云石(1286—1324)
  • 六、镔铁时代
  • (一)黄公望(1269—1354)
  • (二)陈德和
  • (三)钱霖(1295?—1360?)
  • (四)高克礼(生卒年不详)
  • (五)董君瑞(生卒年不详)
  • (六)高安道
  • (七)吕止庵
  • (八)景元启
  • (九)查德卿
  • (十)卫立中(生卒年不详)
  • (十一)唐毅夫
  • (十二)爱山
  • (十三)吕天用
  • (十四)张鸣善(生卒年不详)
  • (十五)贾固(生卒年不详)
  • (十六)曹德(生卒年不详)
  • (十七)刘时中(生卒年不详)
  • (十八)杨维桢(1296—1370)
  • (十九)刘庭信(生卒年不详)
  • (二十)兰楚芳(生卒年不详)
  • (二十一)邾经(生卒年不详)
  • (二十二)夏庭芝(1316—?)
  • (二十三)杨景贤(生卒年不详)
  • (二十四)高明(1306前后—元末明初)
  • (二十五)无名氏
  • 七、后元曲时代
  • (一)明代散曲精品
  • (二)明清小曲与文人拟小曲
  • (三)明清传奇与杂剧选粹
  • (四)作曲“活法”案例
  • 附录一 学习参考书目
  • 附录二 习作曲谱30牌索引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1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可以当教科书了

    自古以来,元曲便与唐诗、宋词并肩而立,共同构成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代辉煌,它们各自代表了所在时代文体创作的巅峰,使得后来的文学创作者只能仰望而无法轻易超越。进入近代,随着王国维与任二北两位学术巨擘相继在戏曲与散曲领域开辟专门研究,元曲学术领域开始分野,杂剧与散曲各自独立发展,前者归属戏剧范畴,后者则归于诗歌领域,两者虽同源却逐渐分道扬镳,与元曲的真实历史背景及内涵渐行渐远。《元曲讲读》一书与黎孟德教授的同名之作在内容上各有千秋。黎教授的著作更多地聚焦于元曲作者的生平故事、表演者的时代背景重现,以及围绕元曲的那些趣味盎然的花边故事,读起来宛如一部生动的历史小说。相比之下,本书则着重于元曲基础知识的介绍与评价,它可能是我接触到的第一本详尽阐述元曲创作技巧的教材。阅读本书,真的需要更加专注地思考与学习,否则很可能会在某些复杂之处感到困惑,确实要花费更多的心思去琢磨,比较费脑啊。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是在1979年,经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同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恢复了北京大学出版社建制。北京大学出版社依靠北大雄厚的教学、科研力量,同时积极争取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合作支持,出版了大量高水平、高质量、适应多层次需要的优秀高等教育教材。 北大出版社注意对教材进行全面追踪,捕捉信息,及时修订,以跟上各学科的最新发展,反映该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保持北大版教材的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