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97千字
字数
2016-11-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全景式描绘成舍我人生,反映民间报业发展艰辛。
内容简介
本书综合“兰克式实证主义模式”和“年鉴派综合主义模式”两种史学研究模式之长,首次对著名报人成舍我的人生历程作全景式扫描。本书认为,成舍我之事业可看作中国近现代民间报业发展的缩影;从其“追梦”到“幻灭”历程中可反映出中国近现代民间报人和民间报业生存与发展的步履维艰;他所提出的大众化报纸思想及小型报办报策略,可看作是对梁启超以来不断发展的中国近现代新闻学的补充;而其逝世,更是标志着“五四”以来中国最后一位传统报人的逝去。
目录
- 封面
- 书名页
- 版权页
- 内容简介
- 作者简介
- 序
- 目录
- 引论 中国新闻史人物研究与成舍我研究
- 一 人物研究是中国新闻史研究的核心领域之一
- 二 成舍我是中国近现代新闻史中独树一帜的报人
- 三 成舍我研究文献回顾
- (一)史料回顾
- (二)已有研究回顾
- 四 本书的研究思路及章节架构
- 第一章 “惨绿少年”:新闻精神的孕育
- 第一节 “立志做新闻记者”
- 第二节 任职上海《民国日报》与“问政”意识的初步锤炼
- 第三节 加入南社与“南社内讧”事件
- 一 加入南社
- 二 成舍我与“南社内讧”事件
- 第四节 求学北大与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成舍我
- 一 求学北大
- 二 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成舍我
- 第二章 “‘世界’与‘民生’辉映”:《世界日报》系和《民生报》
- 第一节 成舍我世界主义思想的形成
- 第二节 《世界日报》系
- 一 启航《世界晚报》
- 二 《世界日报》的创办及其办报特色
- 第三节 《民生报》发刊日考
- 一 关于发刊日的几种说法
- 二 对发刊日的辩证
- 第四节 “五洲未定一年游”:对成舍我20世纪30年代初欧美远游的考察
- 一 欧美远游的缘起
- 二 欧美远游的行程
- 三 欧美远游的影响
- 第五节 《民生报》停刊事件:中国言论斗争史上的典型案例
- 一 事件全扫描
- 二 事件原因分析
- 三 事件的影响
- 第三章 “大众化报纸新革命”:小型报上海《立报》
- 第一节 成舍我的大众化报纸思想
- 一 大众化报纸思想的形成
- 二 大众化报纸思想的内涵
- 三 大众化报纸的实践:小型报办报策略
- 第二节 小型报的杰出代表:上海《立报》
- 一 《立报》的创刊
- 二 精编主义编辑原则
- 三 “在本报销达十万份之前,不载广告”
- 第三节 抗日救亡运动中的上海《立报》
- 一 “一二·九”运动中的宣传
- 二 曹聚仁在“八·一三”淞沪会战中的报道
- 第四章 “纵横万里半坵墟”:战争与和平
- 第一节 辗转万里中的思想剧变
- 一 “好言功利”的性格
- 二 民族危机中的选择
- 三 组建中国报业托拉斯的追求
- 第二节 国共和谈期间《世界日报》的政治倾向分析
- 一 反对内战、呼唤和平统一
- 二 对国共两党的评判及立场
- 三 鼓吹“第三条道路”
- 第三节 战时新闻思想
- 一 战时宣传思想
- 二 战后新闻制度的规划
- 第五章 “隔洋此日梦垂念”:从“北平世新”到“台湾世新”
- 第一节 “北平世新”创办动因探析
- 一 成舍我早年的新闻实践活动是其兴办新闻学校的动因之一
- 二 此时形成的报刊思想是成舍我兴办“北平世新”的另一动因
- 第二节 “台湾世新”的创办及成舍我的教育思想
- 一 “台湾世新”的创办
- 二 新闻教育思想
- 三 办学理念
- 第六章 “壮志未遂双鬓白”:在台湾的报业活动
- 第一节 “戒严”期间争夺“办报”权利的争斗
- 一 “戒严”期间“办报”活动的尝试
- 二 “戒严”期间“办报”不成之原因分析
- 第二节 报禁解除与《台湾立报》的创办
- 一 报禁解除
- 二 报禁解除前夕成舍我对报业解禁后的展望与《台湾立报》的创办
- 第三节 《台湾立报》何以难“立”?
- 一 激烈的市场竞争是《台湾立报》难“立”的客观原因
- 二 新闻理念及经营方式不能与时俱进是《台湾立报》难“立”的主观原因
- 余论 中国近现代报人的生存图景与成舍我报业托拉斯之路的破产
- 参考文献
- 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6月,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创办并主管的以出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为主的国家级出版社。1993年和1998年先后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1993年第一批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