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加拿大心理学博士临床从业40年沉淀之作,每个人都有可塑性,都有变得更好的潜能。

内容简介

当我们孤独地支撑到极限,当我们无法赋予苦难相应的意义,当我们内心的痛苦超出了应对和转化的自愈能力,心理治疗如何帮助挣扎中的灵魂?

通过与心理咨询师的定期见面,简短的谈话能让咨询师充分理解来访的经历、处境与感受吗?我们如何走出痛不欲生的状态,改善认知、行为与关系?深度的人格重组真的能实现吗?内在的成长如何推动外在的改变?咨询如何更好地回应来访、发挥作用?咨访关系与向好友倾诉有何不同?

所有的心理治疗都涉及到两个主体,每个主体都有自己的人格、内隐知识、无意识的内心冲突、代际传承和心理功能,所有这些主体性的固有特征都会对改变过程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人类的精神世界如此浩瀚繁复,心理学家们一直在努力参悟其中的真谛。

心理学博士莫妮卡·布里永根据四十年的临床经验,以及在神经科学和心理治疗领域前沿的调查研究成果,系统、深刻地回答了“心理治疗如何改变人”这个复杂而有意义的问题。

她不仅以中立的角度介绍了不同的流派和技术,更分析了来访者的感受及改变,探讨了咨询过程中的难点与解决方案,同时也展示了心理咨询师的工作性质及对来访者心理干预措施的目的和效果。

无论是心理咨询师,还是正在经受痛苦想要寻求帮助的人,都可以从这本书中获得启发。

目录

  • 版权信息
  • 推荐序一
  • 推荐序二
  • 推荐序三
  • 推荐序四
  • 作者按
  • 前言
  • 第一章 改变
  • 生活即改变
  • 身份认同的改变和构成
  • 改变与神经连接
  • 主体间的相遇必不可少
  • 当改变不再自发出现
  • 第二章 心理治疗
  • 何谓心理治疗
  • 心理治疗的主要学派
  • 五花八门的技术
  • 心理疗法的选择
  • 治疗时长
  • 总结
  • 第三章 健康心理和病理心理
  • 临床和动态的观念
  • 关于精神分析学的几个定义
  • 健康心理的功能
  • 病理心理:发展不健全的心灵
  • 神经科学的贡献
  • 心身医学的理念
  • 第四章 心理治疗中改变的风云变幻
  • 心理治疗中的改变
  • 改变的动力
  • 改变中的矛盾心理
  • 第五章 心理治疗的需求与供给
  • 痛苦与求变的渴望
  • 从痛苦到寻求帮助
  • 初步访谈
  • 心理治疗中的评估
  • 提供心理治疗
  • 第六章 治疗框架
  • 内部框架
  • 外部框架或正式框架
  • 正式框架的组成部分及其管理办法
  • 第七章 主体间性
  • 共情
  • 心理治疗中的主体间性
  • 情绪调谐
  • 心理治疗中的当下
  • 治疗联盟
  • 联盟、主体间性和依恋关系
  • 第八章 情感倾听
  • 学会倾听隐性交流
  • 对自我和他人的全身心在场
  • 这些情绪属于谁
  • 心理治疗师的共情
  • 投射性认同、移情和反移情
  • 第九章 苦难的起源
  • 意识范围之外的表现
  • 找出痛苦的根源
  • 主体间和内心世界
  • 倾听的层次
  • 第十章 思考病躯
  • 身体、情绪和思想
  • 压抑思想引起的症状
  • 压抑导致的疾病或症状
  • 冲突关系导致的疾病
  • 疾病和记忆
  • 第十一章 心理治疗中改变的动态
  • 双人旅程
  • 两个层面的改变
  • 心理治疗师的作用
  • 心理治疗师的工作
  • 心理治疗师的干预措施
  • 第十二章 心理治疗的终止
  • 治疗还是治愈
  • 治疗终止和哀悼的过程
  • 终点,一段双人旅程
  • 后续
  • 第十三章 成为心理治疗师
  • 三大能力领域
  • 打造职业身份认同
  • 心理治疗师的心理健康
  • 总结
  • 致谢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 加载中...

出版方

人民邮电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是工业和信息化部主管的大型专业出版社,成立于1953年10月1日。人民邮电出版社坚持“立足信息产业、面向现代社会、传播科学知识、服务科教兴国”,致力于通信、计算机、电子技术、教材、少儿、经管、摄影、集邮、旅游、心理学等领域的专业图书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