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史学大师顾颉刚民俗文学研究的代表作。

内容简介

众所周知,顾颉刚对民俗学及民间文学的研究,有卓越的贡献。他自述研究民俗文学的意义在于“历史研究之辅助”,具体而言就是“从戏剧和歌谣中得到研究古史的方法”,“想用民俗学的材料去印证古史”,“解释古代的各种史话的意义”。

本书收录顾颉刚民俗学研究的经典论文,涉及孟姜女、妙峰山、民歌等内容。

目录

  • 版权信息
  • 上编 孟姜女故事研究
  • 孟姜女故事的转变
  • 杞梁妻的哭崩梁山
  • 孟姜女十二月歌与放羊调
  • 杞梁妻哭崩的城
  • 唐代的孟姜女故事的传说
  • 孟姜女故事研究
  • 一、孟姜女故事历史的系统
  • 二、地域的系统
  • 三、研究的结论
  • 孟姜女故事研究的第二次开头
  • 《孟姜女故事研究集》第一册自序
  • 《孟姜女故事研究集》第三册自序
  • 顾颉刚启事
  • 征求
  • 《孟姜女故事材料目录》说明
  • 孟姜女故事笔记辑录
  • 蒉尚不如杞梁妻
  • 女子远丈夫
  • 筑长城
  • 长城徒卒
  • 汉人徭役之苦
  • 筑人筑土
  • 筝调说长城苦
  • 徐君宝妻及谢氏妇事与孟姜女传说
  • 洪颐煊论滴血认亲
  • 城墙中之小棺
  • 孟姜山志
  • 敦煌卷子中之《孟姜女变文》
  • 魏含英说《孟姜女》
  • 湖南花鼓戏中之《池塘洗澡》(《孟姜女配夫》)
  • 中编 吴歌研究
  • 《吴歌甲集》自序
  • 写歌杂记
  • (一)撒帐
  • (二)妒花歌
  • (三)《野有死麕》之一
  • (四)褰裳
  • (五)《跳槽》之一
  • (六)玉美针
  • (七)《野有死麕》之二
  • (八)起兴
  • (九)《跳槽》之二
  • (十)儿歌比较一斑
  • (十一)《野有死麕》之三
  • 歌谣中标字的讨论
  • 弁言
  • (一)致顾颉刚书
  • (二)覆沈兼士书
  • (三)致顾颉刚书
  • (四)致顾颉刚书
  • (五)答魏建功驳沈兼士
  • (六)检举不“以‘声’为‘形’役” 魏建功
  • 苏州的歌谣
  • 吴歌小史
  • 苏州近代乐歌
  • 《吴歈集录》的序
  • 苏州唱本叙录
  • 大九连环——苏州景
  • 十二月虫名山歌
  • 虫名开篇
  • 做亲景致
  • 公子游春
  • 十八摸
  • 红娘寄书
  • 男哭沉香,女哭沉香
  • 私情山歌
  • 三国山歌 岳传山歌 武十回山歌 英烈山歌 白蛇山歌 双珠凤山歌
  • 王祥卧冰
  • 打牙牌
  • 无锡景致
  • 苏州景致
  • 江阴景致
  • 西湖景
  • 留园景
  • 吹风凉景致
  • 遂园景
  • 上海景致
  • 唐诗唱句
  • 戏名山歌
  • 蚊子歌
  • 枪毙阎瑞生
  • 王莲英蒋老五对唱山歌
  • 男女对山歌
  • 三百六十行
  • 劝人五更
  • 嫖赌五更
  • 打斋饭
  • 小方卿
  • 十二条手巾
  • 十姐缠脚
  • 新出小热昏
  • 胡丝山歌
  • 恩爱夫妻景
  • 百勿得
  • 堂名赋
  • 饭店五更
  • 剃头五更
  • 麻雀五更
  • 来富唱山歌
  • 戒嫖开篇
  • 素酒山歌
  • 十条扁担
  • 十个字
  • 十双快靴
  • 十条桥
  • 十房新妇
  • 小长工
  • 四季相思
  • 沈七歌
  • 小篮挡
  • 十二双绣鞋
  • 十姐梳头
  • 玄妙观五更
  • 文明做亲五更
  • 等郎五更
  • 刁刘氏山歌
  • 哭七七
  • 香烟花名山歌
  • 腊塔五更
  • 采桑山歌
  • 《山歌》序
  • 下编 妙峰山与东岳庙研究
  • 妙峰山的香会
  • 一、香会的来源
  • 二、妙峰山香会的组织
  • 三、明代北京的碧霞元君的香会
  • 四、清代的妙峰山香会
  • 五、本年的妙峰山香会
  • 六、香会的分类
  • 七、香会的办事日期
  • 八、香会的办事项目
  • 九、惜字老会会启说明
  • 游妙峰山杂记
  • 东岳庙的七十二司
  • 东岳庙游记
  • 顾颉刚先生学术年表
  • 顾颉刚先生对民间文学、民俗学的研究及贡献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商务印书馆

商务印书馆是中国出版业中历史最悠久的出版机构。1897年创办于上海,1954年迁北京。与北京大学同时被誉为“中国近代文化的双子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