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以精辟而又通俗的语言,阐述中国哲学史。

内容简介

本书在阐释中国哲学的精神旨趣和思想特质的基础上,搭建起以六家、八学为基本架构的思想世界,六家包括儒家、道家、墨家、名家、法家、兵家,八学包括易学、经学、玄学、佛学、丹学、关学、闽学和心学,可以帮助读者了解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脉络、主要思潮、代表人物,认识和领略中国哲学的独特价值和精神气质,更有助于坚定文化自信,振奋民族精神,从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目录

  • 版权信息
  • 内容简介
  • 第一讲 中国哲学的精神旨趣
  • 一 国学与国魂
  • 二 儒家的精神旨趣
  • 三 道家的精神旨趣
  • 四 佛家的精神旨趣
  • 第二讲 中国哲学的思想特质
  • 一 天人合一
  • 二 儒道互补
  • 三 礼乐文明
  • 四 和合精神
  • 第三讲 《周易》与易学
  • 一 《周易》其书
  • (一)成书过程
  • (二)象征符号
  • (三)著作性质
  • (四)卦象例说
  • 二 《周易》的智慧
  • (一)三才之道
  • (二)生生之德
  • (三)变通之理
  • (四)忧患之思
  • 第四讲 孔孟与儒家
  • 一 孔子
  • (一)仁者爱人
  • (二)克己复礼
  • (三)为仁由己
  • (四)身通六艺
  • (五)杀身成仁
  • 二 孟子
  • (一)善恶之辨
  • (二)义利之辨
  • (三)王霸之辨
  • 第五讲 老庄与道家
  • 一 老子
  • (一)浑沌道之体
  • (二)弱者道之用
  • (三)反者道之动
  • (四)自然道之法
  • (五)无为道之治
  • 二 庄子
  • (一)齐物论
  • (二)逍遥游
  • (三)材不材
  • 第六讲 墨子与墨家
  • 一 禹墨精神
  • 二 和平理想
  • 三 义政原则
  • 四 节俭意识
  • 五 劳动价值
  • 第七讲 惠施、公孙龙与名家
  • 一 名辩思潮
  • 二 惠施:合同异
  • 三 公孙龙:离坚白
  • (一)离形色
  • (二)离坚白
  • (三)离指物
  • 第八讲 商鞅、韩非与法家
  • 一 法家学派
  • 二 商鞅
  • (一)更法富强
  • (二)以刑去刑
  • (三)以战去战
  • 三 韩非
  • (一)以利为性
  • (二)以法为教
  • (三)以吏为师
  • 第九讲 孙子与兵家
  • 一 孙子其人其书
  • 二 孙子的兵学思想
  • (一)博弈之道
  • (二)战略之道
  • (三)谋略之道
  • (四)制胜之道
  • 第十讲 经学与元典精神
  • 一 常与变
  • 二 今与古
  • 三 经与纬
  • 四 汉与宋
  • 第十一讲 玄学与魏晋风度
  • 一 玄学思潮
  • (一)“无”是否生“有”
  • (二)“言”能否尽“意”
  • (三)“人”何以成“圣”
  • 二 名士风流
  • (一)忧患意识
  • (二)寄情山水
  • (三)诗酒风流
  • 第十二讲 佛学东渐(上)
  • 一 唯我独尊
  • 二 法相庄严
  • 三 丛林清规
  • 四 因果报应
  • 第十三讲 佛学东渐(下)
  • 一 佛教的中国化
  • (一)佛教中国化的二重维度
  • (二)佛教中国化过程中的冲突与融合
  • 二 中国化的佛教
  • (一)天台宗
  • (二)三论宗
  • (三)唯识宗
  • (四)律宗
  • (五)华严宗
  • (六)密宗
  • (七)净土宗
  • (八)禅宗
  • 第十四讲 丹学重光
  • 一 道教简介
  • 二 符箓之道
  • 三 金丹之道
  • 四 内丹之道
  • (一)强调三教合一
  • (二)主张性命双修
  • (三)注重内丹修炼
  • 附:楼观楹联
  • 第十五讲 张载与关学
  • 一 关学宗师,千载横渠
  • 二 “太虚即气”与理学纲领
  • 三 以礼为教与《蓝田乡约》
  • 四 仇必和解与辩证思想
  • 五 横渠四句与儒者精神
  • 六 《西铭》与天地境界
  • (一)天人一体的宇宙观
  • (二)家国同构的宗法观
  • (三)忠孝合一的伦理观
  • (四)穷达以时的人生观
  • 第十六讲 朱熹与闽学
  • 一 理气之辨
  • 二 理欲之辨
  • 三 即物穷理
  • 四 理一分殊
  • (一)《西铭》思想主旨提揭
  • (二)理学体系建构原则
  • (三)儒佛之辨判教依据
  • 第十七讲 阳明与心学
  • 一 阳明其人
  • 二 阳明其学
  • (一)此心光明:意义世界的建构
  • (二)知行合一:人伦日用的实践
  • (三)致良知:内圣外王的贯通
  • 三 阳明心学的精神
  • 第十八讲 “鹅湖之会”的文化意义
  • 一 “鹅湖之会”与朱陆异同
  • (一)“鹅湖之会”的机缘
  • (二)“鹅湖之会”的过程
  • (三)“鹅湖之会”的分歧
  • 二 “鹅湖之会”的理学文化意义
  • 三 “鹅湖之会”的三教文化意义
  • 四 “鹅湖之会”的世界文化意义
  • 阅读书目
  • 后记
  • 作者简介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2个评分

出版方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6月,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创办并主管的以出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为主的国家级出版社。1993年和1998年先后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1993年第一批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