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推荐语
巫鸿主编,艺术史理论前沿集成,探讨全球化时代兴起的中国艺术史研究。
内容简介
本辑《世界3》以“海外中国艺术史研究”为专题。
20世纪后期以来,中国艺术史研究状况发生了显著的变化。那是西方新艺术史集中影响中国艺术史研究的时期,也是中国艺术史研究者在全面反思的基础上拓展新方法的时代。这个时期既出现了对文人生活进行全面解剖的解构性论著,也出现了具有重建艺术史野心的通史写作;既有来自人类学、考古学的整体思维,也有来自后现代哲学、文学研究的纷繁术语,意识形态化也成为这一时期部分中国艺术史研究的基本特征。一方面艺术史研究的视野已经远远超出绘画史领域,形成青铜器研究、宗教美术研究、墓葬艺术研究等领域的同时并进,另一方面展示方式、观看方式、生产方式、消费方式、空间性、物质性等观念的兴起也极大地拓展了所有研究领域的广度与深度。
这样的变化,伴随着80年代后国际学者之间的学术交流往来日益频繁,全球化领域中兴起的“中国艺术史研究”引起广泛关注,同时也为中国艺术史研究的“海外”背景带来新的语境。期间,中国艺术史与整个艺术史及文化研究的关系不断随着时间和地点的推移发生转变,产生了新的思想。事实上,“海外”对于三四十年前与今天的中国艺术史届而言或许有不同的意义,但它仍然能概括这一时间段中的一些学术反思:本辑副标题重提的“海外”概念,其本质意义就更接近于“知识生产地点”,反映出不同地点的研究特性,其中的跨学科领域思考、不同研究旨趣、观察视角和研究方法等塑造了中国艺术史的转向和未来。《世界3:海外中国艺术史研究》希望对各地的知识生产进行部分总结和介绍,关注不同语境下的“中国艺术史研究”,在比较中反思三四十年来这个学科的图景。
目录
- 版权信息
- 黄专 总序
- 巫鸿 编者弁言
- 专题研究
- 蒙古宫廷和江南文人:谈20世纪80年代以来元代艺术研究及人文学科的发展
- 缘起
- 一、历史的通识:大航海之前的世界图景
- 二、艺术史的通识:多元文化语境中的“视觉命题”
- 三、元画艺术社会史的通识:蒙古宫廷和江南文人
- 余论
- 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三十年:海外学者的问题、视角与方法
- 一、海外研究的兴起
- 二、日本学者的“亚洲视野”
- 三、西方的中国近代城市史研究:对社会原境的发问
- 四、西方建筑/艺术史的介入:从形式到观念
- 五、现状与趋势
- 何谓“‘中国’摄影”?——主体性的演变与史学史回顾
- 一、“自我东方化”与“自我西方化”:后殖民主义语境中的早期“‘中国’摄影”
- 二、建立“民族国家”与“‘中国’美术摄影”
- 三、“‘纪实风格’的摄影”而非“纪实摄影”:战争、宣传和新闻报道
- 四、“当代‘中国’摄影”的“中国身份”
- 结语:复数与复调的“‘中国’摄影”
- Worldly Buddhist Icons: The Global Distribution of Sculptures from Tianlongshan
- Introduction: An Early History of Collecting Chinese Buddhist Sculptures
- The Tianlongshan Caves Project
- Acquisitions of Chinese Painting by North American Museums Since the 1980s: Some Impressions
- 理论焦点
- 《中国艺术史学史研究导论(讲义提纲)》引言
- 中国艺术史学史研究导论(讲义提纲)
- 第一讲 绪论
- 第二讲 历史问题
- 第三讲 史料问题
- 第四讲 方法问题
- 学术项目
- “古代墓葬美术研究国际学术会议”综述
- 中国学者与佛罗伦萨文艺复兴:伊塔蒂研讨班
- 一、中国的文艺复兴教学
- 二、研讨班构架
- 三、研讨班成果
- 附录:弗兰切斯卡·博尔戈,《视觉、时间和运动:审视旧宫大厅》(“Vision, Time and Movement: Looking at the Sala Grande in the Palazzo Vecchio”)
- 迈向跨文化视野的20世纪中国美术史研究——关于“民族志之眼”项目的思考
- The Getty Foundation's Connecting Art Histories Initiative
- 前沿动态
- 何所来?何所往?——中国艺术史的过去与未来
- 书评
- 帝制晚期中国艺术的感知方式
- 评《中国艺术手册》
- 汉斯·贝尔廷的《图像人类学》及其反响
- 作者、译者简介
- 《世界3:艺术史与博物馆》征稿启事
出版方
世纪文景
2002年6月,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成立其分支出版机构世纪文景,全称北京世纪文景文化传播公司。文景致力于立足“社科新知、文艺新潮”,阅读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