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由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制造业发展研究院”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为主体进行研究并编写。

内容简介

本书继续贯穿了科技创新引领中国制造业发展的主线,倡导新型制造业的发展路径,既延续了前十二辑的风格,保持了规范研究的内容(总体评价、区域研究、产业研究、企业研究和学术动态综述)。

同时对信息化对中国制造业企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中印制造业产业合作的路径研究,中国高铁全球布局战略的实施路径,互联网+背景下中国制造业的机遇与挑战,“一带一路”战略下中国钢铁业化解产能过剩的路径和政策等当前热点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加大了每一部分内容的深度,力求体现更高的学术价值。

目录

  • 版权信息
  • 编委会
  • 项目组
  • 基金资助
  • 总序
  • 前言
  • 第一部分 学术动态篇
  • 第1章 政府及研究机构报告解析
  • 1.1 全球经济展望
  • 1.2 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
  • 1.3 制造业产业革命对政府和企业的影响
  • 1.4 美国制造业发展策略
  • 1.5 德国制造业发展策略
  • 1.6 日本制造业发展策略
  • 第2章 国外学术研究动态解析
  • 2.1 制造业能源投入或效率研究
  • 2.2 制造业技术创新研究
  • 2.3 制造业环境影响研究
  • 2.4 制造业信息化研究
  • 2.5 制造业国际贸易研究
  • 2.6 制造业企业研究
  • 第3章 国内学术研究动态解析
  • 3.1 制造业总体研究动态
  • 3.2 区域制造业研究动态
  • 3.3 制造业产业研究动态
  • 3.4 制造业企业研究动态
  • 3.5 制造业低碳经济研究动态
  • 第4章 国内外学术文献推荐
  • 4.1 国外学术文献推荐
  • 4.2 国内学术文献推荐
  • 第二部分 发展评价篇
  • 第5章 中国制造业发展总体评价
  • 5.1 “新型制造业”的现实内涵
  • 5.2 中国制造业评价“四维”指标体系
  • 5.3 中国制造业发展综合(新型化)评价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中国制造业发展:区域研究
  • 6.1 城市制造业综合发展评价研究
  • 6.2 江苏与浙江城市制造业发展研究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中国制造业发展:产业研究
  • 7.1 中国制造业发展状况
  • 7.2 制造业产业新型化综合评价研究
  • 7.3 本章小结
  • 第8章 中国制造业发展:企业研究
  • 8.1 制造业上市公司基本发展情况
  • 8.2 制造业上市公司规模水平
  • 8.3 制造业上市公司获利能力
  • 8.4 制造业上市公司成长能力
  • 8.5 制造业上市公司创新能力
  • 8.6 制造业上市公司运营偿债能力
  • 8.7 本章小结
  • 第三部分 专题研究篇
  • 第9章 制度环境、企业家精神配置与企业绩效——来自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经验证据
  • 9.1 引言
  • 9.2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说
  • 9.3 数据来源、变量说明与描述性统计
  • 9.4 模型设定与回归分析
  • 9.5 研究结论
  • 第10章 技术差距视角下中国制造业碳排放效率研究
  • 10.1 引言
  • 10.2 文献综述
  • 10.3 模型
  • 10.4 实证分析
  • 10.5 结论及启示
  • 第11章 出口产品质量提高能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吗?——基于“一带一路”国家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
  • 11.1 引言
  • 11.2 相关文献述评
  • 11.3 出口产品质量和二氧化碳排放的灰色关联与脱钩分析
  • 11.4 研究设计
  • 11.5 实证结果分析
  • 11.6 总结与政策建议
  • 第12章 “互联网+”对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中国2003-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的检验
  • 12.1 问题提出
  • 12.2 文献综述
  • 12.3 理论分析及假设
  • 12.4 模型设计与变量说明
  • 12.5 实证研究
  • 12.6 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13章 “互联网+”对中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研究
  • 13.1 引言
  • 13.2 理论分析及假设
  • 13.3 模型设计与变量说明
  • 13.4 实证研究
  • 13.5 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14章 “互联网+”背景对中国制造业技术进步的影响
  • 14.1 引言
  • 14.2 互联网对技术进步的影响机理
  • 14.3 基于宏观数据的分析
  • 14.4 结论
  • 第15章 技术创新、信息化与经济绩效——基于中国制造业企业国际标准认证视角
  • 15.1 引言
  • 15.2 文献综述
  • 15.3 国际质量管理标准认证对中国制造业企业经济绩效的影响机制分析
  • 15.4 研究设计
  • 15.5 回归结果与解释
  • 15.6 企业国际质量管理标准认证对经济绩效影响的机制检验
  • 15.7 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16章 中国制造业企业创新地图——基于专利数据的中国制造业企业创新分布研究
  • 16.1 引言
  • 16.2 数据来源与获取
  • 16.3 中国制造业企业创新的省域分布
  • 16.4 中国制造业企业创新分布的聚集特性与变化趋势
  • 16.5 中国制造业企业创新分布的区域关联性与变化趋势
  • 16.6 总结
  • 第17章 政府补贴对新能源汽车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
  • 17.1 政府补贴影响新能源汽车创新的主要观点
  • 17.2 政府补贴影响新能源汽车创新的实证分析
  • 17.3 改善我国新能源汽车补贴的主要措施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1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中国制造业发展研究2017-2018

    #管中窥豹读书计划第 1043 本(316)#《中国制造业发展研究报告 2017-2018》🚢目前中国共有大中小城市超过 600 个,为了在众多城市中遴选出样本城市,我们选用 “制造业中心城市” 的概念。所谓 “制造业中心城市”,是指在城市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在区域制造业发展中发挥主导作用的城市。在本研究报告中,我们把制造业中心城市定位于副省级城市和制造业发达的 “较大的市”(直辖市不包括在内)。🚢杭州和深圳属于制造业人员和资产经济效益 “并重” 的城市,其制造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和资产贡献率均较高,说明两个城市制造业的劳动者生产能力和资产的获利能力均处于较高水平。其次,部分城市制造业的经济效益呈现 “一高一低” 的现象,如沈阳、青岛、无锡、南京等城市制造业的全员劳动生产率较高、资产贡献率较低;而深圳的资产贡献率水平较高,但劳动者的全员劳动生产率水平较低。🚢经过三十多年的高速增长,中国的制造业取得了巨大成绩,从总量上看,制造业总量跃居世界第一。但是,随着中国经济由长期两位数增长进入个位数增长的 “新常态”,制造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成为适应经济新常态化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其中,制造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体现在两个重要的方面,即制造业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和清洁化。🚢经济创造能力主要从产值、利润、效率、就业四个方面来衡量。在表 5-1 中,A1、A2 为产值指标,用来反映制造业的产出水平和对国民经济的贡献;A3、A4 为利润指标,用来反映制造业企业的利润总量和人均利润率;A5 为效率指标,用来反映制造业企业的劳动生产效率;A6 为就业总量指标,反映制造业企业吸纳就业的能力;A7 为就业相对指标,反映制造业就业人员人数占总就业人数比重。🚢科技创新能力主要从 RD、产品开发、专利和技术转化等方面来衡量。在表 5-1 中,B1、B2、B3、B4 为制造业 RD 指标,反映了制造业研发活动的总支出和支出强度;B5、B6 为产品开发指标,这两个指标能较为客观地反映制造业企业在新产品开发上的投入和力度;B7、B8 为专利指标,反映了制造业科技创新活动的活跃性程度和产出情况;B9、B10、B11 为技术转化指标,是制造业技术转化及技术应用能力的体现。🚢RD 人员占制造业就业人员比重增长幅度较小。RD 人员占就业人员比重虽然在近十年内呈上升态势,但仅仅从 1.13% 增长至 2.90%,增长幅度较小,平均增长率仅为 13%。这说明近八年内制造业对 RD 人员的投入量相对总的就业人数而言虽然比重有增加但增加幅度较小,也反映了制造业从业人员结构中人才比例不合理的问题,应当进一步增加 RD 人员在制造业从业人员中的比重。🚢中国制造业能源消耗综合评价值逐年降低,从表 5-6 可以看出,能源消耗综合评价值从 2006 年的 0.6867 降至 2015 年的 0.3137,除了 2008 年相较 2007 年小幅度上升了 0.0046 之外其余各年份逐年递减,数据表明在可持续发展压力之下,中国制造业是可以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来降低能源消耗强度的。🚢我国制造业发展的资源能源在发生动态变化。在国内,我国资源相对不足,石油、铁矿石、铜等重要矿产资源的人均可采储量分别为世界人均水平的 7.7%、17%、17%。而在国外,我国制造业又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发达国家高端制造回流与中低收入国家争夺中低端制造转移同时发生,对我国形成 “双向挤压” 的严峻挑战。高端制造领域出现向发达国家 “逆转移” 的态势。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是在1979年,经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同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恢复了北京大学出版社建制。北京大学出版社依靠北大雄厚的教学、科研力量,同时积极争取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合作支持,出版了大量高水平、高质量、适应多层次需要的优秀高等教育教材。 北大出版社注意对教材进行全面追踪,捕捉信息,及时修订,以跟上各学科的最新发展,反映该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保持北大版教材的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