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
类型
7.6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40千字
字数
2022-01-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从人工智能、用户体验和技术的角度出发,介绍不同模态之间的差异。
内容简介
随着科技的进步,互联网逐渐从电脑、手机屏幕走向VR、AR、智能座舱、智能家居等三维空间,为了让用户更自然地获取信息,多模态交互将起到关键作用。
本书重点讲解语音交互设计、手势设计、图形和语音界面融合设计三个方面的知识,适合从事人工智能、语音交互、VR、AR、智能座舱和智能家居的产品经理和设计师阅读,希望本书能帮助读者更清晰地知道未来的科技走向。
目录
- 版权信息
- 内容简介
- 推荐序1
- 推荐序2
- 前言
- 第1章 多模交互的演进
- 1.1 什么是多模交互
- 1.1.1 人机交互的发展历史
- 1.1.2 多模交互的定义
- 1.1.3 多模交互技术逐渐成熟
- 1.1.4 多模融合的三个阶段
- 1.2 初步融合阶段
- 1.2.1 多模态之间的关系
- 1.2.2 多模融合的关键
- 1.2.3 多模交互框架
- 1.3 语义理解阶段
- 1.3.1 什么是语义
- 1.3.2 语义对于多模交互的重要性
- 1.4 任务自适应阶段
- 1.4.1 认知负荷
- 1.4.2 隐私性
- 1.4.3 安全性
- 1.4.4 模态容量
- 1.4.5 信息重要程度和交互历史
- 1.4.6 交互距离
- 1.5 当前我们能做什么
- 第2章 多模交互包含什么
- 2.1 视觉系统的特点
- 2.1.1 视觉范围
- 2.1.2 3.5毫米的中央凹和每秒3~4次的跳动频率
- 2.1.3 中央视觉和周围视觉
- 2.1.4 我们是如何阅读的
- 2.1.5 光亮与黑暗
- 2.2 听觉
- 2.2.1 听觉系统的特点
- 2.2.2 视觉和听觉的区别
- 2.3 触觉
- 2.3.1 触觉系统的特点
- 2.3.2 触觉感知的相关应用
- 2.4 嗅觉、味觉和五感理论
- 2.4.1 嗅觉系统和味觉系统的特点
- 2.4.2 嗅觉营销相关案例
- 2.4.3 嗅觉交互上的探索
- 2.4.4 嗅觉和味觉设计存在的问题
- 2.4.5 五感理论
- 2.5 主动交互
- 2.5.1 包含情绪的语音
- 2.5.2 肢体动作
- 2.5.3 手势
- 2.5.4 面部表情
- 2.5.5 眼神
- 2.6 无须主动交互的生物识别技术
- 2.6.1 指纹识别
- 2.6.2 人脸识别
- 2.6.3 虹膜识别
- 2.6.4 声纹识别
- 2.6.5 心率检测
- 2.6.6 肌肉电信号
- 2.6.7 脑电波
- 第3章 语音交互设计
- 3.1 声音的构成和作用
- 3.1.1 语言
- 3.1.2 音乐和音效
- 3.2 语音交互的特点
- 3.2.1 语音交互的优势
- 3.2.2 语音交互的不足
- 3.2.3 语音交互的五大特性
- 3.3 创造一位智能语音助手
- 3.3.1 寻找合适的音色
- 3.3.2 确定智能语音助手和用户的关系
- 3.3.3 构建智能语音助手的用户画像
- 3.3.4 设计合理的唤醒词
- 3.4 语音交互框架、意图设计
- 3.4.1 四种语音交互模式
- 3.4.2 四种“唤醒+识别”方式
- 3.4.3 语音交互状态设计
- 3.4.4 意图设计术语介绍
- 3.4.5 智能语音平台如何听懂用户说的话
- 3.4.6 设计能听懂用户说什么的智能语音产品
- 3.5 对话设计原则
- 3.5.1 设计对话前需要了解的事项
- 3.5.2 任务型对话设计原则
- 3.5.3 修复对话设计原则
- 3.6 语音交互的GUI设计
- 第4章 仍在起步的隔空手势交互
- 4.1 手势的介绍
- 4.1.1 手势交互的发展
- 4.1.2 手势的分类
- 4.2 隔空手势设计
- 4.2.1 设计隔空手势时需要考虑的问题
- 4.2.2 导航手势
- 4.2.3 语义手势
- 4.2.4 操纵手势
- 4.3 结合隔空手势的UI设计
- 4.3.1 数字手部
- 4.3.2 直接触摸
- 4.3.3 指针设计
- 4.3.4 交互组件的改造
- 第5章 语音图形男面
- 5.1 GUI和VUI的区别
- 5.1.1 GUI的特点
- 5.1.2 VUI的特点
- 5.1.3 GUI和VUI融合时会遇到的问题
- 5.2 GUI和VUI融合的三种实现方式
- 5.2.1 应用级语音交互
- 5.2.2 可见即可说
- 5.2.3 系统级语音交互
- 5.3 VGUI设计原则
- 5.4 重构GUI操作
- 5.4.1 GUI控件文案设计
- 5.4.2 GUI组件和容器文案设计
- 5.4.3 特殊的控件和组件
- 5.5 VGUI核心设计要点
- 5.5.1 全局指令和局部指令的权衡
- 5.5.2 控件/组件属性的重构
- 5.5.3 手势的融合
- 第6章 跨设备和多模交互
- 6.1 跨设备交互是什么
- 6.1.1 跨设备和多模交互的关系
- 6.1.2 跨设备交互的六个维度
- 6.2 浅谈跨设备和多模交互细节
- 6.2.1 结合用户场景进行考虑
- 6.2.2 结合信息密度和显示距离进行考虑
- 6.2.3 模态的过渡和打断
- 6.3 未来可期
- 6.3.1 面向未来的分布式操作系统
- 6.3.2 普适计算及未来
展开全部
出版方
电子工业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成立于1982年10月,是国务院独资、工信部直属的中央级科技与教育出版社,是专业的信息技术知识集成和服务提供商。经过三十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已成为一家以科技和教育出版、期刊、网络、行业支撑服务、数字出版、软件研发、软科学研究、职业培训和教育为核心业务的现代知识服务集团。出版物内容涵盖了电子信息技术的各个分支及工业技术、经济管理、科普与少儿、社科人文等领域,综合出版能力位居全国出版行业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