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提升
类型
8.1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68千字
字数
2015-08-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是《南风窗》主笔李北方先生的思想随笔和时政评论集。
内容简介
作者结合中外政治和历史,以敏锐的洞察力和简洁犀利的笔触,批判性地思考和剖析了关于自由、民主、权利、市场等流行话语的思维定见,对于大众关注的思想论争、社会热点、国际格局等议题作出了深度辨析和评论。
书中文字是长短不一、富于战斗性的社会批评和理论批评。作者毫不隐晦地与他所生存的媒体世界斗争,即通过梳理与分析事物及其相互关系,挑战媒体世界的主流观点,揭示事物的真相,祛除思想的迷信。作者的文章像是短促突击,针砭时弊,毫不留情;相较于媒体中的大多数评论,这些文章又多了对媒体自身的反思,这使得他的短促突击在针对眼前事件或事实时多了一点多方透视的眼光和历史思考的深度。
目录
- 版权信息
- 序
- 一 反思从“话语神话”开始
- 新启蒙:衰败、修正与超越
- 公知与伪士
- 自由的B面
- 致命的自负与致命的失败
- 普世主义:强权的说辞
- 普世主义的终结
- 反思从“话语神话”开始
- 人与制度,哪个重要
- 市场能保证的自由
- 挽救市场社会
- 被听到的权利
- 中国年的烟花火
- 二 重新“开眼看世界”
- 发展的悖论和风险的失衡
- 资本主义还有未来吗?
- 重读《菊与刀》及其他
- 德国认罪的心理结构
- 模糊的“东部”:德国式图解历史
- 呼唤有价值观的中国外交
- 期待一场新的新文化运动
- 重新“开眼看世界”
- 我们仍生活在冷战之中
- 为了遗忘的送别
- 莫让雾霾遮望眼
- 中国人应对世界有更大贡献
- 开放的辩证
- 开放的限度
- 有所作为之后
- 中国的亚洲新战略
- 三 中国社会的变动与重构
- 谁是新工人
- 建筑工人为何找不到工会
- 中国社会的变动与重构
- “中产阶级社会”梦想的黯淡
- 失去医德,医患关系将会怎样
- 阶层结构:僵化与突破
- 政府十年
- 中国式阶层再生产
- “一国”是“两制”的基础
- 我们如何叙述中华民族
- 正确看待歧视与隔阂
- 从《疯狂的石头》谈社会回报
- 分工与社会分化
- 利他主义的自杀
- 法律的社会基础
- 最大的法是天理人心
- 四 知识的另一种可能性
- 知识的另一种可能性——我们为什么读书?
- 钱学森与知识的另一种可能性
- 梁漱溟的困境
- 重申科学的边界
- 美国技术天才为什么自杀?
- 大学的门朝哪边开?
- 科学、技术和产品
- 最后一个死去的人
- 跋 北大南门朝西开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55年,是新中国建立后成立的第一家大学出版社。时光在文字与光阴中驻足,我们在积聚书香与赓续文脉之时,也有一点小小的向往,在徜徉中拢住自我与他者的目光,给天下读书人一点点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