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系统展现了诠释学这门哲学学科的丰富内涵。

内容简介

本书特别指出理解从来就不是一种对于某个所与对象的主观行为,而是属于效果历史的,诠释就是陌生性与熟悉性、过去与现代的综合。

当代诠释学的最新发展是以理论与实践合一为任务的哲学诠释学,或者说是作为实践哲学的诠释学,这种诠释学既不是一种理论的一般知识,又不是一种应用的技术知识,而是综合理论和实践的一门崭新的人文学科,这门学科本身就包含了批判和反思。

目录

  • 版权信息
  • “当代中国人文大系”出版说明
  • 再版序 诠释学,横跨中外和通达古今之桥梁
  • 一、Hermeneutik这一诠释学原词的词源学分析
  • 二、诠释学的关键是理解,究竟怎样的理解才是诠释学所说的理解呢?
  • 三、诠释学既横跨中西,又通达古今,它是中西和古今间的桥梁或中介
  • 前言
  • 第一章 诠释学概念
  • 第一节 诠释学与赫尔默斯
  • 1.词源学意义
  • 2.理解与解释
  • 3.诠释学与技艺实践
  • 4.诠释学与应用
  • 第二节 诠释学学科与诠释学哲学
  • 1.诠释学与逻辑学
  • 2.诠释学与修辞学
  • 3.诠释学与哲学
  • 第三节 独断型诠释学与探究型诠释学
  • 1.独断型诠释学
  • 2.探究型诠释学
  • 3.伽达默尔对这种区分的批评
  • 4.今天的两种诠释学态度
  • 第四节 诠释学的六种性质规定及三大转向
  • 1.诠释学的六种性质规定
  • 第二章 诠释学的早期发展
  • 第一节 古代诠释学
  • 1.多种意义
  • 2.单一意义
  • 第二节 中世纪诠释学
  • 1.唯名论与唯实论
  • 2.奥古斯丁的贡献
  • 3.四种意义学说
  • 4.圣经诠释学
  • 5.法学诠释学
  • 第三节 宗教改革时期诠释学
  • 1.路德的《圣经》自解原则
  • 2.《圣经》解释的诠释学循环
  • 3.弗拉西乌斯
  • 4.现代诠释学基本原则的预示
  • 第四节 17世纪和18世纪诠释学
  • 1.诠释学作为书名的首次出现
  • 2.斯宾诺莎与诠释学
  • 3.普遍诠释学形成的三次浪潮
  • 5.维柯与诠释学
  • 6.埃内斯帝、克拉登尼乌斯、迈耶尔与诠释学
  • 7.几点结论
  • 第三章 19世纪的普遍诠释学
  • 第一节 阿斯特的普遍诠释学设想
  • 1.意义与普遍精神
  • 2.意义与特殊精神
  • 3.精神同质性
  • 4.教化观念
  • 5.三种理解
  • 6.解释三要素
  • 7.作为再生产的理解和解释
  • 8.诠释学循环的早期形式
  • 第二节 施莱尔马赫的普遍诠释学构造
  • 1.普遍诠释学的创立
  • 2.诠释学作为避免误解的艺术
  • 3.理解是重构作者思想
  • 4.语法解释与心理学解释
  • 5.比作者更好地理解作者
  • 6.理解与解释的同一
  • 7.施莱尔马赫的后继者
  • 第三节 历史学派的诠释学思想
  • 1.兰克的历史观
  • 2.德罗伊森的历史观
  • 第四章 当代诠释学的形成(上)
  • 第一节 狄尔泰为精神科学奠定认识论基础
  • 1.从历史理性批判到为精神科学奠定认识论基础
  • 2.何谓精神科学?
  • 3.精神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区分
  • 4.理解与解释作为精神科学的一般方法论
  • 5.体验与生命
  • 6.人是诠释学的动物
  • 7.狄尔泰诠释学的局限性
  • 第二节 胡塞尔的本质现象学和先验现象学
  • 1.哲学作为严格的科学
  • 3.现象学还原
  • 4.意向性
  • 5.现前与使现前
  • 6.明证性
  • 7.经验与直观
  • 8.构成性
  • 9.生活世界与先验自我
  • 第五章 当代诠释学的形成(下)
  • 第一节 瓦尔登堡的保尔·约尔克伯爵的历史性思想
  • 1.历史性:活着而不是存在
  • 2.在者状态上的东西与历史性的东西
  • 第二节 海德格尔的诠释学转向
  • 1.海德格尔诠释学转向肇始于胡塞尔的现象学
  • 2.现象学诠释学
  • 3.此在诠释学
  • 4.现存在手状态与使用上手状态
  • 5.前理解:前有、前见和前把握
  • 6.海德格尔的“转向”
  • 7.艺术和语言作为存在论的真理事件的密码
  • 第三节 伽达默尔的哲学诠释学
  • 1.伽达默尔哲学诠释学的渊源
  • 2.理解与解释的同一关系
  • 4.完全性的前把握
  • 5.视域融合
  • 6.效果历史意识
  • 8.我与你的三种关系
  • 9.诠释学的一切前提无非就是语言
  • 第六章 当代诠释学的发展和争论
  • 第一节 贝蒂的作为精神科学普遍方法论的诠释学
  • 1.富有意义的形式
  • 2.解释的方法论原则
  • 3.四个理论要素和三种解释类型
  • 4.贝蒂对哲学诠释学的批评
  • 5.贝蒂与伽达默尔的争论
  • 第二节 哈贝马斯的批判诠释学
  • 1.哈贝马斯与伽达默尔
  • 2.三种认识旨趣
  • 3.交往行为理论
  • 4.对伽达默尔哲学诠释学的批判
  • 5.诠释学的普遍性问题
  • 第三节 利科尔的现象学诠释学
  • 1.综合诠释学的两种发展倾向
  • 2.诠释学与现象学
  • 3.文本解释理论
  • 4.诠释学与意识形态批判
  • 5.当代诠释学的两种不同范例
  • 第四节 作为实践哲学的当代诠释学
  • 1.科学、技术、实践智慧
  • 2.科学的自然知识和实践的人文知识
  • 4.重新恢复实践智慧和作为实践哲学的诠释学
  • 总结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2个评分

出版方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55年,是新中国建立后成立的第一家大学出版社。时光在文字与光阴中驻足,我们在积聚书香与赓续文脉之时,也有一点小小的向往,在徜徉中拢住自我与他者的目光,给天下读书人一点点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