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慈善法》颁布后,本书研究团队分析捐款数据,挖掘优秀经验及解决方案,推进公益慈善良性发展。

内容简介

近年来,尤其是《慈善法》颁布和互联网筹款热潮兴起后,无论非营利领域的决策者、实务界还是研究者的关注点,都由聚焦组织而拓展至更多元的领域。公众捐款即为其中热点之一。本书研究团队由来自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学者组成,他们基于京、浙、吉、赣、川、甘等6省(市)的抽样调查数据分析以及儿慈会、轻松筹等5个组织和平台的深度案例研究,通过定量和定性结合,围绕谁捐、怎么捐、捐给谁等问题深入研究中国公众捐款生态体系的各个方面,呈现中国当下公众捐款的普遍特征,挖掘出公众参与捐款的系统性条件和现实障碍;并通过对多个优秀公益机构的调研分析,获得实际可参考的中国公益慈善筹款的优秀经验。同时基于对捐款供给方的了解,提出解决方案以赋能募捐平台和社会组织,带动更多人从尝试捐赠迈入长期捐赠再到积极参与公益慈善的良性发展。

目录

  • 版权信息
  • 导论 比较视野中的中国公众捐款
  • 一 研究问题、背景及其意义
  • 二 关键词界定
  • 三 研究框架及内容构成
  • 四 研究发现
  • 五 小结
  • 上编 定量研究
  • 第一章 中国公众捐款的基本特征
  • 一 慈善事业的发展及其挑战
  • 二 定量研究设计与样本特征
  • 三 公众捐款的不同层面特征
  • 四 公众捐款基本特征小结
  • 第二章 网络求助与公众捐款行为
  • 一 网络求助的兴起及其影响
  • 二 公众网络求助的现状
  • 三 公众网络求助捐款的未来意愿
  • 四 应加强对网络求助的引导和规范
  • 第三章 公众捐款行为的满意度
  • 一 日常捐赠满意度的总体情况
  • 二 日常捐赠满意度的个体性差异
  • 三 日常捐赠满意度存在显著的群体差异
  • 第四章 公众捐款行为的社会经济地位影响
  • 一 公众捐款与社会经济地位影响的研究背景
  • 二 公众捐款与社会经济地位影响的既往研究
  • 三 公众捐款与社会经济地位影响的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四 公众捐款行为的个体与群体分布
  • 五 社会经济地位是公众捐款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
  • 第五章 公众捐款与志愿服务
  • 一 公众捐款与志愿服务存在多种情形的关系
  • 二 日常捐款与志愿服务的关系
  • 三 日常捐款与志愿服务的个体性差异
  • 四 我国公众日常捐款与志愿服务的关系
  • 第六章 组织信任与公众捐款行为
  • 一 慈善组织信任度对公众捐款行为的影响
  • 二 组织信任与公众捐款行为关系的既往研究
  • 三 组织信任与公众捐款行为关系的变量设定与分析方法
  • 四 组织信任与公众捐款行为关系的数据分析结果
  • 五 组织信任的群体差异及对捐款行为的影响
  • 第七章 税收优惠与日常捐款
  • 一 政策激励:公众捐赠税收优惠政策内容分析
  • 二 制度性后果:税收优惠政策的享受与感知
  • 三 税收优惠政策强化捐款的效用有待提升
  • 第八章 现代公益慈善理念与公众捐款行为
  • 一 现代公益慈善理念在中国的发展
  • 二 现代公益慈善理念的分析模型
  • 三 现代公益慈善理念的认可度研究
  • 四 现代公益慈善理念认可度与捐款行为和意愿的关系
  • 五 现代公益慈善理念对公众捐款行为的影响分析
  • 下编 典型案例研究
  • 第九章 民间信仰驱动的本土慈善捐款
  • 一 善堂的特征及其筹款
  • 二 汕头存心善堂案例研究
  • 三 近年来资金科目及善款收支分析
  • 四 善堂筹款的研究和分析
  • 五 延续与融合
  • 第十章 公众月捐的双重性
  • 一 月捐的兴起
  • 二 中国语境下公众月捐研究的必要性
  • 三 月捐人画像
  • 四 月捐作为一种资源获取方式
  • 五 月捐作为一种社群建构方式
  • 六 中国公众月捐发展的困境和展望
  • 第十一章 始于公募、止于服务的互联网筹款模式
  • 一 公募基金会疏于“公募”
  • 二 儿慈会捐赠来源的演变历程(2010~2018年)
  • 三 围绕互联网筹款的合作、策略和流程
  • 四 公众信任和捐款人
  • 五 儿慈会服务平台的搭建和共识共赢
  • 六 互联网筹款余思
  • 七 回归“公募”的公募基金会
  • 第十二章 基于联合劝募理念的线上线下混合筹款
  • 一 联合劝募在中国
  • 二 中国互联网募款的兴起与发展
  • 三 上海联劝网的创设过程与运作模式
  • 四 上海联劝网的公众募款支持方式及其成效
  • 五 上海联劝网面临的挑战及其未来走向
  • 第十三章 互联网募款及其规范治理
  • 一 互联网募款:机遇与挑战并存
  • 二 互联网募款与互联网公募平台
  • 三 互联网募款的平台运营及争议——以轻松、水滴为例
  • 四 未来互联网募款的规范性设想
  • 余论 从公众捐款看慈善在中国的面向与走向
  • 附录 公众日常捐款行为调研问卷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是专业的人文社科学术出版机构,以“创社科经典,出传世文献”为己任,出版经管、社会学、历史、文化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