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展现了明末清初六十年间的历史风云。

内容简介

作者对明朝和满洲双方的政治、经济、军事状况平行观察,力图总结明朝何以衰亡,满洲何以兴起的历史经验与教训。在叙事手法上,以袁崇焕个人的命运起伏为推进情节发展的线索,又增加了其背后广阔的社会历史内容,所以既有可读性,又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从1583年到1644年,几股政治势力在中原舞台上你争我夺,“亲民学者”阎崇年为你讲述这60年来历史的血与火。

本书不仅写了以明、清双方在辽东地区的一系列决定生死的大战,还写到了双方议和,写到明朝的朝政危机,宫廷三案,炽烈党争,并生动鲜活地勾勒出那个特定时代许多个性鲜明的人物画像……这些人物、这些事件,构成了那个天崩地解、浓墨重彩的时代,通过解析这些人物和事件,作者为我们揭示出明朝何以衰亡、清朝何以兴盛的历史宝鉴。

目录

  • 版权信息
  • 作者简介
  • 原版序言
  • 第一讲 崇焕之死
  • 一、平台落狱
  • 二、惨遭磔死
  • 三、旷世悲剧
  • 第二讲 万历怠政
  • 一、怠政前奏
  • 二、怠政原因
  • 三、怠政表现
  • 第三讲 朝政危机
  • 一、中枢瘫痪
  • 二、财政枯竭
  • 三、边务废弛
  • 第四讲 成梁守辽
  • 一、北边防务
  • 二、遏制蒙古
  • 三、打击海西
  • 四、局中之局
  • 第五讲 满洲源流
  • 一、满洲源流
  • 二、燎原星火
  • 三、统一女真
  • 第六讲 辽事初起
  • 一、“七大恨”告天
  • 二、初陷抚顺
  • 三、再陷清河
  • 附录:“七大恨”文
  • 第七讲 四路丧师
  • 一、战前准备
  • 二、四路大战
  • 三、简要分析
  • 第八讲 开铁失守
  • 一、双方对策
  • 二、开原失陷
  • 三、铁岭陷落
  • 第九讲 明宫三案
  • 一、梃击案
  • 二、红丸案
  • 三、移宫案
  • 第十讲 沈阳失陷
  • 一、朝廷党争
  • 二、政治变局
  • 三、沈阳陷落
  • 第十一讲 辽阳陷落
  • 一、辽阳激战
  • 二、迁都辽阳
  • 三、历史教训
  • 第十二讲 广宁迎降
  • 一、经抚之争
  • 二、西平激战
  • 三、广宁迎降
  • 第十三讲 传首九边
  • 一、三次赴辽
  • 二、传首九边
  • 三、廷弼之失
  • 第十四讲 英雄家世
  • 一、少年传说
  • 二、考取举人
  • 三、金榜题名
  • 第十五讲 单骑阅塞
  • 一、邵武知县
  • 二、单骑阅塞
  • 三、无局之局
  • 第十六讲 营筑宁远
  • 一、越级奏告
  • 二、营筑宁远
  • 三、红夷大炮
  • 第十七讲 帝师督辽
  • 一、帝师其人
  • 二、巡关督辽
  • 三、遭劾离职
  • 第十八讲 宁远大捷
  • 一、独卧孤城
  • 二、宁远激战
  • 三、兵略分析
  • 第十九讲 觉华兵败
  • 一、兵家要地
  • 二、觉华之败
  • 三、胜败兵略
  • 第二十讲 巡抚辽东
  • 一、后金变局
  • 二、双方议和
  • 三、关锦防线
  • 第二十一讲 宁锦大捷(上)
  • 一、箭在弦上
  • 二、锦州被围
  • 三、宁远激战
  • 第二十二讲 宁锦大捷(下)
  • 四、锦州再战
  • 五、后金之败
  • 六、明军之胜
  • 第二十三讲 阉党专权
  • 一、天启庸顽
  • 二、三股势力
  • 三、历史评说
  • 第二十四讲 遭讦辞职
  • 一、阉党乱政
  • 二、东林惨败
  • 三、愤然辞职
  • 第二十五讲 崇祯登极
  • 一、天启病故
  • 二、崇祯继位
  • 三、中兴之梦
  • 第二十六讲 平台奏对
  • 一、督辽饯别
  • 二、平台奏对
  • 三、五年复辽
  • 第二十七讲 天聪新政
  • 一、天聪其人
  • 二、实施新政
  • 三、两帝比较
  • 第二十八讲 宁远兵变
  • 一、官逼兵反
  • 二、歃盟哗变
  • 三、迅速平息
  • 第二十九讲 督师蓟辽
  • 一、全面部署
  • 二、文龙其人
  • 三、节制东江
  • 第三十讲 斩毛文龙
  • 一、巡视东江
  • 二、计斩文龙
  • 三、评说不一
  • 第三十一讲 北京危机
  • 一、突袭北京
  • 二、千里入援
  • 三、仓促布防
  • 第三十二讲 保卫京师
  • 一、京门初战
  • 二、平台召对
  • 三、京门再战
  • 第三十三讲 平台落狱
  • 一、反间毒计
  • 二、平台入狱
  • 三、大寿出走
  • 四、重大影响
  • 第三十四讲 阉孽翻案
  • 一、阉党余孽谋翻逆案
  • 二、奸佞小人落井下石
  • 三、正义之士奔走鸣冤
  • 第三十五讲 崇焕死因
  • 一、钦定罪状
  • 二、多因一果
  • 三、性格冲突
  • 第三十六讲 崇焕精神
  • 一、勇敢拼搏
  • 二、进取求新
  • 三、清正廉洁
  • 第三十七讲 大寿降清
  • 一、大寿其人
  • 二、大凌被围
  • 三、大寿降清
  • 第三十八讲 林丹大汗
  • 一、黄金家族
  • 二、走死青海
  • 三、满蒙联盟
  • 第三十九讲 明亡清兴
  • 一、南面独坐
  • 二、建立大清
  • 三、清承明制
  • 第四十讲 松锦大战
  • 一、锦州被围
  • 二、两雄争锋
  • 三、松山决战
  • 第四十一讲 总督降清
  • 一、历史笑柄
  • 二、“庄妃劝降”
  • 三、承畴降清
  • 第四十二讲 中原悲歌
  • 一、耀兵京畿
  • 二、高阳悲歌
  • 三、高官被杀
  • 第四十三讲 睿王摄政
  • 一、两次争位
  • 二、摄政功过
  • 三、太后“下嫁”
  • 第四十四讲 闯王进京
  • 一、星火燎原
  • 二、崇祯五招
  • 三、闯王进京
  • 第四十五讲 三桂降清
  • 一、将门虎子
  • 二、清都三迁
  • 三、文化融合
  • 第四十六讲 山海关大战
  • 一、三股势力
  • 二、关门大战
  • 三、清军进京
  • 第四十七讲 顺治迁都
  • 一、定都之争
  • 三、君臣分
  • 第四十八讲 兴亡之鉴
  • 一、民族分
  • 二、官民分
  • 三、三面徘徊
  • 四、冲冠一怒
  • 附录 董倩对话阎崇年(访谈)
  • 原版跋
  • 原版感谢辞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 加载中...

出版方

华文出版社

华文出版社成立于1987年,隶属于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华文出版社以人文教育、人物传记、宗教文化、统战文化等为主要产品线出版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