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93千字
字数
2023-06-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披览中国先哲生死谈,纵论各家生死观。
内容简介
中国历史上有一些智慧的故事,是先哲们谈论生死留下的。从孔子的“未知生,焉知死”,到老子的“死而不亡者寿”;从陶渊明的“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到张载的“存,吾顺事;没,吾宁也”;从道教的“我命在我不在天”,到佛教的“人生无常”……
生存的意志,死亡的超脱,人生的奥妙,价值的追求,不朽的情怀,精神的永存,一幅生死智慧图,知晓此岸彼岸境。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
第一章 先秦儒道墨法生死观及其比较
-
一、 儒家——“未知生,焉知死”
-
二、 道家——“长生久视之道”
-
三、 墨家——“以自苦为极”
-
四、 法家——“生尽之谓死”
-
五、 比较
-
第二章 两汉生死哲学
-
一、 董仲舒——“寿有短长,养有得失”
-
二、 《淮南子》——“死生无变于己”
-
三、 扬雄和桓谭——“有生者必有死”
-
四、 王充——“死者,生之效;生者,死之验”
-
第三章 玄学的终极关怀:生与死的世界
-
一、 王弼——“善摄生者,无以生为生”
-
二、 阮籍和嵇康——“修性以保神,安心以全身”
-
三、 郭象——“以死生为寤寐”
-
四、 《列子》——“死后之名非所取”
-
五、 陶渊明——“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
-
六、 比较
-
第四章 宋明清初生死论
-
一、 张载——“存,吾顺事;没,吾宁也”
-
二、 朱熹——“身在天地间,便是理与气凝聚底”
-
三、 李贽——“生之必有死也,犹昼之必有夜也”
-
四、 王夫之——“游于太虚以听天之变化”
-
第五章 近现代生死智慧
-
一、 谭嗣同——“生固非生,灭亦非灭”
-
二、 王国维——“大患固在我”
-
三、 梁启超——“人死而有不死者存”
-
四、 胡適——“不朽论”
-
五、 梁漱溟——“相似相续,非断非常”
-
六、 冯友兰——“无所谓生,无所谓死”
-
七、 唐君毅——“精神不死”
-
第六章 道教与生死
-
一、 不死或成仙信仰
-
二、 养生修炼术
-
第七章 佛教与生死
-
一、 人生无常
-
二、 人生即苦
-
三、 生死轮回
-
四、 神不灭论
展开全部
摘抄总结及感想
摘抄 1,梁漱溟认为,人生有三个性质不同的问题,一是人对于物的问题,二是人对于人的问题,三是人对于自己的问题,并惊人地提出了世界三大文化与这三个问题的对应关系,说西方文化集中在解决人与物的关系,中国文化重在解决人与人的关系,印度文化重在解决人与自己的关系。关心的问题不同,对人生的态度也就有别。西方文化是以意欲向前为根本精神的,中国文化是以意欲自为、调和、持中为根本精神的,印度文化是以意欲反身向后要求为根本精神的。2,儒、道、墨、法生死观有一些共同点和不同点。从共同点来说:第一,四家基本上都肯定了生命的有限性和死亡的不可超越性,即认为人有生就有死,生是人生的开始,死是人生的终结。第二,四家基本上都肯定了生命的价值,在肉体生命与精神生命二者之间,往往更为重视精神生命。第三,四家基本上都承认命或天这种外在力量对人生的限制。从不同点来说:第一,道家及受道家影响的法家,都表现出试图超越生的有限性的倾向,都主张 “重生” 和 “养生”,以求 “长生久视”。而儒家和墨家则立足于现实的生命,不注重长生问题。第二,道家比较注重个体和自我的地位,强调人的自然性和生命本身,而儒家则比较注重群体和社会,强调道德的价值。第三,儒、墨都主张丧礼和祭礼(虽然有厚葬和节葬的争论),重视人死后的世界,而道、法则不关心人死后的世界,几乎不谈丧礼和祭礼。第四,儒、墨基本上都承认鬼神的存在,而道、法则不讨论此问题,或者说不承认有鬼神世界。3,人生在世,如何存在才最值得?儒家的回答是,追求道德价值,为了道德价值,宁可舍弃生命,所谓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生要有价值,死也要死得其所。在道家那里,精神的自由是首要的,个体的生命是珍贵的,如果说儒家重群体,道家则可以说重个体,如杨朱主 “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孟子・尽心上》)。佛教一方面厌生,把生的价值虚无化,同时也以慈悲为怀,要普度众生,求共同之善。感想 生死观也是一种价值观,我们追求生的价值,也要明白死的意义。追求永生,从古至今不断有人尝试。从古代皇帝的炼丹,到本世纪初民间热议的太岁 (报道说有的人喝了太岁的水都年轻了一些),再到现在国外的某位富豪,为了延长生命,保持青春,弄了个祖孙三代人换血。相关题材的影视作品也有不少,有些带给我们的不止是想象,更多的是哲学命题的一种深沉。看了这本《中国人的生死观》,我只想用一个中国人的观点总结。当年明月。他在接受央视董倩采访时说: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当然有很多种选择,最低的是温饱,然后是钱,超越金钱的是名望和权力,但是造超越这些所有东西之上的,还有一种东西,就是智慧。你到这个世界上来,你要有这样一种觉悟,人终究是要死的,这是作为人最悲剧的地方,他无论多厉害,无论多牛,无论多嚣张,他都要死,都有总结那一天。那么,人到底要做什么呢?就是不断学习,看书,懂得这个世界的很多东西,知道这个世界的规律,这是一种无比的喜悦和快乐。人生似水岂无涯,浮云吹作雪,世味煮成茶。偷得浮生半日闲,一本书,一盏茶,品一品,这滋味,叫惬意。
生生死死,世道轮回。
对人的认识,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就是对人的生死的认识。这并不奇怪,人的最切己的问题就是 “生与死”,除了生与死,人还有什么呢?庄子说 “死生亦大矣”(《庄子・田子方》)。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也说:“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 正是这个生和死,时时牵动着人的心灵。尽管我们的生不事先经过我们的同意而有,但既有了生,我们就得谋划、设计如何生;尽管我们的死也不经过我们的许可而来临,但死无论何时最终都要来与我们照面,有一句格言说:“生命中最确定的事情是,我们都会死亡;最不确定的则是,死亡将于何时降临”(斯・格罗夫:《死亡探秘 —— 人死后的另一种境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第 1 页)。生对有的人来说是乐,而且乐此不疲,俗话说 “好死不如赖活着”,“求长生者,正惜今日之所欲耳”(《抱朴子・内篇・对俗》)。但对有的人来说又是苦,所谓人生一大苦海,无生才能到彼岸,有一首诗说:“‘唉,去死吧,去吧’,奔向人人已去或必去的去处!去化为虚无,像回到已往 —— 还未曾出生,还未曾受苦!算算有几时你心情欢畅?算算有几天你不曾烦恼?你就会明白:不管你怎样,不再活下去比活着要好”(《拜伦抒情诗七十首》,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第 38 页)。死在有的人那里,是一场噩梦,充满恐惧和忧伤,但在有的人那里,却成为解脱和进入天堂之门的象征。人就这样生生死死,死死生生,从此岸到彼岸,又从彼岸到此岸。
出版方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55年,是新中国建立后成立的第一家大学出版社。时光在文字与光阴中驻足,我们在积聚书香与赓续文脉之时,也有一点小小的向往,在徜徉中拢住自我与他者的目光,给天下读书人一点点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