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UG NX 10教程: 操作、建模、设计及仿真等26章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5篇幅共26章,分别介绍UG NX 10的基本操作、构造器和选择器、基本设置、创建草图、草图编辑及约束、三维建模、特征的编辑操作、曲线的编辑、曲面的绘制、注塑模设计、钣金设计、组件装配、运动仿真、工程图、机械标准件设计、常见机械部件设计、减速器装配设计、气压缸设计、减速器下箱体设计、电气箱钣金设计等。

目录

  • 封面
  • 目录
  • 本书精彩实例
  • 光盘内容展示
  • 扉页
  • 版权信息
  • 内容提要
  • 前言
  • 第1篇 基础入门
  • 第1章 UG NX 10快速入门
  • 1.1 UG产品设计过程介绍
  • 1.1.1 产品设计前的准备工作
  • 1.1.2 产品设计的步骤
  • 1.1.3 产品设计的更改
  • 1.1.4 产品设计的定型
  • 1.2 如何学习UG NX 10
  • 1.3 UG的应用领域
  • 1.3.1 UG在模具领域的应用
  • 1.3.2 UG在产品设计领域的应用
  • 1.3.3 UG在机械设计领域的应用
  • 1.3.4 UG在数控加工领域的应用
  • 1.3.5 UG在仿真设计领域的应用
  • 1.4 UG NX 10的安装与启动
  • 1.4.1 UG NX 10的安装要求
  • 1.4.2 UG NX 10的安装
  • 1.4.3 UG NX 10的启动与退出
  • 1.5 UG NX 10的界面介绍
  • 1.5.1 系统操作界面
  • 1.5.2 工具条设置
  • 1.5.3 系统环境参数设置
  • 1.5.4 实例:设置UG界面背景颜色
  • 1.6 UG NX 10常用模块
  • 1.6.1 产品设计CAD模块
  • 1.6.2 其他模块
  • 1.7 综合实例——使用帮助系统
  • 1.8 实战技巧
  • 技巧 快速更改UG NX 10主题
  • 第2章 UG NX 10的基本操作
  • 2.1 文件的基本操作
  • 2.1.1 鼠标及快捷键的用法
  • 2.1.2 新建模型文件
  • 2.1.3 实例:创建一个新装配文件
  • 2.1.4 打开模型文件
  • 2.1.5 导入模型文件
  • 2.1.6 保存模型文件
  • 2.1.7 关闭模型文件
  • 2.1.8 退出模型文件
  • 2.1.9 实例:使用鼠标及快捷键对模型进行观察
  • 2.2 对象的操作
  • 2.2.1 对象选择
  • 2.2.2 实例:对象选择技巧
  • 2.2.3 选择多个对象
  • 2.2.4 取消选择对象
  • 2.2.5 对象的删除与恢复
  • 2.2.6 对象的隐藏与恢复显示
  • 2.2.7 对象的移动
  • 2.2.8 实例:沿矢量创建副本
  • 2.2.9 对象的几何变换
  • 2.2.10 实例:对螺丝模型进行简单编辑
  • 2.3 坐标系的操作
  • 2.3.1 坐标系的显示
  • 2.3.2 实例:保存工作坐标系
  • 2.4 实战技巧
  • 技巧 设置启动时自动打开模板
  • 第3章 UG NX 10的构造器和选择器
  • 3.1 点构造器
  • 3.1.1 自动判断的点
  • 3.1.2 光标位置
  • 3.1.3 端点
  • 3.1.4 圆弧中心/椭圆中心/球心
  • 3.1.5 圆弧/椭圆上的角度
  • 3.1.6 象限点
  • 3.1.7 其他点创建方法
  • 3.1.8 实例:创建模型特殊点
  • 3.2 类选择器
  • 3.2.1 对象
  • 3.2.2 其他选择方法
  • 3.2.3 过滤器
  • 3.2.4 实例:快速选择对象基准轴
  • 3.3 矢量构造器
  • 3.3.1 自动判断的矢量方法定义矢量
  • 3.3.2 两点方法定义矢量
  • 3.3.3 与xc成一角度方法定义矢量
  • 3.3.4 边缘/曲线矢量方法定义矢量
  • 3.3.5 在曲线矢量上方法定义矢量
  • 3.3.6 面的法向方法定义矢量
  • 3.3.7 其他矢量定义方法平面
  • 3.3.8 实例:创建铅笔支架模型
  • 3.4 平面工具
  • 3.4.1 自动判断确定平面法
  • 3.4.2 成一角度确定平面法
  • 3.4.3 二等分确定平面法
  • 3.4.4 两直线确定平面法
  • 3.4.5 在曲线上确定平面法
  • 3.4.6 其他创建平面的方法
  • 3.4.7 实例:使用偏置创建基准平面
  • 3.5 坐标系构造器
  • 3.5.1 工作坐标系原点
  • 3.5.2 实例:旋转工作坐标系
  • 3.5.3 动态修改工作坐标系方位
  • 3.6 实战技巧
  • 技巧 绝对坐标系使用技巧
  • 第4章 UG NX 10基本设置
  • 4.1 零件显示模式
  • 4.1.1 视图及视图操作
  • 4.1.2 布局及其设置方法
  • 4.1.3 对象渲染
  • 4.1.4 显示与隐藏
  • 4.1.5 视图定向
  • 4.1.6 实例:将视图定向到与一个面垂直
  • 4.2 首选项
  • 4.2.1 对象参数预设
  • 4.2.2 用户界面参数预设
  • 4.2.3 选择参数预设
  • 4.2.4 可视化参数预设
  • 4.2.5 调色板预设
  • 4.2.6 背景预设
  • 4.2.7 可视化性能参数预设
  • 4.2.8 3D输入设备预设
  • 4.2.9 视图截面预设
  • 4.2.10 建模参数预设
  • 4.2.11 栅格和工作平面预设
  • 4.2.12 装配预设
  • 4.2.13 草图参数预设
  • 4.2.14 焊接参数预设
  • 4.2.15 实例:创建个性化绘图环境
  • 4.3 表达式
  • 4.3.1 表达式基础
  • 4.3.2 表达式的编辑
  • 4.4 实战技巧
  • 技巧 渲染模式的区别
  • 第5章 UG NX 10常用操作
  • 5.1 图层操作
  • 5.1.1 图层管理器
  • 5.1.2 图层类别管理器
  • 5.1.3 图层的视图可见性
  • 5.1.4 移动对象到图层
  • 5.1.5 复制对象到图层
  • 5.1.6 实例:导出图层状态和类别信息
  • 5.2 查询与分析
  • 5.2.1 信息查询
  • 5.2.2 实例:零件信息查询
  • 5.2.3 对象和模型分析
  • 5.2.4 实例:对连杆机械模型进行综合查询、分析
  • 5.3 实战技巧
  • 技巧 设置定制图层类别模板
  • 第2篇 实体建模
  • 第6章 创建草图
  • 6.1 草图
  • 6.1.1 草图的适用范围
  • 6.1.2 草图的一般操作
  • 6.2 草图预设置
  • 6.3 草图的创建
  • 6.3.1 草图平面的创建
  • 6.3.2 草图对象的创建
  • 6.3.3 轮廓
  • 6.3.4 实例:创建管钳轮廓
  • 6.3.5 点
  • 6.3.6 直线
  • 6.3.7 实例:以相对角度创建直线
  • 6.3.8 圆弧
  • 6.3.9 实例:创建圆弧基座
  • 6.3.10 圆
  • 6.3.11 实例:创建盖章圆
  • 6.3.12 倒斜角
  • 6.3.13 实例:在草图中创建倒斜角
  • 6.3.14 矩形
  • 6.3.15 实例:按2点创建矩形
  • 6.3.16 椭圆
  • 6.3.17 正多边形
  • 6.3.18 样条曲线
  • 6.3.19 绘制二次曲线
  • 6.3.20 实例:创建零件草图
  • 6.3.21 实例:创建底座支架
  • 6.4 实战技巧
  • 技巧 内部草图和外部草图的区别
  • 第7章 草图编辑及约束
  • 7.1 草图编辑操作
  • 7.1.1 镜像曲线
  • 7.1.2 实例:镜像草图几何图形
  • 7.1.3 偏置曲线
  • 7.1.4 实例:创建偏置艺术样条
  • 7.1.5 阵列曲线
  • 7.1.6 实例:创建曲线的相关阵列
  • 7.1.7 编辑曲线
  • 7.1.8 重新附着草图
  • 7.1.9 编辑草图
  • 7.1.10 添加现有曲线
  • 7.1.11 投影曲线
  • 7.1.12 实例:创建模型投影边
  • 7.1.13 实例:基于平的面绘制草图
  • 7.1.14 实例:绘制连接件草图
  • 7.2 草图的约束
  • 7.2.1 尺寸约束
  • 7.2.2 几何约束
  • 7.2.3 创建几何约束
  • 7.2.4 约束操作
  • 7.2.5 实例:绘制机械基座草图
  • 7.3 综合实例——挂钩基础曲线的绘制
  • 7.4 实战技巧
  • 技巧 如何使用快捷工具条创建几何约束
  • 第8章三维基础建模
  • 8.1 建模预设置
  • 8.2 基准特征
  • 8.2.1 基准平面
  • 8.2.2 实例:用成一角度方法创建基准平面
  • 8.2.3 确定和调整基准平面的大小
  • 8.2.4 使用系数创建基准平面
  • 8.2.5 基准轴
  • 8.2.6 实例:用交点方法创建基准轴
  • 8.2.7 实例:根据点创建基准轴
  • 8.2.8 基准坐标系
  • 8.3 常见实体建模
  • 8.3.1 长方体
  • 8.3.2 实例:用原点和边长方式创建长方体
  • 8.3.3 实例:用两点和高度方式创建长方体
  • 8.3.4 实例:用两个对角点方式创建长方体
  • 8.3.5 圆锥
  • 8.3.6 实例:用两个共轴的圆弧方式创建圆锥
  • 8.3.7 圆柱体
  • 8.3.8 球
  • 8.3.9 实例:创建球槽
  • 8.4 扩展特征建模
  • 8.4.1 拉伸
  • 8.4.2 实例:拉伸机械基座
  • 8.4.3 实例:在两个体之间拉伸
  • 8.4.4 旋转
  • 8.4.5 实例:旋转轴承基本模型
  • 8.4.6 沿引导线扫掠
  • 8.4.7 实例:扫掠实体模型
  • 8.4.8 管道
  • 8.4.9 实例:创建软管模型
  • 8.5 布尔操作
  • 8.5.1 求和(合并)
  • 8.5.2 实例:对机械基座进行合并操作
  • 8.5.3 求差(减去)
  • 8.5.4 实例:对机械基座进行减去操作
  • 8.5.5 相交
  • 8.5.6 实例:对机械基座进行相交操作
  • 8.6 综合实例——螺栓的建模
  • 8.6.1 螺栓造型分析
  • 8.6.2 螺栓造型建模
  • 8.7 实战技巧
  • 技巧 布尔运算失败的解决方法
  • 第9章 三维特征建模
  • 9.1 成型特征
  • 9.1.1 特征定位
  • 9.1.2 孔
  • 9.1.3 实例:创建中心孔
  • 9.1.4 凸台
  • 9.1.5 实例:创建凸台
  • 9.1.6 腔体
  • 9.1.7 垫块
  • 9.1.8 槽
  • 9.1.9 实例:创建矩形沟槽
  • 9.1.10 键槽
  • 9.1.11 实例:创建矩形键槽
  • 9.1.12 三角形加强筋
  • 9.1.13 实例:创建基座三角形加强筋
  • 9.1.14 螺纹
  • 9.1.15 实例:创建螺丝的右旋螺纹
  • 9.2 参数化建模
  • 9.2.1 参数化建模概述
  • 9.2.2 参数化建模方法
  • 9.3 综合实例——螺母的建模
  • 9.4 实战技巧
  • 技巧 如何使用不对称角拉伸
  • 第10章 特征的基本操作
  • 10.1 拔模
  • 10.2 实例:创建平面拔模
  • 10.3 拔模体
  • 10.4 实例:创建双面拔模
  • 10.5 边倒圆
  • 10.6 实例:创建恒定半径的圆形边倒圆
  • 10.7 面倒圆
  • 10.8 实例:创建恒定半径的圆形面倒圆
  • 10.9 倒斜角
  • 10.10 抽壳
  • 10.11 实例:创建基座抽壳特征
  • 10.12 缩放体
  • 10.13 实例:创建均匀缩放特征
  • 10.14 阵列特征
  • 10.15 缝合
  • 10.16 补片
  • 10.17 实例:创建补片效果
  • 10.18 偏置面
  • 10.19 实例:创建偏置面特征
  • 10.20 修剪体
  • 10.21 实例:创建简单修剪体
  • 10.22 分割面
  • 10.23 实例:简单分割面
  • 10.24 实战技巧
  • 技巧 如何沿圆柱体的轴来缩放
  • 第11章 特征的编辑操作
  • 11.1 参数编辑
  • 11.2 移动特征
  • 11.3 特征重排序
  • 11.4 删除、抑制、取消特征
  • 11.4.1 删除特征
  • 11.4.2 抑制特征
  • 11.4.3 取消抑制特征
  • 11.5 由表达式抑制特征
  • 11.6 编辑位置
  • 11.7 特征回放
  • 11.8 综合实例——轴的建模
  • 11.8.1 阶梯轴造型分析
  • 11.8.2 阶梯轴设计步骤
  • 11.9 实战技巧
  • 技巧 如何编辑草图截面尺寸
  • 第3篇 曲面造型
  • 第12章 曲线的绘制
  • 12.1 可视化参数预设
  • 12.2 工作平面预设
  • 12.3 曲线的操作命令
  • 12.4 简单曲线的绘制
  • 12.4.1 点和点集
  • 12.4.2 直线
  • 12.4.3 实例:通过多种方式创建直线
  • 12.4.4 圆弧和圆
  • 12.4.5 实例:通过中心方式创建圆
  • 12.4.6 圆角
  • 12.4.7 倒斜角
  • 12.4.8 实例:通过多种方式创建倒斜角
  • 12.4.9 矩形
  • 12.4.10 椭圆
  • 12.4.11 正多边形
  • 12.4.12 实例:通过多种方式创建正多边形
  • 12.5 复杂曲线的绘制
  • 12.5.1 样条曲线
  • 12.5.2 曲面上的曲线
  • 12.5.3 实例:创建圆柱体表面上的曲线
  • 12.5.4 抛物线
  • 12.5.5 双曲线
  • 12.5.6 螺旋线
  • 12.5.7 实例:创建普通螺旋线和盘形螺旋线
  • 12.5.8 文本曲线
  • 12.5.9 创建平面文本曲线
  • 12.5.10 沿曲线创建文本
  • 12.6 综合实例——挂钩基础曲线的绘制
  • 12.7 实战技巧
  • 技巧 基本曲线点法创建选项有哪些
  • 第13章 曲线的编辑与操作
  • 13.1 曲线的编辑
  • 13.1.1 偏置
  • 13.1.2 实例:偏置艺术样条曲线
  • 13.1.3 修剪以及延长
  • 13.1.4 边界对象
  • 13.1.5 修剪圆
  • 13.1.6 修剪拐角
  • 13.1.7 实例:创建修剪拐角特征
  • 13.1.8 拉长(移动)
  • 13.1.9 分割
  • 13.1.10 实例:以等分段方式分割曲线
  • 13.1.11 参数
  • 13.1.12 长度
  • 13.1.13 实例:以增量延伸创建曲线长度特征
  • 13.2 曲线的操作
  • 13.2.1 截面
  • 13.2.2 实例:创建圆锥截面
  • 13.2.3 桥接
  • 13.2.4 实例:创建桥接曲线
  • 13.2.5 连结
  • 13.2.6 实例:创建连接直线
  • 13.2.7 投影
  • 13.2.8 相交
  • 13.2.9 实例:创建相交曲线特征
  • 13.3 综合实例——挂钩轮廓曲线的绘制
  • 13.4 实战技巧
  • 技巧 如何修剪多条曲线
  • 第14章 曲面的绘制
  • 14.1 自由曲面概述
  • 14.2 创建曲面的基本方法
  • 14.3 由点创建曲面
  • 14.3.1 通过点创建曲面
  • 14.3.2 从极点创建曲面
  • 14.3.3 四点曲面
  • 14.4 由曲线创建曲面
  • 14.4.1 直纹面曲面
  • 14.4.2 实例:使用点创建直纹面
  • 14.4.3 通过曲线组创建曲面
  • 14.4.4 实例:创建通过曲线组的曲面
  • 14.4.5 通过曲线网格创建曲面
  • 14.4.6 实例:使用曲线和点来创建通过曲线网格的曲面
  • 14.4.7 扫掠曲面
  • 14.4.8 实例:使用两条引导线创建扫掠特征
  • 14.4.9 截面曲面
  • 14.5 综合实例——创建座椅垫大致轮廓曲面
  • 14.6 实战技巧
  • 技巧 由点创建曲面中点的选择方式
  • 第15章 曲面的操作与编辑
  • 15.1 曲面的操作
  • 15.1.1 桥接曲面
  • 15.1.2 实例:在两个面之间创建桥接
  • 15.1.3 N边曲面
  • 15.1.4 实例:创建修剪的 N 边曲面
  • 15.1.5 规律延伸
  • 15.1.6 实例:创建延伸曲面
  • 15.1.7 偏置曲面
  • 15.1.8 实例:创建偏置曲面
  • 15.1.9 修剪片体
  • 15.1.10 实例:使用曲线来修剪片体
  • 15.2 曲面的编辑
  • 15.2.1 扩大
  • 15.2.2 实例:扩大片体
  • 15.2.3 X 型控制曲线
  • 15.2.4 剪断曲面
  • 15.3 综合实例——创建完整座椅垫
  • 15.4 实战技巧
  • 技巧 如何使曲面变形
  • 第4篇 装配设计
  • 第16章 注塑模设计
  • 16.1 注塑模向导
  • 16.1.1 注塑模向导简介
  • 16.1.2 注塑模向导模块的设计流程
  • 16.2 注塑模向导模块功能
  • 16.2.1 启动注塑模
  • 16.2.2 初始化项目
  • 16.2.3 多腔模设计
  • 16.2.4 模具坐标系
  • 16.2.5 设置收缩率
  • 16.2.6 创建工件
  • 16.2.7 型腔布局
  • 16.3 模具分型工具
  • 16.3.1 检查区域
  • 16.3.2 定义区域
  • 16.3.3 设计分型面
  • 16.3.4 定义型腔和型芯
  • 16.4 注塑模向导其他功能
  • 16.4.1 模架库
  • 16.4.2 标准件库
  • 16.4.3 顶杆后处理
  • 16.4.4 腔体
  • 16.4.5 物料清单
  • 16.5 综合实例——飞轮模具设计
  • 16.6 实战技巧
  • 技巧 如何创建符合“中国国家标准”的中心线
  • 第17章 钣金设计
  • 17.1 钣金设计基础
  • 17.1.1 进入NX钣金模块
  • 17.1.2 NX钣金首选项
  • 17.2 钣金特征
  • 17.2.1 突出块
  • 17.2.2 弯边
  • 17.2.3 轮廓弯边
  • 17.2.4 放样弯边
  • 17.3 钣金操作
  • 17.3.1 封闭拐角
  • 17.3.2 折弯
  • 17.3.3 二次折弯
  • 17.3.4 伸直
  • 17.3.5 重新折弯
  • 17.3.6 法向除料
  • 17.4 钣金高级设计
  • 17.4.1 凹坑
  • 17.4.2 百叶窗
  • 17.4.3 筋
  • 17.4.4 冲压除料
  • 17.4.5 倒角
  • 17.5 实例:防尘罩的创建
  • 17.6 实例:稳压器盖的创建
  • 17.7 实例:连接杆的创建
  • 17.8 实战技巧
  • 技巧 圆角有哪些类型
  • 第18章 组件装配
  • 18.1 装配概述
  • 18.1.1 装配的概念
  • 18.1.2 装配的模式与方法
  • 18.1.3 引用集
  • 18.1.4 装配导航器
  • 18.2 装配预设置
  • 18.3 自底向上装配
  • 18.3.1 按照绝对坐标定位方式的装配
  • 18.3.2 按约束条件的装配
  • 18.3.3 移动组件
  • 18.3.4 组件的编辑
  • 18.4 自顶向下装配
  • 18.4.1 装配方法1
  • 18.4.2 装配方法2
  • 18.5 装配爆炸图
  • 18.5.1 爆炸图的建立
  • 18.5.2 自动爆炸图
  • 18.5.3 编辑爆炸图
  • 18.5.4 操作爆炸图
  • 18.6 综合实例——轴承的装配
  • 18.7 实战技巧
  • 技巧 如何转换配对条件
  • 第19章 运动仿真
  • 19.1 运动仿真概念
  • 19.1.1 运动仿真界面
  • 19.1.2 运动仿真工作界面介绍
  • 19.2 运动模型管理
  • 19.2.1 运动导航器窗口
  • 19.2.2 编辑模型几何尺寸
  • 19.3 连杆及材料
  • 19.3.1 创建连杆
  • 19.3.2 连杆参数的编辑
  • 19.4 运动副
  • 19.4.1 运动副的类型
  • 19.4.2 创建运动副
  • 19.4.3 运动副参数的编辑
  • 19.5 运动分析
  • 19.5.1 运动仿真过程
  • 19.5.2 运动分析结果的图表输出
  • 19.6 综合实例——创建三连杆运动
  • 19.7 实战技巧
  • 技巧 机构载荷的类型
  • 第20章 工程图的构建
  • 20.1 工程图模块概述
  • 20.2 工程图参数预设置
  • 20.2.1 视图预设置
  • 20.2.2 公共预设置
  • 20.2.3 尺寸预设置
  • 20.2.4 表预设置
  • 20.3 工程图的建立与编辑
  • 20.3.1 工程图的建立
  • 20.3.2 打开图纸
  • 20.3.3 删除工程图
  • 20.3.4 编辑工程图
  • 20.4 视图管理功能
  • 20.4.1 添加基本视图
  • 20.4.2 添加投影视图
  • 20.4.3 添加局部放大视图
  • 20.4.4 实例:添加连接件局部放大视视图
  • 20.4.5 移动或复制视图
  • 20.4.6 对齐视图
  • 20.4.7 定义视图边界
  • 20.4.8 视图相关编辑
  • 20.4.9 更新视图
  • 20.5 剖视图的应用
  • 20.5.1 剖视图
  • 20.5.2 创建连接件的剖视图
  • 20.5.3 半剖视图
  • 20.5.4 旋转剖视图
  • 20.5.5 局部剖视图
  • 20.5.6 其他剖视图
  • 20.5.7 标签
  • 20.6 实例:轴的工程图的创建
  • 20.7 工程图中的符号插入
  • 20.7.1 插入实用符号
  • 20.7.2 用户定义符号
  • 20.7.3 插入符号标注
  • 20.7.4 插入定制符号
  • 20.8 工程图标注功能
  • 20.8.1 尺寸标注
  • 20.8.2 注释标注
  • 20.8.3 粗糙度符号标注
  • 20.9 编辑绘图对象
  • 20.9.1 移动制图对象
  • 20.9.2 编辑注释对象
  • 20.9.3 编辑注释文本
  • 20.9.4 抑制制图对象
  • 20.10 工程图的其他功能
  • 20.11 综合实例——对轴的剖视图进行尺寸标注
  • 20.12 实战技巧
  • 技巧 如何更改多个尺寸的显示
  • 第5篇 案例实战
  • 第21章 标准件设计
  • 21.1 螺栓、螺母的设计
  • 21.1.1 螺栓、螺母的设计思路
  • 21.1.2 螺栓的设计步骤
  • 21.1.3 螺母的设计步骤
  • 21.2 滑动轴承的设计
  • 21.2.1 向心滑动轴承设计思路
  • 21.2.2 向心滑动轴承设计步骤1——创建滑动轴承整体造型
  • 21.2.3 向心滑动轴承设计步骤2——拆分整体滑动轴承
  • 21.2.4 向心滑动轴承设计步骤3——创建滑动轴承上盖
  • 21.2.5 向心滑动轴承设计步骤4——创建滑动轴承座
  • 21.2.6 向心滑动轴承设计步骤5——装配滑动轴承
  • 21.3 滚动轴承的设计
  • 21.3.1 深沟球轴承设计思路
  • 21.3.2 深沟球轴承设计步骤1——轴承内圈的设计
  • 21.3.3 深沟球轴承设计步骤2——保持架的设计
  • 21.3.4 深沟球轴承设计步骤3——滚动体的设计
  • 21.3.5 深沟球轴承设计步骤4——轴承外圈的设计
  • 21.3.6 深沟球轴承设计步骤5——轴承的装配
  • 第22章 常见机械部件设计
  • 22.1 轴类机械部件设计
  • 22.1.1 曲轴设计思路
  • 22.1.2 曲轴设计步骤1——创建圆柱体
  • 22.1.3 曲轴设计步骤2——创建曲轴的连杆部分
  • 22.1.4 曲轴设计步骤3——创建曲轴的另一个轴体
  • 22.1.5 曲轴设计步骤4——创建曲轴的连杆部分
  • 22.1.6 曲轴设计步骤5——创建另一轴体
  • 22.1.7 曲轴设计步骤6——创建键槽
  • 22.2 盘类机械部件设计
  • 22.2.1 盘类零件设计思路
  • 22.2.2 端盖设计步骤1——创建端盖基体
  • 22.2.3 端盖设计步骤2——创建零件外表面的螺纹孔
  • 22.2.4 端盖设计步骤3——创建零件中的安装孔
  • 22.3 弹簧类机械部件设计
  • 22.3.1 弹簧设计思路
  • 22.3.2 螺旋弹簧设计步骤
  • 22.3.3 涡卷形盘簧设计步骤
  • 22.3.4 圆锥螺旋弹簧设计步骤
  • 22.4 叉架类机械部件设计
  • 22.4.1 支架设计思路
  • 22.4.2 支架设计步骤1——创建支架基体
  • 22.4.3 支架设计步骤2——创建支架筋板及螺纹孔
  • 22.5 连杆类机械部件设计
  • 22.5.1 连杆设计思路
  • 22.5.2 典型连杆设计步骤1——创建连杆基体
  • 22.5.3 典型连杆设计步骤2——创建连杆两边圆柱和孔
  • 22.5.4 典型连杆设计步骤3——创建连杆体上的凹槽
  • 22.5.5 典型连杆设计步骤4——对连杆模型倒圆角操作
  • 第23章 减速器箱体设计
  • 23.1 箱体设计思路
  • 23.2 箱体设计步骤
  • 23.2.1 箱体设计步骤1——箱盖设计步骤
  • 23.2.2 箱体设计步骤2——箱座设计步骤
  • 第24 章减速器装配设计
  • 24.1 减速器整体造型分析
  • 24.2 减速器装配步骤
  • 24.2.1 减速器装配步骤1——创建蜗轮部分子装配体
  • 24.2.2 减速器装配步骤2——装配蜗杆和下箱体
  • 24.2.3 减速器装配步骤3——装配蜗杆和轴承
  • 24.2.4 减速器装配步骤4——装配轴承和定距环
  • 24.2.5 减速器装配步骤5——装配前侧轴承端盖和下箱体
  • 24.2.6 减速器装配步骤6——装配油封和轴承端盖
  • 24.2.7 减速器装配步骤7——装配盖板和轴承端盖
  • 24.2.8 减速器装配步骤8——装配后侧轴承端盖和下箱体
  • 24.2.9 减速器装配步骤9——装配螺栓
  • 24.2.10 减速器装配步骤10——装配蜗轮轴系零件与下箱体
  • 24.2.11 减速器装配步骤11——装配箱盖、轴承端盖和箱体
  • 24.2.12 减速器装配步骤12——装配视孔盖系零件与箱盖
  • 24.2.13 减速器装配步骤13——装配箱体连接螺栓
  • 第25章 台钳的设计
  • 25.1 台钳零件设计
  • 25.1.1 台钳设计思路
  • 25.1.2 台钳零件设计1——支架的设计
  • 25.1.3 台钳零件设计2——活动钳头的设计
  • 25.1.4 台钳零件设计3——导杆的设计
  • 25.1.5 台钳零件设计4——端盖的设计
  • 25.1.6 台钳零件设计5——螺母的设计
  • 25.1.7 台钳零件设计6——手柄的设计
  • 25.1.8 台钳零件设计7——手柄球的设计
  • 25.1.9 台钳零件设计8——螺栓的设计
  • 25.2 台钳的装配
  • 25.2.1 台钳装配步骤1——装配导杆和支架
  • 25.2.2 台钳装配步骤2——装配螺母与导杆
  • 25.2.3 台钳装配步骤3——装配活动钳头与导杆
  • 25.2.4 台钳装配步骤4——装配丝杠
  • 25.2.5 台钳装配步骤5——装配端盖
  • 25.2.6 台钳装配步骤6——装配螺栓
  • 25.2.7 台钳装配步骤7——装配活动螺母
  • 25.2.8 台钳装配步骤8——装配手柄
  • 25.2.9 台钳装配步骤9——装配手柄球
  • 第6篇 高手秘籍
  • 第26章 UG与外挂
  • 26.1 胡波外挂
  • 26.2 UG-GRX齿轮外挂
  • 26.3 UG与CAD协同
  • 26.4 UG与其他软件协同
  • 第27章 UG与3D打印
  • 27.1 3D打印概述
  • 27.1.1 3D打印机的发展历史
  • 27.1.2 3D打印和3D打印机定义
  • 27.1.3 3D打印机及其应用领域
  • 27.2 3D打印的优势
  • 27.3 3D打印相关知识
  • 27.3.1 3D打印机的原理
  • 27.3.2 如何选购3D打印机
  • 27.3.3 3D打印机精度的控制要素
  • 27.3.4 3D打印机的日常维护
  • 27.4 3D打印操作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人民邮电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是工业和信息化部主管的大型专业出版社,成立于1953年10月1日。人民邮电出版社坚持“立足信息产业、面向现代社会、传播科学知识、服务科教兴国”,致力于通信、计算机、电子技术、教材、少儿、经管、摄影、集邮、旅游、心理学等领域的专业图书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