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41千字
字数
2024-07-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一本深入探讨脑机接口技术发展的科普书。
内容简介
从历史、科学原理到最新进展和未来预测,本书详细介绍了脑机接口技术——一种利用思维直接控制物体的技术。书中围绕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的发展,讲述了这种技术从早期实验到商业化的演变过程。
全书共分为五个部分,涵盖了前期的科技背景发展、脑机接口的早期探索、脑机接口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功能升级、近年来脑机接口初创公司的兴起和商业化挑战,以及未来该领域的发展方向和面临的社会伦理考量。作者作为该领域内的资深科学家,提供了独特的行业视角,揭示了技术背后的故事和挑战。
本书面向广泛的读者群体,特别适合对脑机接口技术感兴趣的学生、科研人员和技术从业者。通过浅显易懂的语言和丰富的实例,本书旨在填补国内该领域原创通俗读物的市场空白,让读者对这一技术有个全面的了解,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评估脑机接口技术的实际应用和潜力。
目录
- 版权信息
- 内容提要
- 作者简介
- 序
- 前言
- 致谢
- 资源与支持
- 第1章 导论
- 1.1 隔空移物
- 1.2 什么是脑机接口
- 1.3 脑机接口的物理形式
- 1.4 脑机接口的应用场景
- 1.5 本书结构
- 第一部分:启蒙时期(1790~1980年)
- 第2章 生物电信号的发现
- 2.1 电场、电势、电压和电流的概念
- 2.2 经典的阳台蛙腿实验并没有发现生物电
- 2.3 真正生物电信号的发现
- 2.4 神经和肌肉活动与电信号的关系
- 第3章 脑电信号的发现及脑电图
- 3.1 脑电信号的发现
- 3.2 EEG信号简介
- 第4章 技术时代的大背景
- 4.1 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
- 4.2 三极管和集成电路芯片的发明
- 4.3 数字计算机的发明和PC的出现
- 4.4 《星球大战》电影上映
- 4.5 对于这一时期科技发展的思考
- 第5章 脑机接口概念应运而生
- 5.1 前期工作
- 5.2 脑机接口概念的提出
- 5.3 第一个隔空移物的物理实现
- 5.4 对脑机接口诞生的科学思考
- 第二部分:探索时期(1980~2000年)
- 第6章 基于EEG的非侵入式脑机接口
- 6.1 脑机接口需要什么信号
- 6.2 EEG信号代表什么
- 6.3 意识是否可以被EEG定位和记录
- 6.4 基于EEG的脑机接口
- 6.5 非侵入式脑机接口的优缺点
- 第7章 颅内神经元记录
- 7.1 大脑中是否存在与运动控制相关的信息
- 7.2 对多通道神经微电极阵列的需求
- 7.3 用微加工方法制造多通道神经微电极阵列
- 7.4 犹他电极阵列的故事
- 第8章 侵入式运动脑机接口
- 8.1 侵入式脑机接口的主要应用场景
- 8.2 人脑运动感觉皮层的结构和功能
- 8.3 运动想象的信号是否存在于大脑中
- 8.4 早期的侵入式运动脑机接口
- 8.5 Phillip R. Kennedy博士的故事
- 第三部分:快速发展期(2000年~现今)
- 第9章 运动想象或意图是否可以用来控制机械手臂
- 9.1 探寻手臂运动的控制信息源头
- 9.2 运动想象或意图的信号位置
- 9.3 基于运动想象或意图的脑机接口
- 9.4 我与Leigh R. Hochberg教授的邂逅
- 第10章 商业化的冲动:Cyberkinetics
- 10.1 Cyberkinetics的故事
- 10.2 对这一事件的思考
- 第11章 植入电极是否会改变周围脑组织的结构和功能
- 11.1 神经电极的植入创伤
- 11.2 植入电极改变周围脑组织的生理结构
- 11.3 针对长期免疫排斥反应的电极优化
- 11.4 当前植入式电极面临的最大技术挑战
- 11.5 使用新外设的经验会改变大脑
- 第12章 侵入式脑机接口功能的进一步提升
- 12.1 瘫痪病人是否能够控制他们瘫痪的肢体
- 12.2 肢体移动中的触觉是否可以被恢复
- 12.3 其他进展
- 第13章 柔性微电极阵列
- 13.1 为什么需要柔性微电极
- 13.2 柔性微电极的发展历史
- 13.3 进一步的微型化和可插入式设计
- 13.4 柔性微电极所面临的问题
- 第14章 恢复高位截瘫病人的肢体运动
- 14.1 神经电子桥的概念
- 14.2 CPG假说
- 14.3 早期的研究
- 14.4 恢复下肢行走功能
- 14.5 恢复手的功能
- 第15章 语言通信脑机接口
- 15.1 应用场景
- 15.2 早期的工作
- 15.3 基于ECoG的语言通信脑机接口
- 15.4 基于犹他电极的语言通信脑机接口
- 第16章 感觉脑机接口:人工视网膜
- 16.1 应用场景
- 16.2 波士顿视网膜植入项目
- 16.3 人工视网膜项目
- 16.4 世界范围内其他研发工作
- 第四部分:创业爆发期(2016年~现今)
- 第17章 为什么现今的脑机接口产品在市场上很有限
- 17.1 侵入式脑机接口的优缺点
- 17.2 当前该领域的科技现状
- 17.3 脑机接口进入大众视野的因素
- 第18章 新型电极赋能新的创业公司:Neuralink和Synchron
- 18.1 Neuralink
- 18.2 Synchron
- 18.3 其他侵入式脑机接口方案
- 第五部分:未来会怎样(现今~2050年)
- 第19章 未来几十年需要攻克的脑机接口技术障碍
- 19.1 恼人的免疫排斥反应
- 19.2 电极阵列通道数量的大幅提升
- 19.3 产品的量产和标准化
- 19.4 其他问题
- 第20章 脑机接口的社会伦理问题
- 20.1 FDA的监管和支持
- 20.2 技术安全问题
- 20.3 社会公平问题
- 20.4 需要考虑的监管方面
- 参考资料
- 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人民邮电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是工业和信息化部主管的大型专业出版社,成立于1953年10月1日。人民邮电出版社坚持“立足信息产业、面向现代社会、传播科学知识、服务科教兴国”,致力于通信、计算机、电子技术、教材、少儿、经管、摄影、集邮、旅游、心理学等领域的专业图书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