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探讨塞尚风景画与中国古典山水画的关系,重估其艺术和思想价值。

内容简介

本书为《山水》辑刊的第二辑,专题聚焦现代艺术之父保罗·塞尚,探讨了塞尚风景画与中国古典山水画之间隐秘而幽微的关系,从“气韵生动”“以形媚道”等中国山水画的理论与技法出发,重估了塞尚作品的艺术和思想价值,呈现了中国古典绘画的“写意”传统对西方绘画现代转型的潜在影响,同时也涉及梅洛-庞蒂和罗杰·弗莱等西方思想家对塞尚的经典性解读。

除专题外,本书其他部分均围绕“山水”展开论述,或涉及对古典绘画中的“山水”意象、“山水”人物以及山水画“平远”风格的分析,或探讨经典文本(《论语》、冯至和里尔克的诗歌)与山水画之间的互鉴关系,或另辟蹊径,在跨学科、跨文化的视野下呈现“山水”意象在宗教信仰、城市建设和中世纪博物志中的运用。

目录

  • 版权信息
  • 编者按
  • 专题 塞尚的山水境域
  • 境域之道
  • 一、塞尚研究的形式论方向
  • 二、塞尚研究的现象学方向
  • 三、塞尚绘画的感觉
  • 四、塞尚的“主题之发现”
  • 五、塞尚成熟期的形式构成
  • 六、塞尚绘画的山水媚道
  • 七、塞尚的境域之道
  • 八、唯余色彩
  • 九、“存在的就是辉煌”
  • “说出第一句话的人”
  • 一、塞尚:表达的范例
  • 二、“感知的逻辑”:塞尚作为知觉的画家
  • 三、色彩:视看之维
  • 四、画出整全:色彩之维作为“存在的枝条”
  • 五、结语:绝对的绘画
  • 作为消解表象之原则的变形
  • 一、梅洛-庞蒂
  • 二、利奥塔
  • 三、马蒂内与施特劳斯
  • 四、德勒兹
  • 行记
  • 南法之旅
  • 一、“回到事物本身”:艺术的本体
  • 二、“图”与“像”:塞尚的发现
  • 三、塞尚的原始性
  • 四、塞尚的内视觉
  • 五、重量与律动
  • 六、塞尚的“反常”与中西绘画的交点
  • 思源
  • 想象洞天
  • 小引:神仙与洞天
  • 早期的十所洞天和茅山的核心性
  • 洞穴与神仙——“圣性地形”的信仰重塑
  • 茅山洞天——地方氛围与情感载体
  • 结语
  • 平远世界的绽开
  • 一、独特的“平远”
  • 二、几种解释
  • 三、荒寒境界的创立
  • 四、“潇湘”作为林泉
  • 五、中唐之典刑
  • 结语
  • 借景
  • 类型学、世界观和景观
  • 汉长安:作为景观的城市
  • “景观”的诞生
  • 洛阳:园林城市
  • 结论
  • 艺论
  • “绘事后素”考
  • 万象
  • 画中《琵琶行》
  • 一、人物
  • 二、山水人物
  • 造境与成景
  • 附言
  • “世界山水化”
  • 一、奇遇
  • 二、“物诗”
  • 三、大观
  • 四、创作
  • 五、天命
  • 描述的艺术
  • 一、描述制图:中世纪“世界之布”概述
  • 二、珍禽异兽:《赫里福德地图》与动物寓言集传统
  • 三、描摹他者:《赫里福德地图》上的奇异人种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简称三联书店) 是一家有悠久历史的著名出版社。 它的前身是邹韬奋、徐伯昕等三十年代在上海创立的生活书店、新知书店和读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