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明史大家吴晗先生凝结三十年心血写就,用翔实的考据、生动的笔触,还原可靠的元末明初风云录。

内容简介

本书由吴晗先生在1948年写定。当时作者思想自由,文思活泼,语言生动,正当盛年。在他笔下,一个历经艰辛磨难、乞讨度日的小流氓,一个英勇睿智、气度恢宏的统帅,一个勤政爱民、夙兴夜寐又猜忌心极重、杀戮成性的帝王,这些复杂矛盾的形象活灵活现,共同构成了朱元璋的多面人生。

目录

  • 版权信息
  • 为《朱元璋传》重版序言
  • 第一章 小流氓
  • 一.小沙弥
  • 二.游方僧
  • 三.逼上梁山
  • 第二章 红军大帅
  • 一.小亲兵
  • 二.小军官
  • 三.大元帅、大丞相
  • 第三章 从吴国公到吴王
  • 一.鄱阳湖决战
  • 二.取东吴
  • 三.南征北伐
  • 第四章 大皇帝的统治术
  • 一.大明帝国和明教
  • 二.农民被出卖了!
  • 三.新官僚养成所
  • 四.皇权的轮子——军队
  • 五.皇权的轮子——新官僚机构
  • 六.建都和国防
  • 七.大一统和分化政策
  • 第五章 恐怖政治
  • 一.大屠杀
  • 二.文字狱
  • 三.特务网
  • 四.皇权的极峰
  • 第六章 家庭生活
  • 一.马皇后
  • 二.皇子皇孙
  • 三.教养和性格
  • 四.晚年的悲哀
  • 附录 朱元璋年表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4
52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史学者戒

    看《明朝那些事儿》第一集 “洪武大帝”,再翻一遍著名明史专家吴哈的这本书,补充书评。元朝就是个外族侵略的占领者,只是从大中华来讲也算一脉,朱重八的外公还是还经历了崖山之变(1279 年),文天祥就义是 1283 年两年后就开始有反抗起义,到 1351 年,也就是元朝忽必烈正式建立 “元” 国号 69 年就爆发了著名的红巾军起义,元朝开始走向灭亡。元朝依靠武力征服,但没有文化,少数人统治多数人只能依靠代理人收税,禁止汉人习武和学习蒙古,色目文字,民族分等级,社会保甲制管理。朱元璋 1368 年建国后,延续了元朝的保甲制和行业户籍制度,也因亲身体会官僚腐败,民不聊生,采取残酷的手段整顿吏治,“官不聊生” 的治理和东西厂的检察体系,让怀念宋朝的士大夫痛恨,但有效平抑了底层阶级矛盾,民族平等和对朝鲜的定名戍边,都属于雄才伟略。所以教员看了吴晗这本书后的评论是:“先生似尚未完全接受历史唯物主义作为观察历史的方法论。” 对比两本书,吴晗当然是专家,但现代的白话文比早期成熟,现代信息的搜集和编辑,让一代更比一代强,过去的 “大师” 只是虚名,不必迷信。对比两位作者的人生仕途,业余作家石悦(当年明月)才真正把历史读通了,博得大名后封笔,安心做公务员。而吴晗把道走反了,该安心书斋研究历史的时候去走独木桥。给这本书写序的章乃器之子也号称 “近代史学家”,但远不如 “当年明月” 看透历史,依然走不出 “映射史学” 的怪圈。“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也是没有认清人类社会的阶级属性,朱元璋当然有其历史的局限性,千方百计维护的朱氏子孙到下一代就相互仇杀,到明亡时十几万直系子孙都被屠尽,历史唯物主义才是史学正道。

      4
      6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残暴的独裁者?伟大的开国者?

      如何评价朱元璋的功过?从社会成本上看,专制统治付出了巨大代价。但是从实际的社会背景上看,集权又是不得已而为之,也具备充分条件,属于必然的结果。如果就社会成本而论,皇权失去监督和制约的结果是可怕的,意味着国家机器的僵化,保守,上层统治集团获取信息的闭塞,官僚机构解决问题思路墨守成规而不能与时俱进。严格细致的法律,严酷的刑罚使得人人自危,精致利己,互相推诿,不主动作为,反而会拆散人心,把全国打成一盘散沙。皇帝做什么随心所欲,臣民皆为奴才。当皇帝个人素质下降时,臣民更无力纠偏,大小臣工只顾酒足饭饱,飞黄腾达,遇到问题踢皮球,遇到困难缩起来,特别是宦官为贯彻特务政治而闭塞言路,更缺少有才华、有作为、有操守之人,面对内部社会问题与外敌入侵应接不暇,已经无力治理一个庞大的国家。无思想而奴性的官僚,没有文化,缺少主动的担当,人际技能学得特别精明,一切只为自己明哲保身,飞黄腾达,一切只听命令就失去了主动性,失去对工作意义的思考,很难把复杂的工作完成好,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有限的。当然,皇帝个人坚决贯彻天真浪漫的想法,奔赴心中理想的治世,不遗余力地惩罚一切所谓犯错的人,这时皇权与相权被打破平衡的必要条件已经具备。宋代虽有士大夫与皇帝和谐共生,但也被刻意地分权制衡,士大夫地位在元代继续降低,到明初已经无力牵制皇权。如果从社会成本来看,专制皇权的负面作用十分明显。但如果就社会结构来说,元末明初是需要铁腕人物来结束乱世的,开创治世的。要推翻高压的蒙古统治,战胜各路起义军,这个人物必然居功至伟,权威不容挑战,于是就失去了监督和制约。以今天治世标准来衡量,这当然是不好的,但以当时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国家现状来看,又不得不召唤一位独裁者,一位铁腕皇帝。他的所做所为,就具有很大的随机性,难以掌控,但大体上是会把国家机器变得循规蹈矩,思想文化政策可以有效控制社会舆论,引导文化风气,社会经济结构变得极其稳定、单一,恢复生产和稳定政治秩序、社会治安的结果也是必然,其间付出代价不可避免。在朱元璋个人行事风格的随机性当中,蕴含了历史发展规律的必然性。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伟大的帝王

        《朱元璋传》作者吴晗,是现代中国明史研究的开拓人,师从胡适、蒋廷黻等大师,曾任教于西南联合大学历史系教授、清华大学历史系主任,担任过北京市的副市长。作者认为,朱元璋能够崛起,是因为他拥有 “时刻能根据不同场景,精准调用多种不同人格” 的能力,然后再跟着趋势来调整自己的策略。《苏东坡传》《张居正传》《朱元璋传》《李鸿章传》并称为 20 世纪中文四大传记,《朱元璋传》由吴晗先生在 1948 年写定。当时作者思想自由,文思活泼,语言生动,正当盛年。在他笔下,一个历经艰辛磨难、乞讨度日的小流氓,一个英勇睿智、气度恢宏的统帅,一个勤政爱民、夙兴夜寐又猜忌心极重、杀戮成性的帝王,这些复杂矛盾的形象活灵活现,共同构成了朱元璋的多面人生。在吴晗看来,朱元璋是一个残酷的政治家、恐惧症患者以及终身学习者,是一个多面而复杂的人物。而朱元璋之所以能够崛起并成功夺得天下,主要是他拥有 “时刻能根据不同场景,精准调用多种不同的人格” 的能力,然后再跟着趋势来调整自己的策略。当朱元璋当上皇帝后,又开始积极塑造了皇权的新形态。总之,在史学界,朱元璋研究充满了曲折与争议。吴晗作为朱元璋研究的拓荒者,这本《朱元璋传》也存在或多或少值得商榷的问题。本书我是作为《明朝那些事儿》的补充读物读的:书中关于朱元璋的最后一段每次读起来都有一种振奋的感觉:为了建立这个伟大的帝国,他付出了自己的青春、精力,牺牲了爱人、朋友和属下,他杀了很多人,做错了很多事,现在终于走到了终点。一个孤独的老人守护着一个庞大的帝国,这就是最终的结局。皇觉寺里,明月相伴,孤灯一盏;濠州城中,谨小慎微,奋发图强;鄱阳湖畔,碧波千里,火光冲天;茫茫大漠,金戈铁马,剑舞黄沙;开创帝国,保世宏规,光耀后代!他纵马驰奔,江河大地被他踩在脚下,锦绣山川被他抛在身后。一个个的身影在他眼前浮现:郭子兴、马皇后、陈友谅、徐达、常遇春、王保保、胡惟庸、蓝玉,有的他爱过,有的他恨过,有的他信任过,有的他背叛过,有的是他的朋友,有的是他的敌人。此生足矣,足矣!少贫贱兮壮志扬,千军如烈怒弦张!我雄武兮大明强!我雄武兮天下壮!他勒住马头,迎着落日的最后一丝阳光,向壮美河山投下最后的一瞥,仰天大笑:我本淮右布衣,天下于我何加焉!洪武三十一年(1398),明太祖朱元璋崩,年七十一。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13条书评

        出版方

        博集天卷

        公司成立于2011年,中南博集天卷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自成立以来策划出版了许多在社会上具有相当影响力的文化产品,拥有毕淑敏、蔡康永、大冰、郭敬明、高晓松、黄永玉、素黑、桐华、俞敏洪、袁腾飞、张嘉佳、张德芬、张小娴(排名不分先后)等作者以及彼得·巴菲特、马克·李维、威尔·鲍温和《秘密》作者朗达·拜恩等最优秀的作者团队,引领了一次又一次的文化潮流。中南博集天卷目前在一般竞争领域图书的市场占有率位居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