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提升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99千字
字数
2023-08-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索尼微单摄影教程书籍,a系列相机功能实拍设置技巧。
内容简介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索尼微单相机的摄影与摄像技法。
全书共17章,细致讲解了SONY α系列相机重点功能的设定、各种曝光模式的特点与适用场景、对焦技巧、测光模式与曝光技巧、照片虚实与画质、影响照片色彩的四大核心要素、镜头的选择与使用技巧、摄影附件的相关知识、构图与用光技巧、风光摄影实拍技法、人像摄影实拍技法、视频的基础理论知识、视频制作需要的硬件与软件、认识景别、认识镜头语言、用索尼微单相机拍摄视频的操作步骤、图片配置文件功能等摄影爱好者应该掌握的理论与技法。
本书内容丰富、讲解细致,对广大索尼微单相机用户、摄影与摄像爱好者、短视频创作者等都有帮助。
目录
- 版权信息
- 内容提要
- 前言
- 第1章 SONY α系列相机重点功能的最佳设定
- 1.1 拍摄菜单
- 1.1.1 文件格式设定
- 1.1.2 JPEG影像质量设定
- 1.1.3 JPEG影像尺寸设定
- 1.1.4 纵横比设定
- 1.1.5 APS-C与Super 35mm设定
- 1.1.6 多重测光时人脸优先设定
- 1.1.7 人脸登记设定
- 1.1.8 取景器和显示屏显示的信息
- 1.1.9 网格线设定
- 1.2 播放菜单
- 1.2.1 保护设定
- 1.2.2 旋转设定
- 1.2.3 评级设定
- 1.2.4 显示旋转设定
- 1.3 设置菜单
- 1.3.1 显示屏与取景器亮度设定
- 1.3.2 自动关机开始时间设定
- 1.3.3 版权信息设定
- 1.3.4 文件序号设定
- 1.3.5 设置文件名设定
- 1.3.6 出厂重置设定
- 1.4 我的菜单
- 第2章 开始创作
- 2.1 轻松进入创作状态
- 2.1.1 P挡适用对象:无须进行特殊设置的题材
- 2.1.2 P挡进阶:柔性程序
- 2.2 凝固高速瞬间或表现动感
- 2.2.1 S模式的特点
- 2.2.2 快门与快门速度的含义
- 2.2.3 S模式的适用场景(根据运动速度呈现不同效果)
- 2.3 控制画面景深范围
- 2.3.1 A模式的特点
- 2.3.2 理解光圈
- 2.3.3 A模式的适用场景:需要控制画面景深的场景
- 2.4 特殊题材的创意效果
- 2.4.1 M模式的特点
- 2.4.2 M模式的适用场景:完全自主控制曝光的场景
- 2.5 长时间曝光
- 2.5.1 B门的特点
- 2.5.2 B门的适用场景:超过30秒的长时间曝光场景
- 第3章 对焦学问大
- 3.1 对焦原理一说就懂
- 3.1.1 简单搞懂对焦原理
- 3.1.2 控制对焦的两个环:变焦环与对焦环
- 3.2 对焦操作与选择
- 3.2.1 自动与手动对焦
- 3.2.2 对焦难在哪里
- 3.2.3 单点与多点对焦
- 3.3 六大对焦区域模式的使用
- 3.3.1 自由点和扩展自由点
- 3.3.2 广域和区
- 3.3.3 中间
- 3.3.4 锁定AF:扩展自由点
- 3.4 3种对焦模式
- 3.5 锁定对焦的用与不用
- 3.6 最重要的一个对焦规则
- 第4章 光影明暗
- 4.1 测光:准确曝光的基础
- 4.2 SONY α系列相机的5种测光模式及其适用场合
- 4.2.1 多重测光:适合风光、静物等大多数题材
- 4.2.2 中心测光:适合风光、人像、纪实等题材
- 4.2.3 点测光:适合人像、风光、微距等题材
- 4.2.4 整个屏幕平均测光:适合大场景风光题材
- 4.2.5 强光测光:适合逆光拍摄
- 4.3 曝光补偿的使用技巧:白加黑减定律
- 4.4 自动包围曝光
- 4.4.1 改变包围曝光的拍照顺序
- 4.4.2 取消包围曝光
- 4.5 锁定曝光设定,保证主体的亮度表现
- 4.6 高动态范围的完美曝光效果
- 4.6.1 认识动态范围与宽容度
- 4.6.2 DRO动态范围优化
- 第5章 照片虚实与画质
- 5.1 照片虚实
- 5.1.1 景深四要素:光圈
- 5.1.2 景深四要素:焦距
- 5.1.3 景深四要素:物距
- 5.1.4 景深四要素:间距
- 5.2 一般的景深控制技巧
- 5.3 控制照片画质
- 5.3.1 感光度ISO的来历与等效感光度
- 5.3.2 不同题材的感光度ISO设置
- 5.3.3 噪点与照片画质
- 5.3.4 降噪技巧
- 第6章 影响照片色彩的四大核心要素
- 6.1 白平衡与色温
- 6.1.1 白平衡到底是什么
- 6.1.2 色温的概念
- 6.1.3 正确还原景物色彩的关键
- 6.1.4 核心知识:精通白平衡模式的4个技巧
- 6.1.5 灵活进行白平衡设置以表现摄影师的创意
- 6.1.6 需要格外注意的阴天白平衡
- 6.2 创意风格(照片风格)
- 6.2.1 创意风格设定对照片的影响
- 6.2.2 创意风格设定的重要常识
- 6.3 色彩空间
- 6.3.1 sRGB与Adobe RGB
- 6.3.2 了解ProPhoto RGB
- 6.4 加白和加黑对色彩的影响
- 第7章 第三只眼
- 7.1 关于镜头的基本知识
- 7.1.1 焦距
- 7.1.2 最大光圈
- 7.1.3 镜头的像差
- 7.2 镜头焦距与视角
- 7.2.1 视野广阔的广角镜头
- 7.2.2 视角适中的标准镜头
- 7.2.3 浓缩精华的长焦镜头
- 7.2.4 超长焦远摄镜头
- 7.3 SONY镜头技术特点
- 7.3.1 索尼的A卡口与E卡口
- 7.3.2 传感器规格
- 7.3.3 高品质光学镜片
- 7.3.4 其他特色
- 7.4 根据拍摄题材选择镜头
- 7.5 镜头的合理搭配
- 7.6 相关的镜头附件与辅助器材
- 7.6.1 遮光罩
- 7.6.2 卡口适配器(镜头转接环)
- 第8章 摄影好帮手:附件相关知识
- 8.1 三脚架与独脚架
- 8.1.1 三脚架的结构
- 8.1.2 三脚架的选择要点
- 8.2 滤镜之选
- 8.2.1 保护镜
- 8.2.2 偏振镜
- 8.2.3 渐变镜
- 8.2.4 中灰镜
- 8.3 常用附件
- 8.3.1 竖拍手柄/电池盒
- 8.3.2 存储卡
- 8.3.3 遥控器
- 第9章 视频与照片画面好看的秘诀:构图与用光
- 9.1 构图决定一切
- 9.1.1 黄金构图法则及其拓展
- 9.1.2 万能三分法
- 9.1.3 常用的四大对比构图方法
- 9.1.4 常见的空间几何构图形式
- 9.2 光影的魅力
- 9.2.1 光的属性与照片效果
- 9.2.2 不同方向光线下的摄影特点
- 第10章 风光摄影
- 10.1 拍摄风光题材的通用技巧
- 10.1.1 通过小光圈或广角拍摄获得较大的景深
- 10.1.2 让地平线更平整的拍摄技巧
- 10.1.3 利用线条引导视线,增强画面的空间感
- 10.1.4 在自然界中寻找合适的兴趣中心(主体)
- 10.1.5 慢速快门的使用让画面与众不同
- 10.1.6 善于抓住天气变化
- 10.2 拍摄不同的风光题材
- 10.2.1 拍摄具有季节性的风光题材
- 10.2.2 拍摄森林时一定要找出兴趣中心
- 10.2.3 枝叶的形态与纹理
- 10.2.4 海景的构图与色彩
- 10.2.5 平静水面的倒影为画面增添魅力
- 10.2.6 拍摄仙境般的山间云海
- 10.2.7 天空让画面更具表现力
- 第11章 人像摄影实拍技法
- 11.1 不同光线下人像画面的特点
- 11.1.1 散射光下拍人像会让人物肤质细腻
- 11.1.2 侧光利于营造特殊氛围
- 11.1.3 两种经典的逆光人像
- 11.2 让人像好看的构图技巧
- 11.2.1 以眼睛为视觉中心,让画面生动起来
- 11.2.2 虚化背景突出人物形象
- 11.2.3 用简洁的背景突出人物形象
- 11.2.4 体块错位让画面富有张力
- 11.2.5 利用人物手臂赋予画面变化
- 11.3 不同风格的人像画面
- 11.3.1 自然色人像
- 11.3.2 高调人像
- 11.3.3 低调人像
- 第12章 视频类型、视听语言与视频制作团队
- 12.1 大电影、微电影、短视频与VIog
- 12.1.1 大电影
- 12.1.2 微电影
- 12.1.3 短视频
- 12.1.4 Vlog
- 12.2 视听语言
- 12.3 视频制作团队
- 第13章 视频制作需要的硬件与软件
- 13.1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 13.1.1 摄影机、微单相机和运动相机
- 13.1.2 三脚架
- 13.1.3 滑轨
- 13.1.4 斯坦尼康
- 13.1.5 摇臂
- 13.1.6 摄影灯光器材
- 13.2 常用视频后期软件介绍
- 13.2.1 Adobe Premiere Pro
- 13.2.2 Adobe After Effects
- 13.2.3 Final Cut Pro
- 13.2.4 Vegas
- 13.2.5 DaVinci Resolve
- 13.2.6 Adobe SpeedGrade
- 13.2.7 Autodesk Lustre
- 13.3 视频后期对计算机的要求
- 13.3.1 视频后期对CPU的要求
- 13.3.2 视频后期对内存的要求
- 13.3.3 视频后期对硬盘的要求
- 13.3.4 视频后期对显卡的要求
- 13.3.5 视频后期对显示器的要求
- 13.3.6 视频后期配置建议
- 13.4 理解视频拍摄参数的含义
- 13.4.1 理解视频分辨率与文件格式并合理设置
- 13.4.2 理解视频帧率并合理设置
- 13.4.3 理解码率
- 13.4.4 理解视频编码
- 13.4.5 理解视频格式
- 13.4.6 理解视频流
- 第14章 认识景别
- 14.1 远景:交代环境信息,渲染氛围
- 14.2 全景:交代主体全貌
- 14.3 中景:强调主体的动作表情
- 14.4 近景:兼顾环境与细节
- 14.5 特写:刻画细节
- 第15章 认识镜头语言
- 15.1 运动镜头
- 15.1.1 起幅:运镜的开始
- 15.1.2 落幅:运镜的结束
- 15.1.3 推镜头:营造不同的画面氛围与节奏
- 15.1.4 拉镜头:让观众恍然大悟
- 15.1.5 摇镜头:代表观众视线
- 15.1.6 移镜头:符合人眼视觉习惯的镜头
- 15.1.7 跟镜头:增强现场感
- 15.1.8 升降镜头:营造戏剧性效果
- 15.2 镜头组接规律
- 15.2.1 景别组接的4种方式
- 15.2.2 固定镜头组接
- 15.2.3 相似画面固定镜头组接的技巧
- 15.2.4 运动镜头组接
- 15.2.5 轴线与越轴
- 15.3 长镜头与短镜头
- 15.3.1 认识长镜头与短镜头
- 15.3.2 固定长镜头
- 15.3.3 景深长镜头
- 15.3.4 运动长镜头
- 15.4 空镜头的使用技巧
- 15.5 分镜头设计
- 15.5.1 正确理解分镜头
- 15.5.2 怎样设计分镜头
- 15.6 故事画板
- 15.6.1 分镜头脚本与故事画板的区别
- 15.6.2 认识故事画板
- 15.6.3 短视频故事画板
- 第16章 用索尼微单相机拍摄视频的操作步骤
- 16.1 录制视频的简易流程
- 16.2 认识SONY α系列相机屏幕中的图标
- 16.3 设置视频拍摄参数
- 16.3.1 设置快门速度
- 16.3.2 设置对焦模式
- 16.3.3 选择对焦区域
- 16.3.4 设置自动对焦灵敏度
- 16.3.5 设置录音参数
- 16.4 拍摄快动作或慢动作视频
- 第17章 掌握拍摄视频的高级功能
- 17.1 认识图片配置文件功能
- 17.1.1 图片配置文件功能的作用
- 17.1.2 图片配置文件功能的参数
- 17.1.3 图片配置文件功能的辅助功能
- 17.2 理解图片配置文件功能的核心
- 17.2.1 伽马曲线
- 17.2.2 不同伽马曲线的画面效果
- 17.3 多种参数调整
- 17.3.1 黑色等级调整
- 17.3.2 黑伽马调整
- 17.3.3 膝点调整
- 17.4 利用图片配置文件功能调整画面色彩
- 17.4.1 通过色彩模式确定基本色调
- 17.4.2 不同色彩模式的色调特点
- 17.4.3 通过饱和度调整画面色彩
- 17.4.4 通过色彩相位改变画面色彩
- 17.4.5 通过色彩浓度对局部色彩进行调整
- 17.5 图片配置文件功能设置方案
- 17.5.1 Peter Bak的电影风格
- 17.5.2 日式小清新风格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人民邮电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是工业和信息化部主管的大型专业出版社,成立于1953年10月1日。人民邮电出版社坚持“立足信息产业、面向现代社会、传播科学知识、服务科教兴国”,致力于通信、计算机、电子技术、教材、少儿、经管、摄影、集邮、旅游、心理学等领域的专业图书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