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对我国海上能源通道的风险进行分析,并通过对突发事件应急响应进行建模,给出针对突发事件的应急相应方案。

内容简介

本书针对海上能源通道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海域日益凸显的战略地位和经济价值,以及地区冲突、恐怖活动等安全隐患和潜在威胁,展开了海上能源通道海域地理环境、地缘安全的特征分析与风险评估,探索了海上突发事件应急响应机制等风险情景和应对策略,分析了北极新航道的通预期、经济价值、重要机遇、风险挑战。

同时探讨了海上航行的国际法运用、风险规避及防范的对策建议,基于定性分析与定量评估的结合、人文学科与理工学科交叉的思想,通过引贝叶斯网络、云模型和多备选决策场理论,阐述了海上能源通道风险量化评估、情景推演及海上突发事件应急决策与航道规划的仿真实验。

目录

  • 版权信息
  • 内容简介
  • 丛书编委会
  • 推荐序
  • 前言
  • 第1章 海上战略通道概述
  • 1.1 海上战略通道的类型、特征、功能
  • 1.1.1 类型
  • 1.1.2 特征
  • 1.1.3 功能
  • 1.2 全球重要的战略通道、海域及海峡
  • 1.2.1 全球重要的战略通道
  • 1.2.2 全球重要的海域及海峡
  • 1.3 全球海上运河和航道
  • 1.3.1 苏伊士运河
  • 1.3.2 巴拿马运河
  • 1.3.3 红海
  • 1.4 中国海上能源通道
  • 1.4.1 航线
  • 1.4.2 特点
  • 1.4.3 依存度
  • 参考文献
  • 第2章 南海-印度洋通道的风险与防范
  • 2.1 概述
  • 2.2 自然环境
  • 2.2.1 海峡
  • 2.2.2 岛屿
  • 2.2.3 海湾
  • 2.3 地缘环境
  • 2.3.1 南海的地缘环境
  • 2.3.2 印度洋的地缘环境
  • 2.4 管控与争端
  • 2.4.1 控制状况
  • 2.4.2 军事基地
  • 2.4.3 管控诉求
  • 2.5 防范对策建议
  • 2.6 风险隐患与应对策略
  • 2.6.1 风险隐患
  • 2.6.2 应对策略
  • 第3章 东北亚航道的风险与防范
  • 3.1 概述
  • 3.2 东北亚航道的地理特征
  • 3.2.1 东海至日本海航段
  • 3.2.2 日本海至太平洋航段
  • 3.2.3 白令海至楚科奇海航段
  • 3.3 东北亚航道的重要岛屿
  • 3.3.1 千岛群岛
  • 3.3.2 堪察加半岛
  • 3.3.3 阿留申群岛
  • 3.4 东北亚航道的重要海峡
  • 3.4.1 朝鲜海峡
  • 3.4.2 津轻海峡
  • 3.4.3 宗谷海峡
  • 3.4.4 白令海峡
  • 3.4.5 鞑靼海峡
  • 3.5 风险与防范对策
  • 3.5.1 潜在风险因素
  • 3.5.2 风险防范对策
  • 参考文献
  • 第4章 北极西北航道的开通机遇与风险
  • 4.1 概述
  • 4.2 西北航道的历史渊源
  • 4.3 西北航道的重要海峡与海湾
  • 4.4 西北航道的气候变化与开通预期
  • 4.5 西北航道的开通机遇
  • 4.6 西北航道的潜在风险
  • 4.7 西北航道的风险防范对策
  • 4.8 西北航道的自然环境与地缘风险
  • 4.8.1 自然环境与航行安全风险
  • 4.8.2 认知能力与保障技术风险
  • 4.8.3 北极圈国家的主权诉求与地缘风险
  • 4.8.4 资源过度开采与环境破坏风险
  • 4.9 西北航道的自然环境风险评估
  • 4.9.1 实验数据
  • 4.9.2 危险性指标与指标权重
  • 4.9.3 评估结果分析
  • 参考文献
  • 第5章 海上航行国际法的运用与风险规避
  • 5.1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基本原则
  • 5.1.1 陆地决定海洋原则
  • 5.1.2 公平利用海洋及其资源原则
  • 5.1.3 各国互相尊重对方的海洋主权原则
  • 5.1.4 和平利用海洋和解决争端原则
  • 5.2 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及大陆架的划定
  • 5.2.1 领海基线
  • 5.2.2 领海
  • 5.2.3 毗连区
  • 5.2.4 专属经济区
  • 5.2.5 大陆架
  • 5.3 海峡、水道及航道的通行原则
  • 5.3.1 海峡的通行原则
  • 5.3.2 水道的通行原则
  • 5.3.3 航道的通行原则
  • 5.4 领海与专属经济区的航行申报和无害通过原则
  • 5.5 航道海域国家对航道的管理
  • 5.5.1 依照国际专门条约管理
  • 5.5.2 群岛国按照国内立法管理
  • 5.5.3 对海峡排他性的管理
  • 5.6 船舶通行的行为规范与风险规避
  • 第6章 风险分析与应急响应
  • 6.1 风险
  • 6.1.1 风险的定义
  • 6.1.2 风险的分类
  • 6.1.3 风险的分析方法
  • 6.2 突发事件
  • 6.2.1 突发事件的定义
  • 6.2.2 突发事件的特点
  • 6.2.3 突发事件的分类
  • 6.2.4 突发事件的应急响应
  • 6.2.5 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
  • 6.3 风险分析与风险评估
  • 6.3.1 风险分析应用研究
  • 6.3.2 风险评估模型
  • 参考文献
  • 第7章 海上能源通道的情景分析与风险评估
  • 7.1 情景分析
  • 7.1.1 情景分析的定义
  • 7.1.2 情景分析的特征
  • 7.1.3 情景分析的作用
  • 7.1.4 情景分析的相关操作
  • 7.1.5 情景分析的分类
  • 7.1.6 情景分析的适用对象
  • 7.1.7 情景分析的关键技术
  • 7.2 海上能源通道综合灾害风险评估
  • 7.2.1 综合灾害风险要素
  • 7.2.2 综合灾害风险评估流程与数据来源
  • 7.2.3 综合灾害风险评估模型
  • 7.3 海上能源通道自然灾害风险评估
  • 7.3.1 模糊集合与模糊推理
  • 7.3.2 模糊逻辑控制器
  • 7.3.3 模糊推理模型的建立与推理实验
  • 7.3.4 自然灾害风险评估的基本步骤与技术途径
  • 7.4 海上能源通道海盗袭击风险评估
  • 7.4.1 评估方法与技术途径
  • 7.4.2 海盗袭击风险概念模型
  • 7.4.3 海盗袭击风险评估与情景模拟
  • 7.5 海上能源通道地缘风险评估
  • 7.5.1 地缘风险量化评估
  • 7.5.2 云模型理论及其适用性
  • 7.5.3 指标体系构建
  • 7.5.4 评估建模与实验仿真
  • 参考文献
  • 第8章 海上能源通道的突发事件应急决策与航道规划
  • 8.1 突发事件应急决策
  • 8.1.1 突发事件的情景构建
  • 8.1.2 突发事件的情景推演
  • 8.2 航道规划:基于多备选决策场理论
  • 8.2.1 多备选决策场理论的参数与决策规划
  • 8.2.2 航道规划决策模型
  • 8.2.3 决策时效约束情况下的航道规划
  • 8.2.4 决策信息不确定情况下的航道规划
  • 8.2.5 多航道、多威胁情况下的航道规划
  • 8.3 航道规划:基于直觉模糊集的多属性决策方法
  • 8.3.1 基于直觉模糊集的距离测度
  • 8.3.2 基于直觉模糊集的心理距离测度
  • 8.3.3 基于直觉模糊集的相似性测度
  • 8.3.4 基于直觉模糊集的TOPSIS
  • 8.3.5 基于心理距离测度的航道规划仿真实验
  • 8.3.6 基于TOPSIS的航道规划仿真实验
  • 8.3.7 分析讨论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电子工业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成立于1982年10月,是国务院独资、工信部直属的中央级科技与教育出版社,是专业的信息技术知识集成和服务提供商。经过三十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已成为一家以科技和教育出版、期刊、网络、行业支撑服务、数字出版、软件研发、软科学研究、职业培训和教育为核心业务的现代知识服务集团。出版物内容涵盖了电子信息技术的各个分支及工业技术、经济管理、科普与少儿、社科人文等领域,综合出版能力位居全国出版行业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