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汪篯先生百年诞辰纪念会发表的文章和相关文章的结集。

内容简介

2016年是著名唐史学家汪篯先生百年诞辰,由汪篯先生的学生胡戟教授等人牵头,北京大学历史系、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组织在北京、西安两地召开了汪篯先生百年诞辰纪念会。本书即是纪念会发表文章的和相关文章的结集。

全书主要可分三个部分。第一是汪篯先生的盟兄李为扬先生,师兄弟王永兴教授,哲嗣汪安先生,同事邓广铭教授,助手吴宗国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原所长林甘泉先生和研究员张泽咸、张弓、王曾瑜等先生,学生胡戟教授、马克垚教授、梁太济教授、陈智超研究员、李斌城研究员、李裕民教授等人对其生平、与其交往的回忆。第二是对汪篯学术成就和研究特点的评述。第三是汪篯先生研究领域内的学术论文。其中对汪篯的回忆和学术的评述提供了许多以往不为人知的关于汪篯先生的资料,为建构新中国学术史保留了许多珍贵的资料。此外本书收录的学术论文来自国内唐史学界不同年龄段的学者,既有已经声名卓著的名家,也有正在求学的研究生,讨论问题涉及唐代历史的几乎所有面向,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目录

  • 版权信息
  • 北京纪念会的开幕辞:纪念汪篯先生百年诞辰
  • 西安纪念会的开幕辞:纪念 追思 传承
  • 陈寅恪先生遗札两通笺释
  • 致郑天挺函
  • 致马世良函
  • 汪篯与中华版《唐六典》点校本
  • 汪篯先生遗札后记
  • 汪篯谈关于中国古代史学习
  • 汪篯论隋唐以前中国历史的发展线索
  • 汪篯先生关于“牛李党争”的两篇文稿
  • 一 “牛李党争”(1959年稿)
  • 二 “牛李党争”(1962年稿)
  • 三 说明
  • 悼词(一九七八年十一月二十日)
  • 【附】 校刊通讯 向达、陈同度、汪篯教授追悼会举行(部分)
  • 忆念金兰盟弟汪篯
  • 汪篯先生琐忆
  • 追忆汪篯先生
  • 忆唐师与汪师的友谊
  • 回忆恩师汪先生——为纪念汪篯先生百年诞辰而作
  • 历史所五位老先生对汪篯先生回忆的书信电话稿
  • 严肃认真,实事求是,作风学风的典范
  • 听汪篯先生讲隋唐史
  • 曾经沧海难为水——告慰恩师,写在汪篯老师辞世50周年和百年诞辰之时
  • 扬州籍历史学家汪篯
  • 汪篯数学之名历久不衰
  • 我所知道的汪篯先生与数学有关的一些情况
  • 关于汪篯,我也来说几句
  • 读《汪篯隋唐史论稿》兼论隋唐史研究
  • 陈寅恪学术体系中的汪篯印记——以唐初政治史研究为例
  • 一 汪篯对“关陇集团”理论的接受与再解释
  • 二 汪篯的唐代政治史研究对陈寅恪的影响
  • 三 汪篯与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解释之差异
  • 关于东晋建国问题——从《述东晋王导之功业》到《东晋的建国》
  • 一 南北之殇与北人南下
  • 二 谁为王者:江东大族的选择
  • 三 王导:建国之功勋
  • 汪篯先生隋末唐初政治史研究启示
  • 一 汪篯先生隋末唐初政治史研究概要
  • 二 汪篯先生隋末唐初政治史的研究方法
  • 三 汪篯先生《唐太宗》一文的启示
  • “以隋为鉴”——重新认识若干被淡忘的隋朝历史
  • 一 引言
  • 二 “以隋为鉴”——唐朝君臣眼中的隋朝历史
  • 三 《隋书》中所若干被忽视的历史
  • 小结
  • 贞观十九年征伐高丽与唐将张士贵行迹
  • 前言
  • 一 唐朝征伐高丽的原因辨
  • 二 张士贵镇守幽州与征伐战前的兵募
  • 三 作为辽东道行军总管的张士贵
  • 四 征伐战后出任茂州都督
  • 结语
  • 汪篯与隋唐之际政局研究
  • 一 上承陈师:汪篯研究隋唐之际政局的背景
  • 二 下启后学:汪篯隋唐之际政局研究的地位
  • 三 薪火相传:隋唐之际政局研究的一点思考
  • 唐前期政治史如何再建构——汪篯先生唐史研究论文学习心得
  • 李唐皇室家世书写再议
  • 引言
  • 一 世居赵郡与寄望陇西:陈寅恪假说及其引起的论争
  • 二 强调郡望与淡化祖籍:李唐皇室世系的官方书写
  • 三 连华帝籍与幸称皇枝:非高门李氏家族对李唐皇室的攀附
  • 评布目潮沨氏关于唐初皇室婚姻关系的研究
  • (上)
  • (下)
  • 唐太宗公主考
  • 贞观“新门阀”与皇权政治的回归
  • 一 汪篯先生贞观“新门阀”概念提出之渊源
  • 二 李唐皇室与旧门阀观念之抵牾
  • 三 旧门阀的惰性
  • 四 “新门阀”政策的破产与唐高宗的接力
  • 五 合作破产之根源
  • 唐太宗的用人政策——兼谈唐太宗与魏征之关系
  • 一 唐太宗的用人政策
  • 二 唐太宗与魏征之关系
  • 三 小结
  • 汪篯先生武则天研究评析
  • 一 汪先生关于武则天入宫及称帝的研究
  • 二 汪先生关于武则天与关陇集团解体的研究
  • 三 汪先生关于武则天时期政治势力及阶级变动判断的启示
  • 武则天的出生地与故乡问题
  • 一 背景回顾
  • 二 汪篯先生的观点
  • 三 出生地与故乡
  • 唐玄宗对武则天时期政策的继承发展
  • 一 玄宗对武则天时代的否定
  • 二 玄宗对武则天的政策继承
  • 三 结语
  • 姚崇“十事说”与“贡献”之风
  • 论“吏治与文学之争”
  • 从“文吏之争”到“政事分途”——再论唐玄宗开元年间的用人择相问题
  • 一 主相把控阶段
  • 二 政见分歧与政事分途
  • 三 新的宰相格局
  • 杜甫与土娄
  • 一 土娄是杜氏祖茔所在地
  • 二 土娄可能是杜甫的出生地
  • 三 土娄是李白造访杜甫之地
  • 四 土娄是杜甫居住时间最长、感情最深的地方
  • 五 杜甫墓及杜氏祖茔的地理位置与现状
  • 使职入仕的仕途是否光明?——新见唐陶□墓志考释
  • 一 陶家族世系及其他
  • 二 陶墓志所涉史事考
  • 三 余论
  • 关于藩镇分类的学术史梳理——从汪篯《唐代方镇的三种情况》谈起
  • 一 汪篯之前的藩镇分类
  • 二 汪篯的藩镇分类
  • 三 20世纪80年代的藩镇分类
  • 结语
  • 浅议汪篯关于唐后期藩镇格局的札记
  • 试述汪篯先生有关隋唐社会经济史研究的贡献——以隋代户口、隋唐田亩数、唐代丝产地之论考为例(摘要)
  • 一 汪篯先生论隋代户口
  • 二 论隋唐田亩数三札
  • 三 关于隋唐时期丝产地之分布
  • 四 汪先生的方法论
  • 汪篯先生《唐田令试释》读后
  • 如何应对史籍中遗留的数据——读汪篯先生《隋唐耕地面积问题研究》
  • 马克思主义史学视野下汪篯先生的经济史研究
  • 一 汪篯经济史研究概述
  • 二 古代史分期讨论与汪篯经济史研究的开始
  • 三 亚细亚生产方式与汪篯对封建土地制度的研究
  • 四 汪篯对均田制和租庸调性质的研究
  • 五 汪篯对均田制衰落与封建大土地所有制的研究
  • 六 对汪篯均田制和封建大土地所有制研究的评述
  • 七 结语
  • 汪篯先生主编初级中学课本《中国历史》(第二册)的价值初探
  • 一 指导思想: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
  • 二 编排体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重视文化繁荣
  • 三 民族融合
  • 四 使用插图
  • 附图 1956年汪篯主编初级中学课本《中国历史》(第二册)书影及插图
  • 《汪篯汉唐史论稿》中的法律内容管窥
  • 一 脉络分明:律、令、格、式一统全文
  • 二 重点突出:法律中的阶级及家族主义
  • 三 关注底层:多篇文章论及奴婢问题
  • 四 范围广泛:兼及其他朝代的法律
  • 汪篯先生的数学修养与隋唐史研究
  • 一 重视量化研究
  • 二 注重统计方法
  • 三 注重文章的逻辑性
  • 汪篯先生论著中对碑志材料的运用
  • 教欲行,修于心——我所了解的汪篯先生及自我反思
  • 忆汪先生——“汪篯先生100周年诞辰两地纪念会”参会有感
  • 一 忆汪先生
  • 缅怀汪篯先生
  • 在(北京)纪念会上的总结讲话
  • 北京大学历史系举行“纪念汪篯先生百年诞辰座谈会”
  • 西安纪念汪篯先生百年诞辰座谈会综述
  • 一 汪篯先生的学生回忆
  • 二 西安后学的学术传承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是专业的人文社科学术出版机构,以“创社科经典,出传世文献”为己任,出版经管、社会学、历史、文化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