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有情怀的科学史、科学精神的独到阐述。

内容简介

《科学史笔记》是清华大学科学史系吴国盛教授围绕“什么是科学史”这个核心问题,系统论述了科学史对于人们了解科学的本质和培养科学素养的重要意义。

本书既从西方语境,又从中国人对科学认识的实际出发,通俗易通,深入浅出,是当前非常适合国人阅读的科普著作。

目录

  • 版权信息
  • 自序
  • 讲演
  • 什么是科学史
  • 科学史与通识教育
  • 科学史学科建设几点意见
  • 走向西方近代早期科学史研究
  • 科学精神的起源
  • 走向科学博物馆
  • 访谈
  • 中国科技史学科需要再建制
  • 清华大学缘何创办科学史系?
  • 中国人对科学的误读
  • 我们能否重写中国科技史?
  • 中国古代有“科学”
  • 探访科学的历史足迹
  • 读书
  • 举重若轻
  • 读《世界史上的科学技术》二题
  • 哥白尼研究的新突破
  • 白璧微瑕
  • 夜读四记
  • 现代科学为何出现在西方?
  • 对审美传统的决裂?
  • 中西科学文化的哲学透视
  • 科学思想史的独特魅力
  • 儒家为表,道家为里
  • 技术与技艺要分清
  • 西方科学传统的源流
  • 科学革命的权威综合
  • “科学家”一词是谁造出来的?
  • 为什么还没有一部中国古代科学通史?
  • 大美至简
  • 序《过时的智慧》
  • 回应
  • 对批评的答复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5
4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我和张祥龙教授、刘钝教授等批评者的另一个分歧是,他们都不看好博物学(自然志)。尽管我提出博物学作为理性科学之外的另一大类科学类型的用意,恰恰是要恢复多元科学观,为非西方文化中的相关自然知识提供合法性,但他们认为那是西方人眼中低人一等的 “科学”,是傲慢的西方人为非西方落后民族专门指派的低级科学类型。他们继承并认可了西方某些有偏见的思想。的确,有些西方数理科学家贬低自然志,比如卢瑟福就说过 “所有的科学,要么是物理学,要么是集邮”,但这种高低标准并不是定论,更没有约定俗成,因此用不着秉承数理实验科学为唯一正统科学的标准。我也承认,由于缺乏足够的研究,博物学(自然志)传统过去被简化被漫画化,需要我们开辟这个新的研究纲领,恢复自然志传统的博大和丰富性,以为现代越来越强势的数理实验科学的平衡和纠偏。当然,这不只是提出一个口号就能够解决问题的,有待今后艰苦而持久的努力。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广东人民出版社

    广东人民出版社,创建于1951年。是一家老牌的综合性出版机构,主要出版五个板块的图书,即:以党史和政治理论为主的政治读物,教材和教辅读物,原创的学术著作,文化普及读物和实用的财经、医学图书。建社57年来,出版图书1万余种,印数7亿多册,有500余种图书荣获国家和省部级以上奖励。为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丰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做出贡献。 1997年至2002年,连获国家图书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和中国图书奖。一大批重点书和双效书在海内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受到学术界和广大读者的喜爱和好评。多次被新闻出版总署评为中国“良好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