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全面研究适合成年人介入未成年人刑事诉讼,包含实证方法、论证、试验、基本立场与趋势及建议。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综合运用问卷调查、个案访谈、现场观察等实证方法,对适合成年人介入未成年人刑事诉讼程序问题进行全面研究。全书分为六章:第一章合适成年人参与制度之域外视角,第二章合适成年人在场权的提出,第三章引入合适成年人参与制度之论证,第四章合适成年人参与制度的地方试验,第五章合适成年人参与制度的基本立场与趋势,第六章基本结论与建议。书后附有调查问卷及统计数据,以及代表性试点地区的规范性文件。

目录

  • 版权信息
  • 致谢
  • 前言 移植中的法律制度
  • 第一章 合适成年人参与制度之域外视角
  • 第一节 肯费特案与合适成年人参与制度的起源
  • 一、肯费特案的基本情况
  • 二、肯费特案的影响
  • 第二节 英国合适成年人参与制度的基本内容
  • 一、合适成年人的资质与作用
  • 二、合适成年人的参与程序
  • 三、合适成年人参与制度的发展与完善
  • 第三节 其他国家的合适成年人参与制度
  • 一、英美法系国家
  • 二、大陆法系国家
  • 第四节 合适成年人参与制度的比较
  • 一、少年司法的基本模式
  • 二、合适成年人参与制度的比较
  • 第二章 合适成年人在场权的提出
  • 第一节 合适成年人在场权的界定
  • 一、合适成年人在场权的定义
  • 二、合适成年人在场权的基本特征
  • 第二节 儿童本位视角下合适成年人在场的功能
  • 一、抚慰
  • 二、沟通
  • 三、监督
  • 四、见证
  • 五、教育
  • 第三节 合适成年人在场权的理论依据
  • 一、儿童最大利益原则
  • 二、国家亲权理论
  • 第四节 合适成年人在场权与相关概念
  • 一、与监护人在场权的联系和区别
  • 二、与律师在场权的联系和区别
  • 第三章 引入合适成年人参与制度之论证
  • 第一节 我国通知成年人到场法律规定的不足
  • 一、类似规定之演变
  • 二、中英之间的比较
  • 三、我国类似规定的缺漏
  • 第二节 引入合适成年人参与制度的现实意义
  • 一、法律规定的虚置与救济
  • 二、巢湖冤案引发的思考
  • 三、讯问时律师到场制度缺位的弥补
  • 四、实现对特殊未成年人的平等保护
  • 五、口供中心主义诉讼模式下的特殊意义
  • 六、司法民主与合适成年人参与
  • 第三节 合适成年人参与制度功能之实证分析
  • 一、司法伤害与合适成年人之抚慰功能
  • 二、沟通障碍与合适成年人之沟通功能
  • 三、违法、不当讯问与合适成年人之监督功能
  • 四、口供与合适成年人之见证功能
  • 五、未成年犯视角的合适成年人之教育功能
  • 六、试点地域司法人员对合适成年人功能的认同度
  • 八、合适成年人参与讯问过程中的行为分析
  • 第四节 引入合适成年人参与制度的可行性:利益相关者分析
  • 一、未成年人:受害风险及其避免
  • 二、法定代理人:权利冲突及其协调
  • 三、司法人员:权力的妨碍与制度建构的受益者
  • 四、合适成年人
  • 第四章 合适成年人参与制度的地方试验
  • 第一节 合适成年人参与制度的盘龙试验
  • 一、盘龙模式的酝酿与推行
  • 二、制度的基本架构与特点
  • 三、试点效果与问题
  • 第二节 合适成年人参与制度的上海试验
  • 一、改革的切入与发展
  • 二、制度的基本架构与特点
  • 三、试点效果与问题
  • 第三节 合适成年人参与制度的同安试验
  • 一、制度的缘起与发展
  • 二、制度的基本架构与特点
  • 三、试点效果与问题
  • 第四节 合适成年人参与制度的推广
  • 一、合适成年人在浙江
  • 二、合适成年人在江苏
  • 第五节 三种模式的基本共性与分歧
  • 一、基本共性与分歧
  • 二、法律移植与本地化
  • 第五章 合适成年人参与制度的基本立场与趋势
  • 第一节 合适成年人的法律依据、权利与义务
  • 一、合适成年人参与刑事诉讼的法律依据
  • 二、合适成年人的权利与义务
  • 第二节 合适成年人的角色与资质
  • 一、合适成年人的角色
  • 二、合适成年人与法定代理人的关系:救济说、独立说与包容说
  • 三、合适成年人与律师的关系:多余说、互补说与融和说
  • 四、合适成年人的资质与来源
  • 第三节 合适成年人参与的广度、深度与程序
  • 一、参与的案件类型
  • 二、维权的对象
  • 三、参与的诉讼阶段与程序
  • 第四节 合适成年人参与的法律效应及其走势
  • 一、理想与现实之间
  • 二、法律效应的呈现:法律文书
  • 三、走向专业社会工作者的合适成年人
  • 第六章 基本结论与建议
  • 附录一 调查问卷
  • 未成年犯调查问卷
  • 合适成年人调查问卷
  • 警察调查问卷
  • 检察官调查问卷
  • 法官调查问卷
  • 附录二 代表性试点地域规范性文件
  • 昆明市盘龙区规范性文件
  • 上海市长宁区规范性文件
  • 厦门市同安区规范性文件
  • 附录三 课题负责人有关合适成年人参与制度的主要学术活动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是在1979年,经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同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恢复了北京大学出版社建制。北京大学出版社依靠北大雄厚的教学、科研力量,同时积极争取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合作支持,出版了大量高水平、高质量、适应多层次需要的优秀高等教育教材。 北大出版社注意对教材进行全面追踪,捕捉信息,及时修订,以跟上各学科的最新发展,反映该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保持北大版教材的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