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大脑可以改变,大脑如何改变?本书告诉你如何成为一个有能耐的自己。

内容简介

通过阅读《重塑大脑 重塑人生》,你将更了解爱与性的吸引、品位、文化和教育背后的运作模式。当下的每个经验都在改变你大脑中的联结,而这次阅读将会永远改变你对人的潜能和人性的看法。

目录

  • 版权信息
  • 推荐序一 “最强大脑”的秘密
  • 推荐序二 来自地球的神
  • 导读 每一个经验都改变大脑的联结
  • 前言
  • 第1章 一个一直跌倒的女人…… 如何因为人类感官有可塑性的发现而得救
  • 第2章 为自己建构一个更好的大脑被贴上『智障』标签的女人如何自我疗愈
  • 第3章 重新设计大脑 科学家改变了大脑的知觉、记忆、思考和学习
  • 第4章 喜好和爱的学习 大脑的可塑性教导我们对性的吸引力和爱
  • 第5章 午夜的复活 中风的病人学习如何行动与说话
  • 第6章 打开锁住的脑 利用大脑可塑性停止忧虑、偏执想法、强迫性行为和坏习惯
  • 第7章 疼痛 可塑性的黑暗面
  • 第8章 想象力 思想如何造就想象力
  • 第9章 把纠缠我们的鬼魂变成祖先 心理分析是神经可塑性的疗法
  • 第10章 返老还童 神经干细胞的发现及如何永保大脑的功能
  • 第11章 比部分的总和还多 只有半个脑也可以拥有完整人生的女人
  • 附录A 文化塑造的大脑 不但大脑塑造文化,文化也塑造大脑
  • 附录B 可塑性和理念的进步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2
35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人生可以塑造

    这世上没有一模一样的大脑,77 亿人就是 77 亿个独一无二的大脑,每个大脑都在接受信息并反向塑造自己,即便是接收相同的信息,也因为遗传、或者饮食等因素会有不同的化学反应,产生不一样的结果,这不一样的结果就叠加出天差地别的人生。本书就是大脑可塑性的科学解释,我认为所有人都应该把了解大脑上升到战略高度。对 “大脑在不停的吸收信息、沉淀、发酵并形成脑回路” 有了清晰深刻的认知,就会意识到把握人生的本质就是经营大脑的接收信息,这个世界的不确定正在剧增,我们永远不会知道将会发生什么,也不知道会遇上谁,会有何等样的人生际遇,不知道、不确定的未来是我们的无限可能性,但我们可以做的是把控自己以及营造有利于达成目标的场景,那些被称为智慧和人生真谛的东西就是构建认知体系的根基,信奉 “进化为乐” 就会开放包容有强烈的好奇心,有 “科学精神” 就会独立思辨理智清醒,战略性的原则是生命质量的压舱石。这就是规划的全部逻辑。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重塑大脑,重塑人生

      看书名以为是励志,但现在有了 AI 大纲功能,大概看了一眼,才发现这是一本增强我信念和行动力的神经大脑科学书。新的一年,新的开始!正是需要这样一本书的时候。之前我就知道大脑的沟回是随着一次次的训练而逐渐加深的。而沟回就是大脑可用度的关键所在。但还是在尝试几次以后就爱找借口(我可能不适合)而放弃。但这本书读完,那可真是有一个个的实验依据来支撑,无论是幻肢疼痛,还是半个大脑的 “缺失” 都可以通过训练来加以改善。旧的习惯,无非是之前的神经回路太过习以为常到自动化了,只需要一次次的训练新习惯,把旧有习惯覆盖了即可。🍀“用进废退” 是大脑的基本法则,即使天生脑力过人,通常也需要成百上千次刻苦的练习,才能在大脑中建立起新的、牢固的神经联结。学习没有一蹴而就之事,它是要下苦功的,我们的每一个经验都在改变大脑的联结。🌹大脑的可塑性就是越常用的神经回路,联结越强,不常用的神经回路就被慢慢剪掉了。🌷我们看到大脑的可塑性跟多巴胺有关,多巴胺可以使达成目标的那个行为的神经回路固化,联结得更紧。🏵️学习没有一蹴而就之事,它是要下苦功的,我们的每一个经验都在改变大脑的联结。🌹大脑可以通过思想和动作来改变它的结构和功能🌻神经的可塑性使我们更有弹性,但是同时也使我们更僵化,一些最顽固、不能改变的行为习性和毛病其实也是神经可塑性的产物。🎋一旦某个改变发生了,在大脑中变得根深蒂固,它就会阻止其他的改变发生。🍀人性不停地在改善,不论在智慧还是道德上皆如此。人不应该划地自限,而不去追求可能的完美(这个看法比起追求终极的完美比较不那么有野心,但是仍然充满了纯真无邪乌托邦式的理想)。🌲我们到达青春期时,大脑开始大量修剪,那些没有经常被使用的神经联结和神经元会死亡,也就是 “用进废退”。💐只有做自己想做的事才会产生强烈的动机,而动机才是关键。🌷大脑像肌肉一样可以通过练习而增长这并不只是一个比喻。🌹语言发展有关键期,始于一出生,终止于 8 岁到青春期之间。青春期之后,这个人学习第二语言没有口音的机会就大大地减少了。🌿挑战心智的活动可以增加海马回神经元存活的概率🍁大脑地图遵循的法则是竞争。资源不足时,大家会抢珍贵的资源,用进废退是唯一的法则。🏵️运动刺激你的感觉和运动皮质区,维持大脑的平衡系统。🌾当我们学会一个坏习惯时,它占据了大脑地图的空间,每次我们重复这个坏习惯,它又占据更多一点地方,让好习惯更难立足,这是为什么要戒掉一个坏习惯比学它时难 10 倍,也是为什么童年的教育这么重要:最好一开始就教对,不要等到坏习惯已经做大、有竞争优势了再去拔除它。🌴全神贯注地做一件事时,长久的改变效果才会出现。🌹现在可以用电极的方式启动基底神经核,或用注射某种生化物质,或用药物的方式来活化这个基底神经核。🍀老年人学习新语言是很好的事,它增进并维持记忆的能力。因为学习新语言需要全神贯注,它会启动可塑性的控制系统,使系统保持良好状态,对所有东西的记忆都能登记得很清晰。🌼大脑最怕的就是人留在相同的环境中不动,这样会使大脑萎缩得更快。单调不动会减少多巴胺的分泌,破坏维持大脑可塑性的注意力系统。🌴如果要一直保持进步,永久掌握这个新技术,必须慢慢持续地工作,形成新的联结。要变成某个领域的专家通常需要 10 年的专心练习。🌹从神经科学观点来看,想象一个动作跟实际执行其实没有很大差别, 可视化 (visualizing) 会增进表现。 心智的大路会使我们养成习惯,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运动和学习是互补的:前者产生新的干细胞,后者使它们的寿命延长。🌱只有真正全神贯注的活动才会减少心智退化的概率 ,例如学一种新的乐器、玩桥牌、打麻将、阅读和跳舞都可以帮助神经元的活化🌸我们的大脑因为我们从事的文化活动而改变,不论是阅读、研究音乐还是学习新的语言,都会改变大脑。🌻阅读的经验越多,这些回路的联结被强化得越多,阅读速度便越快。🌹大脑可塑性的一个基本原则是当两个区域开始相互组合在一起时,它们彼此影响而形成一个新的整体。 因为可塑性的大脑永远都允许结合在一起的功能再分开,所以退回到野蛮永远都有可能,因此文明必须代代相传,持续不断。🌹发现 1~3 岁时看电视的行为,与后来入学后的注意力缺失、冲动控制及纪律问题有关。刚会走路的婴儿每天看电视的时间每增加一小时,他们在 7 岁时有注意力缺失问题的概率就会多增加 10%。🌹媒体法则是所有媒体都是人各个层面的延伸:当我们用纸和笔去记录我们的思想时,写作延伸了我们的记忆;车子延伸了我们的脚;衣服延伸了我们的皮肤;电子媒体延伸了我们的神经系统(电报、收音机、电话延伸了我们的耳朵;电视台的摄影镜头延伸了我们的眼睛;电脑延伸了我们中央神经系统🌹正因为人脑可塑性极强,我们才更应该有意识地爱护和塑造自己的脑,建立积极导向的神经联结,避免消极导向的神经联结。

        转发
        2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这本书就讲了一个概念:大脑的可塑性。可塑性的概念看起来简单,却是最近五六十年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对大脑的研究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长久以来,人们认识大脑,要么觉得里面是个黑箱,非常神秘,要么觉得大脑里面就像人体一样,分为不同的功能区域,各个区域各司其职,界限分明,不可改变。但是大脑可塑性的研究告诉我们,大脑的认知地图是可以不断被重新塑造、改变的。大脑可塑性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脑细胞可以增加和减少,从童年到成年脑细胞在减少,大脑遵循用进废退的规则,海马体等部位的脑细胞是可以增加的;二是用进废退,如果大脑的一个功能削弱,比如眼盲,那么相应的脑区细胞会被其他功能入侵,比如听觉增加。一个功能用的更多,相应脑区可能越大,伦敦出租车司机的海马体和冥想者的脑岛区域,就比一般人要大;三是大脑地图是在动态变化的,这个变化即表现在不同人之间的大脑神经地图是不同的,也表现在同一个人不同年龄段大脑神经地图是不同的。大脑的可塑性是我们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进化赋予人类的礼物,与自己的行为、文化、输入的信息,都存在双向塑造关系。我们的大脑并不是天生就应该如此,如果想让自己变得更好,就应该注意自己做了什么、有什么样的习惯、接触了什么样的人、看了什么样的书,一句话,我们的输入决定我们是谁。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9条书评

        出版方

        机械工业出版社有限公司

        机械工业出版社是全国优秀出版社,自1952年成立以来,坚持为科技、为教育服务,以向行业、向学校提供优质、权威的精神产品为宗旨,以“服务社会和人民群众需求,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己任,产业结构不断完善,已由传统的图书出版向着图书、期刊、电子出版物、音像制品、电子商务一体化延伸,现已发展为多领域、多学科的大型综合性出版社,涉及机械、电工电子、汽车、计算机、经济管理、建筑、ELT、科普以及教材、教辅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