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主要介绍基于80x86的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方法和技术。

内容简介

本书第1章~第10章为主体部分,包括计算机基本组成结构和指令系统,循环、分支、子程序和宏汇编技术的程序设计;第11章为输入输出的一些典型应用,其中基本每章配有一组实验,共有10组实验题供选用和参考。

目录

  • 版权信息
  • 内容提要
  • 第2版前言
  • 第1章 汇编语言基础知识
  • 1.1 汇编语言简介
  • 1.1.1 机器语言与汇编语言
  • 1.1.2 汇编语言的组成
  • 1.1.3 为什么要学习汇编语言
  • 1.2 计算机中数据的表示
  • 1.2.1 不同进位计数制及其相互转换
  • 1.2.2 二进制数和十六进制数的运算
  • 1.2.3 带符号数的补码表示
  • 1.2.4 补码的加法和减法
  • 1.2.5 无符号数的表示
  • 1.2.6 字符的表示
  • 1.2.7 基本逻辑运算
  • 本章小结
  • 习题1
  • 第2章 计算机基本原理
  • 2.1 计算机系统组成
  • 2.2 存储器
  • 2.2.1 16位结构的CPU
  • 2.2.2 存储器
  • 2.2.3 存储器分段
  • 2.2.4 逻辑地址
  • 2.2.5 CPU对内存的读写操作
  • 2.3 中央处理器(CPU)中的寄存器
  • 2.3.1 寄存器介绍
  • 2.3.2 CS和IP
  • 2.3.3 堆栈
  • 2.4 外部设备和接口
  • 2.5 32位80x86CPU的工作模式
  • 习题2
  • 实验1 用Debug命令查看寄存器和内存中的内容
  • 第3章 汇编语言程序实例及上机操作
  • 3.1 汇编语言的工作环境
  • 3.1.1 汇编语言的系统工作文件
  • 3.1.2 进入DOS命令行的方式
  • 3.1.3 常用的DOS命令
  • 3.2 汇编语言程序实例
  • 3.2.1 单个字符的键盘输入与显示输出
  • 3.2.2 显示字符串
  • 3.3 程序实例的上机步骤
  • 3.3.1 编辑
  • 3.3.2 汇编
  • 3.3.3 连接
  • 3.3.4 LST列表文件
  • 3.3.5 程序的运行
  • 3.3.6 程序的跟踪和调试
  • 3.4 在WIN7系统中执行汇编
  • 3.5 几个常用的DOS系统功能调用(INT 21H)
  • 本章小结
  • 习题3
  • 实验2 上机过程及程序调试
  • 第4章 操作数的寻址方式
  • 4.1 立即寻址方式
  • 4.2 寄存器寻址方式
  • 4.3 直接寻址方式
  • 4.4 寄存器间接寻址方式
  • 4.5 寄存器相对寻址方式
  • 4.6 基址变址寻址方式
  • 4.7 相对基址变址寻址方式
  • 本章小结
  • 习题4
  • 实验3 不同寻址方式的灵活运用
  • 第5章 常用指令系统
  • 5.1 数据传送指令
  • 5.1.1 通用数据传送指令
  • 5.1.2 累加器专用传送指令
  • 5.1.3 地址传送指令
  • 5.1.4 标志寄存器传送指令
  • 5.2 算术运算指令
  • 5.2.1 类型扩展指令
  • 5.2.2 加法指令
  • 5.2.3 减法指令
  • 5.2.4 乘法指令
  • 5.2.5 除法指令
  • 5.2.6 BCD码的十进制调整指令
  • 5.3 逻辑与移位指令
  • 5.3.1 逻辑指令
  • 5.3.2 移位指令
  • 5.4 串操作指令
  • 5.4.1 MOVS串传送指令
  • 5.4.2 CMPS串比较指令
  • 5.4.3 SCAS串扫描指令
  • 5.4.4 STOS串存入指令
  • 5.4.5 LODS从串中取数指令
  • 5.5 程序转移指令
  • 5.5.1 无条件转移指令与程序的可重新定位
  • 5.5.2 条件转移指令
  • 5.5.3 循环指令
  • 本章小结
  • 习题5
  • 实验4 算术及位串处理程序
  • 第6章 伪指令与源程序格式
  • 6.1 伪指令
  • 6.1.1 处理机选择伪指令
  • 6.1.2 段定义伪指令
  • 6.1.3 程序开始和结束伪指令
  • 6.1.4 数据定义与存储器单元分配伪指令
  • 6.1.5 类型属性操作符
  • 6.1.6 THIS操作符和LABEL伪操作
  • 6.1.7 表达式赋值伪指令“EQU”和“=”
  • 6.1.8 汇编地址计数器$与定位伪指令
  • 6.1.9 基数控制伪指令
  • 6.1.10 过程定义伪指令
  • 6.2 语句格式
  • 6.2.1 名字项和操作项
  • 6.2.2 表达式和操作符
  • 6.3 EXE文件与COM文件
  • 6.3.1 程序段前缀PSP
  • 6.3.2 COM文件
  • 本章小结
  • 习题6
  • 实验5 伪指令
  • 第7章 分支与循环程序设计
  • 7.1 分支程序设计
  • 7.1.1 分支程序结构
  • 7.1.2 单分支程序
  • 7.1.3 复合分支程序
  • 7.1.4 多分支程序
  • 7.2 循环程序设计
  • 7.2.1 循环程序结构
  • 7.2.2 计数循环程序
  • 7.2.3 条件循环程序
  • 7.2.4 条件计数循环程序
  • 7.2.5 多重循环程序
  • 本章小结
  • 习题7
  • 实验6 分支程序设计
  • 实验7 循环程序设计
  • 第8章 子程序设计
  • 8.1 子程序结构
  • 8.1.1 子程序调用指令
  • 8.1.2 过程定义与过程结构
  • 8.1.3 保存和恢复现场寄存器
  • 8.2 子程序的参数传递
  • 8.2.1 用寄存器传递参数
  • 8.2.2 用变量传递参数
  • 8.2.3 用地址表传递参数的通用子程序
  • 8.2.4 用堆栈传递参数的通用子程序
  • 8.2.5 用结构变量传递参数的通用子程序
  • 8.3 多模块程序设计
  • 8.3.1 多模块之间的参数传递
  • 8.3.2 显示十进制数的通用模块
  • 8.3.3 C语言程序调用汇编语言子程序
  • 本章小结
  • 习题8
  • 实验8 子程序设计和多模块程序设计
  • 第9章 宏汇编及其他高级伪操作
  • 9.1 宏汇编
  • 9.1.1 宏定义、宏调用和宏展开
  • 9.1.2 宏定义的嵌套
  • 9.1.3 宏定义中使用宏调用
  • 9.1.4 带间隔符的实参
  • 9.1.5 连接操作符&
  • 9.1.6 宏替换操作符%
  • 9.1.7 LOCAL伪操作
  • 9.1.8 使用宏库文件
  • 9.2 其他高级伪操作
  • 9.2.1 PURGE伪操作
  • 9.2.2 列表伪操作
  • 9.2.3 重复汇编
  • 9.2.4 条件汇编
  • 习题9
  • 实验9 宏汇编程序设计
  • 第10章 输入/输出和中断
  • 10.1 外部设备与输入/输出
  • 10.1.1 I/O 端口
  • 10.1.2 I/O的数据传送控制方式
  • 10.2 中断
  • 10.2.1 中断的概念
  • 10.2.2 中断向量表
  • 10.2.3 中断过程
  • 10.2.4 中断调用指令
  • 10.3 中断处理程序设计
  • 10.3.1 中断处理程序的基本功能
  • 10.3.2 中断处理程序设计举例
  • 本章小结
  • 习题10
  • 实验10 中断程序设计
  • 第11章 输入/输出应用
  • 11.1 可编程定时器
  • 11.1.1 可编程定时器工作原理
  • 11.1.2 定时器驱动扬声器发声
  • 11.1.3 通用发声程序
  • 11.1.4 乐曲程序
  • 11.2 键盘调用
  • 11.2.1 字符码与扫描码
  • 11.2.2 键盘中断调用
  • 11.2.3 键盘缓冲区
  • 11.3 显示器的文本方式显示
  • 11.3.1 显示方式
  • 11.3.2 显示存储器与直接写屏
  • 11.3.3 BIOS调用
  • 11.4 显示器的图形方式显示
  • 11.4.1 图形存储器
  • 11.4.2 直接视频显示
  • 11.4.3 BIOS功能视频显示
  • 11.5 磁盘文件存取
  • 习题11
  • 实验11 输入/输出程序设计
  • 附录1 80x86指令系统一览
  • 附录2 伪操作与操作符
  • 附录3 中断向量地址一览
  • 附录4 DOS系统功能调用(INT 21H)
  • 附录5 BIOS功能调用
  • 附录6 Windows 104键键盘扫描码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 加载中...

出版方

人民邮电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是工业和信息化部主管的大型专业出版社,成立于1953年10月1日。人民邮电出版社坚持“立足信息产业、面向现代社会、传播科学知识、服务科教兴国”,致力于通信、计算机、电子技术、教材、少儿、经管、摄影、集邮、旅游、心理学等领域的专业图书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