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传奇摇滚乐队“传声头像”主唱大卫·拜恩作品,每一个音乐人都不该错过的摇滚经典。

内容简介

音乐创作是创造力的释放还是为了迎合人心?演奏场地的变化会对音乐创作产生哪些影响?服装风格是如何影响演出效果的?音乐人写歌时,是先有旋律还是先有歌词?磁带、黑胶唱片、光盘等科技如何改变了听众聆听音乐的体验?

摇滚史上最具影响力乐队“传声头像”的组团过程、如何成为当红现场表演乐队以及历次表演造型变化的灵感……

《制造音乐》堪称一部音乐进化史。从演奏音乐的场所对音乐的呈现方式、技术变革对音乐创作及整个音乐产业的发展的影响到音乐的神经学基础,大卫·拜恩不仅是一位才华横溢的音乐人,更是一位思想家。这本书将会改变你听音乐的方式。

目录

  • 版权信息
  • 引言 “重”听音乐
  • 01 逆向创作
  • 我们都是非洲人
  • 流行音乐
  • 请肃静!
  • 录制音乐:留声机取代了音乐厅
  • 当代音乐演奏场地
  • 鸟类也一样
  • 02 我的演艺生涯
  • 街头表演
  • 重新拥抱摇滚乐
  • 传声头像乐队
  • 服装也是表演的一部分
  • 成为一支真正的乐队
  • 现场演出
  • 从日本艺术中获得灵感
  • 重置舞台
  • 最有企图心的一场表演
  • 巡回演出
  • 舞蹈:不只是“做点动作”
  • 03 科技塑造音乐:模拟
  • 爱迪生的第一代圆筒录音机
  • 录音的目的是什么
  • 被冻结的乐音
  • 一首歌的时间有多长
  • 即兴变创作
  • 录音创造的新世界
  • 科技乌托邦主义首部曲
  • 表演之外:磁带录音
  • 格伦·古尔德的预言
  • 乐器科技及其对音乐的影响
  • 多轨录音让你跟自己合奏
  • 黑胶唱片
  • 盒式磁带
  • 舞厅音乐
  • 04 科技塑造音乐:数码
  • CD的出现与滥用
  • 为了便利而牺牲音质
  • 音乐软件与取样创作
  • 独享音乐
  • 脑中的声音记忆
  • 科技带来了什么
  • 05 录制音乐
  • 解构与隔离
  • 想象中的田野录音
  • 录音程序对音乐的影响
  • 音乐引导歌词
  • 两张专辑同时进行
  • 巴黎:一座非洲城市
  • 纽约:神秘的拉丁城市
  • 我的同名专辑
  • 录音室走入家庭
  • 自制作品
  • 专辑成了赔钱货
  • 06 共同创作
  • 切磋受益
  • 记谱与交流
  • 站在巨人肩上
  • 与偶像一起创作
  • 从文字入手—别人的文字
  • 浮现式叙述法:让歌词自动浮现
  • 07 音乐人的发片与生存现状
  • 音乐是什么
  • 唱片公司都做些什么
  • 发行模式
  • 专辑之外的收入来源:授权
  • 音乐创作的意义:自由或务实?
  • 08 场景的诞生
  • 要素1:必须有空间大小与地理位置合适的场地来呈现新作品
  • 要素2:艺人应该有权表演自己的作品
  • 要素3:驻唱艺人在不表演的时段也能免费进场(也许还会有免费的啤酒!)
  • 要素4:远离主流音乐场地
  • 要素5:房租必须便宜!便宜!再便宜!
  • 要素6:乐队应该获得合理的报酬
  • 要素7:鼓励人际透明度
  • 要素8:观众可以无视乐队的存在
  • 音乐场所的传承
  • 09 业余创作者!
  • 业余的优势
  • 音乐好在哪里
  • 赞助
  • 流行音乐:资本主义的工具
  • 毕尔巴鄂效应
  • 栽培业余玩家
  • 培养孩子的音乐素养
  • 10 世界之声
  • 音乐中的数学
  • “声音之神”
  • 音乐的生物学与神经学基础
  • 音乐与情感
  • 镜像神经元带动身体摆动
  • 仪式中的音乐
  • 视觉文化与听觉文化
  • 用建筑演奏
  • 自组织音乐
  • 致谢
  • 图片出处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0
4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看待音乐的多方位视角

    这本书,从一个职业音乐者的角度,为我们展示了包括音乐创作,音乐合作,数字化音乐,音乐的起源,音乐对于社会的影响等内容。早在 45,000 年前,尼安德特人就已经发现了音阶之间的规律,在那时候用小树干做成了一个类似现代笛子的原型,就已经可以有音阶之间的变化。有人甚至猜想,如果把这只笛子做到无限长,那时的人就可以用这个笛子吹奏出任何一首音乐。音乐对人们有多方位的影响。研究发现,跟没有学过小提琴的孩子相比,学过一年小提琴的孩子,大脑左半部出现了惊人的改变,这一点结论对于早期的艺术教育有着清晰的结论。虽然来一点莫扎特的音乐未必能让孩子变成数学家,但经常接触音乐,特别是积极参与,肯定能刺激大脑许多不同区域的发展。对于绝大部分孩子而言,音乐教育无疑跟写作和阅读一样重要。以上是音乐对于教育的意义。音乐本身也可以给人带来无穷的乐趣,尤其是当我们跟别人合作进行演奏,或者创作时。当我们自己写一首歌曲,可能初衷是写一首悲伤的抒情歌曲,当我们和乐队成员合作演奏时,整体的节奏和氛围变成了欢快明朗的节奏,那这首歌很可能就会变一种风格。而且改变后的风格,很可能会更悦耳,更好听。我自己就有过亲身体会,之前写过一首原创歌曲《年少》,是一个踌躇满志的少年,略带悲伤地准备重新开始,追逐自己的理想。在去年,跟音乐朋友一起演奏这首歌时,中间有好多不和谐的乐句,经过大家,你一句我一句的修改,整体变得非常有层次感,也更符合乐理了。音乐和数学之间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包括音阶类不同音之间的频率,都符合严格的数学关系。毕达哥拉斯给出了非常严谨的结论。关于音乐的大调和小调,相信大家都已经知道了。大调式的音乐,整体是欢快的,开心的。小调式的音乐,整体是悲伤的,沉重的。珀维斯小组收集到的资料表明,人们开心时说话的语调,大部分是落在大调的音上,人们悲伤时说话的语调,则大部分是落在小调的音上。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研究显示,我们对音乐的欣赏和感受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镜像神经元。当我们看到摇滚乐队在台上演出时,手里也不停的扫弹着空气吉他。这个就是在听到音乐时,镜像神经元被激活,它们所控制的肌肉就被带动起来。  毕尔巴鄂效应表明,音乐对于一个城市的复苏和活力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当一个城市陷入低迷时,音乐可以让市民重新燃起对生活的希望,整体城市的氛围也会随之改变。以上就是这个音乐家带给我们关于音乐不同视角的解读,很有趣,大家可以挑选自己感兴趣的章节阅读。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一位音乐从业者的故事

      音乐你触摸不到它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湛庐文化

      “湛庐”之名取自相传是春秋时铸剑大师欧冶子“十年磨一剑” 所铸造的,享有“天下第一剑”之誉的湛庐剑。 北京湛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是国内领先的专业出版商,专业从事经济管理类、心理学类图书的策划和出版。湛庐倡导“独立”“理性”的阅读,努力帮助读者实现独立思考、理性分辨,让读者运用自己的理智,用理性之光照亮蒙昧的心智。我们倡导“精进”“深入”的阅读,努力帮助读者降低阅读成本,提升阅读价值,让"无价"的内容能转化成出版相关者应获得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