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期重点文章《约会》《用青春铸造“生物盾牌”》《那个一生都在暖场的人》。

内容简介

本期是《读者》杂志2020年第23期。

目录

  • 版权信息
  • 本期文章
  • 别做只有一把锤子的人
  • 约会
  • 雪天
  • 勿忘影中人
  • “阿雅”的故事
  • 一架扁豆,一架秋风
  • 爱情房屋
  • 用青春铸造“生物盾牌”
  • 纯真的电影人
  • 智者倪匡
  • 人为何要开阔
  • 顶级资源都是长眼睛的
  • 先手与缓手
  • 挣1亿就愿意躺下吗
  • 疲劳感与仪式感
  • “困在厕所里”的教授
  • 逃离一线城市的年轻人
  • 那个一生都在暖场的人
  • 烟火人间
  • 最温暖的地铁
  • 外婆在厨房写作
  • 少时出远门
  • 老爸
  • 等你电话的人
  •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
  • 深陷痛苦时,你应该花钱买什么
  • 第二屏效应
  • 被别人贬低了怎么办
  • 这样近,那样远
  • 享受命运
  • 暗处尊重
  • 想飞的男人
  • 改变世界的旅行
  • 血战长津湖
  • 一场将相不和的阴谋
  • 当文物笑起来
  • 沉重与轻松
  • 斜杠先生鲁迅
  • 裙子扇起的蝴蝶翅膀
  • 动物如何看待死亡
  • 言论
  • 漫画与幽默
  • 狡黠
  • 唯上智与下愚不移
  • 选择
  • 蜘蛛和葡萄
  • 浪漫的消费主义
  • 蜂巢思维
  • 毁誉
  • 真正的“独行者”
  • 为了母亲
  • 远见
  • 烟火气
  • 交换
  • 顺与逆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5
6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纯真的电影人

    谢园演的电影不算多,最有名的是阿城小说《孩子王》《棋王》改编的同名电影。阿城的小说当年在文学界是神一般的存在,尤其他的《棋王》《树王》《孩子王》“三王” 小说,真实如临其境,巧妙拍案击节。我至今仍记得《棋王》的开篇:“车站是乱得不能再乱,成千上万的人都在说话……” 主人公王一生的形象独特生动,由谢园扮演。一个貌似阴柔瘦弱的棋王,热爱象棋,在平时积蓄力量,一旦需要发力,立刻阴极阳复,迸发出耀眼的光芒。故事情节之震撼,如同寓言;谢园演绎之自如,堪称完美。然而这完美背后有着鲜为人知的艰辛,梁天告诉我,谢园为了演好《棋王》《孩子王》,几乎可以背下小说。他自找导演,毛遂自荐,滕文骥、陈凯歌两位大导演看见他对艺术如此虔诚,深为感动,才决定让其出演主角。电影是谢园的命,他甘愿一生为之献身。今天的人对电影的理解多半是娱乐消遣,从业者谈的多是流量和明星;当年的人可不是这样,电影人谈的是艺术,谈艺术有神圣感。那时的电影人没人知道金钱还可以左右艺术,所以那个年代的人在今天看来还有些迂腐。与谢园不熟的人看谢园就有些迂腐,顶着电影学院教授的帽子,却总是谈表演,老是纠结于艺术的高低,不知市场的深浅。他还是老北京文化的倡导者,口头语就是:“我的北京城呢?” 每次提及,都情不自已。那次在十余人的晚宴上,梁天请客,许多老友也是久别重逢。一开始大家都高高兴兴的,互相问候,但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之后,谢园突然说起往事,没控制住情绪,先是哽咽,继而仰天大哭,泪流满面,似乎与刚才开场时的喜庆气氛格格不入。梁天上去劝他,他却执意哭完,断断续续坚持诉说完他心中的往事。我仔细听着,全是对艺术真挚的追求,对老北京文化的热爱,还有对现今不解的悲哀。一个热爱电影艺术的人的内心是平常人很难理解的,大部分人觉得不值得这么入心,小部分人觉得即使入心也不至于如此,可我真心觉得谢园至于这样。那个纯真的艺术年代走过来的电影人,一定要有艺术的纯真,犹如孩童。那一晚,我虽没再说话,但感同身受,内心翻腾。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读者》杂志社

    读者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读者传媒”)由原来的甘肃人民出版社改制而来,旗下《读者》杂志(原名《读者文摘》)为半月刊物。 创刊40余年来,《读者》杂志不断发掘人性中的真、善、美,体现人文关怀;在刊物内容及形式方面与时俱进,追求高品位、高质量,力求精品,并以其形式和内容的丰富性及多样性,赢得了各个年龄段和不同阶层读者的喜爱与拥护。多年来,《读者》杂志发行量稳居中国期刊排名第一,被誉为“中国人的心灵读本”。 《读者》收录的文章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追求高质量、高品位,篇篇精品。这里有正确的思想、高尚的道德、崇高的理想、生活的哲理,使读者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具有深广的影响力与历久弥新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