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 用户推荐指数
哲学与宗教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4509千字
字数
2005-10-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鲜为人知的哲学大家、哲学史家,现代新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唐君毅先生作品集。
内容简介
本套装全编共十卷,分别为,一、《人生三书》:《人生之体验》《人生之体验续篇》和《道德自我之建立》;二、《文化意识与道德理性》;三、《哲学概论》上;四、《哲学概论》下;五、《中国哲学原论》<导论篇>;六、《中国哲学原论》<原性篇>;七、《中国哲学原论》<原道篇>上;八、《中国哲学原论》<原道篇>下;九、《中国哲学原论》<原教篇>;十、《生命存在与心灵境界》。
目录
- 人生三书
- 版权信息
- 内容简介
- 作者简介
- 人生三书之一 人生之体验
- 人生三书(《人生之体验》、《人生之体验续编》和《道德自我之建立》)简介
- 《唐君毅著作选》编序
- 附《唐君毅著作选》第一批书目
- 出版前言
- 重版自序
- 自序
- 导言
- 导言附录
- 第一部 生活之肯定
- 导言
- 第一节 说人生之智慧
- 第二节 说真理
- 第三节 说宁静之心境
- 第四节 说自我之确立
- 第五节 说价值之体验
- 第六节 说日常生活之价值
- 最后的话
- 余音
- 第二部 心灵之发展
- 导言
- 第一节 心灵与自然之不离
- 第二节 心灵在自然世界之发展
- 第三节 心灵之自己肯定与自己超越
- 第四节 心灵在精神世界中之发展
- 第五节 精神自身之信仰
- 结论
- 第三部 自我生长之途程
- 导言
- 第一节 婴儿之自言自语
- 第二节 为什么之追问与两重世界之划分
- 第三节 爱情之意义与中年之空虚
- 第四节 向他人心中投影与名誉心之幻灭
- 第五节 事业中之永生与人类末日的杞忧
- 第六节 永恒的真理与真理宫中的梦
- 第七节 美之欣赏与人格美之创造
- 第八节 善之高峰与坚强人格之孤独寂寞
- 第九节 心之归来与神秘境界中之道福
- 第十节 悲悯之情的流露与重返人间
- 第四部 人生的旅行(童话)
- 导言
- 第一节 母亲的隐居
- 第二节 长途的跋涉
- 第三节 幸福之宫的羁留
- 第四节 虚无世界之沉入
- 第五节 罪恶之尝试
- 第六节 价值世界的梦游
- 第七节 到不死之国的途中
- 第八节 重返人间
- 附录 心理道颂
- 前言
- 第一节 明宗
- 第二节 呈用——文化
- 第三节 立体——率性
- 第四节 世出世间
- 第五节 思道
- 人生三书之二 道德自我之建立
- 重版自序
- 自序
- 一 导言
- 二 道德之实践(教训体)
- (一)道德生活之基础
- (二)人生之目的
- (三)道德心理道德行为之共性
- (四)道德生活发展之可能
- (五)生活道德化之可能
- (六)余论
- 三 世界之肯定(默想体)
- (一)现实世界之否定
- (二)心之本体之体会
- (三)生灭即不生灭
- (四)世界之肯定
- 四 精神之表现(描述体)
- (一)导言
- (二)人类各种活动之同源
- (三)罪恶之起源及其命运
- (四)精神上升之道
- 附录 人生略赋
- 上篇
- 下篇
- 附编 智慧与道德
- 一 智慧之意义及其性质
- 二 智慧之表现与道德实践
- 人生三书之三 人生之体验续编
- 自序
- 第一篇 俗情世间中之毁誉及形上世间
- (一)作为日常生活中之经验事实的毁誉
- (二)作为社会政治现象之毁誉
- (三)作为主观心理现象之毁誉
- (四)在精神现象中之毁誉
- (五)求名心之形而上的根原与超流俗毁誉之自信心
- (六)为俗情世间立毁誉标准所在之重要
- 第二篇 心灵之凝聚与开发
- (一)心灵之凝聚与开发之轮转相
- (二)自然世界中之凝聚与开发
- (三)心灵与自然世界之关系
- (四)人文世界中之凝聚与开发
- (五)人性人格与人文之关系
- (六)心灵之闭塞相与流荡相之因与缘
- (七)心灵之开发与凝聚之易与难
- (八)吾人今日在社会文化上之处境
- (九)心灵之凝聚与开发之道路
- (十)真理为心灵之凝聚与开发之所依及师友之义
- 第三篇 人生之艰难与哀乐相生
- (一)人生之寂寞苍茫的氛围
- (二)生存之严肃感与人为乞丐之可能
- (三)在自然生命之流中与岸上之两面难
- (四)社会的精神生命之树及飘零之果与名位世间
- (五)价值世界与人间天路
- (六)天路历程与现实世界之裂痕
- (七)“我在这里”与学圣贤者之泥泞路
- (八)人生路滑与哀乐相生之情怀
- 第四篇 立志之道及我与世界
- (一)志之意义
- (二)志之种类与志之诚伪及其转化历程
- (三)青年之向上心与其堕落之关键
- (四)宗教、艺术、文学与志之兴发
- (五)人与其所有物及大公之志愿所由立
- (六)拔乎流俗之心量
- (七)把我放在世界内看之含义
- (八)把世界放在我以内看之意义
- (九)逃避与承担及公的志业所自生起之根原
- 第五篇 死生之说与幽明之际
- (一)引言
- (二)人死问题与人之“生”之意义
- (三)死者与后死者之相互关系及幽明之彻通
- (四)鬼神之状与情
- (五)心之直接相感与古今旦暮
- (六)尽己心、尽他心与天心天理
- 第六篇 人生之虚妄与真实
- (一)思想上之错误之根原
- (二)谎言之根原与绝此根原之道
- (三)行为之合理与人生之真实化
- (四)成物与成己
- (五)“死”在目前之义与人生遗憾之化除如何可能
- (六)对反面者之开朗之意义
- (七)内在的真实存在之自觉
- (八)所接之事物之唯一无二性之确认
- 第七篇 人生之颠倒与复位
- (一)引言
- (二)人之倒影及其他之譬喻
- (三)谁颠倒及颠倒如何形成
- (四)常人之好利好色及嗣续贪中之颠倒相
- (五)常人之好名心中之颠倒相
- (六)常人之求客观价值之心中之颠倒相
- (七)常人之宇宙观人生观中之颠倒相
- (八)非常心态中之颠倒相
- (九)人生之复位
- (十)复位之难与易及天堂与地狱之结婚
- 文化意识与道德理性
- 版权信息
- 内容简介
- 出版前言
- 《唐君毅著作选》编序
- 附《唐君毅著作选》第一批书目
- 《文化意识与道德理性》(1958)简介
- 自序(一)
- 自序(二)
- 第一章 导论:人类文化活动之涵义及其自决性
- 一 文化活动之涵义
- 二 文化活动之自决性
- 三 文化理想文化活动之种类
- 四 自然生命欲望、自然心理及物质的身体与文化活动之关系
- 五 语言文字与精神之关系
- 第二章 家庭意识与道德理性
- 一 导言
- 二 夫妇之常道与变道
- 三 孝之形上学根据与其道德意义
- 四 友之形上学根据与其道德意义
- 五 总论家庭成立之理性根据与吾人之家庭哲学之价值
- 六 论家庭道德之限制及其与社会道德之贯通
- 附论 父母在兄弟子孙以同居为常道及女嫁男家之理由
- 第三章 经济意识与道德理性
- 一 导论
- 二 造工具之意识与储蓄意识及社会意识
- 三 私有财产之成立之根据在他人之公心与超自利的生产动机
- 四 财物交换中之道德理性及货币使用之精神根据
- 五 财富分配中之道德理性
- 六 社会主义之经济理想所依之公平意识与私有财产制度所依之公平意识之伸展与贯彻
- 七 绝无私产之经济社会理想与道德理性对私有财产之肯定
- 八 人文经济社会之理想性与现实性
- 第四章 政治及国家与道德理性
- 一 权力意志,与肯定人我之存在之超越的我之依赖关系及矛盾关系
- 二 权力意志之伸展与客观价值及求荣誉之意识
- 三 客观价值之等级与权位之等级,及权位与德位、能位、势位
- 四 社会公共组织之如何可能,个人之照顾全体之意志要求,与客观的权位之来源及尊位赋权之意识
- 五 社会团体与国家之存在之理性基础
- 六 政府、人民、主权、土地之理念
- 七 国家之起源之诸学说与吾人之说之异同
- 八 国家与超越的理性自我
- 九 国家之目的与政府之理念
- 十 现实的制度法律之合理性与进化性
- 十一 君主专制、贵族政制、民主政制之高下之理性基础
- 十二 民主政治之批评
- 十三 理想的民主政治下之政治意识,及与礼治人治德治精神之会通
- 十四 国家意识与超国家意识与道德理性
- 十五 文化教育与世界和平
- 第五章 哲学科学意识与道德理性
- 一 导论
- 二 纯认识的兴趣之存在与理及概念
- 三 普遍之理与无私之心
- 四 经验知识中之法执及其解脱之历程
- 五 推理之知识中之互证与知识之形式之法执
- 六 知识之经验内容之超越与逻辑学思维
- 七 形数之普遍性与法执之解脱
- 八 理解历史事物之心之超越性
- 九 应用科学知识之心灵之涵盖性
- 十 科学意识之道德价值及逻辑意识哲学意识
- 十一 与一般科学意识关联之哲学意识
- 十二 形上学意识
- 十三 道德哲学之意识
- 十四 文化哲学与历史哲学意识
- 十五 求真理心之道德性与其退堕
- 十六 自陷于已成知识之心态与虚心求真理之心态之涵义
- 第六章 艺术文学意识与求真意识
- 一 导言:求美之起源之四种不相应之学说
- 二 求美与求真何以同具道德价值及二种意识之不同
- 三 求真意识与求美意识之贯通
- 四 求美之意识活动对于求真之意识活动之补足性
- 五 求真之意识活动对于求美之意识活动之补足性
- 六 求真理之科学哲学意识之一种高下层次观
- 七 求美之艺术文学与求真理之科学哲学意识之一种类比
- 第七章 人类宗教意识之本性及其诸形态
- 一 自现实自然生命求解脱与宗教意识
- 二 将宗教意识并入他种意识之诸学说及其批评
- 三 解脱意识与苦罪意识及超越自我
- 四 宗教信仰对象之客观真实性
- 五 宗教中之欲望的动机与超欲望的动机
- 六 宗教意识之十形态
- 七 宗教与他种文化活动之关系
- 第八章 道德意识通释
- 一 前言
- 二 道德活动与文化活动之概念
- 三 道德自我之概念
- 四 基本善德通释
- 五 不善之类型
- 六 去不善以成善之德
- 七 道德活动之自足性及与其他文化活动之相依性
- 第九章 体育军事法律教育之文化意识
- 一 导言
- 二 体育意识与其五层级
- 三 军事意识与其五层级
- 四 法律之意识与其五层级
- 五 教育之意识与其五层级
- 六 结论
- 第十章 人类文化在宇宙之地位与命运
- 一 物质世界与生命世界
- 二 动物心与人心
- 三 语言文字与人类文化之起源
- 四 总论自然宇宙之存在人与其文化活动在自然宇宙之地位
- 五 人类文化之兴亡之故
- 外文人名中译对照
- 索引
- 哲学概论(上册)
- 版权信息
- 内容简介
- 出版前言
- 《唐君毅著作选》编序
- 附《唐君毅著作选》第一批书目
- 《哲学概论》(1961)导读
- 哲学概论第三版序
- 自序
- 第一部 哲学总论
- 第一章 哲学之意义
- 第一节 哲学,爱智及智之名之原义
- 第二节 如何了解哲学之意义
- 第三节 论广义之学问及以行为主之学问
- 第四节 论以知为主之学问
- 第五节 哲学在学问中之地位与意义之初步的了解
- 第六节 哲学问题举例
- 哲学之意义 参考书目
- 第二章 东西哲学中之哲学之意义
- 第一节 导言 ——重申上章结论
- 第二节 中国传统之哲人之学之兼贯通语言界与超语言界及知与行之意义
- 第三节 西方之希腊,中古及近代之文化中之哲学之性质与地位
- 第四节 现代西方哲学家之哲学意义观 ——关联于科学之哲学意义观
- 第五节 关联于历史之哲学意义观
- 第六节 关联于文学之哲学意义观
- 第七节 关联于超语言界之哲学意义观
- 东西哲学中之哲学之意义 参考书目
- 第三章 哲学之内容
- 第一节 哲学之分类
- 第二节 名理论与逻辑、辩证法、知识论及因明之名辞
- 第三节 西方之逻辑一名之涵义与内容之演变
- 第四节 略述印度之因明之特质及中国之逻辑思想
- 哲学之内容一、名理论 甲 逻辑 参考书目
- 第四章 哲学之内容
- 第一节 西方知识论之主要问题之演变
- 第二节 印度哲学中之知识论问题
- 第三节 中国哲学中之知识论问题
- 哲学之内容 二、名理论 乙 知识论 参考书目
- 第五章 哲学之内容
- 第一节 天道论与形而上学,存有论或本体论,宇宙论第一哲学及神学之名义
- 第二节 西方上古及中世之形上学之发展
- 第三节 西方近代形上学之发展
- 第六章 哲学之内容
- 第四节 印度哲学中之形上学精神
- 第五节 印度各派形上学之分野
- 第六节 中国先秦之形上学思想
- 第七节 秦汉以后中国形上学之发展
- 哲学之内容 三、天道论 ——形上学 参考书目
- 第七章 哲学之内容
- 第一节 人道论与伦理学、人生哲学、美学、价值哲学之名义
- 第二节 西方人生思想之发展 ——希腊与中世
- 第三节 西方人生思想之发展 ——近代
- 第四节 印度之人生思想之特质 ——其与西方之人生哲学问题之不同
- 第五节 印度人生思想之各型及其不重西方人生哲学中之若干问题之理由
- 第六节 中国之人生哲学之发展 ——先秦
- 第七节 中国之人生哲学之发展 ——秦以后至今
- 哲学之内容 四、人道论、价值论 参考书目
- 第八章 哲学之内容
- 第一节 文化哲学历史哲学与一般哲学
- 第二节 数学与自然科学之哲学
- 第三节 艺术哲学与美学
- 第四节 宗教哲学与自然神学
- 第五节 法律哲学
- 第六节 政治哲学
- 第七节 经济哲学
- 第八节 教育哲学
- 第九节 社会哲学
- 哲学之内容 四、文化哲学 参考书目
- 第九章 哲学之方法与态度(上)
- 第一节 泛论读文学、历史及科学书与读哲学书之态度
- 第二节 如何引发对哲学之兴趣
- 第三节 哲学方法及哲学中之科学方法之二型
- 第四节 直觉法之二型
- 第五节 发生论的哲学方法
- 第六节 纯理的推演法
- 第十章 哲学之方法与态度(下)
- 第七节 比较法
- 第八节 批判法
- 第九节 辩证法
- 第十节 超越的反省法与贯通关联法
- 第十一节 超越的反省法与逻辑分析
- 第十二节 超越的反省法与其他哲学方法
- 第十三节 超越的反省法与其他思维方法之分别
- 第十四节 哲学心灵之超越性与亲和性
- 哲学之方法与态度 参考书目
- 第十一章 哲学之价值
- 第一节 怀疑哲学价值之诸理由
- 第二节 哲学家之消灭哲学论
- 第三节 哲学中之切问近思
- 第四节 哲学问题之答案
- 第五节 哲学思想中之混淆与精确
- 第六节 哲学思想相互了解之可能与道路
- 第七节 哲学对人生文化之价值与学哲学者之修养
- 结论
- 哲学之价值 参考书目
- 第二部 知识论
- 第一章 知识论之意义
- 第一节 中文中知与识之传统的意义与今之所谓知识
- 第二节 知识与知识论
- 第三节 知识论与心理学
- 第四节 知识论与语言学各专门知识及形上学
- 第五节 知识论与逻辑
- 第六节 知识论之问题
- 知识论之意义 参考书目
- 第二章 知识之通性
- 第一节 直接经验之知之性质
- 第二节 直接经验之知或独知世界之相貌
- 第三节 知识之知之性质
- 第四节 知识世界之相貌
- 第五节 直接经验之知及其世界,与知识之知及其世界间之关系与问题
- 知识之通性 参考书目
- 第三章 知识与语言(上)
- 第一节 知识之知之外在的证明
- 第二节 语言之知识意义及其与自然符号之不同,与语言何以能表义之理由
- 第三节 语言如何取得一定之意义
- 第四节 语言意义之互相限制规定性,及确定之意义与限定之意义之分
- 第五节 定义之价值与其限度
- 第六节 语言意义之含浑与混淆之原因
- 第七节 语言意义之含浑与混淆乃应用语言所必经之历程
- 第八节 以表达共相之语言表达特殊的个体事物如何可能
- 第四章 知识与语言(下)
- 第九节 定义之方式问题
- 第十节 定义之各种方式 ——第一种至第四种
- 第十一节 定义之各种方式 ——第五种至第九种
- 知识与语言 参考书目
- 第五章 知识的分类
- 第一节 中国书籍之分类与知识之分类
- 第二节 西方学问之分类与知识之分类
- 第三节 语言文字之知识
- 第四节 历史及地理类之知识
- 第五节 各类事物之原理定律知识
- 第六节 数学、几何学、逻辑等纯形式科学之知识
- 第七节 应用科学之知识
- 第八节 哲学知识
- 知识的分类 参考书目
- 第六章 普遍者与知识
- 第一节 共相、概念与共名
- 第二节 东西哲学中之唯名论与实在论之争
- 第三节 唯名论反对共相概念为实在之理由
- 第四节 实在论者及非唯名论者以有共名必有概念共相之理由
- 第五节 共相概念与特殊具体事物之关系
- 普遍者与知识 参考书目
- 第七章 经验、理性、直觉与闻知
- 第一节 常识中之四种知识之分别及知识起源问题
- 第二节 中国及印度哲学中对于知识起源问题之理论
- 第三节 西方哲学中知识起源问题之争论及经验论之知识起源论
- 第四节 理性论之知识起源论
- 第八章 经验、理性、直觉与闻知
- 第五节 理性论与经验论之异同及加以融通之诸形态之哲学思想
- 第六节 权威主义及直觉之诸义
- 第七节 直觉知识、理性知识与经验知识
- 第八节 闻知之种类与价值
- 经验、理性、直觉与闻知 ——知识之起源 参考书目
- 第九章 知识之对象问题
- 第一节 知识对象或所知之意义
- 第二节 素朴实在论
- 第三节 代表实在论
- 第四节 主观观念论
- 第五节 休谟之纯印象观念主义
- 第六节 现象主义与不可知主义
- 第七节 新实在论
- 第八节 批判实在论
- 第十章 知识之对象问题
- 第九节 实用主义
- 第十节 逻辑经验论
- 第十一节 康德之能知所知之关系论
- 第十二节 客观唯心论之能知所知关系论
- 第十三节 能知之心灵与所知之对象之互为内外关系之种种
- 知识之对象问题 ——能知与所知之关系 参考书目
- 第十一章 解释与归纳原则
- 第一节 常识中之解释与推知
- 第二节 科学中之解释与普遍律则及其种类
- 第三节 因果律与函数律
- 第四节 归纳原则与其根据问题
- 解释与归纳原则 参考书目
- 第十二章 因果原则与知识
- 第一节 归纳原则与因果原则之关系
- 第二节 常识中对普遍的因果律之信仰及其疑难
- 第三节 因果律知识应用之疑难
- 第四节 因果律观念自身之疑难
- 第五节 原因与理由合一之理论
- 第六节 因果观念之废弃与现象之相承
- 第七节 康德之因果理论
- 第八节 因果关系为实事与实事之关系及因果关系之直觉的确定性
- 第九节 已成世界与方生世界之因果关系
- 因果原则与知识 参考书目
- 第十三章 数学与逻辑知识之性质(上)
- 第一节 数学与逻辑知识及经验事物之知识
- 第二节 数学逻辑知识之根据于客观存在事物性质之说
- 第三节 数学之观念知识根据于客观存在事物性质之说之疑难
- 第四节 逻辑之观念知识根据于客观存在事物之性质之说之疑难
- 第五节 数学逻辑之观念知识根据于经验之说
- 第六节 经验主义之数学逻辑理论之批评及康德之数学逻辑理论
- 第七节 康德理论之批评
- 第十四章 数学与逻辑知识之性质(下)
- 第八节 数学与逻辑合一之理论
- 第九节 依类言数之理论在知识论中之价值
- 第十节 数之产生与理性活动及依类言数之理论之改造
- 第十一节 逻辑中所谓思想律之问题与各可能之答案
- 第十二节 逻辑之约定主义与逻辑之理性主义
- 数学与逻辑知识之性质 参考书目
- 第十五章 先验知识问题
- 第一节 西方哲学史中之先验知识问题
- 第二节 现代科学哲学中之先验知识问题
- 第三节 “先验知识命题必为分析的”一命题如何建立之问题
- 第四节 常识与科学中之先验综合命题
- 第五节 非欧里得几何学之解释
- 第六节 数学与逻辑之基本命题为兼综合与分析的
- 先验知识问题 参考书目
- 第十六章 知识之确定性与怀疑论
- 第一节 日常生活中之真知识与意见之难于分别
- 第二节 吾人对经验世界之事物及知识可能有之怀疑
- 第三节 怀疑态度之根源与消除以往怀疑之道路
- 第四节 不可疑的事物
- 第五节 怀疑与先验知识之确定性
- 第六节 怀疑与经验知识之确定性 ——辨物类定名之知识之确定性
- 第七节 由辨物类而应用普遍律则以推断
- 知识之确定性与怀疑论 参考书目
- 第十七章 真理之意义与标准(上)
- 第一节 真理问题与知识之确定性之问题之不同及非知识意义之真理
- 第二节 观念、判断、意见、信仰、思想、语句是否皆具真假之性质
- 第三节 真理之意义与标准论之种种
- 第四节 以大多数人及权威人物所说,及以能满足主观之要求为真理之意义与标准之批评
- 第五节 符合说之分析与批评
- 第六节 符合关系中之四项关系者
- 第十八章 真理之意义与标准(下)
- 第七节 自明说之分析与反面之不可设想或反面之自相矛盾
- 第八节 自明说之批评
- 第九节 融贯说之说明
- 第十节 融贯说之批评与讨论
- 第十一节 实用主义之真理论之三型及其批评
- 第十二节 四种真理论之比较及其融贯
- 真理之意义与标准 参考书目
- 第十九章 知识之价值
- 第一节 不同之真理论与不同之知识价值观
- 第二节 表现负价值之认知心态
- 第三节 表现负价值之认知心态之转化
- 第四节 知识之实用价值,审美价值,及道德宗教价值
- 第五节 知识之价值之限制及其与其他价值之冲突
- 知识之价值 参考书目
- 哲学概论(下册)
- 版权信息
- 内容简介
- 第三部 天道论
- 第一章 形而上学之意义
- 第一节 中文中之形而上及天道之意义与西方所谓形而上学之义之相通
- 第二节 形而上学与知识
- 第三节 形而上学与知识论
- 第四节 形而上学之问题
- 第五节 形而上学之系统性与本部各章之次第
- 形而上学之意义 参考书目
- 第二章 现象主义
- 第一节 现象主义与形而上学
- 第二节 常识中现象主义与纯现象主义
- 第三节 纯现象主义之态度中之理或道
- 第四节 因果观念之超越与外在理由之舍弃
- 第五节 结论
- 现象主义 参考书目
- 第三章 唯一之实有论
- 第一节 超现象主义之形上学
- 第二节 恒常纯一之唯一实有观之意义
- 第三节 依里亚派齐诺破斥变动与多之论证
- 第四节 齐诺所提问题之答复及齐诺所提论证之目标
- 唯一之实有论 参考书目
- 第四章 无之形上学
- 第一节 无之形上学所由生
- 第二节 创造之歌及老庄之言
- 第三节 由无出有由有入无之切近义
- 第四节 道家思想中“无”之二义
- 无之形上学 参考书目
- 第五章 生生之天道论与阴阳五行之说
- 第一节 儒家之形上学观点
- 第二节 由他家之万物观至儒家之万物观
- 第三节 性与阴阳之相继义
- 第四节 阴阳之相感义
- 第五节 五行与横面之万物之相互关系
- 第六节 五行与纵的生化历程
- 生生之天道论与阴阳五行之说 参考书目
- 第六章 理型论
- 第一节 理型论之形上学之特征
- 第二节 形式对质料之独立性与人实现形式之目的性活动
- 第三节 形式之不变性
- 第四节 形式之客观性
- 第五节 实体及变动与四因
- 第六节 潜能与现实
- 第七节 形式及理性的思想与上帝
- 理型论 参考书目
- 第七章 有神论之形上学
- 第一节 如何了解宗教家神秘主义者之超越的上帝之观念
- 第二节 新柏拉图派之太一观与其所流出之各层次之存在
- 第三节 圣多玛之上帝属性论
- 第四节 西方哲学中上帝存在之论证
- 有神论之形上学 参考书目
- 第八章 唯物论
- 第一节 唯物论与日常生活中之物体
- 第二节 唯物论者之共同主张及物质宇宙之问题
- 第三节 唯物论对于有神论之批评
- 第四节 唯物论与实在论
- 第五节 唯物论之生理心理论证
- 第六节 唯物论之宇宙论论证
- 第七节 唯物论之方法论论证与历史论证
- 唯物论 参考书目
- 第九章 宇宙之对偶性与二元论
- 第一节 中国思想中阴阳之遍在义与交涵义及存在义与价值义
- 第二节 中国思想中之阴阳之论,可根绝西方哲学之若干问题之理由
- 第三节 西方哲学中之二元论之思想之渊源
- 第四节 笛卡尔之心身二元论及心物二元论
- 第五节 心之思想与身体及脑之不同及唯物论之否定
- 宇宙之对偶性与二元论 参考书目
- 第十章 泛神论
- 第一节 二元论之问题与由超神论至泛神论
- 第二节 心身二元论之问题
- 第三节 斯宾诺萨之实体论及神即自然论
- 第四节 心身一元论之说明
- 第五节 附论泛心论
- 泛神论 参考书目
- 第十一章 一多问题与来布尼兹之多元论
- 第一节 一多之问题与中国哲学中一多相融论及心身交用论
- 第二节 一物一太极义及道家之言一
- 第三节 来布尼兹以前西方哲学中对于多之说明之诸说
- 第四节 来布尼兹之多元论
- 第五节 来氏之上帝理论
- 一多问题与来布尼兹之多元论 参考书目
- 第十二章 宇宙之大化流行之解释与斯宾塞之进化哲学
- 第一节 大化流行之科学的叙述与哲学的说明之不同
- 第二节 常识与东西传统思想中之大化流行观
- 第三节 传统之东西思想中之世界生成论之比较与科学的进化论所引起之哲学
- 第四节 斯宾塞之进化哲学之根本原理
- 第五节 斯宾塞对于进化现象之最后的解释
- 宇宙之大化流行之解释与斯宾塞之进化哲学 参考书目
- 第十三章 柏格森之创造进化论
- 第一节 绵延、直觉与理智
- 第二节 生命的宇宙观
- 第三节 智慧与本能
- 第四节 人之理智与同情的智慧及道德宗教
- 柏格森之创造进化论 参考书目
- 第十四章 突创进化论
- 第一节 突创进化论与柏格森之创造进化论之异同
- 第二节 突创进化论之要义
- 第三节 突创进化论之问题
- 第四节 亚力山大之时空观
- 第五节 亚氏之范畴论
- 突创进化论 参考书目
- 第十五章 相对论之哲学涵义
- 第一节 常识中之相对论
- 第二节 近代科学中之物理世界观
- 第三节 现代之新物理学之兴起
- 第四节 动静之相对性
- 第五节 时空之相对性
- 第六节 速度及形量质量之计量之相对性
- 第七节 物理世界即四度连续体中之全部物理事之和
- 第八节 物质之实体观念及机械的决定论之否定
- 相对论之哲学涵义 参考书目
- 第十六章 怀特海之机体哲学
- 第一节 怀特海哲学之方向
- 第二节 事与现实存在现实情境
- 第三节 摄握之方式
- 第四节 知觉之两式
- 第五节 具体存在与抽象对象
- 第六节 扩延连续体
- 第七节 存在事物之种类层级差别与自然创进中之冒险
- 第八节 上帝之根本性与后得性
- 第九节 价值之地位
- 怀特海之机体哲学 参考书目
- 第十七章 西方哲学中之唯心论
- 第一节 唯心论与理想主义之意义
- 第二节 西方唯心论思想之渊原
- 第三节 西方近代之唯心论
- 第四节 康德之超越唯心论中之认识的主体观
- 第五节 康德论自然之合目的性与美感及心灵之超越性
- 第六节 康德论上帝之存在与人之道德理性
- 第七节 后康德派唯心论哲学
- 第八节 席林之自然哲学
- 第九节 黑格尔之绝对唯心论
- 第十节 黑氏以后英美之新唯心论之发展
- 西方哲学中之唯心论 参考书目
- 第十八章 佛学中之唯识宗之哲学
- 第一节 由西方哲学到东方哲学之道路
- 第二节 印度之唯识论中之八识、三性、与四缘
- 第三节 实我实法之否定与缘生
- 第四节 境不离识
- 第五节 众生各有阿赖耶识义及阿赖耶识与种子之关系
- 第六节 妄执之起源与执我识
- 第七节 根本无明与转识成智
- 佛学中之唯识宗之哲学 参考书目
- 第十九章 中国之伦理心性论之形上学之涵义
- 第一节 中国古代之宗教思想中之天命观及天意观
- 第二节 中国人伦思想之形上意义
- 第三节 孝友之道为人伦之本及其形上意义
- 第四节 尽心知性以知天之形上学道路
- 第五节 观乎圣人以见天心之形上学
- 第六节 孔孟以下儒家形上学之发展
- 中国之伦理心性论之形上学之涵义 参考书目
- 第四部 人道论、价值论
- 第一章 人道论、价值论之意义
- 第一节 中文中之人道论伦理之学及西方之伦理学人生哲学或价值哲学之名义
- 第二节 人生人道之哲学、与宇宙或天道之哲学之相互关系
- 第三节 人道论中之价值问题
- 人道论、价值论之意义 参考书目
- 第二章 价值之存在地位(上)
- 第一节 价值一名之所指
- 第二节 价值与存在为同义语之说
- 第三节 以价值与“为人所实际欲望”为同义语之说
- 第四节 快乐之所在即价值之所在之理论
- 第五节 价值为客观事物所具之性质之说
- 第六节 自存之价值性之理论
- 第七节 完全存在与善
- 第八节 价值与存在事物之发展历程
- 第九节 价值为一关系性质之理论
- 第十节 存在事物之和谐关系为价值之所在之理论
- 第三章 价值之存在地位(下)
- 第十一节 心灵之理性的道德意志具本身价值之理论
- 第十二节 以“不存在”为价值实现之条件之价值理论
- 第十三节 具负价值者之超化而成为表现正价值者之理论及悲剧意识
- 第十四节 中国儒家之致中和之理论
- 第十五节 不存在与隐之本身价值
- 第十六节 不和与和之太和
- 价值之存在地位 参考书目
- 第四章 价值之分类与次序
- 第一节 价值纯形式之分类
- 第二节 西方哲学中价值内容之分类
- 第三节 中国思想中善德之阴阳之分与价值之形式的分类
- 第四节 中国思想中之价值之本末之分与价值内容之分
- 第五节 二种价值分类法:相斥之价值分类法与相生之价值分类法
- 第六节 善之价值与心灵之仁智之价值,为一切价值之本之理由
- 第七节 仁德为审美之德及智德之本之理由
- 第八节 价值之本末次序
- 价值之分类与次序 参考书目
- 第五章 悲观主义乐观主义
- 第一节 悲观乐观之情调与思想
- 第二节 乐观主义之理由
- 第三节 悲观主义之理由
- 第四节 悲观主义乐观主义之争论,不能有确定答案之理由
- 第五节 悲观态度与乐观态度之价值之衡定
- 悲观主义乐观主义 参考书目
- 第六章 意志自由之问题(上)
- 第一节 意志自由之问题之来源
- 第二节 意志自由之否定论
- 第三节 意志自由之否定论之批评,与意志自由之事实上的存在
- 第四节 意志自由之事实之种种解释,及自然科学知识中之不确定原理等之无助于此问题之解决
- 第七章 意志自由之问题(下)
- 第五节 意志自由之真义,使意志成为原因或自因之自由
- 第六节 心灵之自性与自由
- 第七节 意志自因自由义释疑
- 第八节 过去经验与理想生起之自由
- 第九节 理想之形态内容与自由
- 第十节 超越的外因论与意志自由
- 第十一节 信自由与信因果之调和,及自由之运用之颠倒相
- 意志自由之问题 参考书目
- 第八章 价值选择之原则
- 第一节 选择的自由之肯定
- 第二节 价值选择之质之原则
- 第三节 价值选择之量之原则
- 第四节 具本身价值者高于只具工具价值之原则
- 第五节 心灵生命物质之价值之等差原则
- 第六节 适合原则
- 第七节 次第原则
- 第八节 理性原则及其与以上各原则之关系
- 第九节 超选择之境界
- 价值选择之原则 参考书目
- 第九章 人道之实践
- 第一节 哲学问题之超拔与实践工夫
- 第二节 “自觉我是人”之哲学道路
- 第三节 “由人性之真实表现处自觉我是人”之道
- 第四节 “自觉我是人之一”及我之人性与我性
- 第五节 “自觉我是一定伦理关系中之人”之意义
- 第六节 “职分与所在群体之自觉”
- 第七节 “我之唯一性之自觉”
- 人道之实践 参考书目
- 附录 阅读、参考书目
- 附编 精神、存在、知识与人文
- 论黑格尔之精神哲学
- 述海德格之存在哲学
- 诺斯罗圃论东西文化之遇合
- 中国哲学原论·导论篇
- 版权信息
- 出版前言
- 《唐君毅著作选》编序
- 附《唐君毅著作选》第一批书目
- 《中国哲学原论》(导论篇)(1966)导读
- 自序(写作缘起、本篇大意与未及之义)
- 一 缘起
- 二 本篇大意
- 三 本篇及次篇所未及之义
- 第一章 原理上:“理”之六义与名理
- 一 导言
- 二 先秦经籍中之理及文理
- 三 魏晋玄学与名理
- 第二章 原理下:空理、性理与事理
- 四 佛学与空理
- 五 宋明理学与性理
- 六 王船山及清儒与事理
- 七 结论
- 第三章 原心上:孟子之性情心与墨家之知识心
- 一 本文宗趣
- 二 论孟子之性情心或德性心之本义
- 三 墨家之知识心与儒墨思想之所由异
- 第四章 原心下:庄子之灵台心荀子之统类心与大学中庸之德性工夫论
- 四 庄子之对人心之反省与虚灵明觉心或灵台心
- 五 荀子之统类心及其与孟庄荀之思想之所由异
- 六 总论四家之言心,并说大学中庸之德性工夫论
- 第五章 原名:荀子正名与先秦名学三宗
- 一 导论
- 二 荀子论所为有名人所缘以同异及制名枢要
- 三 荀子正名之目标及三惑之所以产生
- 四 墨者言名与以名乱名
- 五 惠施及道家言名,与以实乱名
- 六 公孙龙派之言名,与以名乱实
- 七 名之固善及本文结论
- 第六章 原辩:墨子小取篇论“辩”辨义
- 一 缘起
- 二 辨小取论“辩”之七事非“辩”之七法
- 三 辨“或”与“假”
- 四 辨“效”
- 五 辨“辟”
- 六 辨“侔”
- 七 辨“援”
- 八 辨“推”
- 九 辨“辩”之七事
- 十 言之多方殊类异故
- 十一 言之多方殊类异故
- 十二 小取篇之论辩之宗趣
- 第七章 原言与默:中国先哲对言默之运用
- 一 导言
- 二 先秦儒墨道法四家对言默态度之不同
- 三 汉人之以言益言,与王充之辨言虚,及魏晋清谈中之言默相望以俱存
- 四 佛家之科判与判教,与极言说之量以超言说,及禅宗之以言破言
- 五 禅宗之传心,与宋儒之道统及心同理同之义,与宋儒之本自得以正面立言之态度
- 六 清代学者之重辗转互证以训诂,与以言释言
- 七 总述中国思想对言默之态度与儒墨道之三型
- 第八章 原辩与默:墨庄孟荀之论辩
- 一 墨家之论“辩”
- 二 庄子齐物论之言“辩”与成心
- 三 以明、两行与道通为一
- 四 言与无言
- 五 葆光与物化
- 六 孟子之论“辩”
- 七 孟庄之相异与二家可有之契合
- 八 荀子之论“辩”
- 九 孟荀之辩与默
- 第九章 原致知格物上:大学章句辨证及格物致知思想之发展
- 一 导言
- 二 朱子大学补传之得失
- 三 王阳明以大学之知为良知之说之得失
- 四 重订大学章句及朱子阳明释物为事之误
- 五 附论朱王二家以外与本文所陈者相类似之格物说
- 第十章 原致知格物下:大学章句辨证及格物致知思想之发展
- 一 朱子论格物致知与大学之止至善
- 二 王阳明之致良知与大学之知止及明明德
- 三 德性之知、闻见之知,及以格物致知为致知识之知之说
- 四 朱王之融通及德性之知或良知与知识之知之融通
- 结论
- 第十一章 原道上:老子言道之六义
- 一 序言
- 二 道之第一义
- 三 道之第二义
- 四 道之第三义
- 五 道之第四义
- 六 道之第五义
- 七 为事物及心境人格状态之道
- 第十二章 原道下:老子言道之六义贯释
- 一 如何会通此六义之道之讨论
- 二 道体之存在之直觉的印证及要终以原始之道体观
- 三 辨道相之对照物而呈于人心,当次于道体
- 四 道之生物及物之有得于道,以成其德
- 五 道之为自然律义及物之无常与道之常
- 六 道为生活之道义及自然律与生活律
- 七 道为心境及人格状态等之状辞义及“不道”一名所自立
- 八 老子论道之思想之外限
- 第十三章 原太极上:朱陆太极之辩与北宋理学中太极理气思想之发展
- 一 导言
- 二 太极图说之历史性问题
- 三 太极一名之古训问题
- 四 周子言太极之不同于汉晋诸儒之所在
- 五 太极图说之太极与通书之诚道及周子所谓无极一名之诂释
- 六 张横渠之依太和神两一以言太极义
- 七 邵康节之合阴阳之象之和以言太极,及其道为太极、心为太极之说
- 八 二程即人道以言天道即性理以言天理与气之生生不息义
- 第十四章 原太极中:天地之根原问题,与太极一名之诸义,及朱子太极理气论之哲学涵义
- 一 对天地万物根原问题之诸说与太极一名之诸义
- 二 统体之理之所以必须建立之理由与实现原则
- 三 生生之理与形式之理之不同,及气与西哲所谓质料之不同
- 四 朱子之理不离气义之说明
- 五 朱子之太极动静义之说明
- 六 朱子理气为二而不相离亦不相杂义之说明
- 七 朱子之理先气后及理生气义
- 第十五章 原太极下:朱子太极理气论之疑难与陆王之言太极及即心言太极之说
- 一 后儒对朱子之太极论之疑难与对太极之异释
- 二 理不离气之二义及后儒之说与朱子之说是否可并存之讨论
- 三 朱子之言心与气之灵
- 四 心之昭明灵觉与生生之理之自觉
- 五 生物成物之事中之本心之呈现
- 六 象山之言心与理及己分内事与宇宙内事之合一
- 七 朱子之心犹阴阳义及心有动静,与性无动静非阴阳义
- 八 综论心理气三者之相依
- 九 象山之皇极及阳明之言心之动静皆涵心即太极与本文结论
- 第十六章 原命上:先秦天命思想之发展
- 一 导言
- 二 诗书中之言命
- 三 春秋时代之天命观
- 四 孔子之知命
- 五 墨家之非命
- 六 孟子之立命义
- 七 庄子之安命论
- 八 老子之复命及荀子之制命观
- 九 易传中庸礼运乐记及大戴礼本命中之天命与性命论
- 第十七章 原命中:秦汉魏晋天命思想之发展
- 一 导论
- 二 五德终始说中之帝王受命之三含义
- 三 帝王受命之思想与孔孟言命之不同,及儒家思想在晚周后之一发展
- 四 董仲舒之天人关系及受命论
- 五 汉人三命之说之即人之命禄以言命
- 六 王充之自然之命论,及性之善恶与命之吉凶之分别论
- 七 列子力命论之无“命之者”之命论
- 八 郭象之即遇言命论
- 九 附论郭象与庄子言命之异同
- 十 佛家之以业识言命根论,及范缜之拨无因果论
- 第十八章 原命下:宋以后天命思想之发展
- 一 宋代理学家之即理言命,与别命于遇之说
- 二 濂溪之即性即命论,与横渠之变化气质以立命论
- 三 程子之穷理尽性即至命论,与天命及外所遇之命
- 四 朱子对“天命流行”之分疏,及其以理气分三命之论
- 五 陆王一系言天命之流行即本心良知天理之流行义
- 六 王船山之命日降与无定命义,及立命者之死而不亡义
- 七 戴东原、焦循之以限于所分及不可转移趋避者为命之说,及阮元之性命古训之陋
- 八 结论、总述中国思想之言命,及五命之观念
- 索引
- 中国哲学原论·原性篇
- 版权信息
- 出版前言
- 《唐君毅著作选》编序
- 附《唐君毅著作选》第一批书目
- 《中国哲学原论》(导论篇)(1966)导读
- 自序
- 第一章 中国人性观之方向与春秋时代之对德言性、孔子之对习言性、告子之即生言性与孟子之即心言性
- 一 人性观中西哲之胜义及中国人性观之方向
- 二 具体生命之性,非性相之性,及春秋时代之对道德理想而言性,与孔子言性相近、习相远之涵义
- 三 告子之言义外及生之谓性之诸涵义
- 四 孟子不自生言性之即心言性可统摄即生言性之说之四义
- 五 孟子之即“心之生”以言性之意义
- 第二章 庄子之复心言性、荀子之对心言性与中庸之即性言心
- 一 心知、机心、成心之祸患
- 二 复性命之情之生活意义
- 三 心之思虑所成之礼义文理与性之对较关系,及性恶之义
- 四 心欲善,心中理、合道,与中理合道之“心之理”或“心之性”
- 五 中庸之即诚言性,即明言心,与率性尽性
- 六 尽己性、与尽人性、尽物性之涵义
- 第三章 乾坤之道、礼乐之原、政教之本,与秦汉学者之言性
- 一 易传之即继言善、即成言性,与本德行以有神明之知
- 二 运神明以知乾坤之道,与即道言性
- 三 礼记之尚情,与其即礼乐之原之人情以言性之论
- 四 礼乐、人情、德行,与天地之道
- 五 秦汉学者言性之目标,与吕览、淮南之贵生全性、即寿言性、与摄德归性
- 六 率性循性,与人生行事及政教之本
- 七 综论道家型之生命状态之价值
- 第四章 汉魏学者对客观的人性之分解的说明
- 一 汉儒之谓人性为一客观之论题,董仲舒之为成王者之任,而随名入理以言性之说
- 二 随名入理之思路之局限,与成就政教之目的以外之言性观点之讨论
- 三 气分为阴阳二者之观念之形成与其涵义
- 四 人性与阴阳善恶及性三品之论
- 五 性之品级之观念之所以立,与王充之即命言性,及纯价值义之性
- 六 刘劭为任使众材,而即形征性,论才性之品,与逐步客观化之观人术
- 七 由阴阳至五行之观念之展成
- 八 五行与五常及刘劭之即形知性论试诠
- 第五章 客观的人性论之极限与魏晋人之重个性及个性之完成之道
- 一 个性与品类性,及“放达”、“超拔”之消极的意义
- 二 有个性之人其品格之高下之衡定标准
- 三 个性、我性、纯浪漫性,以无内容为其内容,而必归于体无致虚,所遇而皆见其独
- 四 当前实境之消极的运用,为所遇而皆见其独所以可能之根据
- 五 道家之圣人之向往与其非历史人物性
- 六 老子不言性,而王弼言万物以自然为性,及郭象注庄之重独性
- 第六章 佛家言性之六义及其与中国传统言性之异同
- 一 法与性
- 二 妄执之自性诠义
- 三 种姓之性,同异性
- 四 体性、当体,与所依体
- 五 价值性与三性
- 六 佛家言性之方式与中国先哲言性之方式之比较
- 第七章 般若宗即空言性,与唯识宗即识言性及即种姓言性
- 一 般若宗之精神与法性即空性义
- 二 道安言性空,罗什、慧远言法性义
- 三 僧肇之物性义,及般若体性义,与老庄之致虚
- 四 唯识宗之三性论与其系统
- 五 唯识宗之五种姓之性及其问题
- 六 种姓论之应用之限度,及依佛心说一乘之义
- 第八章 佛心与众生之佛性
- 一 南北朝之佛性论与涅槃、法华、华严对佛性佛心之开示
- 二 无漏种之现行问题与大乘起信论之心真如之所以立,及始觉不异于本觉义
- 三 释起信论之疑难:自性清净心之依何而立
- 四 自性清净心与生灭无明之关系及心生万法之“生”义诠释
- 五 一心之舍染取净义,及天台之性具染净与佛性有恶义
- 六 大乘止观法门论与法藏融通三性论
- 七 华严之真如随缘不变义
- 第九章 华严之性起与天台之性具及其相关联之问题
- 一 综述中国佛学中言“性”之问题之发展与天台华严间之诸问题
- 二 华严宗之性起义之所以立
- 三 天台宗之性具义之所以立
- 四 妄心观与真心观,与性起及性具中二性之义之不同
- 五 缘理断九、非情成佛及别理随缘诸问题
- 第十章 禅宗与佛学他宗及惠能坛经之自性义与工夫
- 一 禅宗之向上一着义
- 二 禅宗之施教方式进于般若经论之处
- 三 坛经之摄归自性之言说
- 四 内外二边不住义
- 五 惠能之施教方式与相对语言之相销
- 第十一章 由佛再入儒之性论
- 一 佛家言性思想之限度之讨论
- 二 佛家心性论之原始动机,与中国传统思想论人性之态度
- 三 李习之复性书之言复性义及其言与老释同异
- 四 佛家不立诚为教之理由之讨论与儒者何以必立诚为教之故
- 五 儒者对天地万物之敬诚与对一切存在之价值之正面的肯定
- 六 周濂溪之立诚之教与李习之复性论之异同
- 七 张横渠之即虚以体万物谓之性及气质之性之名之所以立
- 八 略释邵康节以物观物为性之义
- 第十二章 二程之即生道言性与即理言性
- 一 性与生命之道路
- 二 明道之通生之道与神气言性义
- 三 善恶皆天理义释滞
- 四 伊川“性即理”涵义申释,及气质之性与义理之性之分别
- 第十三章 朱子之理气心性论
- 一 生之理贯众理义与朱子之太极之理之全之超越义
- 二 万物所具之理气之定限,与人之气质之性之差别
- 三 人与万物之性之差别
- 四 朱子之人物之差别观与东西哲学中其他之说之比较
- 五 朱子之以心为统摄之概念及心之涵义
- 六 心之诸功能
- 七 仁之界说,其前后、内外、上下、与本末
- 八 人心道心之开合
- 第十四章 象山、慈湖至阳明之即心性工夫,以言心性本体义
- 一 象山以朱子之学之所归趣,为学者之立志之始向,与其对心性论之态度
- 二 象山对一心分天理人欲之反对,及其言一心之升降
- 三 由杨慈湖之心之精神义、陈白沙之觉义,至王阳明之良知义之心学之发展
- 四 阳明四句教与其心性工夫论之关系
- 五 良知之无善无恶与至善
- 六 阳明学之三变与四句教
- 第十五章 阳明学派及东林学派对“至善”及“无善无恶”之重辨与刘蕺山之言心性之本体工夫义
- 一 王学精神与双江、念庵之由归寂以通感之教
- 二 王龙溪之先天心体上立根之学,与见本体即工夫之教
- 三 泰州学派安身之教之即生言心
- 四 东林学派之性善义
- 五 蕺山之即心与情言性,与即意之定向乎善,以通心之已发未发之工夫
- 第十六章 王船山以降之即“气质”、“才”、“习”、“情”、“欲”以言性义
- 一 王船山之道、善、性三者之大小义
- 二 船山之尊生尊气与尊情才义
- 三 船山之易教与大往大来义
- 四 颜习斋之即气质与习言性及戴东原以血气心知言性与焦循之以旁通情言性
- 五 总述宋明清之心性论之发展
- 第十七章 总论性之诸义及言性之诸观点,与中国言性思想之发展
- 一 性之诸义与言性之诸观点
- 二 告孟庄荀之四基型
- 三 四基型之言性之综贯形态
- 四 秦汉以降至魏晋之种类性、关系性、与个性
- 五 佛家之向内思省追溯所见得之性:所执之自性、空性或“无自性”性、体性与佛性,及佛家言性之善恶之四型
- 六 宋儒言性之观点态度与佛家之不同,及周程之观点
- 七 朱子之观点,与陆王之承孟学传统及清儒之观点
- 附编:原德性工夫 朱陆异同探源(上)
- 原德性工夫 朱陆异同探源(中)
- 原德性工夫 朱陆异同探源(下)
- 中国哲学原论:原道篇(套装共2册)
- 版权信息
- 出版前言
- 《唐君毅著作选》编序
- 附《唐君毅著作选》第一批书目
- 中国哲学原论
- 原道篇自序
- 一 缘起
- 二 宗趣
- 三 内容之限极
- 四 论述方式
- 五 余言
- 导论上
- 一 中国哲学中之“道”与西方及印度哲学中之相类似之名言
- 二 “道”之名义与“物”、“事”、“生”、“命”、“心”、“性”、“理”、“气”等之名义
- 三 道之字原之义与引申义、一道多名、道之交会,与存在即道
- 四 道之远近、大小与曲直、非道之道、平行道、与相贯道
- 五 发现道、创成道、目的道、手段道,与道不同之论争,其相容以并存,及哲学思想中之“道”之次第修建之历史
- 导论下
- 一 中国人文中之不言之道,及言中之道,与孔子之契在不言之道,而为言
- 二 虞夏书商书中哲学性观念之次第生起
- 三 殷周之际与周初之王道,及人文礼乐之道
- 四 周之礼教及春秋时人之言文德、天道、人道,及孔子以后中国思想之尊道
- 五 “中”国哲学与中和之道
- 第一编
- 第一章 孔子之仁道(上)
- 一 导言 孔子以来言仁之思想之数变,并自述究心于此问题之经过,及本文宗趣
- 二 仁德、事功、及志于道之含义
- 三 为仁之方、与忠、恕、信
- 四 仁与礼敬
- 五 仁与智及勇、义
- 六 孔子自心上说仁之旨、及孔颜乐处之问题之讨论
- 第二章 孔子之仁道(下)
- 一 天命思想之三型与孔子之说
- 二 天命、自命与义之同义及异义,与义命不二、及天命不已
- 三 天与己及人之存在意义,及知天命、俟天命、畏天命之不同意义
- 四 孔子之天与人格神
- 五 如何理解孔子之言鬼神
- 六 孔子言鬼神之含义,与礼与仁
- 上下篇结论
- 第三章 墨子之义道(上)
- 一 略述墨学之演变,及本文宗趣
- 二 由仁义之不同,辨墨子之兼爱为以义说仁之义道
- 三 由墨子之言人当兼爱之理由,辩墨子之兼爱为客观之义道
- 四 非攻、节葬、节用、非乐,与人民之生存及经济生活中之义道
- 第四章 墨子之义道(下)
- 五 尚贤、尚同,与社会政治上的义道
- 六 天与鬼神之义道,及天鬼神及人交互关系之“宇宙的义道”
- 七 非命,与外无限制之绝对的义道
- 八 总论墨学中之义道之大
- 第五章 孟子之立人之道(上)
- 一 导言 述中国历代孟学之三变,及孟子之兴起人之心志以立人之道
- 二 孟子言道与孔墨之不同,及孟子之人禽之辨
- 三 仁义之心,与义外义内之辨
- 四 孝弟与行义之道
- 五 孟子言学者之志,及生与义
- 第六章 孟子之立人之道(下)
- 六 孟子言君子之所乐、所欲、与所性
- 七 孟子言成德之历程
- 八 孟子言尽心知性以知天、存心养性以事天、及立命之含义
- 九 孟子之养气,与知言之学
- 十 孟子之言王者之政与民之兴起,及圣贤豪杰与王者、学者之兴起
- 第七章 道家之起原与原始型态
- 一 道家思想之起原与杨朱之说
- 二 陈仲史之忍性情、与它嚣魏牟之纵性情之说
- 三 田骈、彭蒙、慎到之弃知去己之论及其意义与价值
- 四 老庄对知与己之观念,及老子之道与田骈、彭蒙、慎到之道之异同之分际
- 五 庄子之道与老子之道及田骈、彭蒙、慎到之道三者之分途
- 第八章 老子之法地、法天、法道,更法自然之道(上)
- 一 老学简史,及吾论述老学之经过
- 二 人法地,与地上之物势中之道
- 三 地法天,与人由法天以法道之义
- 第九章 老子之法地、法天、法道,更法自然之道(下)
- 四 天之道、与道、及人之直接法道义
- 五 修道者之安久于道、与道之常、及道法自然义
- 六 老子言道、德、仁、义、礼之层面,与法道之四层面之对应关系之讨论
- 七 老子通贯四层面之言、与正反相涵之四义、及道之诸性相
- 八 余论:老子之道是否为实体之问题,与本文之宗趣
- 第十章 庄子内篇中之成为至人神人真人之道(上)
- 一 庄子之道,与老子田骈慎到之道不同,与其关连之际
- 二 庄子之至人、真人、天人、圣人、及内七篇中之问题与其关连
- 三 逍遥游之无名、无功、无己之义
- 四 齐物论中之齐物我是非义
- 五 养生主中之生命舆心知共流行义
- 第十一章 庄子内篇中之成为至人神人真人之道(下)
- 六 人间世之“乘物以游心、托不得已以养中”义
- 七 德充符之“才全而德不形”义
- 八 大宗师中之“天人不相胜”、及真人之生活
- 九 应帝王所归之“未始出吾宗”义
- 第十二章 综述庄子外杂篇之义,并附论韩非子及管子中之道家言
- 一 综述庄子内七篇大旨
- 二 外杂篇言天地万物之道之义
- 三 道之超知义、不可言说义,及通言默义
- 四 遗世忘世义
- 五 生死义
- 六 凝神于物义
- 七 外杂篇言“主于内以应外”之同于内篇者,及其“内顺外俱运”,所成立之人道治道
- 八 世愈降而政愈衰之说
- 九 任性之自然之说
- 十 扬老抑孔之说之衍成
- 附论 韩非子解老喻老及管子心术内业中之道家言
- 第十三章 荀子之成人文统类之道(上)
- 一 荀学简史
- 二 总述荀子之道之别于墨孟庄之道
- 三 荀子言天与人分职之学
- 四 荀子言心与道之关系
- 五 荀子如何辨人心与道心
- 六 治心之道、与所知之事物之道、及知道与行道之关连
- 第十四章 荀子之成人文统类之道(中)
- 七 道、人道、圣王之道、贯于古今历史之道、及荀子何以非斥诸子所言之道
- 八 为学以“备圣心”、而“化道”之义
- 九 修身以学圣之道及荣辱之义
- 第十五章 荀子之成人文统类之道(下)
- 十 圣学与王道
- 十一 王者之政制、富国之道、及王道、霸道之分
- 十二 君道、臣道、致士之道、师术、及用兵强国之道
- 十三 荀子礼论、乐论大义及其论礼乐之要旨
- 第十六章 韩非子之治道(上)
- 一 韩非子所感之政治问题
- 二 韩非子言人君之虚静之功
- 三 韩非子与申不害之言术与儒家之用贤之关系
- 四 韩非子与商鞅之言法及墨家言法之关系
- 五 韩非与慎到之言势与权
- 第十七章 韩非子之治道(下)
- 六 韩非言权当独制之理由,与其对人性之各自为计之观察
- 七 用“人自计虑其利害之私”,以使人弃私曲、行公法之道
- 八 韩非对他家之治道之抨击
- 九 韩非之治道之性质,与其解老之道
- 十 余论:韩非思想之效用与其悲剧命运
- 附论 韩非子以后之治道,及管子书中言治道之方向
- 第十八章 周秦诸子对“名言”之道(上)
- 一 论名言之道为一义上之高一层次之道
- 二 名字、名谥、孔子正名之教、及墨子之“言”“义”之义
- 三 道家对名闻及以名言成辩之态度与儒墨之异同
- 四 惠施之辩与其归趣
- 第十九章 周秦诸子对“名言”之道(下)
- 五 公孙龙之名实论
- 六 公孙龙之白马论、坚白论
- 七 公孙龙之通变论
- 八 公孙龙之指物论
- 九 公孙龙至墨辩及荀子正名、法家言名、至尹文子言名之发展
- 第二十章 庄子天下篇之内圣外王之道与大学之明明德于天下之道
- 一 晚周之学术融合之趋向,及圣王之名义之变迁
- 二 天下篇论道术之规模
- 三 圣王之道术之全
- 四 礼记之成书,与对其前儒家思想之承继
- 五 大学之兼摄孟荀义,而以本末、终始,贯儒家之内圣外王之道
- 六 大学之始终本末相贯义
- 第二十一章 中庸之诚道
- 一 中庸之道之兼横通内外,与纵通天人义,及首章所谓天命与性、道、教之义
- 二 中庸之诚道,及圣德与天德义
- 三 中庸本书所言之义理在思想史上之价值
- 第二十二章 礼记中之礼乐之道与天地之道(上)
- 一 礼运大同章之问题,及其在礼运篇中之本旨
- 二 礼之原始
- 三 礼运言“内顺于己、外顺于道”之祭祀之礼、“天不爱道”之义,与中庸言道之旨
- 四 礼运及礼记他篇,论祭祀中之报本返始与道福
- 五 礼之用、与人义、及人对生命之始终之尊重,礼仪中人与天地万物之德之表现、与用物中之德性
- 第二十三章 礼记中之礼乐之道与天地之道(下)并论 孝经之孝道
- 六 礼之行为之本质
- 七 乐与礼之关系,及乐在中国文化中之原始地位
- 八 乐记言乐所重之义,与孟荀言乐所重之义之不同
- 九 礼乐之道,与天地万物鬼神之道
- 十 论孝经以孝为天经、地义、民行之道
- 第二十四章 易传之即易道以观天之神道(上)
- 一 易经一书之起原
- 二 无思、无为、至有思有为之心境,及其含义
- 三 一阖一辟之道,与知来之神
- 四 卜筮所预设神明之知,及其含义
- 五 人之观“感应变化”,以形成人之神明之知之道
- 第二十五章 易传之即易道以观天之神道(下)
- 六 神明之知与德行之关系
- 七 易传中即得失、利害、以修德之义
- 八 略说卦与爻之象征意义——物、事、文、与爻之相应,及爻所以当变之理由,与变则通,及道与神
- 九 物之具德、天地之心,与人之观自然物以修德之道
- 第二编
- 第一章 阴阳家与秦汉学者顺天应时之道及其历史演变意识
- 一 阴阳家之顺天应时之道
- 二 阴阳与五行之名义,及五德终始说之起源
- 三 秦汉时人之历史时代意识
- 四 天时与人事历史中之节度意识
- 第二章 秦汉学者之言学术之类别与节度,以形成学术人文之领域之道
- 一 汉世学者之历史精神,及司马谈、班固对学术思想之类别与节度之论述,及学术、人文领域之形成
- 二 汉世经学思想中礼制之道,见于白虎通义者
- 三 汉世学者之摹拟为学之道,见于扬雄者
- 四 汉世学者以批评为学之道,见于王充著
- 第三章 秦汉至魏晋学者之法天地以设官分职之道,及对人之才性之品类之分别与对人物之品鉴之道
- 一 秦汉学者及董仲舒之言法天地之政道
- 二 董仲舒书及周礼之言官职之类别
- 三 秦汉学者之辨人物之才德才性之品鉴之道,与魏晋人对才德才性之表现所成之人物风度之品鉴之道
- 第四章 秦汉之神仙思想与炼养精气神之道,与道教思想之发展
- 一 神仙意识之原始及方术内学之流
- 二 儒家之内心之学,与道家之内心之学,及先秦儒道之家言精、气,与神之意义
- 三 董仲舒与淮南子之重精为气神之本之义
- 四 淮南子,与汉以后之道教之发展
- 第五章 春秋学中之对善恶是非之褒贬之道
- 一 春秋书之性质问题
- 二 春秋三传家对史事之态度,与他家之不同,及本义理以评断史事之态度之三型
- 三 董仲舒之春秋学
- 四 董仲舒之文质三统之更迭为用之道
- 第六章 汉代易学中之易道及其得失与流变
- 一 略说历代易学之多方及学易之兴趣之种种,与汉易之问题
- 二 汉世今古文易学之演变
- 三 汉代易学之用于占卜与释经文者之评论
- 四 汉代易学之价值,在以易卦虚涵天地万物之变化,而提出种种观之之方式范畴,及汉易之二宗
- 五 略说后世言象数之易学之流变,及其循汉易之道路,而更进之义
- 第七章 五行之义、六十甲子义,及其用于易学之得失
- 一 五行之概念,及其可成为普遍的思想方式之理由
- 二 以五行言甲子之意义及其问题
- 三 五行之哲学,及用五行释易经经文,与其他汉易之共同得失
- 第八章 王弼之由易学以通老学之道(上)
- 一 王弼易学之性质
- 二 明彖与统宗会元之理
- 三 明爻通变及位与情趣
- 四 在整个之卦中,爻之适时之变
- 五 象、言,与意之关系
- 第九章 王弼之由易学以通老学之道(下)
- 六 “复”、“无”、“感”及老、易之会通
- 七 王弼之老学道路,及老学发展之诸道路
- 八 王弼以虚通之境言老子之道之义,及无为之义
- 九 物之由于虚通之境,即由于道之义与自然义
- 十 道之名称,及“无名无称”之域
- 十一 由道之无之虚涵物之有,及物凭之而定性,得其精、真、信之义
- 十二 王弼之言道与德,及王弼与老子言道之论之高下与得失
- 第十章 郭象庄子注中之言自然独化与玄同彼我之道
- 一 魏晋之时代精神
- 二 郭象之注庄在庄学中之地位
- 三 玄学中之自然义与郭象自然、自生、独化义
- 四 郭象之超因果义,与无无义
- 五 各据性分,物冥其极义,及与化为体义
- 六 郭象言逍遥、齐物、养生等与庄子之本义
- 第十一章 魏晋之玄理与文学艺术中之道
- 一 文学艺术之所以可能在反省的观照,与玄理中之虚无寂寞义
- 二 陆机言文学形成之心意历程
- 三 刘彦和论文学中之“神思”与“志气”
- 四 “心生、言立、文明”之道之涵义
- 五 言意之内外问题,及文学中之道家义与儒家义之会通
- 六 嵇康论声音之道与“宣和情志”义
- 七 宗炳之以“澄怀味像”论画道,及其言“应会感神,神超理得义”
- 第三编
- 第一章 中国固有哲学中之道与佛道之交涉(上)
- 一 印度佛学之根本问题与其思想方向
- 二 佛学之传入中国与般若之教
- 三 僧肇之物不迁义与玄学义
- 四 不真空论言有无、真俗义,及王弼、郭象之有无义
- 第二章 中国固有哲学中之道与佛道之交涉(下)
- 五 般若无知论言心知,与中国固有思想中言心知之同异
- 六 执见之起源,一般艺术、哲学之观照心,与佛家之观照心、悲悯心
- 七 佛学之工夫论,与道生之学
- 八 佛家之境地论与果德论,及中国佛学之分流
- 第三章 成实论、中论,至成实宗之中道论
- 一 成实论之辨假名有与实有
- 二 成实论与不空假名、空假名及假名空
- 三 中论与成实论之异同
- 四 中论之破生灭等范畴之哲学意义
- 五 关系与关系项之宛然有而实际空义
- 六 中论言性空,与成实论、僧肇言空之异同
- 七 附论:法相唯识宗对“假”、“实”、“空”、“有”之分别,与般若宗之义之不相违
- 第四章 般若三论宗之二谛义与吉藏之中道义及佛性义(上)
- 一 二谛之根据问题
- 二 二谛异体、同体之三家义
- 三 吉藏言二谛是教、不二为理义
- 四 吉藏言二谛之绝名义与不绝名义
- 第五章 般若三论宗之二谛义与吉藏之中道义及佛性义(下)
- 五 吉藏之以中道说佛性义
- 六 吉藏学在中国佛学思想中之地位之衡定
- 第六章 智在中国佛学史中之地位与其判教之道(上)
- 一 智与中国固有之哲学
- 二 智之学之规模,与其判教论之特色
- 三 智言本迹、权实义,与其言权实智之进于吉藏者
- 四 本迹之十妙之开合,与四教之判分
- 五 智对化法四教之形式的分别,其七种二谛义与吉藏四重二谛义之对比,及其依三谛、四谛以判教义
- 第七章 智在中国佛学史中之地位与其判教之道(下)
- 六 四教之实质的分别,与小乘藏教
- 七 大乘教与通教义
- 八 智之言别教义
- 九 智之言圆教义
- 第八章 智之圆顿止观论
- 一 观心成不思议境与一心三观
- 二 破法遍与三观
- 三 一念三千义
- 四 观当前一念心之意义
- 五 对无明与法性之圆观
- 六 圆观中之上下二层义,及无明即法性、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与不脱而脱义
- 第九章 法相唯识宗之佛学道路
- 一 法相唯识学之渊源
- 二 法相唯识宗与般若宗之思想道路方向之同异
- 三 境不离识义,及三性义之契入
- 四 法相唯识宗对心理之反省的分析与追溯之态度
- 五 赖耶识之存在之契入
- 六 末那识之存在之契入
- 七 末那识与人我执、法我执,及不善心所与善心所
- 八 转识成智之可能与缘生正理
- 第十章 大乘起信论之佛学道路
- 一 大乘起信论之时代与其宗趣及内容
- 二 心真如门
- 三 心生灭门与本觉、始觉、究竟觉义
- 四 不觉义
- 五 无明熏习相应染、与染净心法之熏习
- 六 对治邪执、及止观方便、与发心
- 第十一章 华严宗之判教之道及其法界观(上)
- 一 导言
- 二 法藏判五教十宗之大旨
- 三 法藏所传唯识、般若二宗之判教论,及其论“破”“立”,与论护法、清辨立义之相违中之相顺
- 四 法藏对唯识宗之三性义,及般若宗之二谛义之融通
- 五 总述法藏融摄般若二谛与唯识三性之根本旨趣
- 六 法藏对大乘起信论之重释,及事理无碍、真如随缘不变义
- 第十二章 华严宗之判教之道及其法界观(中)
- 七 唯识宗之重缘生义,及法藏对缘生与种子义之重释
- 八 圆融的缘起论之应用,及佛性真如之随缘不变义、及本觉始觉义
- 第十三章 华严宗之判教之道及其法界观(下)
- 九 顿教之地位
- 十 华严之圆教义与天台之圆教义
- 十一 佛法十义及理事无碍观、事事无碍观
- 十二 法藏言十玄、六相、及华严法界观
- 第十四章 宗密论禅原与禅宗之道
- 一 导言
- 二 禅宗之三宗与三教
- 三 禅定、禅观、与教义关系之理解
- 四 禅宗之言说方式,与华严之事理无碍、事事无碍义
- 五 禅宗之言说与超言说,及道之通流
- 第十五章 湛然以后之天台宗之佛道与他宗佛道之交涉
- 一 湛然以后之天台学中之论争,及湛然之学与智之学之不同
- 二 湛然之心色不二义、依正不二义,及草木成佛义
- 三 以一念理具三千说体用、因果义
- 四 佛不断性恶义
- 五 天台宗山家、山外所争之问题,与山家、山外在中国佛学中之地位
- 六 山家山外之论义之相反与相成
- 附说:天台山家、山外之争后之中国佛学之一方向
- 第十六章 略论佛学以外之南北朝至隋唐学术中之道,及宋以后学术中之重守道及辨道
- 一 佛学以外之南北朝至隋唐之哲学文学中之道
- 二 五代宋以后中国哲学中之守道精神
- 三 宋以后讲学之重宗旨,及学术之辩争
- 四 清之文字训诂等学之本原,及宋以后学者之守道、辨道精神之价值
- 附录
- 前言
- 一 宋明理学家自觉异于佛家之道
- 二 由朱子之言理先气后,论当然之理与存在之理(上)
- 三 由朱子之言理先气后,论当然之理与存在之理(下)
- 本书作者其他著作
- 中国哲学原论(原教篇)
- 版权信息
- 出版前言
- 《唐君毅著作选》编序
- 附《唐君毅著作选》第一批书目
- 《中国哲学原论》(原教篇)(1975)导读
- 自序
- 一 释名
- 二 内容大旨
- 三 论述方式
- 第一章 北宋之儒学发展之方向
- 一 宋儒之经学与义理之学
- 二 欧阳修之本论,王安石、苏东坡之性论
- 三 司马光著潜虚之旨趣
- 第二章 邵康节之易学与心学
- 一 邵康节皇极经世书之历史地位
- 二 邵康节之象数之学
- 三 邵康节之论人在天地间之地位及观物之道
- 四 道、神、太极、阴阳、与诚及康节之心学
- 第三章 周濂溪之立人极以言太极之道
- 一 契入濂溪横渠之学之道路
- 二 濂溪之言天道与其纯粹至善
- 三 希贤希圣之工夫及圣德
- 四 天道人道中之诚与神
- 第四章 张横渠之以人道合天道之道(上)
- 一 正蒙一书各篇之大旨
- 二 如何契入横渠之学之道
- 三 大心篇贯义
- 四 动物篇、参两篇之宇宙论:物、事、形、象、秩、序、时、鬼神、化、虚、气、阴、阳与心知性命之关系
- 第五章 张横渠之以人道合天道之道(下)
- 五 太和篇、天道篇对天道之总述
- 六 神化篇之言神化与仁义
- 七 诚明与尽性至命
- 第六章 程明道之无内外、彻上下之天人不二之道(上)
- 一 二程之学与横渠之学之异同问题
- 二 横渠之言知心之所从来与二程之学之言心具天德
- 三 横渠学中之定性问题与明道定性书之核心义
- 四 明道之识仁与定性书中之心与情
- 第七章 程明道之无内外、彻上下之天人不二之道(下)
- 五 仁者之乐与诚及天地之用皆我之用
- 六 明道言下学之敬义忠恕之德以上达天道之论
- 七 明道之言天理义
- 第八章 程伊川于一心,分性情,别理气,及以敬直内,以格物穷理应外之道(上)
- 一 明道与伊川之同异
- 二 伊川言仁与心之性情寂感、及理气之文句与其性情之辨
- 三 伊川言性与情之分,及其同于横渠言心统性情之义
- 四 伊川之性即理,性情、寂感、理气之具于一心之义
- 第九章 程伊川于一心分性情,别理气,及以敬直内,以格物穷理应外之道(下)
- 五 理气为二之义之体证
- 六 道德生活中之可能的根据及伊川之主敬工夫
- 七 伊川言格物穷理以致知之工夫
- 八 伊川之工夫论及其学所引起之问题
- 第十章 朱陆之学圣之道与王阳明之致良知之道(上)
- 一 导言
- 二 陆王言心即理之切实义
- 三 圣贤、学者与愚夫愚妇之心同理同
- 四 圣贤之知能与学者学圣人之道及至治之世
- 五 象山阳明之言读书之道
- 六 象山之发明本心之工夫
- 七 象山之学之若干误解之疏释
- 第十一章 朱陆之学圣之道与王阳明之致良知之道(中)
- 一 朱子所言之学圣工夫
- 二 朱子言圣人之知能与学者之道
- 三 朱子之言读书格物之目标
- 四 朱子言当格之物之限度,与格物穷理为在外或在内之问题
- 五 实然之理与当然之理及德性工夫之关系
- 六 朱子之即物穷理以致知之义,非陆王所能废,与陆王之“四民异业同道”及朱子之“学者异学同道”之现代意义与超现代意义
- 七 朱子与象山之工夫论之异与同
- 第十二章 朱陆之学圣之道及王阳明之致良知之道(下)
- 一 总述阳明与朱陆之异,与其同于朱而异于陆,及兼尊朱陆之诸端
- 二 阳明之摄格物诚意等工夫所成之致良知义,与知行合一义
- 三 良知天理之即体即用义
- 四 朱子与阳明言戒惧义
- 五 良知即心体、即天理之昭明灵觉义
- 六 良知与儒之通二氏义
- 七 良知之应物现形,与生生不已义
- 八 致良知之疑义,并总结阳明朱子之工夫论之关系,并附及朱王之工夫之论有待于象山之教以开其先
- 余论 总述朱陆之学圣之道及王阳明之致良知之道
- 第十三章 王学之论争及王学之二流(上)
- 一 导言
- 二 吕泾野、罗整庵对阳明学之评论
- 三 湛甘泉与阳明学之异同
- 四 阳明诸子对良知之所见之异同问题
- 第十四章 王学之论争及王学之二流(下)
- 五 由工夫以悟本体之良知学——钱德洪言致良知之四变、季彭山之警惕义及邹东廓之戒惧义
- 六 聂双江、罗念庵之归寂主静知止之学
- 七 悟本体即工夫之良知学及王龙溪之先天正心之学
- 八 王心斋之格物安身即以安家安国安天下之学及其言学乐相生之旨
- 九 罗近溪之性地为先及大人之身之学
- 第十五章 罗念庵之主静知止以通感之道
- 一 良知发见之搀和问题
- 二 主静之功与心之虚而通之仁
- 三 未发与发、寂与感之辨
- 四 念庵之学之三转
- 五 附论李见罗之止修之学
- 第十六章 罗近溪之即生即身言仁、成大人之身之道第十六章 罗近溪之即生即身言仁、成大人之身之道
- 一 导言
- 二 心知与天道
- 三 光景之破除
- 四 仁德
- 五 工夫之指点
- 六 学者之志
- 七 结论
- 第十七章 王学之弊及东林学之止至善之道与其节义之教
- 一 王学之弊与李卓吾之学
- 二 顾宪成之辨性无善无恶之论
- 三 高攀龙自述其悟境并泛论悟境
- 四 高攀龙对格物与敬之义之重申,朱子阳明学之会通及其以佛为阴教、儒为阳教义
- 五 节义之义与气质之性之善,及东林节义在中国历史上之地位
- 第十八章 刘蕺山之诚意、静存以立人极之道
- 一 蕺山之为己之学中之“己”之“意”及蕺山学之方向
- 二 王一庵、王塘南之言意与蕺山之言意
- 三 心之情性与理气
- 四 以静存摄动察而立人极之工夫节次
- 第十九章 综述宋明理学中心性之论之发展
- 一 朱子以前之心性论至朱子心性论之发展
- 二 朱陆王以后之心性之学之发展
- 三 评蕺山之心性论,总论宋明儒之心性论在儒学史中之地位
- 第二十章 王船山之天道论
- 一 前言
- 二 道即器之道义
- 三 道即器之道,器即气自用其体之所成义
- 四 道之调剂乎阴阳义
- 五 太极
- 六 乾坤并建
- 七 现实宇宙之动而无息、真实不虚与变不失常义
- 八 乾坤之易简义
- 第二十一章 王船山之性命天道关系论
- 一 性命之意义
- 二 天道与善与性之关系
- 第二十二章 王船山之人性论
- 一 性善气善义、性日降命日生义、性相近义
- 二 受命在人
- 三 心与性与理
- 四 情、才、欲
- 五 才情欲本身之非不善
- 六 人有不善之原
- 第二十三章 王船山之人道论
- 一 人道之尊
- 二 思诚
- 三 四德与三德
- 四 持志与正心诚意
- 五 养气
- 六 忠恕
- 七 论无欲、主静、身物、功利、富贵
- 八 至善
- 九 贤圣之不朽义
- 第二十四章 王船山之人文化成论(上)
- 一 船山学之重气、朱子学之重理及阳明学之重心
- 二 历史文化意识
- 三 宗教意识
- 四 礼诗乐
- 第二十五章 王船山之人文化成论(下)
- 五 政治
- 六 历史之评论
- 七 保民族以保文化之义
- 八 后论
- 第二十六章 事势之理在中国思想中之地位及三百年来之中国哲学中“道”之流行(上)
- 一 天理、性理、义理与事功事势之理及物理
- 二 中国学术中重事势之思想之传与北宋学者之言事势之理
- 三 永嘉永康之学与事势事功之理
- 四 阳明之学与东林及刘蕺山之学之限制
- 第二十七章 事势之理在中国思想中之地位及三百年来之中国哲学中“道”之流行(下)
- 五 明末之经史经济等实学中之哲学含义
- 六 清初程朱陆王之学
- 七 清学与宋明之学
- 八 清学之方向及其七形
- 原道篇及原教篇后序
- 生命存在与心灵境界
- 版权信息
- 出版前言
- 《唐君毅著作选》编序
- 附《唐君毅著作选》第一批书目
- 《生命存在与心灵境界》(1977)导读
- 自序
- 导论
- 一 明宗与释书名
- 二 心对境之感通活动及其种别、次序与层位
- 三 如实观之意义
- 四 如实知与真实行
- 五 真实行与生命之真实存在及立人极
- 六 哲学之任务
- 七 哲学之目标在成教
- 八 陈述哲学义理之次序问题
- 九 九境建立之理由
- 一〇 九境之陈述
- 一一 论述九境之方式
- 第一部 客观境界篇
- 第一章 万物散殊境——观个体界(上)
- 一 释名
- 二 日常生活中之万物散殊境
- 三 一般之史地意识及史地知识
- 四 史地意识中之哲学问题
- 五 个体事物之个体性之外观与内观
- 六 上观个体与下观个体
- 第二章 万物散殊境——观个体界(中)
- 七 对外观个体与内观个体之说之评论
- 八 说内外之感通,并说生命心灵中之“望”,时空之度向与其无穷义
- 九 上观个体、下观个体之说之限度及个体依知之指向活动而规定之义
- 第三章 万物散殊境——观个体界(下)
- 一〇 常在的个体物所合成之万物散殊境之建立
- 一一 知之指向活动之曲转性、透入性、超越性与经验的我之建立
- 一二 超越的我与经验的我之异义
- 一三 超越的我之实体性、个体性
- 一四 总说三方向之建立活动及超越的我之明与无明
- 一五 个体主义或个人主义之哲学、生活上之个人主义之诸表现与“个体”之类化性
- 第四章 依类成化境——观类界(上)
- 一 类与生活之世界
- 二 类之形成与其极限
- 三 由经验事物变化之经验中上观类概念之实在论思想与其发展
- 四 由内观类概念之概念论,至下观类概念、类名之客观所指之唯名论之说
- 五 顺观生物种类之改变之进化思想
- 六 自由构造类概念、类名,而悬观“类”于主观客观或内外之间之“类”与“数之类”的思想
- 七 观类之层位
- 八 观类之层位之贯通
- 第五章 依类成化境——观类界(中)
- 九 观心灵感通于物,所成之感觉经验之相续中,类概念之地位及数之原始
- 一〇 观自然数之次第形成及其运用与心灵之虚位
- 一一 观数概念与类概念之应用之效限
- 一二 类概念及数概念与感觉经验事物之次序相应生起之历程与客观存在事物
- 第六章 依类成化境——观类界(下)
- 一三 观存在事物之存在意义及生物之出入于类与超类之本性之理解
- 一四 生命之依类成化与依类通达之思想生活
- 一五 思想与生活之依类成化及知类通达;与依类知类而不相通达之思想与生活
- 第七章 功能序运境——观因果界、目的手段界(上)
- 一 泛论功能与因果关系及目的手段关系
- 二 主观的内观因果至客观的上观因果
- 三 由上观因果至下观因果、后观因果、前观因果之说
- 四 由客观的外观因果至上观形上因果
- 第八章 功能序运境——观因果界、目的手段界(中)
- 五 印度哲学中因果理论与西方因果理论之对比及中国思想言因果之胜义
- 六 因能生果之功能之消极的意义的理解与积极意义的理解之不同
- 七 前因为开导因之意义及思想之存在中之逻辑意义与因果意义
- 八 一般事物之因果关系之逻辑理性的意义与经验事实的意义
- 九 建立形而上之功能,为现实存在事物之因,其存在意义,贯通统一意义及与现实存在事物,互为因果义
- 一〇 因果关系中之可能、必然与或然、概然,并总评东西思想之因果理论,以归向中国思想中以乾坤阴阳言因果之义
- 第九章 功能序运境——观因果界、目的手段界(下)
- 一一 所谓物理学上之必然的因果关系与概然
- 一二 物理学中之一刹那速度、吸引力与原子能等于光速之平方之理解
- 一三 因化果生之意义与乾坤之道及因果关系与目的手段关系
- 一四 功利主义之人生态度及其限度
- 第二部 主观境界篇
- 第十章 感觉互摄境——观心身关系与时空界(上)
- 一 前三境与感觉互摄境
- 二 所感觉者之自己存有义之否定、唯我主义之戏论及唯生理观点之否定
- 三 感觉与机体之活动及心身问题
- 四 心身与感觉之生起之关系及体相之分别
- 第十一章 感觉互摄境——观心身关系与时空界(中)
- 五 形相之相对性与空间中之方向性、地位性、广延性及感觉之活动
- 六 广义之感觉与空间性为一切存在之物所同具
- 七 时间三相与空间三相之对应
- 八 时间之一度与空间三度之必然关联
- 第十二章 感觉互摄境——观心身关系与时空界(下)
- 九 时空与个体、性相、类及数
- 一〇 功能、因果关系与时空中之次序关系
- 一一 个体、性相、类、数及功能因果关系与三度空间之必然的关联
- 一二 总述时空之性相之依于感觉与自觉反观中之虚位而立,而属于此感觉互摄境
- 一三 感觉互摄之行为与生活
- 第十三章 观照凌虚境——观意义界(上)
- 一 泛论意义与观照之意义
- 二 语言文字何以能表意义之问题
- 三 语言之确定意义之问题
- 四 文学语言与艺术形象中之类与不类
- 第十四章 观照凌虚境——观意义界(中)
- 五 数学中之美与数之意义与数之构造
- 六 数学与观照凌虚境
- 七 几何学与观照凌虚境
- 第十五章 观照凌虚境——观意义界(下)
- 八 逻辑与观照凌虚境
- 九 命题世界之逻辑思维之性质及理性与观照心之虚寂性
- 一〇 哲学之观点与观照心
- 一一 观照的人生态度
- 附录 观西方现代逻辑与其哲学涵义
- 第十六章 道德实践境——观德行界(上)
- 一 泛论道德实践境之意义及生活中之道德意义及德与不德之转变关系
- 二 道德生活之成就中之障碍
- 三 旧习之生活境界之超拔与德行之次第形成
- 第十七章 道德实践境——观德行界(中)
- 四 人与人之同情共感互助与生活境界之扩大超升
- 五 真实之客观存在世界之肯定及道德人格世界之形成
- 六 道德人格之树立历程中之艰难
- 第十八章 道德实践境——观德行界(下)
- 七 论道德生活之无外在目的与功利心习之辩证发展
- 八 道德生活中之必然、实然与常然
- 九 或然、假然、偶然、实然、定然、必然诸观念之根源及逻辑理性、知识理性与道德理性之合一及当然与实然之合一
- 一〇 略说东西道德思想之方向
- 第三部 超主观客观境
- 第十九章 归向一神境——观神界(上)
- 一 泛论此后三境之为超主客观之不可思议与思议
- 二 人类宗教思想与西方归向一神之哲学思想之发展
- 三 西方之上帝存在之本体论论证之思想应循之正途与其歧途
- 第二十章 归向一神境——观神界(中)
- 四 西方上帝存在之宇宙论目的论论证思想中之歧途与颠倒见
- 五 康德之上帝存在论证之评论及其论证上帝存在之理由之不当
- 六 完全存在之本义与斯宾诺萨之归向一神境之论
- 第二十一章 归向一神境——观神界(下)
- 七 来布尼兹至康德菲希特之归向一神境之道路
- 八 对归向一神境之真实的理解
- 第二十二章 我法二空境——众生普度境——观一真法界(上)
- 一 泛论佛家思想之方向与有情生命以苦痛烦恼为本质义
- 二 有神论之目的论之忽视有情生命愿欲与佛陀之悲愿
- 三 我执之破除与空性之体悟
- 第二十三章 我法二空境——众生普度境——观一真法界(中)
- 四 佛家之因缘义
- 五 善恶染净之因缘与超凡入圣之可能
- 六 业识不断及三世中之善恶因果义
- 第二十四章 我法二空境——众生普度境——观一真法界(下)
- 七 佛家之无量世界之理解
- 八 佛家之三世义之理解
- 九 佛家之善恶因果义之理解
- 一〇 佛家之普度有情义之理解
- 一一 解行顿成及当下普度之意义
- 第二十五章 天德流行境——尽性立命境——观性命界(上)
- 一 儒家之天德流行境
- 二 生命之自身之非执
- 三 生命之偶然性与死之智慧及生命之本性之善
- 四 生命中之超分别我执性
- 五 天伦、人伦与圣贤之德
- 第二十六章 天德流行境——尽性立命境——观性命界(中)
- 六 生命的灵觉之破空而出之创生义与天德流行
- 七 尽性立命之涵义
- 八 尽性立命之道
- 九 礼乐与祭祀之意义
- 第二十七章 天德流行境——尽性立命境——观性命界(下)
- 一〇 客观万物之自命与天命之问题
- 一一 观天命之正道与天自身之性命及万物自身之自正性命之实义
- 一二 物之自命义
- 一三 略说中国儒者观性命之思想发展
- 第四部 通观九境
- 第二十八章 通观九境之构造与开阖
- 一 九境之互为内外在义
- 二 九境之次序之先后与种类同异及其层位之高低
- 三 九境之转易、进退、开阖与博约
- 第二十九章 专观尽性立命境之通达余境义——当下生活之理性化——超越的信仰——精神的空间、具体的理性、与性情之表现为余情
- 一 当下生活之理性化
- 二 当下生活中之超越的信仰
- 三 众生界不空义与善恶果报之信仰之消极的运用
- 四 宗教信仰在生活中之地位
- 五 精神的空间之建立
- 六 精神空间中之具体的理性之三度及知与行中之理性与直观
- 七 心灵之活动之深度广度与强度,及有余情之性情为理性之超理性的表现与性情之际
- 第三十章 论生命存在与心灵之主体——其升降中之理性运用——观主体之依理成用
- 一 生命存在与心灵之主体之超越于其“相”义
- 二 主体之超越及内在于其“用”之积极与消极之二义,及其用之有限与无限,及境之顺逆与主体之升降
- 三 知识概念之运用对生命升降之诸义及自觉心之陷落之几
- 四 道德宗教生活中之升降之几及神心、佛心,与人之本心之异义与同义
- 五 神圣境界中之一与多之思议与超思议
- 六 执两用中之道
- 第三十一章 理事一如、与理行于事之大事因缘
- 一 西方哲学之理事分离论
- 二 佛家之如法言理、如事言理义
- 三 事事无碍而遍法界义
- 四 依事理一如、法界缘起,说三世善恶因果与有情普度义
- 五 中国思想之言理不以有无生灭为第一之理,而以隐显始终为第一义之理与儒家人间世界之大缘起中之超生死义
- 六 事之隐显始终中之理性意义
- 七 阴阳乾坤之理与性命之理
- 第三十二章 生命存在中之“真理或道”与“存在”之意义
- 一 存在之名义
- 二 人对存在之次第发现感受中,求其生命存在之正道与魔道
- 三 存在之意义之次序的升进
- 四 结论:感而能通,与生命存在之德性
- 后序:当前时代之问题
- 一 人类世界毁灭之可能之认识
- 二 西方古典文化之上转与内转及近代文化之外转与下转
- 三 中国文化之过去与现在
- 四 今日之宗教道德与哲学智慧之方向
- 五 本书思想之缘起
- 六 本书之写作之道与西方之理性主义理想主义之衰落
- 七 理想主义完成之道路与信心之根源的性情
- 八 宗教信仰与客观的形上学之价值
- 九 性情之形上学意义
- 一〇 不同形态哲学之永存及性情之形上学之二型
- 一一 二型形上学之不通与通
- 一二 哲学言说之目标与所对
- 外文人名中译对照表
- 索引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6月,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创办并主管的以出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为主的国家级出版社。1993年和1998年先后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1993年第一批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