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呼兰河传》是萧红在人生的末端回顾童年写下的“回忆式”长篇小说。她以简洁无华的笔法,深沉记录悲凉绝望的人生,揭示了那个时代中国人的生存哲学。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萧红的长篇代表作《呼兰河传》和两部短篇小说《后花园》《小城三月》。

呼兰河畔有萧红儿时纯真的快乐和宏大苍凉的人生感悟。多年的漂泊之后,她在人生的末端回顾童年,写下《呼兰河传》这样一部充满童心、诗趣和灵感的“回忆式”长篇小说。他用绘画式的语言,在灰暗的日常生活背景前,呈现了粗线条的、大红大绿的带有原始性的色彩,勾勒出一幕幕充满童趣的影像。

短篇小说《后花园》在萧红的所有作品中堪称精美。伴随着花园里花草的热闹,不经意地讲起寂寞的磨倌冯二成子,以及他灰暗沉闷的生活。萧红在淡淡的叙述中融入了她深沉的历史悲剧感。

《小城三月》是萧红最后一部作品,写一个少女在春天的心事,温润的笔调载满了她对幸福不为人知的期待。翠姨将自己的情感隐藏起来,独自承担生命的孤独和悲伤。萧红在对翠姨爱情悲剧的描述中,也寄托着自己无奈的人生感慨。

目录

  • 版权信息
  • 第一章
  • 第二章
  • 第三章
  • 第四章
  • 第五章
  • 第六章
  • 第七章
  • 尾声
  • 后花园
  • 小城三月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8
32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小小红军-彼时萧红与萧军

    【一】今天读完了《呼兰河传》,了了一份很久以来的心愿。呼兰在我家东南边三百多公里。东北平原真的好平,差不多整个冬天都会刮西北风,稍大一些的风,应该要不了多久就可以一股脑地直吹过去。小时候家里每天都是要生火的,每一个火柴盒上都写着 “呼兰火柴” 四个字,这四个字从来都是一起出现,就像一年有四个季节,缺了哪一个都不合适。后来慢慢知道了是一个叫做 “呼兰” 的地方,那里来的火柴。前年去到哈尔滨,散步时不小心走到一所学校门口,照壁墙上竟写着 “萧红中学”,当年的文坛洛神就曾在这里读书。舞文弄墨一直都是江南才子们的事,呼兰靠着松花江,却仍旧是在江北,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会有一位这样以文字传世的人。全书成于一九四零年,萧红在香港的时候。这是她生命的最后一段时间,即是写给当世的读者,也是写给自己。彼时或许不曾想,她的文字在近百年后还在流传。【二】自三岁那年开始便逐渐有了记忆。这记忆便似一组组长镜头,记录着这里的故事。三岁的眼睛看不明白、心里纳闷的事情,也都一并记录下来,让人跟着一起 “猜闷儿”,却也不用等太久,镜头一转,迷底也一并记录着。祖母死了,团圆媳妇死了,冯歪嘴子的媳妇死了,翠姨死了…… 死了就是死了,散了就是散了。一个小姑娘瞪大眼睛好奇地看着这个世界,记录着这个世界,一组组的长镜头,只是记录,不言好恶,偶尔加几个特写,就像藏在绵团里的针,让人心惊肉跳。园子里的花啊,树啊,菜啊,还有与小姑娘共同拥有这个花园的祖父啊…… 都是好美,好开心。轮到了人,就根本不是那么回事了。…… 逆来的,顺受了。顺来的事情,却一辈子也没有………… 那粉房里的歌声,就像一朵红花开在了墙头上。越鲜明,就越觉得荒凉……【三】在广袤黑土地上,一群吃着大馇子,猪肉酸菜粉,大葱蘸大酱的人堆里,走出来一位用如此细腻的笔触,记录下这一幅时光长卷。一个一个的人物,曾经来过,又一个一个地走过。还有我。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儿时的记忆

      每个人都有儿时的记忆,儿时的人、物、事。有的人刻意回避,有的人娓娓道来,有的人默默珍藏。也许是年代或者地域不同因素,我对于作者的描绘的风土人情有一种陌生感,但对于儿童时期那种简单而快乐回忆深有同感。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春天的命运就是这么短。

        一年四季,吃饭睡觉,出生死去,轮回不息。偶尔觉得日子太寂寞了,就去看看别人是怎样挣扎哭喊与喧嚣吵闹的。从别人热闹的日子里看出热闹,自己的日子仿佛也就变得热闹了。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13条书评

        出版方

        果麦文化

        果麦文化传媒成立于2012年7月。面向城市新兴中产阶层,提供图书、电影、互联网文化产品等“更好的精神食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