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
类型
7.6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93千字
字数
2017-11-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影响村上春树创作方向的日本重量级人物,荣格派精神分析大师河合隼雄沉淀之作,用随笔的形式缓缓跟你诉说,带你了解真实的人性。
内容简介
这本书脱胎于日本《每日新闻报》的“花一刃”版对河合隼雄的系列访谈,由编者根据访谈内容分门别类整理而成。“花一刃”的专栏特别关注“心灵问题”,内容也主要依据读者的提问及其关注程度而展开。在河合隼雄的系列访谈中,他始终坚持一个核心观点“没有一成不变的人生”。
书中的短文都能独立成篇,你无须从头到尾按部就班地阅读,无论从那里开始读起,都能寻着文气脉络顺利展开自己的提问与解答。以“心灵晴雨图”为名,正是体现了心灵这种东西的特性。河合隼雄对心灵的刻画,并非限于现象的单纯描述,而是如“晴雨图”所表现的,是系统而深入的心灵探究过程。
目录
- 版权信息
- 推荐序一
- 日日是好日
- 推荐序二
- 河合隼雄:唤起内心最真实的自我
- 从村上春树到河合隼雄
- 儿童观的重塑
- 对教育的崭新理解
- 最深的动力来自于自我认识
- 前言
- 没有一成不变的人生
- 对“我是谁”这一问题的自我认知
- 从“我是……”这一问题所衍生出的自我认知
- 对“我是谁”这一问题的反思
- 内心的矛盾,意味着自我认知的改变
- 创造性疾病
- 发现新我——死与重生
- “忘却”与“觉察”
- 来自自我的暗示
- 人生并无绝对正确的答案
- 觉察到内在的“另一个我”
- 《化身博士》
- “另一个我”的存在
- 存在无限潜能的“另一个我”
- 在不断探索过程中不期而至的瞬间
- 拉塞尔·施威卡特
- 必须拿满分的时候
- “我是谁”即为“世界是什么”
- 以自己所喜欢的事物为突破口
- 反复思考自己所喜欢事物的结果
- 问题应该深入到何种程度?
- 在“自我”的周围,总能找到“他者”
- 把“我”和“你”视为同伴关系,能够模糊“自我”的责任
- 人生,就是既有艳阳高照,又需风雨兼程
- 从改变自身开始
- 由一体感所衍生出的被背叛感
- 在与人交往时,要记住对方是有思想的、活生生的人
- 首先,接纳自我孤独的内心世界
- 在与投脾气的人交往的过程中,扩大自己的交际圈子
- 也有需要断然逃走(舍弃)的情况
- 决断之心是非常重要的
- 《情绪》
- 01 情绪是什么
- 夫妻也是两个彼此独立的人
- 异性间的友情仍旧处于比较难以开展的状态
- 不管是以自我还是对方为中心,其最终结果往往异曲同工
- 与其在改变外部环境上费力,不如着眼于内部自我的调整
- 与母亲之间的关系,多么深重复杂啊
- 超越人类历史的母子关系
- 作为“个体”生存的孤独感、被冷落感
- 在一体感和分离感的交错感受中,体验自我的不断成长
- 母子相互难以分离的时刻
- 母亲的自立,能够促进孩子的自立
- 人类有时候思虑太多
- 美好的微笑,永远不会成为债务
- 母性如同土壤
- “放手之爱”变得很必要
- “只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看似理所当然,实则极其重要
- 《童话心理学》
- 02 《特露德太太》:何谓“大母神”
- 孩子具有本能地希望获得独立的欲求
- 善于察言观色的父母,也是有问题的
- 把目光转向自己内在的“孩子气”
- 不是用脑袋,而是用身体进行回忆
- 建立一种脱离身份与地位的游戏关系
- 《生与死的接点》
- 10 现代与界线
- 男人和女人,是作家永恒的文学题材
- 《七个木偶的爱情故事》
- 灵魂之间的际遇
- 在穷途末路之时,倾听心灵的声音
- 人有多面性
- 现代人的人格分裂:看似操纵全局,实则被人操纵
- 按部就班地开展交际,还是通过灵魂进行交流?
- 男人的内心深处,也有母性的一面
- 《长腿叔叔》
- 初恋是个人探索世界的开始
- 《与幽灵同在的夏天》
- 东西方男女观的差异
- 人在孤独寂寞的时候,自我的潜意识容易表现出来
- 空洞会话交错的当今时代
- 当人被深深伤害的时候,其怨恨的对象会被扩大
- 日本人对于男女关系的审美
- 欧美型的自我与东洋型的自我
- 哀兵必胜
- “发自内心的笑容”是非常重要的
- 谢谢
- 《颠倒鸳鸯谱》
- 推陈出新、似新犹旧的男女关系
- 灵魂的水准,多超出常理性的道德
- 声音所能表现出的内容
- 假设灵魂真的存在……
- 男女关系是一种包含着“内在的异性”的四角关系
- 可以有很多种解读方式
- “不揭露事实”(留有余地)所表现出来的感性
- 试着打破常规进行思考
- 《生与死的接点》
- 10 现代与界线
- 有,抑或无?人的心灵真是不可捉摸
- “活着”本身就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 挫折,意味着发展
- 没有完全合乎“程序”的人生
- 同样一件事情,往往痛苦和快乐共生
- “在不断失败中学习”的生活方式
- 世上没有“普通人”
- 《箱庭疗法入门》
- 经营人际关系,是一件大事
- 只有自己一人很辛苦……没那么回事
- 一千万日元级别的努力
- 直面烦恼与痛苦
- 解决问题的线索,在于自身
- 生气,有时也是解决问题的契机
- 发火之后的善后工作
- 越过那些难以逾越的障碍,展开真正的交流
- 尽管如此,还要下定决心行动
- 烦恼就像是缠绕在一起的乱线团,剪不断、理还乱
- 暴风雨总会停止,人生不能放弃“希望”
- 相信自己,开拓美好的未来
- 人生,有时候需要抓住机遇
- 《生与死的接点》
- 02 男女老幼的原型
- 对秘密的处理
- 在互相倾诉秘密的时候,应该注意的问题
- 过度保护VS过度放手
- 《亨塞尔和格莱特》
- 《童话心理学》
- 03 《亨塞尔与格莱特》:远离母亲的心理独立
- 秘密,有时候是来自灵魂的暗示
- 作为人生主旋律所出现的秘密
- 我创作《孩子的宇宙》的原因
- 《孩子的宇宙》
- 秘密,就等于坏事吗?
- 秘密与自立,悲伤与喜悦
- 任何人都有拥有秘密的时候
- 秘密,有时也能成为生命的抛光纸
- 如果孩子身边有个能够理解自己的大人
- 测试自己力量的时候
- 秘密和谎言,是一个事物的正反两面
- 秘密的作用:人类重新审视自己的信号
- 产生珍珠的可能性
- 梦?我过去才不相信呢
- 在半信半疑中,开始进行梦境分析
- 读懂梦的能力
- 我为什么开始写关于梦的书
- 《明惠,活在梦里》
- 01 明惠与梦
- 非常重要的“一点点缘分”
- 开始认真分析,又过了好几年
- 单靠梦境分析,梦中蕴含的信息是无法完全捕捉到的
- 对梦,要有敬畏之情
- 独自一人分析梦境的时候
- 失之乎?得之乎?
- 上升的梦,下降的梦
- 梦境分析,不可急着下结论
- 想成为××,也是梦的一种
- 真的梦,假的梦
- 为了梦想成真,有必要“解体”当前的自己
- 《明惠,活在梦里》
- 05 物质与心灵
- 追星心理,也是梦的一种表现
- 才13岁,就说什么“我已经老了”
- 同等对待梦与秘密
- 作为职业的心理咨询工作
- 当代人的生活模式与心理咨询
- 要抓住自然发生的机遇
- 能够接纳自己的人
- 重点在于,首先要能够“一个人”独立生活
- 当把异性当作倾诉对象的时候
- 源于过度关心的失败
- 信的作用
- 要在心中有一个倾诉的对象
- 采取什么样的倾诉方法
- 关于团体指导
- 当把在团体指导中的个人体验活用到日常生活中的时候
- 《心理咨询与人性》
- 只需一丝不苟地倾听
- 要限定范围
- 人生是没法教授的
- 使用“嗯”进行应和的困难及高明之处
- 自己内心越是缺乏安全感,就越容易盯着对方
- 不偏离主题的耐心陪伴
- 发现主题的时候,努力不要偏离
- 有对方作为参照,才能真正认清自己
- 后记
- “哈哈大笑”与“正襟危坐”
- 解读
- 《心灵晴雨图》与心灵导师河合隼雄
- 译者后记
- 一次来自缘分的心灵际遇
展开全部
出版方
湛庐文化
“湛庐”之名取自相传是春秋时铸剑大师欧冶子“十年磨一剑” 所铸造的,享有“天下第一剑”之誉的湛庐剑。 北京湛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是国内领先的专业出版商,专业从事经济管理类、心理学类图书的策划和出版。湛庐倡导“独立”“理性”的阅读,努力帮助读者实现独立思考、理性分辨,让读者运用自己的理智,用理性之光照亮蒙昧的心智。我们倡导“精进”“深入”的阅读,努力帮助读者降低阅读成本,提升阅读价值,让"无价"的内容能转化成出版相关者应获得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