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环境的极致,信念的极致,生命的极致,你能熬过去吗?700天冰海历劫,20世纪最伟大的南极探险故事。

内容简介

弃船的命令下午5时发出。然而,对于大多数船员来说,其实已经没必要了,因为人人都知道这船彻底完了,是该放弃了。没有人表现出恐惧甚或忧虑。他们已经一刻不停地奋战了整整三天,但最终还是功败垂成。

对于逃离沉船后的那种普遍的解脱感,有个人是不认可的。他的名字是欧内斯特·沙克尔顿爵士,就是他率领了这支大英帝国穿越南极探险队。

这一天是1915年10月27日。探险船的名字叫“坚忍号”。目前的坐标是南纬69.5度,西经51.3度,处于南极诡秘莫测的威德尔海千里冰原深处,正好在南极点与离得最近的人类居住点之间,居住点距此有1200英里。

自从最后一次同现代文明接触之后,已经过去了将近一年时间。外界根本就没有人知道他们遇到了麻烦。当时,他们没有无线电发报机,而且,就算用无线电发出了紧急求救信号, 最后能否有人及时赶来救援还是问题。

那是1915年,没有直升机,没有小型登陆车,没有履带式雪地车,也没有合用的救援飞机。已知离得最近的能让他们找到食物和住所的地方,就只有小小的保利特岛。

1903年,就在这个小岛上,被威德尔海坚冰撞坏的瑞典船“南极号”船员度过了整个冬天。该船最终获救,撤离时船员们将船上的给养留在了保利特岛上,以备日后任何遭遇海难者不时之需。饶有意味的是,当年正是沙克尔顿受命购买这些给养,而现在整整十二年之后,这恰恰是他自己最需要的。

目录

  • 版权信息
  • 序言
  • 帝国穿越南极探险队队员名单
  • 第一部分
  • 第一章
  • 第二章
  • 第三章
  • 第四章
  • 第五章
  • 第六章
  • 第七章
  • 第八章
  • 第二部分
  • 第一章
  • 第二章
  • 第三章
  • 第四章
  • 第五章
  • 第六章
  • 第三部分
  • 第一章
  • 第二章
  • 第三章
  • 第四章
  • 第五章
  • 第六章
  • 第四部分
  • 第一章
  • 第二章
  • 第三章
  • 第四章
  • 第五章
  • 第五部分
  • 第一章
  • 第二章
  • 第三章
  • 第四章
  • 第五章
  • 第六章
  • 第六部分
  • 第一章
  • 第二章
  • 第三章
  • 第四章
  • 第五章
  • 第六章
  • 第七部分
  • 第一章
  • 第二章
  • 第三章
  • 尾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8
42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极地生存

    值得一读,欧美非虚构纪实文学的范文,描写细致入微,非常强烈的画面感,如同一部主旋律故事片,易读,情节引人入胜,但文笔克制,好节奏。700 天的死地苦熬,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有袭击海豹和杀死工作犬的残忍,顽强的领袖和良好的纪律,最后船长受到捕鲸船长们的一致尊敬。《熬》这个书名翻译得真好。其实,就是熬,熬过 700 天远离文明社会的冰天雪地,熬过巨浪,熬过食物短缺,熬过病痛,熬过恐惧和绝望。神奇的是,他们全都熬下来了。他们没能成功跨越南极大陆,但也不曾失败。他们的不败,我不想粗糙地归结于所谓不屈于自然的意志,因为自然根本不在乎人类屈服不屈服。真正感染我的,是他们身处死境中的冷静和快乐。最后,让我们向这个原始的英雄故事献上敬意。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在绝望中寻找希望,不死就不放弃。

        转发
        8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700天极地求生,不止于《熬》

        从读过它,就到处推荐它,《熬》,这本书记述了 100 年前,沙克尔顿带领 27 名船员在南极的冰天雪地中求生 700 天,经历各种极端风险,全员生还的过程。他们乘小艇前往大象岛和 6 人小队前往南乔治亚岛的过程,就在在惊涛骇浪中将一根线准确穿到千里之外的针眼中,他们做到了,他们在筋疲力尽中攀爬雪山,最后无耐只能滑下去,幸得生存。如果大家阅读这本书,或许对如何应对困难有所准备,在困难中能有好状态去生活。
        这个故事发生 1914-1916 年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那时候中国刚刚辛亥革命。我们走出去探索世界、探索极限之地的人可能有,但几乎没有见于记载,大规模的肯定没有。如果要说他们何以生存,运气依然很重要,长达 700 天的时间,让运气随时消散,他们把握住了,所以也是他们创造了运气。他们何以生还呢?
        有一个沙克尔顿理性、热情、有丰富经验的领导很重要。一个囊括了各种人才的团队,他们被一个独具特色的招募公告吸引而来,背后已有自己的特质所在。据说当年公告是 “诚征队员参加冒险旅程,工资微薄,气候严寒,长期不见天日,持续处於危险状况,安全回程成疑。假若成功归来,将获莫大的荣誉及报酬。” 这已经筛选了了人员,而沙克尔顿在有意无意中对于人才结构和性格特点也进行了搭配。拥有无畏、持续的探索激情。终于抵达大象岛后,6 人小队前往南乔治亚岛求援途中,遭遇巨大风暴,半船冰水、四面巨浪、饥渴相煎、心力交瘁、如针穿眼,上了岸,却需要攀爬雪山,近年有登山家专门去复制过程,发现极难做到。他们规律的生活,可能是心性能稳定的重要原因,每个人记日记,每天唱歌、读诗、祈祷、游戏、保持卫生、制造节日和欢乐。始终乐观,“人类对逆境的适应能力确实了得,因为他们有时候甚至还得提醒自己正深处绝境。11 月 4 日,麦克林在日记中写:今天天气好的出奇,很难想象我们还深陷岌岌可危的困境之中”,大象岛的留守人员把短暂居住待救援的营地收拾的很好,期待回来的沙克尔顿能上去看看。哈哈。想到那眼巴巴的样子都觉得这是一群可爱的男人。始终理性、强执行力,无论弃船、杀狗、丢弃多余的物资、穿越巨浪、滑下雪山,决定都冷静果断,高效执行。2022 年 3 月 9 日人们在南极海底找到当年沉入海底的那条船。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20条书评

        出版方

        上海译文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是中国最大的综合性翻译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1月,系世纪出版集团的成员。上海译文出版社以译介和传播世界各民族优秀文化为主要任务,拥有众多精通英、法、俄、德、日、西班牙、阿拉伯等主要语种并具备学科专业知识的资深编辑;其强大的译作者队伍中多为在外语和中文方面学有专长、造诣精湛的专家学者;该社同各国主要的出版社和版权代理机构有着广泛、持久的联系,在国际图书版权贸易领域信誉卓著。三十多年来,上海译文出版社一直致力于翻译、编纂和出版外国文学作品、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以及各种双语词典和外语教学参考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