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佛学广矣、大矣、深矣、微矣,切于人事、证于实用。

内容简介

本书是国学大师梁启超有关佛学方面的著作,是全面了解佛学文化起源及发展的读本。书中包括中国佛法沿革说略,印度佛教与佛陀时代,佛教之初输入,佛教与西域,佛学经典等内容。全文见解独到,内容深刻,是梁启超对传统佛学的现代性阐释。

目录

  • 版权信息
  • 中国佛法兴衰沿革说略
  • 附录 佛教大事表
  • 佛教之初输入
  • 附录一 汉明求法说辨伪
  • 附录二 《四十二章经》辨伪
  • 附录三 《牟子理惑论》辨伪
  • 佛陀时代及原始佛教教理纲要
  • 附录 说无我
  • 千五百年前之中国留学生
  • 佛教教理在中国之发展
  • 佛教心理学浅测
  • 支那内学院精校本《玄奘传》书后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2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001、我们先来看第一个问题:作者写这本书想要解决什么问题?你用这个问题就可以找到一本书的核心价值观。因为作者写作一本书,他一定是为了解决一个问题而写的,这也是一个人实现自我价值的根本。我们曾经说过,阅读的价值在于帮助他人解决问题,而作者写书的价值也是同理,也是为了帮助他人解决问题。比如《影响力》这本书,作者想要解决什么问题呢?就是想要通过了解提升影响力的原因,从而解决提升一个人的影响力问题是吧。在我们回答问题之后,还需要再回答一个问题,就是在书名后面加个是什么三个字,那影响力是什么?影响力就是有多少人愿意支持你,支持的人多影响力就大,反之,支持你的人少影响力就小。002、作者想要通过什么方法解决问题?既然作者要解决问题,就一定会提出解决方案,第二步我们就需要根据作者要解决问题找到问题解决方案,一般我们可以在书的封面封底、广告语以及书的序言或目录中去找。那提升影响力的解决方案是什么呢?从书的目录中我们可以看见提升影响力的 6 个技巧,所以答案就是作者通过使用使用 6 个技巧来提升一个人的影响力。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以历史和心理学角度浅谈

      望着漫天飞雪,开启了朝圣之旅,在键盘上注入我的灵魂。立冬后的第一场雪,极好!朝圣,是对先哲和拓荒者的敬仰,亦是对梁启超的博学所折服。这本书是我唯一研读过的佛教文化的书籍,请允许我的无知和狭隘,不过这本书却让我深刻感受到了它可以成为佛教的《史记》,虽然佛教博大精深,也许这本书也仅是展示冰山一角,我所谓的庞大无非是我的渺小罢了,可就我而言,梁启超的独到见解却使我醍醐灌顶,这一点,再多的赞誉也不为过。扉页的一句话,悄然奠定了全书的基调。佛教信仰,智信而非迷信。但正如 “佛学广矣、大矣、深矣、微矣,切于人事,证于实用”。首先佛学这个词汇我比较喜欢不喜欢用佛教,宗教,宗,正宗,有派别之意;教,仪式和说教,有以理示之之意。而佛学,则理解为学问和文化,我总是偏见的认为,佛学或者其他宗教,都是一种世俗哲学,研究宗教不是为了迷信和被它的玄学所敬畏,而是研究它的教理和处世哲学。佛学,尤其是汉传佛学,十分的本土化了,已融入了大量的儒家和道家等汉学文化,佛学的博大非我今日所能理及。因此,我只能另辟蹊径,从佛教的现象入手,从外围切入,去理解宗教,以 “历史层累说和社会心理学” 去浅尝一二。一、汉传佛学的基本历史佛教非我中华之学,这点多数人都是认可和了解的,无论是去寺庙还是看电视,浓眉大眼高鼻梁、黄棕皮肤的 “异样” 神佛,实则是印度裔(或者准确说是古印度,佛诞于今天的尼泊尔,所以说应该按照现在的地界划分,佛教应该诞生在今日的尼泊尔),因此才会有现在所供奉的神佛模样。根据《佛说》所说,历史考证和分析,梁启超认为,佛教进入我中华大概是在东晋时期,距今大概一千六七百年了。为什么是在东晋,梁说,是我国的历史促成的。一方面,在东晋前的战国时期,是我国思想界的黄金时期,诸子百家各放异彩,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各种思想百花齐放,岂容佛学置地。战国后期的秦皇汉武,焚书坑儒和表六艺而罢黜百家,造成了思想界的短暂真空,恰逢佛学进入我中华,促进了佛学快速扎根,一解求知之渴。知识圈内的快速认可,也加快了在日常百姓和统治阶级的传播,促进了各阶层对佛学的接受和理解,至于接受的心理将在下部分尝试解说。另外,既然佛法引子印度,那么佛法的传教和求学自是首要。也是我通过本书所了解到的,即佛法的求学之路基本开始于三国时期,讫于唐中期,前后五百年。按照本书的统计,可考证的有 105 人前去西学,这其中有法显还有玄奘最为大家熟知,不过这行程的艰辛是难以言喻的,跨越万里,冲破重重障碍,历经数年跋涉,在经过多年的认真学习,再往回祖国传真译宝,真是值得敬佩,估计吴承恩当初也是受此感动和启发,写下了著名的《西游记》,所以开篇时的感悟就是向这些先哲和拓荒者致敬。至于,所谓汉传佛教的形成,学术上就不敢妄加评议了,什么大乘,小乘,什么华严,密宗,真是不明觉厉。不过,汉传佛教的理解只管来说就是印传佛教在中国的本土化结合。由于存在文化上和译者个人的理解差异,在佛教最初注入期,必然是以本土思维去尝试理解外来文化,正如小时候学习英文,在不懂得音标的时候,都是用中文的相近音去说英语,如 english,可能就标准成 “英格丽是”。中国的主要哲学思想就是孔孟和老庄,所以在翻译和解读佛教的时候,会有很多本土的理解,正如南橘北枳,所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也就形成了汉传佛教与泰国、印度等不同的分支发展。如同中国佛教的清规戒律,在泰国的僧侣就不用遵守,听说当地的僧侣和结婚、可吃肉等等,这是本土化结合的结果,也是受本土文化的影响,使佛教发展出新的方向。关于佛教的教义,仍是不敢妄语。不过与任何宗教都是一样的,向善、向美、向真,向往着平和和内心的解脱,脱离 “贪嗔痴” 的苦海。这是宗教存在根基,也是哲学所思考的根本问题。所以,始终偏颇的认为,宗教是世俗哲学,它是以一种普世的哲学,揽获各阶层的认可,从这个角度讲,大的哲学,无论是孔孟还是马克思,无论是孟德斯鸠还是佛洛依德,哲学都是属于少数精英的。所以宗教有庞大的信众,而哲学只有少数的研究者。二、历史层累假说上文对佛学的很多东西理解起来还是有些吃力,甚至在读文的时候,由于是半文言文,读起来和消化起来都是费力的,很多佛学的内容在没有任何根底的情况下,真的很是晦涩。所以,本次的读后感采取半路超车的迂回策略,以现象解读法相。历史层累说,这个说法是从逻辑思维中学到的。记得有位历史学家说过,“所有的历史都是当代史”,再套用上层累说,就可以很好的理解,所有的历史都是今人用当今的思想去理解和考虑先人们的过去思维,这本身就是在扭曲历史,可历史就是这样一点一点的被记载和传承,所以,所谓层累就是珍珠是在里面,可包括在珍珠上面的贝壳一层叠一层,层层相叠,虽然形成了巨大可见的蚝蚌,但我们已被 “历史” 掩盖了真相,也或者,这蚝蚌本身,就是我们所想要的真相,而不是那颗被埋在深处的珍珠(这属于心理学范畴了)。很好的例子就是孟姜女的故事。以下引述 “孟姜女的丈夫范喜良被抓去修长城,然后累死了,孟姜女思夫心切,千里迢迢去找,结果得知了丈夫已死的消息。一悲伤就哭了十天十夜,把长城给哭塌了,找到了范喜良的尸体,安顿好丈夫的尸骨之后,孟姜女又把秦始皇给骂了一通,然后跳海自尽。据说孟姜女跳海的地方就在山海关,到现在那儿还有一座孟姜女的庙。你看,时间、地点、情节、人物,都是有鼻子有眼的。可顾颉刚先生一考证,发现这个故事刚开始只有一个模糊的影子,然后是一代代人穿凿附会,才把它编成了今天这个样子。这个故事最早的版本,是一条不到四百字的历史记载。说的事也很简单,就是在春秋早期 —— 跟秦始皇毛关系都没有,早了四五百年 —— 当时齐国发动了一场战争,有一个叫杞梁的人战死沙场战。不久之后,齐国的国君和杞梁的遗孀偶遇,毕竟是自己间接把杞梁害死的嘛,齐国君主有点愧疚,就要当着杞梁妻子的面要吊唁一下杞梁。但是杞梁的妻子回绝了,因为按那个时候的礼节,如果要吊唁应该上家里去,而不能在郊外随随便便的来一下。就是这么简单的故事,本来的意思是说杞梁的妻子是一个非常遵循礼制的人,但是就从这个模糊的影子开始,后面就一点点的发生层累变化。这事是发生在春秋时期,到战国的时候,第一个层累出现了。原先杞梁的妻子是不哭的,但是战国的传说当中她已经开始痛哭流涕了,甚至当地的一种歌调,都是以她来命名的。到了西汉的时候,故事就更加具体了,杞梁的妻子不但哭了,而且把城墙都给哭塌了,连后来跳水自杀的情节也都有了,只不过不是在山海关。到了唐朝,情节就更丰富了,杞梁夫妇直接穿越变成了秦朝人,杞梁妻也哭塌了城墙见到了白骨。再往后发展,就跟我们熟知的版本差不多了,只不过杞梁妻有了一个正式的名字叫 “孟姜”,杞梁也改头换面变成了 “范喜良”。总而言之,我们熟悉的那个 “孟姜女哭长城” 的故事,最早也是在明朝才完成的。古时候人写东西就是这样,我们今天在乎的什么著作权,他们是不在乎的。明明是自己写的东西,要假装是古人写的,比如《黄帝内经》,是西汉人写的,也要硬塞给上古的黄帝。” 正如开篇所说,佛教智信而非迷信,所以我强调的是佛学。我相信,释迦摩尼顿悟,开创了伟大的佛学,并以弘扬佛法为使命,怀着大爱,普渡困苦的众生。所以佛学本身没有可以置喙之处,它的伟大也许今天的科学也不能完全理解。可至于释迦摩尼诞生于肋下,生下便开口,上指天下指地,这,恕我愚固,不敢认同了。可这不是佛祖的本意,而是后人通过层层的解读(心理学),按照自己的需要,演绎出一步佛教历史。另外,佛教从我国南方引入,南方自来有好玄学之历史,参杂着这中国本土的神仙大帝和外来的佛祖菩萨,配备着玄幻,按照众人的需要,形成了现在的佛教,所以我说佛教是世俗哲学,也许今天的佛教中的很多理解已经和释迦摩尼时的理解差异很多,甚至风马牛不相及,不过一千六七百年的演化和汉化,形成今天的模样,那只是我们需要它成为的模样,而非它本来的样子。这是一种佛学历史演化的妄加揣测,只是一时的感悟罢了。三、社会心理解读佛教诞生于两千五百多年前,而佛教真正被中国所接受是在一千六七百年前东晋时期,相差的八九百年是佛教自身壮大的过程,也是受地理交通所阻的影响,更是自我文化强大封闭的原因。(中国的历史文化,始终是以汉文化为主题的文化,以包容的心态去吸纳各种文化(不过临近的文化都相对低于中原文化的羌、匈奴、突厥等),但主体不能容忍变更。历史上中华大地只有两次成功的外族文化入侵,元朝和清朝,所以才有的民粹主义的 “反清复明”,可并不是百姓认为的明朝多么好,清朝多险恶的原因。),作为纯纯外来文化,相隔万里,却能在中国扎根,并形成了中国特色的汉传佛教,一方面反映佛教的博大精深和教理魅力,另一方面也迎合了中国人民的心理需求。所以,尝试用心理的角度,浅显的妄语汉传佛教的发展。在汉传佛教的基本历史中提及过,东晋时代,除却对知识的渴望外,就是恰逢符合和满足了当时的社会心理需求。当时正处于民不聊生的动荡阶段,佛教所宣扬的因果关系,脱离苦海的心得,对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经过断章取义,恰逢迎合了百姓,知识分子和统治阶级的各种需求,各求所需,各索其解。一再复语,佛教博大精深,研习与顿悟岂是一朝一夕,职业的僧侣尚不能全悟,可况身处俗世中的你我,不过,宗教的魔力在于,似懂非懂的高大上形象,通过自身的演绎,满足自我想象,正如心理学上讲自我证实。很多佛教中的本意并不是如此,正如我前文所提释迦摩尼的传说一样,按现在科学去理解,可能不能完全理解或者成为迷信,但按照心理学,这不过是自我认证的一个过程和必然。我们信仰的是心中自己的神明,外在的 “相”,不过是 “无相”,是自我心中投射的 “相”,佛学中的 “无我” 实是一个非常哲学的问题。然而,个体中的心理可非哲学的理性,考虑的仅是验证与自我验证。为了强化这个自我验证,我们会给予自己强大的心理暗示,相信一切表象背后的运行规律,当然,这里要补充下,排除迷信外,还可以用迷恋说明下,人,作为社会群居动物,对权威性有天然的冲动和崇拜。所以猴群有猴王,羊群有领头羊。即使现代文明的我们,一样迷恋权威,不说对所谓的专家崇拜,对领袖和偶像的膜拜更是达到了神话,所以才有我们对毛主席的崇拜,有对孔子的崇拜,崇拜后,就是自我暗示,为自我的崇拜寻找理由和解释,所以就很自然的出现的所谓的 “假” 以为真,修饰自己的验证。从客体上看好似不可思议,实则是人类的 “掩耳盗铃” 的基因天然决定的。包括本文第二部分所言的历史层累说一样,不过是为了满足当下人的需要,而不断的演绎历史。信仰,先相信,而后敬仰,怎么信?有个很好的例子,关于算命也好,因果缘分也好,常有人问,灵不灵准不准啊,当事人怎么说,首先他本意并无欺骗,如果他正常回答的话,一般都会说灵或者准,为什么?心理学讲,还是自我验证的问题,首先是伪假设,我的愿望可以通过此种方式达成,然后再一假设,我相信能达成就能达成,如果不诚心,久不能成。最后一个假设,没有达成是因为时机还没有合适。所以在有人询问灵验与否的时候,他会考虑这三个伪假设而脱口说出肯定的答案,而受者会受到言语的感染及继续三个伪假设的考量而继续宣扬和回答他人下去,从而,整合社会或者一个大团体就形成一个坚定的信念(不是信仰),是自己继续深信下去,那敬仰、敬畏呢?因果循环,善恶奖惩及片知、无知而促成了仰。按照梁启超所言,佛教从南北分别传播,北方基本遵循本意,直译经书而传,南方遵循理解,土洋结合,以老庄孔孟之道,阐释佛家,这也导致了最后佛教在中国的派别之分,不过也展现了中国佛教的特点。即严肃可畏,远离世俗,又有熟知儒道,似懂似非,即言至理名言,又语鬼魔神道。汉传佛教,完全是由中国人自导自演,而衍生出符合中国人心理的佛教,无是非,无对错,无非是以佛教为点,阐述人类发展的平常现象矣。四、后记对佛学只是管中窥豹,甚深不懂。所以对佛学本身的东西不敢触碰,然而却深感佛学的伟大和哲理的深奥,更对先贤和拓荒传道者尤为敬佩。读过一本书中写到 “科学的尽头是哲学,而哲学的尽头则是宗教。” 我们永远理解不了世间所有人、事、物的运行规律,也无从知道自己明天的样子,这是佛教或者其他宗教存在的根本原因,无论再过几千年,心理的需求决定了宗教的永生,这也是宗教得以兴旺的根本原因。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凤凰壹力

      北京凤凰壹力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系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旗下江苏译林出版社有限公司与北京鹏飞一力图书有限公司共同投资成立的集图书出版、中盘分销和零售连锁为一体的合资企业,于2011年3月正式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