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探究信息空间与经济空间、社会空间以及地理空间的耦合关系。

内容简介

本书将信息学与地理学相结合,从区域尺度和领域尺度两个方面对信息空间进行实证研究,分析了信息空间的巴尔干化现象,并探究信息空间与经济空间、社会空间以及地理空间的耦合关系。本书在该领域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建模验证等方面均有所创新。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 第1章 绪论
  • 1.1 信息时代背景
  • 1.2 信息空间理论的回顾与进展
  • 1.2.1 信息空间领域
  • 1.2.2 信息空间方法论
  • 1.3 本书研究目标
  • 1.4 本书研究内容与意义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意义
  • 1.5 本书数据解析
  • 1.6 本书框架
  • 1.6.1 研究思路
  • 1.6.2 技术路线
  • 第2章 信息时代的区域空间结构
  • 2.1 区域空间结构
  • 2.1.1 区域空间结构的概念
  • 2.1.2 区域空间结构的特征
  • 2.1.3 区域空间结构的演进
  • 2.1.4 区域空间结构的构成要素分析
  • 2.2 流空间视角下的区域空间研究
  • 2.2.1 流空间的概念
  • 2.2.2 流空间的形态和特征
  • 2.2.3 流空间视角下的区域空间影响因素
  • 2.2.4 流空间视角下的区域空间研究思路
  • 2.3 信息时代对区域空间的影响和重塑
  • 2.3.1 信息技术的空间影响
  • 2.3.2 信息技术对区域空间的重构
  • 2.4 信息空间的产生及含义
  • 2.4.1 信息空间的产生背景
  • 2.4.2 信息空间的含义及演变
  • 2.4.3 信息空间的要素组成
  • 2.5 信息空间的地理特性
  • 2.6 信息空间的特征
  • 2.6.1 虚拟性
  • 2.6.2 流动性
  • 2.6.3 交互性
  • 2.6.4 共享性
  • 2.7 信息空间的研究思路
  • 第3章 信息空间的解析及网络模型构建
  • 3.1 信息空间的解析
  • 3.1.1 城市尺度
  • 3.1.2 区域尺度
  • 3.1.3 国家尺度
  • 3.2 信息空间的数学描述和表现形式
  • 3.2.1 信息空间的三维描述
  • 3.2.2 信息空间的网络化表现形式
  • 3.3 信息空间模型
  • 3.3.1 基于改进重力模型的信息空间模型
  • 3.3.2 基于辐射模型的信息空间模型
  • 3.3.3 于信息流的信息空间模型
  • 3.3.4 基于信息功能的信息空间模型
  • 3.3.5 信息势能测度模型
  • 第4章 信息空间的复杂网络分析:全国尺度
  • 4.1 基于辐射模型的信息空间关联复杂网络分析
  • 4.1.1 信息化指标与关注度建立
  • 4.1.2 信息流测度
  • 4.1.3 信息空间复杂网络构建
  • 4.1.4 信息空间联系网络的拓扑结构分析
  • 4.1.5 信息空间辐射网络的权利量化分析
  • 4.1.6 信息空间辐射网络的关联性和小世界分析
  • 4.1.7 信息空间辐射网络的结构洞和凝聚性分析
  • 4.2 基于互联网信息流的信息空间网络分析
  • 4.2.1 互联网信息流的数据获取
  • 4.2.2 基于单一信息流信息空间网络分析
  • 4.2.3 信息势能分析
  • 4.2.4 信息势与互联网用户分析
  • 4.2.5 基于质量信息流的信息空间网络分析
  • 4.2.6 信息空间信息核分析
  • 4.2.7 信息空间信息场分析
  • 4.3 基于信息功能的信息空间研究
  • 4.3.1 信息空间功能网络内涵
  • 4.3.2 信息功能空间指标
  • 4.3.3 信息空间的时空分异特征
  • 4.3.4 信息空间的空间分异特征
  • 4.3.5 信息空间的网络整体特征
  • 第5章 京津冀信息空间的辐射力与吸引力分析:区域尺度
  • 5.1 京津冀的信息化建设情况
  • 5.1.1 京津冀信息化发展情况
  • 5.1.2 京津冀信息力测度
  • 5.2 京津冀的信息空间建设
  • 5.2.1 京津冀信息空间构建
  • 5.2.2 京津冀信息空间网络特征分析
  • 5.3 京津冀对中国省份网络的信息吸引力和辐射力
  • 5.3.1 京津冀对中国省份的信息吸引力
  • 5.3.2 京津冀对中国省份的信息辐射力
  • 5.4 北京对中国省份网络的信息吸引力和辐射力
  • 5.4.1 北京对中国省份的信息吸引力
  • 5.4.2 北京对中国省份的信息辐射力
  • 第6章 全国城市学术信息空间定量分析:领域尺度
  • 6.1 学术信息空间
  • 6.1.1 学术信息与学术会议
  • 6.1.2 学术信息空间
  • 6.2 学术信息空间模型构建
  • 6.2.1 科研合作潜力度量
  • 6.2.2 学术信息空间网络模型构建
  • 6.3 学术信息空间分析
  • 6.3.1 数据处理分析
  • 6.3.2 信息空间分析
  • 6.3.3 政策建议
  • 第7章 信息空间巴尔干现象分析
  • 7.1 地理空间的巴尔干现象
  • 7.1.1 地理空间的巴尔干定义
  • 7.1.2 地理空间的巴尔干成因
  • 7.1.3 地理空间的巴尔干影响
  • 7.2 信息空间的巴尔干现象
  • 7.2.1 信息空间的巴尔干现象
  • 7.2.2 信息空间的巴尔干起因
  • 7.2.3 信息空间的巴尔干现象测度
  • 7.3 信息空间的巴尔干现象分析
  • 7.3.1 骨干网络分析
  • 7.3.2 凝聚子群分析
  • 7.3.3 巴尔干现象分析
  • 7.3.4 巴尔干驱动力分析
  • 第8章 信息空间与经济空间、社会空间、地理空间的耦合分析
  • 8.1 空间概念界定
  • 8.1.1 经济空间
  • 8.1.2 社会空间
  • 8.1.3 地理空间
  • 8.2 经济空间、社会空间、地理空间与信息空间的关系解析
  • 8.2.1 经济空间与信息空间的关系
  • 8.2.2 社会空间与信息空间的关系
  • 8.2.3 地理空间与信息空间的关系
  • 8.3 空间耦合的机理与研究方法
  • 8.3.1 空间耦合概念
  • 8.3.2 空间耦合理论
  • 8.3.3 空间耦合模型
  • 8.4 信息空间与经济空间的耦合关联分析
  • 8.4.1 空间参数确定
  • 8.4.2 信息空间复杂网络分析
  • 8.4.3 经济空间复杂网络分析
  • 8.4.4 信息空间与经济空间的相关性分析
  • 8.4.5 基于枢纽网络的信息空间与经济空间耦合分析
  • 8.5 信息空间与地理空间的耦合关联分析
  • 8.5.1 空间建模与重心计算
  • 8.5.2 双空间重心的耦合
  • 8.5.3 信息空间重心的轨迹变动
  • 8.5.4 地理空间重心的轨迹变动
  • 8.5.5 信息空间与地理空间的耦合机理分析
  • 8.5.6 空间重心的耦合态势分析
  • 8.6 信息空间与人口空间的耦合关联分析
  • 8.6.1 信息空间与人口空间特点
  • 8.6.2 信息空间与人口空间耦合模式
  • 8.6.3 耦合模型构建
  • 8.6.4 耦合关联度与耦合度计算
  • 8.6.5 耦合指标选取
  • 8.6.6 人口空间和信息空间网络分析
  • 8.6.7 耦合网络结构分析
  • 8.6.8 耦合网络核与场分析
  • 8.6.9 耦合空间差异分析
  • 8.7 信息空间耦合结论
  •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 9.1 本书结论
  • 9.1.1 信息空间网络的小世界性
  • 9.1.2 信息空间“异质”发展与层次性
  • 9.1.3 信息空间的“三角”核心布局
  • 9.1.4 信息空间的阶段性发展
  • 9.1.5 京津冀信息空间的圈层结构
  • 9.1.6 信息空间的巴尔干现象
  • 9.1.7 区域信息空间与经济空间的强耦合性
  • 9.1.8 信息空间与人口空间的“核心—边缘”耦合模式
  • 9.1.9 信息空间和地理空间的协同发展
  • 9.1.10 学术信息空间网络的多核性
  • 9.2 本书创新
  • 9.2.1 跨学科研究创新:信息学与地理学跨学科
  • 9.2.2 空间模型研究创新:信息空间网络模型
  • 9.2.3 研究方法创新:复杂网络分析
  • 9.2.4 研究内容创新:典型现象与多空间耦合
  • 9.3 本书局限
  • 9.3.1 完善基于互联网以及电信数据的信息空间研究
  • 9.3.2 城市内部信息空间研究
  • 9.3.3 多空间耦合研究
  • 参考文献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1个评分

出版方

河北冠林数字出版有限公司

河北冠林数字出版有限公司致力于形成一个基础完善,产业链条完整,综合实力较强的数字出版产业体系,一是为河北出版传媒集团公司系统信息化建设提供服务,二是在已有出版资源的基础上,用数字技术再造出版流程,加快数字出版业务步伐,三是不断做大做强数字产品的销售渠道,扩大经营规模,提高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