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04千字
字数
2019-08-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介绍物联网生态的技术,帮助读者理解物联网技术的核心内容,剖析物联网产品价值。
内容简介
陈述物联网发展的背景和趋势;对物联网的专业术语解释;通俗化地展现物联网技术;对物联网的产业生态和产品做剖析;组织管理和企业战略的内容(围绕"数字化转型”主题)。本书从多个视角讨论物联网,拓展读者的认知,引发读者的思考,帮助读者“看清物联网的全貌、领悟物联网的价值”,有助于物联网从业者在物联网领域进行创新和突破。广义物联网创造了一个波澜壮阔的万物智联时代,狭义物联网是指芯片、网络、计算等。本书正是从基础技术角度出发,构建了一条通往下一个时代的“爱因斯坦—罗森桥”。
目录
- 版权信息
- 1 探索物联网
- 1.1 初识物联网
- 1.2 物联网价值创造的秘密:信息成“环”
- 1.3 物联网:企业转型的催化剂
- 2 物联网与经济趋势
- 2.1 关于经济的长期波动周期
- 2.1.1 康德拉季耶夫长波
- 2.1.2 熊彼特技术创新周期
- 2.1.3 卡洛塔·佩雷斯技术革命周期
- 2.2 经济长周期的发展规律
- 2.2.1 经济长周期的波动共识
- 2.2.2 经济长周期的驱动要素
- 2.2.3 经济长周期的增长本质
- 2.3 当下的十字路口:延续抑或是新时代的开启
- 2.3.1 原有技术及经济发展速度放缓
- 2.3.2 新的技术大爆炸开始出现
- 2.3.3 新的产业开始形成,并成功吸引了资本的注意
- 2.4 新经济形态的驱动要素与增长原理
- 2.5 未来的新纪元,谁将胜出
- 3 物联网技术矩阵
- 3.1 从“技术的本质”到“创新的本质”
- 3.1.1 技术的本质
- 3.1.2 技术创新
- 3.2 绘一张“物联网技术矩阵”图
- 3.2.1 现实世界正在走向“语义化”
- 3.2.2 物联网的技术矩阵
- 3.2.3 物联网的六层技术
- 3.2.4 详述技术矩阵的软件和硬件
- 3.2.5 物联网的两个域
- 3.2.6 从技术矩阵进一步理解物联网
- 3.2.7 总结
- 4 物联网产品价值
- 4.1 智能互联(物联网)产品的价值
- 4.2 透视共享单车
- 4.3 谈谈智能产品的“情商”
- 4.4 穿戴不限玩具,人生不止儿戏
- 4.5 切入数字家庭的五条路径1
- 4.5.1 通过内容服务切入家庭娱乐市场
- 4.5.2 通过摄像头和传感器切入家庭安防市场
- 4.5.3 通过人体传感器切入家庭医疗市场
- 4.5.4 通过环境传感器切入家庭能源管理市场
- 4.5.5 通过智能音箱切入家庭生活场景
- 5 物联网平台:架构与服务
- 5.1 从平台到应用,满足出游的小需求
- 5.1.1 物联网平台,解决“建设运营成本”和“复合型应用”
- 5.1.2 物理网平台从多个层面支持复合型应用的开发和运营
- 5.2 温故知新:物联网中间件
- 5.2.1 “中间件”的出现
- 5.2.2 从中间件盛行到物联网平台的登场
- 5.3 详述物联网平台服务功能
- 5.3.1 物联网平台的分类
- 5.3.2 各领域物联网平台的资产类型
- 5.3.3 物联网服务生态中的核心平台
- 5.4 Jasper:物联网中的桥梁
- 5.4.1 Jasper包含的四个模块
- 5.4.2 Jasper的发展历程
- 5.5 GE和Predix的转型之路
- 5.5.1 面临危机的GE
- 5.5.2 GE的数字化转型和Predix的诞生
- 5.5.3 解构Predix
- 5.5.4 Predix是GE数字化转型与新商业服务模式
- 5.5.5 总结
- 5.6 群智的实践者,物联网平台
- 6 物联网的网络:为需求而转向
- 6.1 接入边缘网络:随心所欲不逾矩
- 6.1.1 面向接收者的“非对称”通信
- 6.1.2 边缘网络需要“非对称”通信
- 6.1.3 面向接收者和边缘计算
- 6.1.4 混合通信
- 6.1.5 通信百态是边缘网络的未来
- 6.2 网络转型:蓄势待发的网络需求
- 6.2.1 IP网络容量的增长模式
- 6.2.2 个人市场中网络需求增长的特点
- 6.2.3 物联网的网络能力需求
- 6.2.4 传统网络和物联网的网络需求差异
- 6.2.5 信息环路
- 6.2.6 物联网的网络结构与信息环的泛在部署
- 6.2.7 计算和信息环的泛在部署
- 6.2.8 总结:网络转型的本质和特征
- 6.2.9 蓝牙技术:边缘网络的成长
- 6.2.10 RFID:最初的物联网通信技术1
- 6.2.11 NB-IoT:应用驱动的网络技术变革
- 7 边缘计算:无处不在的智能
- 7.1 边缘计算:现场指挥家
- 7.2 边缘计算:智能的层次化部署
- 7.2.1 “边缘计算”和“雾计算”的差异
- 7.2.2 边缘计算的分层部署
- 7.2.3 边缘智能:云计算中精简版的人工智能
- 7.2.4 总结
- 7.3 物联网从IoT到AIoT
- 7.3.1 什么是AIoT
- 7.3.2 AIoT的变化与趋势
- 7.3.3 AI芯片成突破点
- 8 产业应用:未来充满想象
- 8.1 工业物联网:看工业强国的起步
- 8.1.1 三种物联网
- 8.1.2 工业物联网(IIoT)
- 8.2 工业4.0的“1—2—3—4”
- 8.2.1 CPS:一个网络
- 8.2.2 智能工厂和智能生产:两个主题
- 8.2.3 工业4.0的“集成”:三项集成
- 8.2.4 工业物联网发展阶段:四个阶段
- 8.3 从工业互联网看工业的信息脉络
- 8.3.1 工业互联网的四层视角
- 8.3.2 工业互联网的技术架构
- 8.3.3 工业互联网的技术特性
- 8.3.4 工业互联网的两个核心“主题”
- 8.3.5 再析GE Predix
- 8.4 车联网:每一辆汽车都能成为“老司机”
- 8.4.1 智能交通和车联网的发展历程
- 8.4.2 车联网的概念和定义
- 8.4.3 车联网架构
- 8.4.4 总结
- 8.5 剖析国家智能汽车创新战略
- 8.6 机器人也要上网
- 8.6.1 机器人的定义
- 8.6.2 机器人的分类
- 8.6.3 机器人的构成
- 8.6.4 构建机器人的关键要素
- 8.6.5 展望和总结
- 9 物联网,终极价值“绽放”
- 9.1 “从头说起”物联网
- 9.2 物联网发展的驱动力:经济因素
- 9.3 从技术本质到技术创新
- 9.4 消费者剩余(使用价值)
- 9.5 物联网的定位
- 9.6 物联网的定义与组成
- 9.7 网络发展的困境和趋势
- 9.8 物联网产生价值的原理
- 9.9 物联网平台:信息化服务的阵地
- 9.10 网络的进化:边缘网络和信息环解耦
- 9.11 物联网的发展目标:泛在的智能和价值的提取
- 9.12 信息技术发展,释放人的价值
- 反侵权盗版声明
展开全部
出版方
电子工业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成立于1982年10月,是国务院独资、工信部直属的中央级科技与教育出版社,是专业的信息技术知识集成和服务提供商。经过三十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已成为一家以科技和教育出版、期刊、网络、行业支撑服务、数字出版、软件研发、软科学研究、职业培训和教育为核心业务的现代知识服务集团。出版物内容涵盖了电子信息技术的各个分支及工业技术、经济管理、科普与少儿、社科人文等领域,综合出版能力位居全国出版行业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