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
类型
7.7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89千字
字数
2021-01-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以独特视角解读“当代艺术的肉身转向”。
内容简介
本书将战后英国艺术的研究定位在20世纪“肉身转向”的哲学背景中,通过两条研究主线贯穿全书展开论述:其一,以培根为主线,结合血与肉的主题,梳理战后英国不同时期代表性艺术家案例,通过对作品形式和观念的分析,形成清晰的脉络谱系;其二,以20世纪的哲学思想为主线,通过对与培根同期的哲学家安托南·阿尔托、梅洛-庞蒂和乔治·巴塔耶等思想的研究,结合作品展开论述,并在本书最后章节中通过引述后现代哲学家的思想观点进行回应,建构起整个20世纪哲学思想中“肉身”概念的脉络体系及其与艺术家作品间的深刻关联。
本书的研究具有三方面的意义:其一,可以视为对培根个案研究的一种独特的解读视角;其二,本书将战后英国艺术的研究定位在20世纪“肉身转向”的哲学背景中,不失为研究战后英国艺术的一种独特而有效的方法;其三,20世纪下半叶以来,身体艺术在当代艺术中占据着很好重要的位置,身体问题成为当代艺术创作与理论批评的重要议题,本书对战后英国艺术的研究可以为我们深入理解这些哲学思想的脉络关联提供一个良好的范本。
目录
- 版权信息
- 作者简介
- 序言 Preface
- 序一:透析“肉身”理论的视觉表达
- 序二:培根与当代艺术的肉身转向
- 序三:让艺术充满魂魄
- 序四:俞晓夫的读后感
- 绪论 Introduction
- 第1章 影像从肉体的河流浮出水面 Images Emerge from the River of Flesh
- 1.1 培根与“伦敦画派”
- 1.1.1 培根与弗洛伊德
- 1.1.2 奥尔巴赫和科索夫
- 1.2 “上帝之死”的符号与超越
- 1.3 巴塔耶与“隐秘的欲望”
- 1.3.1 巴塔耶与“三界理论”
- 1.3.2 向呕吐物和排泄物的回归
- 第2章 培根与“肉”的维度 Bacon and the Dimension of “Flesh”
- 2.1 阿尔托与“残酷剧场”
- 2.2 梅洛-庞蒂与“肉”的三个层面
- 2.2.1 世界之肉
- 2.2.2 身体之肉
- 2.2.3 语言之肉
- 2.3 其他国家的艺术创作
- 2.3.1 安德烈·马松
- 2.3.2 维也纳行动派
- 2.3.3 行为艺术的兴起
- 2.3.4 隐形的肉身
- 第3章 英国当代艺术 Contemporary British Art
- 3.1 YBAs青年英国艺术家
- 3.1.1 达明·赫斯特
- 3.1.2 马克·奎恩
- 3.1.3 查普曼兄弟
- 3.1.4 珍妮·萨维尔
- 3.1.5 格伦·布朗
- 3.1.6 道格拉斯·戈登
- 3.2 卡普尔:重新诠释“肉与血”
- 3.3 培根与英国艺术影响的延续
- 3.3.1 塞西莉·布朗
- 3.3.2 安东尼·米考莱夫
- 3.3.3 奈杰尔·库克
- 3.3.4 艾德里安·格尼
- 3.3.5 马尔特·布伦斯
- 3.3.6 瓦内萨·比克罗夫特
- 3.3.7 曾梵志
- 第4章 后现代与肉身的语义 Postmodernity and the Semantics of the Flesh
- 4.1 培根与“感觉的逻辑”
- 4.2 “残酷戏剧”的后现代诠释
- 4.3 “肉身”的延绵及当代视觉思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弗兰西斯·培根年表
- 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清华大学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80年6月,是由教育部主管、清华大学主办的综合出版单位。植根于“清华”这座久负盛名的高等学府,秉承清华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人文精神,清华大学出版社在短短二十多年的时间里,迅速成长起来。清华大学出版社始终坚持弘扬科技文化产业、服务科教兴国战略的出版方向,把出版高等学校教学用书和科技图书作为主要任务,并为促进学术交流、繁荣出版事业设立了多项出版基金,逐渐形成了以出版高水平的教材和学术专著为主的鲜明特色,在教育出版领域树立了强势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