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关于中国古代天文分野的跨学科的研究著作。

内容简介

天文分野是由中国传统星占学衍生出来的一套认知天地对应关系的理论体系,它既是传统星占学的理论基础,又是古代地理学的重要内容,同时又反映了古代中国人的宇宙观与世界观,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本书从历史学的视角出发,采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首次对中国古代天文分野的历史演变、理论模式及其政治文化涵义做了系统研究。全面梳理了天文分野学说的起源、释义和理论类型,重点考察影响最大的二十八宿及十二次分野体系的形成、定型与衍变,以及在古代王朝政治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和折射出的天下观思想,进而透过天文分野的视阈对东西方世界观试作比较,体现出一种全球视野。

目录

  • 版权信息
  •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出版说明
  • 图表目录
  • 绪论
  • 第一章 天文分野学说的历史与理论
  • 第一节 分野之起源
  • (一)十二次分野之例
  • (二)二十八宿分野之例
  • 第二节 “分野”释义
  • 第三节 分野类型诸说辨析
  • 第四节 历代星土分野学说
  • (一)二十八宿分野说
  • (二)十二次分野说
  • (三)五星分野说
  • (四)北斗分野说
  • (五)天街二星分野说
  • (六)南北河戍星分野说
  • (七)南斗六星分野说
  • (八)天市垣墙二十二星分野说
  • (九)五车五星分野说
  • (十)五诸侯五星分野说
  • (十一)夷狄诸星分野说
  • (十二)三台六星分野说
  • (十三)《诗经》十一国分野说
  • (十四)十二国星分野说
  • (十五)河汉分野说
  • (十六)三垣二十八宿分野说
  • 第五节 星土分野诸变种
  • (一)云气分野说
  • (二)干支分野说
  • (三)月建分野说
  • (四)“二十八宿臣分”说
  • (五)九宫分野说
  • (六)天星与山川分野说
  • 第二章 “十三国”与“十二州”:释传统二十八宿及十二次分野说之地理系统
  • 第一节 “后战国时代”的文化地理观念:十三国分野系统
  • 第二节 “大一统”的政治地理格局:十二州分野系统
  • 第三节 二十八宿分野地理系统的整合与定型
  • 第四节 十二次分野说之衍变
  • 第五节 传统二十八宿及十二次分野体系的方位淆乱问题
  • (一)传统分野体系的三种方位淆乱现象
  • (二)关于星土方位错乱问题的诸种解释
  • 第三章 传统二十八宿及十二次分野体系之革新
  • 第一节 “以山川定经界”:古九州分野系统的地理学解析
  • 第二节 “山河两戒”:一行分野学说的思想与理论
  • 第三节 黄道十二宫与传统分野体系之融合
  • (一)从《火罗图》看黄道十二宫与十二次分野之融合
  • (二)敦煌文书所见黄道十二宫与二十八宿分野
  • (三)宋元以后黄道十二宫与传统分野说的全面融汇
  • 第四章 “依分野而命国”:中古时期的王朝国号与政治文化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禅代型王朝建国之分野依据
  • (一)曹魏
  • (二)司马晋
  • (三)南朝系统之宋、齐、梁、陈
  • (四)北朝系统之齐、周、隋、唐
  • 第三节 自立型政权国号的来源
  • (一)依分野名国之例
  • (二)诸国自立运用分野星占之例
  • 第四节 “依分野而命国”的政治文化涵义及其余绪
  • 第五章 天文分野说之终结
  • 第一节 “分野”之末路
  • 第二节 传统政治文化崩溃与分野说的消亡
  • 第三节 西学东渐:西方科学对分野学说的冲击
  • (一)西方天文学的冲击
  • (二)西方地理学带来的挑战
  • (三)西方测绘学取代传统分野说
  • 第六章 “普天之下”:传统天文分野说中的世界图景与政治涵义
  • 第一节 “中国即世界”:从分野说看中国传统天下观的内涵
  • 第二节 疆域主权与政治臣属:分野学说的政治涵义
  • (一)天文分野所反映的国家疆域与政治主权
  • (二)明清分野体系下的政治臣属关系
  • 第三节 中国传统世界观转变问题再检讨——基于中国的立场
  • (一)走向世界:“天下”外缘之拓展
  • (二)坐井观天:传统天下观之批判
  • 第七章 天文分野的全球视阈
  • 余论 天文分野说与传统地理学的结合
  • 附录 李淳风《乙巳占》的成书与版本研究
  • 主要征引文献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中华书局

中华书局,全名为中华书局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一家集编辑、印刷、出版、发行于一体的出版机构,于1912年1月1日由陆费逵筹资创办于上海。创立之初,以出版中小学教科书为主,并印行古籍、各类科学、文艺著作和工具书等。同时,中华书局还自办印刷厂,至1937年拥有印刷机械300余架,职工1000余人。1954年5月,中华书局总部迁址北京,1958年改为以整理古籍为主的专业出版社,在整理出版古籍和学术著作方面更有长足的进展,从而享誉海内外。曾出版《中华大字典》《四部备要》《图书集成》《中华百科丛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