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41千字
字数
2020-08-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这是一本有关网络空间传播政治经济学的书籍,全书将网络用户的劳动及报酬作为主要立足点,探索与之相关的问题。
内容简介
《网络空间的劳动图景》探讨的是传播政治经济学的新鲜话题。作者认为,网络用户劳动是互联网时代资本和劳动重构的产物。在网络空间,网络用户数量不只是数字,而是代表着生产、传播与消费等加快信息资本积累的力量。从网络用户的信息活动是一种生产性的劳动出发,本书深入地研究了劳动者(网络用户)、技术与资方权力控制中的网络用户劳动、网络用户劳动中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劳动力的再生产以及劳动的报酬等诸多问题。
目录
- 版权信息
- 总序
- 推荐序 作为劳动的传播:传播政治经济学的新鲜话题
- 前言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的意义
- 第二节 相关理论概述及概念界定
- 一、相关理论概述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第三节 相关研究评述
- 一、关于技术与权力在劳动中的关系的研究
- 二、关于网络用户劳动的研究
- 三、关于网络用户劳动报酬的研究
- 四、关于用户劳动与网络经济发展的研究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作为劳动的传播与作为劳动者的网络用户
- 第一节 人类劳动形态的演变概述
- 一、原始社会:劳动是与日常活动相混杂的活动
- 二、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劳动是一种强制性的活动
- 三、工业社会:劳动是一种高度组织化的活动
- 四、消费社会:劳动是一种符号
- 五、信息社会:劳动是一种生活享受和精神生产的活动
- 第二节 作为劳动的传播
- 一、丹·席勒有关传播与劳动之关系的研究
- 二、传播是一种生产性的劳动
- 第三节 作为劳动者的网络用户
- 一、从马克思对劳动的论述看网络用户的劳动者定位
- 二、网络用户是网络媒介的劳动者
- 三、网络用户的类型
- 四、网络用户劳动的主体性、属性、方式、工具及类型
- 第四节 几种马克思主义视域中的网络用户劳动的性质和作用
- 一、马克思主义视域中的网络用户劳动的性质和作用
- 二、自治主义马克思主义视域中的网络用户劳动的性质和作用
- 三、数字马克思主义视域中的网络用户劳动的性质和作用
- 四、网络用户劳动使“盲点之争”趋于统一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处于技术赋权与资方权力控制中的网络用户劳动
- 第一节 网络技术赋权与网络用户劳动空间的解放
- 一、网络技术赋权与网络劳动空间的诞生
- 二、网络技术赋权下网络用户劳动空间的解放
- 第二节 网络用户劳动中的资方权力的隐身与生产
- 一、网络用户劳动中的资方权力的隐身
- 二、网络用户劳动中的资方权力的生产
- 第三节 资方控制:回归权力依附逻辑的网络用户劳动
- 一、资方对网络用户劳动生产过程的控制逻辑
- 二、资方对网络用户劳动生产过程的控制方式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网络用户在网络信息生态系统中的生态位及其劳动的价值
- 第一节 网络用户在网络信息生态系统中的生态位
- 一、网络信息生态系统及网络信息生态位概述
- 二、网络用户在网络信息生态系统中的生态位
- 三、网络用户在网络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 第二节 网络用户劳动在网络经济发展中的价值
- 一、网络用户劳动开创了网络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 二、网络用户劳动中网络经济资本增殖路径的变化
- 三、网络用户劳动中网络经济资本增殖的规律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网络用户劳动中的生产方式及劳动关系
- 第一节 网络用户劳动中的生产方式及劳动产品的价值
- 一、网络用户劳动中的生产方式
- 二、网络用户劳动产品的价值、使用价值、交换价值及价格
- 第二节 网络用户劳动情境中的劳动关系
- 一、网络用户的劳动实践的变迁
- 二、网络用户劳动中被遮盖了的劳动关系
- 三、被技术异化的劳动关系:无劳动合同的泛在化雇用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网络用户劳动力的再生产与征用
- 第一节 网络用户劳动力的再生产
- 一、网络用户劳动力再生产的内容与物质基础
- 二、网络用户劳动力再生产方式的变化
- 三、网络用户劳动力再生产中的对抗性的消解
- 第二节 网络媒介对网络用户劳动力的征用
- 一、技术赋权下网络用户劳动力征用方式的变化
- 二、网络用户劳动力的征用过程和模式
- 三、资方:依靠权力而实现无负担的网络用户劳动力的征用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网络用户劳动的经济报酬
- 第一节 网络用户劳动的经济报酬状况
- 一、OGC、PGC及UGC中的劳动者获得经济报酬的状况
- 二、被无偿转移的UGC中的劳动者所创造的财富
- 第二节 深度经济剥削下的网络用户持续劳动的逻辑及其后果
- 一、网络用户劳动创造的剩余价值及其受剥削的情况
- 二、深度经济剥削下网络用户持续劳动的逻辑及后果
- 三、激活网络用户的劳动潜能,搅动知识经济的静水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网络用户劳动的非经济报酬
- 第一节 人类生产、消费目的的转变催生了新的报酬形式
- 一、网络技术作用下人类生产和消费目的的转变
- 二、生产和消费目的的转变催生了新的报酬形式
- 第二节 网络用户劳动的非经济报酬形式
- 一、社会资本报酬形式
- 二、社会资本范畴外的非经济报酬形式
- 三、非经济报酬下网络用户持续劳动的逻辑
- 四、网络媒介对网络用户劳动所创造的非经济财富的剥削
-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网络用户的劳动范式及其未来走向
- 第一节 网络用户的劳动范式
- 一、嵌入经济基础结构中的网络媒介
- 二、网络用户劳动:与网络新资本形态相一致的劳动范式
- 第二节 网络用户劳动的未来走向
- 一、被技术控制的程度会进一步加深
- 二、SOHO一族将成为新时尚
- 三、传统媒体中的OGC群体成为网络空间中流动化的工作群体
- 四、符合网络劳动市场的经济报酬将逐渐普及
-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受访者名单
- 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55年,是新中国建立后成立的第一家大学出版社。时光在文字与光阴中驻足,我们在积聚书香与赓续文脉之时,也有一点小小的向往,在徜徉中拢住自我与他者的目光,给天下读书人一点点温暖。